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杨秀清民诉音频:被告的主观过错不是证明对象。什么意思
您好,对于您的问题,回答如下:
1.民法上的过错:是以一般人为标准来与行为当事人进行比对,来判断是否有过错。比如甲把西瓜从5楼扔下去,那么我们判断其是否有过错就是按正常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起到注意义务,即我知道把西瓜从5楼扔下去会砸到别人,这样是不对的!那么我们认为甲主观上是有过错的。而扔西瓜(侵权行为)、乙被西瓜砸死了(损害结果)、乙的死亡是由于甲扔西瓜砸到其头部(因果关系),这些事实问题都是需要去证明的。
2.《侵权责任法》第85条是举证责任的分配方式变化,你可以这样理解:甲当时在非洲,所以没有侵权行为,自然没有过错。被砸死的人是丙,那么甲对于乙是没有过错的。甲的死亡是心脏病突发引起的,那么甲也没有过错。
如果甲不能证明这些内容,那么甲就是有过错的,这就是“侵法”第85条将原本应由被害人乙来证明的东西(甲疏于管理,导致广告牌年久失修,终因大风导致脱落)交由甲(广告牌所有人)自己来证明,以平衡举证(因有些侵权案件中的被害人难以证明)。
综上,你说的“主观过错”和侵权责任法里的“过错”还是有区别的。广告牌所有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是不需要证明的,而其是否有“过错”按第85条要由其自己证明,平时已经常维修、养护,脱落是因为10级台风导致,自己是没有过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