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津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什么地方
天津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全景
地址: 郑州道18号港澳大厦101室
电话:(022)23114666
B 天津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全景
地址: 水木升华宾馆附近
C 天津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⑵ 2016年天津医疗纠纷赔偿标准关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2016年天津市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2016年天津经济数据: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01元;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82元,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6230元,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739元,
上年度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6232元,月平均工资为4686元. (一)死亡赔偿金(死亡为前提) 1、死亡受害人死亡时在60周岁以下的 死亡赔偿金=天津市2016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16年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 即: 城镇标准: 死亡赔偿金=34101元×20年=682020元 农村标准: 死亡赔偿金=18482元×20年=369640元 (二)、被扶养人生活费 1、被扶养人是未成年人的 3岁孩子的被扶养人生活费=天津市2016年度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14739×(18-3)÷2=110542.5元 7岁孩子的被扶养人生活费=天津市2016年度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14739×(18-7)÷2=81064.5 2、被扶养人年龄<60周岁的 被扶养人生活费=天津市2016年度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20年×扶养人伤残等级/扶养人人数 3、60周岁≤被扶养人年龄<75周岁 被扶养人生活费=天津市2016年度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20-(受害人年龄-60周岁)}×扶养人伤残等级/扶养人人数 4、75周岁≤被扶养人年龄 被扶养人生活费=天津市2016年度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5年×扶养人伤残等级/扶养人人数 (三)医疗费据实主张 (四)护理费 (五)交通费据实主张可以(1000-5000之间) (六)营养费可以据实主张(1000-10000之间) (七)丧葬费赔偿金额=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12个月×6个月=28116元 (八)精神损害赔偿金5-20万之间。 综上共计:死亡赔偿金369640+两个孩子的抚养费+父母的抚养费+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丧葬费+精神损害金=
⑶ 大连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什么时候成立
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每年医疗纠纷500件。近三年,每年赔偿额在800万元以上。医疗纠纷的增多,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今天,沙河口区代表团孙喜琢等10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出台大连市医疗纠纷处置办法的议案》,被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最终确立。
《议案》指出,由于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双方往往很难心平气和达成一致意见,纠纷很难化解;由于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之间的隶属关系,难脱“父子之嫌”,患者难以信服;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的成本和周期过大过长,患者不堪诉累也极易加剧矛盾。结果,医患纠纷数量逐年攀升,赔偿金额直线上涨,暴力冲突甚至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医疗机构承受的特殊职业风险日渐加重,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2009年12月,由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组织相关部门对天津市和宁波市的医疗纠纷处置办法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团认为,参照天津模式引入第三方机制,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及时调整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出台《大连市医疗纠纷处置办法》迫在眉捷。代表们建议,成立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由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医疗纠纷,防止医疗纠纷激化。人民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依法向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其工作经费和人民调解员的补贴费用由财政予以保障。同时,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二级以上各类医疗机构按照规定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医疗纠纷对患者方面的赔偿(补偿)应从保险费用中支付,医患双方均与人民调解委员会无利益关系。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的56个地市启动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医疗纠纷通过人民调解得到了妥善处理,“医闹”等扰乱医疗秩序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依法处理医疗纠纷的社会大环境逐步形成。
《议案》强调,医疗行业的特殊职业特点和高风险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必须建立医疗责任风险社会分担机制,随着医疗责任保险的不断普及,有望缓解因医疗事故带来的理赔难题,提高了医疗纠纷的解决效率,还百姓健康安宁的诊治环境。
⑷ 天津8890投诉电话管老百姓的医疗纠纷吗
打完之后他们会逐步进行向上反映,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⑸ 天津律师事务所处理医疗纠纷哪家好
垚众律所,天津的。就处理医疗纠纷
⑹ 如何处理“医闹”问题
既要引导患者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也要让违法者付出成本。正路畅通了,歪路堵上了,才能真正根治医闹
医疗纠纷顽疾,由来已久。病根儿不同,治法也不一样。
就像天津的刘文海,认为自己站着进医院,却要坐轮椅回家,凭什么呀,这属医闹的一部分。
治这种“赖床”,反求诸己,医方从自己做起,不失为正路:首先反思,正常的维权之路通不通?大路不通,人走歪路咱说起来也不硬气。
在国外,医疗事故的处理,通常会走法律、保险等途径。但在中国,患者总认为医院处于强势一方,维权渠道不畅通,维权成本太高,“告不如闹”成了老百姓的普遍心理预期。
一场官司下来,程序繁琐、周期漫长,得到的补偿也许还没有“闹”来得多。“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在繁文缛节和给钱了事之间,后者成为民间的一种常态选择。
从技术解决方案层面讲,可逐步建立权威的医疗调解和仲裁机构。两方博弈时,第三方的介入能给予较为公正的鉴定和判断,消除患者对“医医相护”的担忧,有利于患者维权。
在此前提下,就该想办法杜绝“大闹大得”的行为了。以闹求利,损害的是公共利益。对于这种医闹,应坚决制止。
整治医闹,可从法律制度设计入手,同时兼顾到医学科学局限性、医疗行业高风险性等行业特点,考虑建立医疗风险保险机制:医院给医生购买意外保险,如果出现医疗事故,保险公司根据责任程度对患者进行赔偿。保险公司为了少付保单,一定会为厘清医患责任不遗余力。医生工作风险合理转嫁,患者也能得到切实补偿,一举两得。
总之,一方面要培养全社会尊重法律,依法维权的氛围,引导患者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另一方面,坚决打击“大闹大得”的行为,让违法者付出违法成本,正路畅通了,违法之路堵上了,才能真正根治医闹。
⑺ 医疗事故处理存在哪些问题
1、人民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如何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鉴于《条例》本身仅属于行政法规性质,但该《条例》中又有大量有关民事基本权利的规定,如赔偿项目及计算标准等,而这些规定与以往的一些法律规定存在着不一致之处,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法官们面临的主要任务。天津律师http://www.lawtime.cn/tianjin/
2、《条例》规定,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由于《条例》中医疗事故概念外延的不周全,没有包括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医疗过失给患者造成的所有人身损害情形,因此该规定能否得到司法机关的认可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3、其他问题,如医学会鉴定的公正性、司法机关能否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鉴定的程序和规则如何确定,司法机关如何认定双方协商达成的和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等等问题,均有待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⑻ 医疗纠纷的仲裁
为什么仲裁呢?这种事情谁仲裁得了啊?人家都会直接就建议你采取其他方式解决问题.法官都讨厌医疗官司,别说仲裁委员会了.你讲的不详细,怎样对你有利也不清楚.但是医疗官司专业性太强,仲裁是没有什么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