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国或广东省近5年环境污染投诉案件中,环境噪声投诉案件的占比情况,求解⊙﹏⊙
此数据不是对外公开的。
环境噪音投诉主要分为四类。
一、建筑施工噪音。可投诉环保热线:12369。
二、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可投诉公安:110.
三、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可投诉环保热线:12369。
四、新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可投诉环保热线:12369。
相关法律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第五十六条 建筑施工单位违反本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的集中区域内,夜间进行禁止进行的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的,由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第四十三条 第一款 新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文化经营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核发营业执照。
第二款 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其经营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四十四条 第一款 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
第二款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其经营管理者应当采取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其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受理单位 有推诿等情况发生,可记下话务员工号,投诉时间,事件编号等,然后去告其行政不作为。
天猫USA普卫欣提示您:最省事的还是 打 12345,市长热线。
⑵ 环境污染投诉案件登记编号忘记了怎么办
原告向法院起诉,提交相关材料,法院决定立案后,进行编号,向原告送达受理案内件通知书,告容知在7日内到指定银行预交诉讼费,通知书上有案件编号,
被告在签收法院送达的应诉材料时,可以见到应诉通知书、传票,也有案件编号,
案件判决后,判决书上有案件编号,如有遗失,当事人本人带身份证,到原来审理案件的法院档案室,根据审理年份查找。天猫美国普卫欣提示:雾霾天气出行记得做好防护。
⑶ 环保随手拍举报是哪里受理,处理案件速度怎么样监管力度如何问哪位朋友用过,处理的满意吗
我用过,4.月23日举报了一个问题已经一个星期了,没有任何反馈。
⑷ 如何举报环境污染事件
举报环境污染有两种渠道:
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破坏事件时,任何公民和内单位都有义务通过各种容途径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环保、安监、公安)报告。
二、在拨打12369环保举报热线时,须详尽提供污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现状和责任单位,并留下本人的姓名与联系电话,以便于环保部门及时查处和向举报投诉人反馈情况。
⑸ 举报人对环保工作人员处理案件不满意该怎样维权
你首先要把环保工作人员处理后的案件不满意的地方进行取证,然后拿着证据先到当地环保局投诉,假如还处理不了,那就打当地的维权热线,号码在114可以查到
⑹ 我拨打了环保局电话,举报了些事,可环保中心把我信息给了对方,怎么办
对方很可能要报复你,现在重要的是你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1)你可找到省环保厅去反映举报环保局的徇私舞敝行为。
(2)省厅如果核实你的举报属实,会摘掉环保局泄露人的乌纱帽,至少要记大过处分。
(3)环保局有保护举报人信息的责任。他们公开举报者的信息,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你可以向上级单位举报环保局这种侵害举报人权益的行为。
1、建立举报人保护制度:
(1)对举报人的信息必须严格保密,控制知晓者的范围。
(2)当举报人遭到打击报复时,应该及时干预,并给予严格惩处。
2、立法部门应完善举报人保护的法律:
(1)不仅要规定事后救济制度,更要积极借鉴和探索对举报人及其亲属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加强对举报人的事前、事中保护和事后救济。
(2)在明确举报人的权利范围、受理举报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完善举报程序制度、建立与举报权利保护有关的保密制度、举报人安全保障制度、举报人受益制度、举报人权利救济制度等方面,进行立法完善和制度创新,以构建完备的公民举报权保护体系。
(6)环保投诉案件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规定全文如下:
(1)第一条为维护举报人合法权益,鼓励个人和单位依法举报职务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际,制定本规定。
(2)第二条 鼓励个人和单位依法实名举报职务犯罪。
使用真实姓名或者单位名称举报,有具体联系方式并认可举报行为的,属于实名举报。
(3)第三条 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财政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举报人保护和奖励工作。
(4)第四条任何个人和单位依法向人民检察院举报职务犯罪的,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人民检察院对于举报内容和举报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
《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网络
⑺ 12369举报怎么个处理结果
《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环保举报热线工作人员接听举报电话,应当耐心细致,用语规范,准确据实记录举报时间、被举报单位的名称和地址、举报内容、举报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诉求目的等信息,并区分情况,分别按照下列方式处理:
(一)对属于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职责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举报事项,应当予以受理。
(二)对不属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理的举报事项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举报人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
(三)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或者已经进入上述程序的,应当告知举报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向有关机关和单位提出。
(四)举报事项已经受理,举报人再次提出同一举报事项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举报人受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的查询方式。
(五)举报人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做出的举报件答复不服,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举报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举报人可以依照《信访条例》的规定提请复查或者复核。
(六)对涉及突发环境事件和有群体性事件倾向的举报事项,应当立即受理并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七)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举报事项,由举报事项涉及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商受理;协商不成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调、决定受理机关。
对举报人提出的举报事项,环保举报热线工作人员能当场决定受理的,应当当场告知举报人;不能当场告知是否受理的,应当在15日内告知举报人,但举报人联系不上的除外。
(7)环保投诉案件扩展阅读
受理程序:
对属于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职责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举报事项,应当予以受理。
对不属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理的举报事项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举报人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
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或者已经进入上述程序的,应当告知举报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向有关机关和单位提出。
举报事项已经受理,举报人再次提出同一举报事项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举报人受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的查询方式。
举报人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做出的举报件答复不服,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举报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举报人可以依照《信访条例》的规定提请复查或者复核。
对涉及突发环境事件和有群体性事件倾向的举报事项,应当立即受理并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举报事项,由举报事项涉及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商受理;协商不成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调、决定受理机关。
对举报人提出的举报事项,环保举报热线工作人员能当场决定受理的,应当当场告知举报人;不能当场告知是否受理的,应当在15日内告知举报人,但举报人联系不上的除外。
⑻ 环保举报热线12369怎么打才会受理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说清楚你举报的内容,并及时跟踪了解查处情况。
⑼ 2017年全国共接到多少环保举报案件
据报道,1月23日环境保护部负责人表示,2017年全国环保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环保举报618856件,目前已办结589094件,其余29762件正在办理中。
从举报行业情况来看,公众反映最集中的行业是建筑业,其次是住宿餐饮娱乐业和化工业。在2017年的全部举报中,垃圾处理行业占比仅3%,但在公众重复举报人次最多的企业中,垃圾处理厂占30%,特别是反映广东、上海等地区垃圾处理厂的举报较多。
环保部负责人表示,全国举报办理时效性进一步提升,2017年公众举报平均受理时间为3.7天,平均办结时间为22.8天。对于举报属实的处理意见中,对企业下达限期整改的占比最多,其次为现场纠正、停产治理、取缔关闭。
⑽ 我实名举报了一起环保污染案件,乡镇总在说调查,我该怎么办
去环保局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