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举报一个偷税漏税的公司
B. 怎样向税务局投诉企业
书面投诉、口头投诉等。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五条 纳税人进行书面投诉的,可以采取当面递交、邮寄或者传真等方式提出,并应当在投诉材料中载明下列事项:
(一) 投诉人的姓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二) 被投诉单位名称或者被投诉个人的姓名及其所属单位;
(三) 投诉请求、主要事实和理由;
(四) 投诉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十六条 纳税人采取口头形式提出投诉的,应说明第十五条规定(一)至(三)项内容,由投诉事项记录人填写《纳税服务投诉事项登记表》,交投诉人核对或向投诉人宣读,并由投诉人确认,有条件的可以签字盖章。
第十七条 国税机关在告知纳税人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诉内容进行录音。
第十八条 有条件的国税机关可以接受以电子邮件形式提出的投诉申请。
纳税人以电子邮件形式提出投诉的,参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执行。
(2)零税投诉扩展阅读
《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办法》第九条 举报中心受理检举事项的范围是: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收违法行为。
第十条 实名检举和匿名检举均须受理。检举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地址、联系方式或者不愿公开检举行为的,税务机关应当予以尊重和保密。
检举人应当至少提供被检举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地址、税收违法行为线索等资料。
检举人检举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实事求是,对提供检举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不得诬陷、捏造事实。
举报中心受理实名检举,应当应检举人的要求向检举人出具书面回执。
第十一条 受理检举的税务人员应当文明礼貌,耐心细致,正确疏导,认真负责。
鼓励检举人尽可能提供书面检举材料。
受理口头检举,应当准确记录检举事项,交检举人阅读或者向检举人宣读,经确认无误以后由检举人签名或者盖章。检举人不愿签名或者盖章的,由受理检举的税务人员记录在案。
C. 小规模纳税人订税不合理从哪里投诉
小规模纳税人订税不合理,可以去上一级税务机关投诉。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57号)第一条规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含3万元,下同)的,按照上述文件规定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其中,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9万元的,按照上述文件规定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
因此,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如果超过三万元应按全额征税。
D. 全国增值税发票举报电话
商家不给开发票可举报
向国税部门举报
商家不给开发票可投诉12366
2012年10月31日 来源:瑞安日报 字体:大中小
“吃完饭要求开发票,前几次说店刚开业没有发票,现在干脆说发票用完了,借口一个接一个!”日前,@宇众不同1988和朋友在雍唐茶餐厅吃晚饭后要求开发票,服务员给出的“借口”是:发票用完了,留下联系方式到时候寄给你。
记者核实
@宇众不同1988说,当时自己拿起笔后又犹豫了,为了一张发票透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到时候还会收到无数垃圾短信,万一被非法利用就太不安全了,于是她放弃了索要发票。“如果商家都以发票用完了、留联系方式邮寄发票的方式搪塞消费者,估计有一半消费者嫌麻烦不要发票了,最后真正获利的还是商家。”
“我就纳闷了,有谁在这家店吃饭后成功开过发票吗?”事后,@宇众不同1988发了条微博,将自己的经历和疑问说了出来。没想到,跟帖的大部分网友戏谑:成功要到发票的概率和中彩票相当。
@对床夜雨888
:一共去了4次雍唐,第3次成功开到发票。第一二次不开发票的理由是,新店刚开业,没有发票。第4次不开发票理由是因为用完了,如果要的话留下联系方式给你邮寄,但这发票邮寄了半个月还没有到手上。敢情,这发票是从国外邮寄的吧。
@扯线木耦:“十一”期间去吃时,对方说发票用完了,别的单位还在放假买不到发票。
@城堡里的红太狼:我昨儿个死缠烂打开到一张珍贵的“发票”。刚开始,他们也用各种理由推托,但我说我不管,就是马上要,最后对方还是开了发票给我。
10月30日下午16时许,记者联系了雍唐茶餐厅老板,老板说自己正在上海出差。她坦承之前刚开业那段时间由于系统在调试,发票可能很难开出来。后期是由于发票定额用完了,但餐厅会让顾客留下联系方式采用邮寄的方式将发票送给对方。“我保证,今后这种情况不会再发生了。”
记者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市地方税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因发票纠纷接到市民投诉近10件。市地方税务局征管科科长林辉说:“时常听到市民说商家拖欠发票或者不给发票的行为,但真正前来投诉的人比较少,这说明市民的维权意识还不够!”
林辉提醒市民,如果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遇到商家以各种理由不提供发票,可拨打全国税务机关特服电话12366,向税务部门反映;也可直接拨打瑞安地税局稽查局对外投诉电话65827788。税务部门会在第一时间和商家进行沟通,若发现不给消费者开具发票,将给予相应的处罚。
此外,很多商家都以打折的形式不给消费者开发票,虽然大多数消费者对此都可以接受,但林辉说:“这实际上给了商家一个偷税漏税的机会,要遏制这种不正之风。索要发票是每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每个消费者都要提高意识,确保国家税收按实征收,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经营者偷逃税款,打击不法分子投机取巧。”他还表示,消费者不要被眼前的“小利益”蒙住眼,索要发票也是一种消费凭据,如今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如果吃完后感觉身体不适或者出现病症,发票就是很好的凭证;同时,发票也是一个合法的消费凭据,表明自己消费是正当的。
(记者 孙文静)
E. 偷税漏税举报电话是多少
偷税漏税举报电复话是12366。
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主要服务功能包括:纳税咨询服务,主要是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征管规定等。
“12366纳税服务热线”是国家税务总局为适应加强和改进纳税服务工作的需要,于2001年向国家信息产业部申请核批的全国税务机关特服电话。
F. 打国家税务局举报电话12366,需要什么条件才能举报
只要符合违法违规涉税、税收违法行为和事宜,均可举报。
举报中心受理检举事项的范围是: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收违法行为。涉税举报服务,主要是为纳税人举报税收违法行为等提供服务。
以市民发现税务人员违规插手涉税中介经营或者违规收取各类鉴证报告行为为例,具体可举报行为如下:
(1)直接开办或者投资入股涉税中介,在涉税中介挂名、兼职(任职)或者出借(出租)注册税务师等资格证书,以任何理由强行安置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涉税中介机构就业;
(2)强制、指定或者变相强制、变相指定纳税人接受涉税中介服务;
(3)以任何名目在涉税中介报销费用、领取补贴(补助)或以其他形式取得经济利益;
(4)利用税收征管权、检查权、执法权、政策解释权和行政监管权,与中介机构合谋作出有关资格认定、税收解释或决定,使纳税人不缴税、少缴税或减免退抵税,非法获取利益;
(5)其他违反规定插手涉税中介经营活动的行为。
(6)零税投诉扩展阅读:
12366是全国税务系统统一的特服电话号码,旨在为纳税人提供涉税咨询、办税指引、投诉举报、涉税查询和税法宣传等服务。12366纳税服务热线可以提供24小时自动语音服务和工作日7小时人工坐席服务。
自动语音服务通过语音提示和按键选择实现语音查询、语音留言等服务;人工坐席服务由税务人员在线接听并解答纳税人的来电咨询。可以使用固定电话或手机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选择“2”进入地税业务,若拨打异地12366热线,在前面加拨当地区号即可。
12366为您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但是电信等通讯部门会按正常电话资费标准收取通话费用,拨打本地12366热线以市内通话费为通信资费标准。
G. 怎么投诉税务局
税务局的干部有违法乱纪行为,掌握确凿证据,可向上级税务局举报,也可向市纪检委举报投诉。供你参考。
H. 两年前个税零申报专管员操作失误,还是国地税合并系统漏洞造成少一条数据怎么投诉投诉什么部门
这种情况不属于投诉内容。
应向当地主管税务部门反映,并求助解决方法。
也可以通过税务服务咨询12366
。
申报漏报了可以补申报。
I. 怎样税务举报
一、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由于国税地税管辖范围不一致,您要注意弄清楚举报内容涉及的税款属于哪个税务机关管辖。举报中心举报的范围是: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
二、举报可以采用书信、口头、电话或者举报人认为方便的其他形式提出。
三、实名举报和匿名举报可,但实名举报才有奖励。举报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或者不愿公开举报行为的,应当予以尊重和保密。鼓励举报人尽可能提供被举报人的姓名、单位、住址和税务违法事实证据。涉税举报要提供的证据,应当越详细越好,包括账册凭证合同协议发票收据等等,原件复印件均可。
《税收征管法》第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县或县级以上税务机关的稽查局设立了税收违法案件举报中心,负责受理纳税人税收违法行为举报,举报中心的电话号码、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等信息向社会公布。上述发现企业偷漏税的公民个人,可以采取书信、口头、电话等形式举报。可以实名举报,也可以匿名举报,税务机关都应受理。
法人代表、财务、公司主要负责人等。偷税漏税未达到犯罪的,行政处罚上只对单位进行所偷税款0.5-5倍罚款。如涉及犯罪,则会被叛坐牢和罚金。最主要的责任在法人,当然如果有证据证明财务也有故意偷税行为,也会追究责任。偷税的金额决定了是否入刑。
偷税漏税罪这是一个俗称的罪名,应该讲我国现行刑法没有规定此罪名。我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了偷税罪,第二百零三条规定了逃避追缴欠税罪。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