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汽车修理合同纠纷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立案案由不统一。此类纠纷在立案时案由确立不规范,分别有修理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服务合同纠纷甚至买卖合同纠纷等。这种不分属种、不按纠纷性质的立案,会导致因适用法律存在的某些不同,而影响司法统一性和权威性。
2、诉讼主体确定混乱。由于目前汽车维修商大多使用维修单为凭证,这容易导致汽车送修人即维修单上签名人与汽车实际权利人不同现象时有发生。一旦发生纠纷,一般以维修单上的双方为诉讼当事人,从而导致法院不得不追加当事人,而这种追加往往无法得到当事人的认可,使得主体混乱,诉讼拖延。
3、双方约定的权利义务确定难。由于目前汽车维修行业整体处于发展初期,没有政府或行业统一指导合同,大多消费者和维修商无订立的书面合同或者仅以简易维修单为证据,一旦出现纠纷,双方各执一词,其所约定的权利义务难以确认。
4、赔偿事实和数额确定难。由于汽车维修纠纷从以往简单以追缴维修款项发展到车内污染清理、汽车美容保养、车辆改装升级等引发的纠纷。各类项目维修程度、维修目标、零件标准、成本价格等大多未设立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一旦发生损害只能依据双方的约定,无法参照有关标准。
5、审理纠纷专业性、技术性强。在宁安法院受理的这类案件中有近四成的案件需要就汽车损害程度、损失数额大小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鉴定或者评估,法官在理清事实和证据认定上越发依赖专家、专业意见,导致一些案件久拖不决。
6、纠纷双方对抗强,法庭调解难。一是由于市场上众多维修商利用自身的专业性采取夸大事实、以次充好、私调零件、变相收费等手段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导致双方互不信任,庭审对抗激烈;二是很多消费者以对方存在欺诈为由提出要求双倍赔偿,甚至有要求法院处罚维修商等明显不合法的诉请,双方各不相让,矛盾难以调和。
❷ 汽车维修纠纷
你把车开走来就已经是销源毁证据了,你应当在车出险异常时,找第三方车辆鉴定部门过去,实际勘察你的车辆,因为车在店里,只有他们动手修理过,责任好划分,
如今你已经把车开到4S店修理完毕了,很难追究原来的责任。
主动找线索和证据吧,你把换下来的零件保存好,拿去找鉴定部门咨询下,问问原因。然后回那个小修理厂心平气和的聊天,偷偷录音,套出他们的话,旁敲侧击的让对方说出是自己事怎么操作的,是否引出车辆发生其他问题,你就套话,让他们给你经济补偿,具体怎么补偿说清楚了,都录音了,真要给你补偿了,这事就算了,如果光说不给,你就去立案起诉。
❸ 修车修坏了产生纠纷怎么解决
1、发生故障后及时通知维修店。
2、开始二次维修前与原维修店沟通解决方案。
3、维修后保存好有问题的零件,作为维权证据。
4、不要纠缠于“为什么坏掉”的技术细节,被维修店的套话绕得找不到回家的路。抓住“本来没故障,修完就坏掉”的关键据理力争。
5、关键中关键,是防范于未然,不要随便听维修店忽悠换零件,尤其是你看不到也感觉不到的他们说“换了会更好”的零件。需要更换的消耗件如火花塞、正时皮带,在车辆手册里也都有明确列明更换里程和更换时间。
例如:
事件:因车辆空调无热风和热车再启动时很难送风,雷先生到某维修店维修。提车次日,车辆出现故障不能行驶,后被拖回修理厂。经检查,修理厂发现车辆发动机已损坏,未经车主同意,该修理厂擅自将损坏的发动机更换为另一台二手发动机。车主认为维修厂第一次修理时将发动机损坏,后又未经同意擅自更换,要求车辆报废,赔偿损失。
解决方式:接到投诉后,调解中心调解员向车主和维修店核实具体情况,维修店认为,更换发动机经过车主同意,且有车主签字同意的相关维修清单。车主表示,维修工期过长,且未提供备用车,应当支付交通费用赔偿。经调解员多次沟通和调解,维修店愿意支付交通费用1000元,补偿给车主,双方达成调解。
案例分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保修期内因质量原因维修时间超过5日的,应当提供备用车或补偿交通费用,根据长沙本地的相关经济水平,合理确定金额。
汽车维修经营者在汽车维修前应当对汽车进行全面检修,做好标记和记录,与车主核实需要维修的项目以及需要更换的零件等,减少风险避免纠纷。
车主应当合理维权,应当保留外出因无车使用产生的交通费用损失,在无票据凭证的情况下,按照当地经济水平确定交通费用补偿金额。
❹ 汽车维修纠纷应该找那个部门申诉
汽车维修纠纷一般都是去当地消协投诉,如果当地消协调节未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法院起诉等法律途径解决。
❺ 汽车维修纠纷去哪投诉
汽车的维修纠纷,看你是和谁的维修就分了,如果要是双方责任的话,是找交警,如果要是和店里的话,你就是找消协
❻ 汽车如何维权
汽车维权在现在抄国内是很难做到的,厂家处于强势地位,监管部门不力也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对消费者来说最快的解决办法就是求助与媒体,因为通过行政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真的非常困难,你可以车质网这个网站上提出自己的合法权益,车质网是主要从事汽车质量投诉以及维权的国内第三方网站,其提供的汽车产品质量数据在国内有非常高的认可度,同时也是目前第三方汽车维权国内领先平台,在车质网上描述清楚你所遇到的问题,然后车质网会将你的问题通报厂家,同事帮你协商处理。
❼ 如何调解汽车维修质量纠纷
一、托修方应该与承修方签订书面维修合同
合同中应确定双方的义务和权利,如约定修理项目、修理费用、质量要求、竣工时间、验收标准等,这样一旦发生了纠纷,处理起来也有依据。
二、维修质量纠纷发生后的维权步骤
1.调解。先与承修方协商,要求对方承担补修、返工或者赔偿损失,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则省时、省钱,还可以避免双方矛盾激化。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则可以申请有关机构鉴定。
2.鉴定。汽车维修质量鉴定的受理机关是各级汽车维修管理站,这一机构隶属各级交通局。如果车主对汽车维修管理站所做的鉴定结果不服,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车主也可以不经过鉴定程序,在调解失败后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诉讼中可申请举证责任倒置
汽车维修纠纷属于产品质量纠纷范畴,诉讼中,用户可以请求法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由被告(承修方)承担主要举证责任,承修方应该向法庭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按照正确的技术和工艺进行修理,而且修理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如果承修方提供不出这种证明,则可以推定维修质量不合格。作为原告的车主,也应该向法庭提供损坏实物、损失清单、发票等证据。
四、要找准正确适用的法律依据
汽车维修属于“承揽合同”的一种。《合同法》第251条规定:“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做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做人给付报酬的合同。承揽包括加工、修理、定做、测试、检验等工作。”在这里,“定做人”是指托修的用户,“承揽人”是指承修的修理厂,“工作成果”是指修理好的汽车。
❽ 汽车维修纠纷找什么部门投诉
汽车维修纠纷可以找当地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回领导本行政区域的答机动车维修管理工作。
根据《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第六条 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机动车维修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的机动车维修管理工作。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动车维修管理工作。
(8)汽车修理纠纷如何处理扩展阅读: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第三十九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受理机动车维修质量投诉,积极按照维修合同约定和相关规定调解维修质量纠纷。
第四十三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采集机动车维修企业信用信息,并建立机动车维修企业信用档案,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外,应当依法公开,供公众查阅。机动车维修质量信誉考核结果、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维修电子数据记录上传情况及车主评价、投诉和处理情况是机动车维修信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