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劳资纠纷引发职务侵占

劳资纠纷引发职务侵占

发布时间:2021-06-27 22:43:42

1. 急急急高人高人指点我老板告我职务侵占成立吗我的工资又怎么讨回呢

1、老板没有与你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交社保,没有发工资,这些都是违反劳动法的。老板现在的责任是补发工资并赔偿损失,补交社保并接受罚款等等。但不涉及其它更严重的法律责任。
2、你“将部分应收款收来自己直接使用了,没入账”这是明显的职务侵占行为,数额大小将决定严重程度。如果严重会涉及到刑事责任!
3、被拖欠工资可以要求支付,也可以到劳动部门申请仲裁,但是不能成为职务侵占的借口,也不能以暴治暴。这样对你十分不利。
4、建议:给老板写一份材料,强烈要求支付工资,不交社保,以便你可以有钱返还当初挪用的公款,同时将该份文件抄送给劳动局。当然,无论如何你都要尽快准备还款,否则问题非常严重。切切!

2. 经理司机和公司存在劳资纠纷,将经理放在车上托其保管的20万元拿走,属于职务侵占罪吗如何量刑合理

这个最多应该是个侵占罪吧, 和职务侵占应该不同。
如果在经理告知后, 能还了, 应该问题不大。

3. 这是职务侵占罪

有关的犯罪活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的单位财物非法,数额较大的行为。在
刑法“的规定,第271条第一款规定的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利用职务便利,非法侵占本单位财物,现有的大量,5年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且数额巨大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法律禁止可见后贪污的金额不明确的界定。参考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大量颁布的“5000-20000”选择在一个巨大的数额巨大的起点金额为10亿振幅的规定,每一个地区是不同的,具体的量也有差异的发展。面积为10万左右,一般为2-3年监禁
你说的这种情况下,可给予从轻处罚,因为数额不是特别大。

4. 哪些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中的侵占是什么

您好,一、哪些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一)股东侵占自己出资的公司、企业的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股东必须是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侵占了公司、企业的财物是股东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前提,如果股东通过秘密窃取等非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侵占,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二)将交付管理、经手、使用的财物据为己有

这种犯罪方式是指,公司、企业的高管及其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管理、经手、使用的本公司、企业的财物直接据为己有。

(三)本公司、企业人员互相勾结,监守自盗

这种犯罪方式是指发货员、缴库员、搬运工、修理工等一些具有管理、保管、经手本公司、企业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监守自盗。

(四)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本企业财物

这种作案方式是指,犯罪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本企业的财务。

(五)员工因为薪酬纠纷等原因而擅自截扣公司款项

员工在构成此类犯罪时常常会觉得很委屈,他们认为,是公司先拖欠其工资,他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这么做的。但即使如此,只要员工出于占为己有的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截扣公司款项,就构成了职务侵占。至于员工与公司间的劳资纠纷,应该通过合法的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途径解决。

(六)非本公司、企业的人员与本公司、企业的员工勾结共同构成职务侵占

在这类犯罪中,非本公司、企业的人员往往是与本公司、企业的员工互相勾结,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本公司、企业的财产,因此,前者是职务侵占罪的共犯。需要指出的是,非本公司、企业的人员只能作为职务侵占犯罪的共犯形式出现,而不能单独实施职务侵占罪。

二、职务侵占罪中的侵占是什么

侵占即非法占有,所谓非法占为己有,是指采用侵吞、窃取、骗取等各种手段将本单位财物化为私有,既包括将合法已持有的单位财物视为己物而加以处分、使用、收藏即变持有为所有的行为,如将自己所占有的单位房屋、设备等财产等谎称为自有,标价出售;将所住的单位房屋,过户登记为己有;或者隐匿保管之物,谎称已被盗窃、遗失、损坏等等,又包括先不占有单位财物但利用职务之便而骗取、窃取、侵吞、私分从而转化为私有的行为。

不论是先持有而转为己有还是先不持有而采取侵吞、窃取、骗取方法转为己有,只要本质上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并利用了职务之便作出了这种非法占有的意思表示,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即可构成本罪。

值得注意的是,行为人对本单位财物的非法侵占一旦开始,便处于继续状态,但这只是非法所有状态结果的继续,并非本罪的侵占行为的继续。侵占行为的完成,则应视为既遂。至于未遂,则应视侵占行为是否完成而定,如果没有完成,则应以未遂论处,如财会人员故意将某笔收款不入帐,但未来得及结帐就被发现,则应以本罪未遂论处。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5. 哪些职务侵占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犯罪

哪些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一)股东侵占自己出资的公司、企业的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股东必须是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侵占了公司、企业的财物是股东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前提,如果股东通过秘密窃取等非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侵占,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二)将交付管理、经手、使用的财物据为己有

这种犯罪方式是指,公司、企业的高管及其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管理、经手、使用的本公司、企业的财物直接据为己有。

(三)本公司、企业人员互相勾结,监守自盗

这种犯罪方式是指发货员、缴库员、搬运工、修理工等一些具有管理、保管、经手本公司、企业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监守自盗。

(四)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本企业财物

这种作案方式是指,犯罪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本企业的财务。

(五)员工因为薪酬纠纷等原因而擅自截扣公司款项

员工在构成此类犯罪时常常会觉得很委屈,他们认为,是公司先拖欠其工资,他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这么做的。但即使如此,只要员工出于占为己有的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截扣公司款项,就构成了职务侵占。至于员工与公司间的劳资纠纷,应该通过合法的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途径解决。

(六)非本公司、企业的人员与本公司、企业的员工勾结共同构成职务侵占

在这类犯罪中,非本公司、企业的人员往往是与本公司、企业的员工互相勾结,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本公司、企业的财产,因此,前者是职务侵占罪的共犯。需要指出的是,非本公司、企业的人员只能作为职务侵占犯罪的共犯形式出现,而不能单独实施职务侵占罪。

6. 我和公司存在劳资纠纷,我已经向劳动部门反映情况!现在我收了货款还没上交公司属于职务侵占罪吗

挪用公款属于经济犯罪,3万元已经可以立案了,尽快归还货款,或将3万存放一个公证处登报告知企业;
同时,你可以到劳动仲裁举报公司欠薪.

7. 业务员和公司存在劳资纠纷,业务员收货款属于职务侵占罪吗

这种情况最多只算是“涉嫌”职务侵占,公安可以立案也可以不予立案,毕竟其与公司的劳资纠纷发生在私收货款之前,员工做为一个相对公司的“弱势群体”,在面对不公平的待遇下所做出的一些行为虽然违法但也情有可原,但其性质确实发生的变化,正如问方所言其行为以不再是非法占有为目的,而职务侵占罪构成要件其一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所以此行为只能算是“涉嫌”职务侵占,也可定义为经济纠纷。
如果法院认定为职务侵占,定认金额也应该扣除公司所欠的劳动报酬,一般一审法院都会从保护当地企业或司法部门的利益出发,量刑很重,所以你上诉到中院或高院就可以了。
参考资料是上海职务侵占判决,一审判了七年,上海中院考虑了劳资纠纷这个事实,结果判了三年缓四年,还公正吧。
嘿,我个人认为应该判那家公司有罪,就因为中国法律对这种垃圾公司企业处罚力度不够,才造成全国各地处处都有私营公司企业“理直气状”以各种手段剥削打工者的应有所得,年年都出现跳楼,打人伤人的惨剧发生,国家部门年年为打工者讨资的行为都是些治标不治门的办法。

8. 员工职务侵占导致公司之间的纠纷

您好,关于劳资纠纷是可以聘请法律顾问帮忙处理解决的,法律顾问会帮您们精准分析纠纷情况给到最合理的建议,代表公司和员工协调等,为您的企业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9. 私自变卖公司财产,给公司造成损失,算劳动纠纷吗遇到这样情况应该怎样处理

私自变卖公司财产,给公司造成损失,已经不属于劳动纠纷了,此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了,可以报警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9)劳资纠纷引发职务侵占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10. 你好!我这边有点关于职务侵占上的困惑,希望你能够帮助我!

你放心吧,1000块数额还不到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公安机关是不会抓你的。对劳资纠纷问题 ,建议委托律师协助调查取证依法维权。我支持你。通过网络hi加“北京杜律师”,可以进一步联系咨询,在线交谈。

阅读全文

与劳资纠纷引发职务侵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
投资被骗报案有期限吗 浏览:199
江苏哲力知识产权招聘 浏览:186
温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54
英树创造101投票 浏览:596
农业银行卡有效期怎么看 浏览:194
中威客车侵权 浏览:831
佛山市联信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368
相邻权纠纷民事起诉状 浏览:526
兵团心理咨询师证书查询 浏览:863
徐州金连春合同纠纷 浏览: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