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电信服务合同纠纷判决

电信服务合同纠纷判决

发布时间:2021-06-08 20:47:45

『壹』 关于宽带合同纠纷的事

此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贰』 联通在没通知人或没经过本人同意而开通业务,这属于犯诈骗罪吗,又应该找那个部门来处理这事

联通在没通知人或没经过本人同意而开通业务属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用户有权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申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

第三十九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的电信服务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电信服务标准或者其公布的企业标准的,或者电信用户对交纳电信费用持有异议的,电信用户有权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予以解决。

电信业务经营者拒不解决或者电信用户对解决结果不满意的,电信用户有权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申诉。

收到申诉的机关必须对申诉及时处理,并自收到申诉之日起30日内向申诉者作出答复。 电信用户对交纳本地电话费用有异议的,电信业务经营者还应当应电信用户的要求免费提供本地电话收费依据,并有义务采取必要措施协助电信用户查找原因。

第四十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服务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任何方式限定电信用户使用其指定的业务;

(二)限定电信用户购买其指定的电信终端设备或者拒绝电信用户使用自备的已经取得入网许可的电信终端设备;

(三)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或者中止对电信用户的电信服务;

(四)对电信用户不履行公开作出的承诺或者作容易引起误解的虚假宣传;

(五)以不正当手段刁难电信用户或者对投诉的电信用户打击报复。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向电信用户赔礼道歉,赔偿电信用户损失;拒不改正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处以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销售未取得进网许可的电信终端设备的;

(二)非法阻止或者妨碍电信业务经营者向电信用户提供公共电信服务的;

(三)擅自改动或者迁移他人的电信线路及其他电信设施的。

(2)电信服务合同纠纷判决扩展阅读:

案例:购合约机被单方开通漫游 用户要求赔偿获法院终审支持

据了解,2016年12月24日,原告赫女士参加被告联通本溪公司的“4G智慧沃家组合版担保送手机”优惠活动。该公司赠送赫女士1部手机,赫女士交纳费用1199元,包括两年宽带费和即时话费等。

双方约定,合约期为2017年和2018年,协议期内手机号码在网不欠费,不主动销户,不解除融合关系,如手机号码欠费则宽带和联通电视同时停机。

事实上,赫女士办理参加联通优惠活动的手机号由其家人实际使用,实际使用人经常去港澳台地区。

联通本溪公司在未经赫女士和实际使用人同意的情况下,自2016年8月27日起,单方不定时地为该号码开通“漫游落地开”业务,即只要实际使用人携带该号码到达上述地区后,该公司即自动为该号码开通港澳台漫游业务。

截至2017年10月,共产生漫游费用1574.58元。其间,赫女士多次向联通本溪公司反映情况,并多次到公司取消此项业务未果。2016年12月6日,联通本溪公司以减免话费的形式,为赫女士返还了漫游费用600元。

2017年10月,赫女士向本溪市消费者协会投诉。本溪市消协向联通本溪公司发出调查函。此后,联通本溪公司与赫女士就费用返还事宜协商,依旧不能达成一致。今年年初,赫女士的手机号码因欠费被销号,该公司将其号码另行出售给他人使用。

争议焦点

是否取得用户同意

在这起电信服务合同纠纷案中,“漫游落地开”服务的开通与否,究竟是谁掌控主动权,是赫女士与联通本溪公司双方争议的主要焦点。

赫女士方面强调,在用户未同意且遇到难以取消“漫游落地开”服务的情况下,联通本溪公司仍擅自为用户开通港澳漫游服务,应该赔偿给用户造成的经济损失。

为此,赫女士起诉至平山区人民法院,提出5项诉求,主要包括:判令被告返还原告预付的话费974.58元,并双倍赔偿漫游损害费1949.16元;判令被告解除捆绑合约机合同,并注销号码;判令被告返还部分话费和网费等。

联通本溪公司辩称,“漫游落地开”业务是被告针对信誉良好、套餐达到一定额度以上的用户给予的一种赠送行为,当用户到达“漫游落地开”地区后,会自动开启该业务并以短信的方式通知用户。如用户收到短信后按短信内容回复可取消该业务,且90天内将不再为用户主动开通权限。

用户不回复视为同意办理该业务。但开启该业务不会产生额外费用,只有用户在港澳台地区使用电话与流量才会产生费用。原告在港澳台地区实际使用了电话与流量,并不是别人冒用了原告的号码使原告遭受损失,产生的漫游费用全部是原告自己实际产生的话费。

被告也曾经通知原告,但原告并未取消,所以被告不存在欺骗行为,因此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联通本溪公司还辩称,原告与被告的主要合同标的是宽带业务,附送手机及套餐优惠。原告交纳的260元即时话费已经实际消费,被告按约定提供了服务,因原告未按约定履行交费义务,所以被告依据《电信管理条例》的规定停机、销号符合法律规定,不存在《合同法》解除合同的情形。

法院判决

违约不构成欺诈

赫女士与联通本溪公司双方观点激烈交锋。平山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本案被告联通本溪公司在双方无相关约定及未经原告赫女士同意的情况下,单方为原告开通港澳台漫游业务,且致使原告增加了相应的漫游费用,被告的行为不符合双方合同的约定。

在原告多次向被告反映后,被告仍未改正,原告要求解除双方的捆绑合约机电信服务合同关系,有事实及法律依据。在原告与被告合同关系存续期间,被告单方开通港澳台漫游业务的违约行为造成原告多支付话费1574.58元,被告应将该费用返还给原告。

鉴于被告已经以减免电话费的形式返还给原告600元,现原告要求被告返还剩余的974.58元,有事实及法律依据。

对于赫女士要求联通本溪公司按两倍标准赔偿漫游损失费的诉求,平山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虽被告在未经原告同意的情况下单方开通漫游业务给原告造成一定的负担。

但因被告开通该业务是为方便客户的需要,减少客户另行开通的繁琐程序,被告在主观上并不存在欺诈故意,法院对赫女士的此项诉求未予支持。

此外,平山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还支持了赫女士要求联通本溪公司返还2017年10月的基础话费82元、相应的网费520元,以及合约期最后1个月应返还的99元等诉求。

今年10月9日,平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解除原告赫女士与被告联通本溪公司间的捆绑合约机电信服务合同关系;联通本溪公司在本判决生效后返还赫女士各项费用合计1675.58元;驳回赫女士的其他诉讼请求。联通本溪公司不服,提起上诉。

11月27日,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叁』 我去互联网法院起诉,不知道这种情况属于网络服务合同纠纷里的哪种纠纷

属于第一种:网络域名权属、侵权及合同纠纷。

『肆』 电信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中存不存在欺诈

关于这种情况,我是这样理解的:1、本身是种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你在预存话费时,双方可能形成一种合意,你可能得到了电信运营商的某种优惠,而这种优惠只对预存话费者开放。2、虽然法律一般情况下,禁止合同一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责任,但是,如果是基于双方平等、自愿的,未违背订约时双方的意思的,属有效的合同行为。3、这种合同一般是格式合同,可能运营商的法律顾问在制作时,已尽了法律上对格式合同所要求的特别提示义务,因而有效。4、在订立合同时,你其实可以选择接受或不接受该合同,如果你当时的确没得选择,则电信方面利用了其优势地位,你可以起诉请求撤销该合同。最后,电信运营商因为有巨额利润,故有专门的律师顾问团,如你要起诉的话,请慎重,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祝你好运。[email protected]陈来自湖北恩施专业解决法律问题

『伍』 因网络服务合同纠纷,腾讯被南山区法院强制执行25元,如此处罚你见过吗

没有见过。这件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吴先生在微信的朋友圈上分享了一下支付宝邀请新人的二维码,我们都知道邀请一个支付宝的新用户就会获得2888的积分,积分可以在支付宝上边兑换很多东西,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信誉,因此很多人都在积攒自己的支付宝积分,吴先生也是因为想要获得这个积分才会在微信朋友圈上发了相应的二维码。但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微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被封禁。

以上是我自己的观点,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陆』 电子合同出现纠纷如何解决

当签署双方就电子合同内容产生纠纷后,已签署的合同内容作为唯一性的证据是司法机构裁处判决的重要依据。因此当事人可通过提交电子合同的相关司法鉴定报告证明其内容真实性,即证明其内容未经篡改、签署身份证真实性。

事实上,市面上已经有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为用户通过数据保全以及出证等相关服务(这也是用户选择靠谱的第三方平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数据存证: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存证服务,平台会同上海东方公证处提供电子数据存证,可对电子合同数据进行摘要,同时在平台云服务器和公证处本地服务器进行数据存证。

通过增加时间戳和可信数字签名,确保文件一旦篡改即可被发现和真实记录。经可信第三方平台与存证的所有数据永久保存,可在未来任何时间为签署当事人开具可信的公证书

最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均将电子数据列为证据的一种。电子数据存证中心提供的存证证书,可作为司法人员和律师分析、认定案件事实的有效证据。

数据存证实现电子合同证据链闭环:

1、存证服务:实时保存多样化电子数据安全、高效、防篡改;

2、出证服务:对接权威公证处一键出证;

3、鉴定服务:配合国家司法鉴定机构对签署过程和签署行为进行专业鉴定;

4、仲裁服务:约定指定仲裁机构与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共同提交相关证据。

『柒』 服务合同纠纷

聊天记录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因为标的不大,起诉不值得,建议还是协商处理较好。

『捌』 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辩论赛反方的法理依据(就是证明刘某可以不支付给易趣网这些费用)详细的加分

现实的法律对于网络服务合同的成立确实难以提供有效的适用。
那么不付费的法理有:
1.网上虚拟身份是否具有签约能力。具体到这个案子中,即Jaliseng是否具有承诺的民事能力。注意,在这个案子中,与易趣网签订《服务协议》的合同当事方是Jaliseng而非刘某,反方需要将两者严格的区分开来。当然对方会尽量的将Jaliseng与刘某等同起来,会举出以网络虚拟身份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等等。
至于为什么要严格区分,因为通过对合理行为的推定,网络服务合同的成立如果是以该种确认书形式签订的,必须是以实名签订的,试问在现实中,谁签合同会签上除姓名以外的其他称号呢。刘某以Jaliseng的虚拟身份确认协议,刘某并没有赋予Jaliseng以民事能力,因此Jaliseng是没有承诺能力的。因此这份合同并没有成立。
2.仔细的看这个案子,原告的诉讼请求是有问题的。在第一点的基础上(网络服务合同的成立应是实名),原告不应该就合同请求支付费用,而应该就不当得利请求刘某支付。但是....你想象下网络的特殊性...你能想象到么?因此在网络上提供网络服务应确定较高的准入门槛(比如实名、先付款),不然不允许请求不当得利的返还。

阅读全文

与电信服务合同纠纷判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楚楚街转让 浏览:414
马鞍山何家俊 浏览:505
经济纠纷起诉状ppt 浏览:235
马鞍山有丝足的吗 浏览:24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浏览:520
彩电的折旧年限 浏览:102
无损检测证书 浏览:825
创造的名句 浏览:365
陌声聚投诉 浏览:389
成果照片图 浏览:332
聚投诉张华 浏览:413
我爱发明自动钓鱼 浏览:199
龚发明重庆 浏览:413
我为你许下爱的期限 浏览:734
我想发明的200字 浏览:989
动漫角色版权保护 浏览:72
密蜜直播投诉 浏览:701
马鞍山博望天气 浏览:352
成都唐邦知识产权 浏览:7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测算 浏览: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