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民事侵权的权利救济方式

民事侵权的权利救济方式

发布时间:2020-12-20 00:48:06

⑴ 行使诉讼权利的,可以如何进行救济

辩护人有效行使诉讼权利,才能履行法律赋予其的辩护职责。由版于种种原因,公检法权等公权力机关妨碍辩护人行使诉讼权利的现象偶有发生,比如今年3月份发生的吉林王某案辩护人被法庭带出法庭一事。故辩护人熟悉并熟练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就显得相当的重要。
相比其他律师业务,辩护业务风险更高,“风险高”是刑事辩护业务的一大特点,实践中甚至有辩护律师被非法剥夺人身自由。但是,本文讨论的不是此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而是诸如律师会见被限制、律师在庭审中发言被限制等辩护律师在辩护活动中被妨碍行使诉讼权利的救济。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认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阻碍其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有权向同级或者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或者控告。人民检察院对申诉或者控告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情况属实的,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
上述条款规定了妨碍辩护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救济途径,即有权向同级或者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或者控告,检察院的刑事诉讼规则进一步规定:辩护人的申诉或者控告由控告检察部门接受并办理。实践中,对于妨碍辩护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救济途径还包括:向纪检监察部门反应,笔者的经验是这个途径较为有效。

⑵ 民事权利的救济制度

民事权利的自力救济又称为私力救济或者自我救济,是指权利人采取各种合法手段保护自己权利不受侵犯。采取自力救济方法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权利主体只能以法律许可的方式和在法律允许的限度内保护自己的权利。

物权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以采取哪些救济途径

第三十抄二条 物权受到侵袭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本条是关于物权保护争讼程序的规定。物权受到侵害,物权人有权选择和解、调解、仲裁、诉讼途径救济。和解是当事人之间私了。调解是通过第三人调停解决纠纷。仲裁是当事人协议选择仲裁机构,由仲裁庭裁决解决争端。诉讼包括民事、行政、刑事三大诉讼,物权保护的诉讼主要指提起民事诉讼。

⑷ 专利侵权时有哪些救济途径

专利侵权(纠纷)的救济途径有三个:

1、可以通过当事人自行协商和解专;

2、请求专利行政部门属调解和处理;

3、向人民法院起诉。

⑸ 我国公民权利救济方式有哪几种

我国宪法第二章规定,公民享有下列基本权利:(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5)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6)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和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7)受教育权,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8)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9)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10)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残废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11)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在我国,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4)劳动的义务;(5)受教育的义务;(6)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7)依法纳税;(8)夫妻双方有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有义务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义务赡养扶助父母。

⑹ 侵害姓名权的民事救济方法有哪些

《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据此及结合《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针对不同的侵权方式和后果,受害人可以采取下列民事救济方式:

1.停止侵害。当侵害姓名的行为正在发生或者继续时,受害人有权要求侵害人立即停止侵害,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责令侵害人停止侵害。这是最基本的民事责任方式,其目的和作用是防止出现进一步将侵害姓名权的结果扩大。

2.赔礼道歉。在行为人由于干涉、盗用或假冒他人姓名,给受害人造成了一定损害,但后果不是很严重,受害人也能够谅解的情况下,由侵害人以口头的或书面的或登报的方式向受害人表示歉意,承认自己的过错,保证以后不再重犯,求得受害人谅解。

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在行为人干涉、盗用或者假冒他人的姓名、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受害人人格受到侵害、名誉遭到贬损的情况下,受害人有权要求侵害人为其恢复名誉、消除影响。一般要求在多大的范围内造成影响,就应当在多大的范围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其方法可以是在报刊、杂志上刊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材料。

4.返还财产。行为人由于盗用、假冒他人姓名从事民事活动而占有了受害人的财产,受害人有权要求返还,侵害人应无条件返还财产。

5.赔偿损失。对于物质损失,损失多少就要由侵害人赔偿多少。对于由于侵害人的行为而给受害人造成极度精神痛苦,有精神损害存在的,受害人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要求。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害人的故意程度、损害后果、影响范围、双方经济状况,判令侵害人给予受害人一定的精神赔偿---以上答案由家律网整理提供

⑺ 简述民事权利的救济制度

确实不能为当事人的权利提供充分的因此在证据法上,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的民事责任特别是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阅读全文

与民事侵权的权利救济方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
投资被骗报案有期限吗 浏览:199
江苏哲力知识产权招聘 浏览:186
温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54
英树创造101投票 浏览:596
农业银行卡有效期怎么看 浏览:194
中威客车侵权 浏览:831
佛山市联信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368
相邻权纠纷民事起诉状 浏览:526
兵团心理咨询师证书查询 浏览: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