『壹』 哪些專利糾紛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
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依當事人請求調解除專利侵權糾紛以外的專利糾紛,包括:
(一)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歸屬糾紛;
(二)發明人、設計人資格糾紛;
(三)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設計人的獎勵和報酬糾紛;
(四)在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專利權授予前使用發明而未支付適當費用的糾紛;
(五)其他專利糾紛。
『貳』 怎麼樣申請知識產權保護
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產權,它是指智力創造性勞動取得的成果,並且是由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種權利。
這種權利被稱為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也稱之為精神權利和經濟權利。所謂人身權利,是指權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離,是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權利,或對其作品的發表權、修改權等等,即為精神權利;所謂財產權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認以後,權利人可利用這些智力成果取得報酬或者得到獎勵的權利,這種權利也稱之為經濟權利。
知識產權的對象是人的心智,人的智力的創造,屬於「智力成果權」,它是指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領域從事一切智力活動而創造的精神財富依法所享有的權利。
盜版碟就是侵犯行為.
我國頒布實施的知識產權保護法有哪些?(你已經知道)
保護知識產權通過什麼樣的途徑?
首先,通過知識產權的行政保護途徑。(l)專利權的行政保護:主管機關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地方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專利糾紛進行行政調處。專利糾紛主要包括:專利侵權糾紛、專利權屬糾紛等。知識產權管理機關受理專利糾紛案件的條件如下:調處請求人必須是與糾紛和爭議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單位或個人;有明確的被請求人;有具體要求和事實依據;屬於知識產權管理機關管轄范圍和受案范圍;當事人尚未向人民法院起訴。(2)商標權的行政保護:主管機關為侵權行為地的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侵犯商標權的行為進行行政處罰。(3)著作權的行政保護:主管機關為國家版權局和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侵犯著作權的行為進行行政處罰。
其次,通過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途徑。(1)管轄權的確定:因案件性質不同,分別由具有管轄權的法院及侵權行為地人民法院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2)提起知識產權侵權訴訟應滿足的條件: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最好你能說出你要保護什麼,要不然很難說清楚,知識產權的范圍太廣了.
『叄』 知識產權糾紛有哪些途徑解決
一般就是去法院訴訟或調解,還可以找仲裁機構仲裁,也可以通過行政手段(例如通過商標局或專利局)解決。也可以求助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機構比如漢之光華。
『肆』 專利如何申請維權,維權的方式有哪些
專利維權以通過協商、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向人民法院起訴三種方式維權。
『伍』 知識產權糾紛中調解和仲裁的區別
知識產權糾紛是指知識產權人因行使知識產權或不特定第三人侵犯自己的知識產回權與不特答定第三人產生的爭議。
調解是指知識產權糾紛發生後,經雙方當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仲裁機構或調解人從中協調,使雙方當事人在自願協商的基礎上,互作讓步,達成協議,從而使糾紛得到解決的活動。
仲裁是指知識產權糾紛雙方當事人在自願基礎上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審理,由仲裁機構做出對爭議雙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解決糾紛的制度。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裁決或調解書要求對方承擔責任或履行義務,也可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參考資料:知識產權糾紛http://ke..com/view/11790048.htm
『陸』 知識產權糾紛怎麼解決
解決方法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的主要方法有協商、調解、行政處理、仲裁和民事專訴訟五種。
協商屬是指雙方當事人在知識產權糾紛發生後,在自願互諒的基礎上,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通過直接的協商和談判,自行達成和解協議,從而使糾紛得到解決的活動。
調解是指知識產權糾紛發生後,經雙方當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仲裁機構或調解人從中協調,使雙方當事人在自願協商的基礎上,互作讓步,達成協議,從而使糾紛得到解決的活動。
行政處理是指知識產權糾紛有關的當事人或者不特定第三人請求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機關處理其知識產權糾紛或與知識產權有關的侵權等違法行為的活動。
仲裁是指知識產權糾紛雙方當事人在自願基礎上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審理,由仲裁機構做出對爭議雙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解決糾紛的制度。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裁決或調解書要求對方承擔責任或履行義務,也可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知識產權糾紛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審理和解決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訴訟活動。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做出要求對方承擔責任或履行義務的判決書或調解書,並可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柒』 知識產權糾紛怎麼處理有哪些方法
知識產權糾紛的主要方法有協商、調解、行政處理、仲裁和民事訴訟五種。版
協商是指雙方當事人權在知識產權糾紛發生後,在自願互諒的基礎上,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通過直接的協商和談判,自行達成和解協議,從而使糾紛得到解決的活動。
調解是指知識產權糾紛發生後,經雙方當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仲裁機構或調解人從中協調,使雙方當事人在自願協商的基礎上,互作讓步,達成協議,從而使糾紛得到解決的活動。
行政處理是指知識產權糾紛有關的當事人或者不特定第三人請求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機關處理其知識產權糾紛或與知識產權有關的侵權等違法行為的活動。
仲裁是指知識產權糾紛雙方當事人在自願基礎上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審理,由仲裁機構做出對爭議雙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解決糾紛的制度。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裁決或調解書要求對方承擔責任或履行義務,也可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知識產權糾紛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審理和解決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訴訟活動。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做出要求對方承擔責任或履行義務的判決書或調解書,並可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捌』 收到專利糾紛調解請求法院是如何處理的
下倒專利糾紛可以調解處理
1、專利使用費糾紛,即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專利授權前使用他人的專利技術,專利權授予後,專利權人要求其支付合理使用費而產生的糾紛。
2、專利獎勵費糾紛,專利的發明人或設計人與所在單位就其應得的獎勵及報酬所產生的糾紛。
3、專利申請權糾紛,主要涉及誰有權申請專利,以及是否共同享有專利申請權的糾紛。專利申請權糾紛會影響到專利的審查程序,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在接到有關專利申請權糾紛的通知後,通常會按規定暫時中止審批,待專利申請權糾紛結案後再恢復審批程序。
4、專利權歸屬糾紛,專利權歸屬糾紛是在專利申請已授權之後產生的權屬糾紛。如果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生效的調處改變了專利權的歸屬,可憑生效的調處決定到國務院專利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專利權人變更手續。
5、專利合同糾紛,專利合同糾紛通常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專利權轉讓糾紛,二是專利技術入股或專利技術合作開發實施糾紛,三是專利許可貿易糾紛。
6、專利侵權糾紛,侵權糾紛是專利糾紛中最常見、最重要的糾紛,侵權糾紛包括生產性侵權、銷售性侵權及使用性侵權糾紛等。
專利糾紛調解的程序
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專利糾紛可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則應在規定的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處理決定的內容包括停止侵權行為、銷毀侵權工具 及侵權產品等。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應在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未起訴又不執行處理決定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