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于赡养老人的纠纷
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不付赠送费得有正当、合理、合法的理由。父子血缘关系不因离婚等而消除,不能成为不尽赡养义务的理由。
2. 家庭子女赡养老人的纠纷官司怎么打
这是民事诉讼,需要老人自己或委托他人到法院起诉。
《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国《婚姻法》也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赡养扶助的主要内容是指在现有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子女在经济上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对父母应尊敬、关心和照顾。
有经济负担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赡养时,都应依法尽力履行这一义务直至父母死亡。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与父母间,而且也发生在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间,养子女与养父母间和继子女与履行了扶养教育义务的继父母之间。
为保障受赡养人的合法权益,《婚姻法》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对拒不履行者,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情节恶劣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婚姻法》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
这种赡养是有条件的,即须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负担能力,且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死亡。
上述规定是保护老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措施。
不履行法律后果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一般来说,子女成年独立生活后,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不再有抚养义务。但是,对以下情况下的成年子女,父母有能力负担时,父母有教育抚养的义务:
1、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其收入不足于维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读的;
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当父母不履行义务时,未成年子女有向父母追索抚养费的权利。因迫索抚养费而发生的纠纷,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也可由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处理。对拒绝抚养、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赡养费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构成上述关系的赡养、抚养义务人,应依法承担赡养或抚养责任,若被赡养人或抚养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赡养或抚养义务人应承担的赡养或抚养费按以下方法计算:
赡养费的计算。首先计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视为该子女无力向父母提供赡养费。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超出部分,二个子女以内的按50%计算赡养费;三个子女以上的按40%计算赡养费。应付的赡养费除以被赡养人数得出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
人民法院认定赡养费的标准包括:当地的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赡养人的经济能力。
赡养费的给付内容分六个方面:(一)老年人基本赡养费;(二)老年人的生病治疗费用;(三)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费用;(四)老年人的住房费用;(五)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六)必要的保险金费用。
3. 关于赡养老人的纠纷问题
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子女如果不赡养父母,父母可到法院起诉。
我国继承法规定,子女是父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但如果老人有遗嘱,依遗嘱继承。
因此:子女如果不赡养父母,老人可到法院起诉对方缴纳赡养费。
可以通过写遗嘱的方式取消他的继承权。
具体法律参照一下我国婚姻法和继承法就可以了。
问题补充:我的意思是让子女支付赡养费用与老人是否有经济来源没有关系是吗?
答:如果老人有经济能力而子女家庭困难,那么可以不支付赡养费,当老人需要医疗等大笔支出而自己无法承担时,子女需要支付赡养费的。但子女在支付时可以以其他子女也未支付进行抗辩。
4. 关于儿女间赡养老人的纠纷,如何处理才是上策
只要你尽自己最大努力关爱自己的父母,就算能力有限,也是好的.
5. 赡养老人纠纷调解协议技巧有哪些
赡养纠纷调解可以注意:
1.丰富调解方法,做到耐心、细心、诚心。总体而言,赡养纠纷的调解工作和其他纠纷的调解大同小异,但因这类案件的自身固有特点,应当做到更有耐心、更加细心、更有诚心。要耐心听当事人倾诉,耐心做当事人的说服和教育工作;细心安排调解时间,尽可能通知双方都到场,细心照顾老年人的情绪变化,细心保证调解内容的完整;以诚心对待当事人,用诚心感化当事人。
2.找准矛盾焦点,有的放矢。对调解工作而言,其主要目的就是赡养纠纷达成调解协议,但对赡养纠纷而言,往往又牵扯到其他家庭矛盾纠纷。因此,在调解过程中,既要将重点放在赡养纠纷的履行上,又要以其他矛盾纠纷的解决为切入点,有时也有必要解决当事人的其他家庭矛盾纠纷。这就要求我们找准矛盾焦点,有的放矢,既要注重调节效果,也要讲求工作效率。
3.强化为民思想,扩大法制宣传效果。许多赡养纠纷中的老人行动不便,为体现司法为民的思想,我们可以到当事人的所在地进行调解,不仅可以方便当事人,还可以起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宣传作用。
4.找准法律和道德的结合点。不履行赡养义务既可以由法律来调整,同时也受到道德的约束。在调解中,应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要从法律的角度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更重要的是从道德的角度让当事人明白赡养老人是其应尽的义务。
6. 老人赡养纠纷
赡抄养费的计算。首先计算袭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视为该子女无力向父母提供赡养费。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超出部分,二个子女以内的按50%计算赡养费;三个子女以上的按40%计算赡养费。应付的赡养费除以被赡养人数得出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
人民法院认定赡养费的标准包括:当地的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赡养人的经济能力。
赡养费的给付内容分六个方面:(一)老年人基本赡养费;(二)老年人的生病治疗费用;(三)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费用;(四)老年人的住房费用;(五)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六)必要的保险金费用。
根据上述标准,如果法院判决的赡养费过低,可以要求增加。
7. 如何避免这种赡养老人的纠纷
避免赡养老人的纠纷的方法:
1,各赡养人之间本着和平共处,互敬互让的原则,协商解决老人的赡养问题;
2,赡养年老父母是每个成年子女的责任,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也不能免除;
3,如果发生赡养纠纷的,可以按民事纠纷处理。
一,民事纠纷的定义及调整范围:
1,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
2,民事纠纷分为两大内容:一类是财产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另一类是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
3,其解决机制有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
二,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
1,自力救济:
(1)自力救济,包括自决与和解;它是指纠纷主题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以达到维护自己的权益。
(2)自决是指纠纷主题一方凭借自己的力量使对方服从;和解是指双方互相妥协和让步。
(3)两者共同点是,都是依靠自我的力量来解决争议,无需第三方的参与,也不受任何规范的制约。
2,社会救济:
(1)社会救济,包括调解(诉讼外调解)和仲裁。他是只依靠社会力量处理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
(2)调解是由第三者(调解机构或调解人)出面对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进行调停说和,用一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劝导冲突双方,促使他们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
(3)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但具有合同意义上的效力;
(4)仲裁是由双方当事人选定的仲裁机构对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5)仲裁不同于调解,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有法律上的拘束力;
(6)仲裁与调解一样,也是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条件的,只有纠纷的双方达成仲裁协议,一致同意将纠纷交付裁决,仲裁才能够开始。
3,公力救济:
(1)公力救济是指诉讼;
(2)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3)民事诉讼动态地表现为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静态地则表现为在诉讼活动中产生的诉讼关系。
8. 赡养老人问题纠纷
法律规定,没有尽扶养义务的,可以不分或少分。注意三点:一是先是不分,再是少分;二版是“可以”,没说一权定强制性的;宅基地是不可以继承的,但是宅基地上的房子是可以继承的,因房子的所有权再去申请宅基地使用权。
9. 关于家庭赡养纠纷
一楼来的朋友说的都是愿望!和睦的源可能性不大了!!老三做的不是过分是很过分!
这事有些棘手!老三唯利是图!见钱眼开不顾兄弟情谊!既然他决定打官司!那肯定是有准备的,按理你们胜!可是按法就是未知数!老三既然为了钱可以做出这等事,那么在法庭上他可能会拿出让你们意想不到但对他有利的证据(估计又是一下作勾当)你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收集证据!
(老大在老三接爷爷奶奶时欲留下父母未果、09年11月份左右老二欲将父母接至自己家中、与老三发生争执,被打) 尤其是这一段的证据!
还有,房产改到老三名下的过程也可挖一下!不过对本赡养官司估计作用不大!找些邻居作证!还有你爷爷奶奶对老三的态度!
你家情况我深有体会!见到这事就不愤!这老三和我小叔一个德行!!不过后来我小叔输得很惨!——亲情、友情、金钱·····
祝官司获胜!最重要的是你爷爷奶奶晚年幸福!其实最难过最伤心的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