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知假买假再以侵权起诉

知假买假再以侵权起诉

发布时间:2021-06-08 13:37:48

『壹』 知假买假再打假受到法律支持么

最新司法解释规定,一般消费者知假买假可以维权并获得赔偿,但是以知假买假为职业进行的维权,法律不予支持

『贰』 知假买假明知道是假货却多次购买并且维权的法律支持吗

现行的法律明确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将不予支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叁』 知假买假,再向工商投诉陪偿,犯不犯法

知假买假不犯罪。“王海现象”不就是知假买假吗?只是向法院起诉要求两倍赔偿时,各地法院对于知假买假者是否算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有不同理解,因此有的法院支持两倍赔偿,有的不支持。

『肆』 知假买假不应该得到法律支持的依据

我可以告诉你案例。
知假买假的王海知道不?重庆打假受阻的案子就是法院对知假买假行为的不支持。由于王海的目的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索取双倍赔偿,不是消费目的,所以法院没支持他的诉讼请求。
所以,知假买假的行为目的不是为了消费目的而是为了索赔(致富新途径)。所以,不能认定是消费行为嘛,自然不能根据《消法》双倍索赔。
当然,可以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索赔嘛。不过,这样做只赔原价(有损害的赔损害),我实在不知道这样做有啥好处。

『伍』 如果明知是假货而故意购买,后又要求赔偿的应该怎么处理

食品药品知假买假也要赔,其他商品酌情,对于那些以此为业的人,法院应当不予支持!

『陆』 知假买假,再向工商投诉陪偿,犯不犯法

不犯法,只要对方是假的,一般都有赔偿

『柒』 知假买假是否受法律保护

知假买假是指消费者在明明知道即将购买和使用的商品是假货的情况下,仍然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行为。其中的“假”是假货之意,是假冒伪劣商品的俗称。

假冒伪劣商品是指商品的质量没有达到国家质量管理法规 所规定的标准的商品,具体包括如下种类:
(1)没有达到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存在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的商品;
(2)伪造和虚构检验数据或者伪造检验结论的商品;
(3)没有合格证或者没有合法单位允许销售证明的商品;
(4)没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的厂名和厂址的商品;
(5)限期使用的商品没有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的商品;
(6)制造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商品;
(7)凡属处理品的(含次品、等外品)而没有在包装的显著部位标明处理品的商品;
(8)已经失效、变质的商品。从以上假冒伪劣商品的种类可知,假冒伪劣商品不单纯是该商品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符合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及使用性能的国家质量标准、行业标准,即不合格产品;还包括该商品所内涵的知识产权(如商标权等)的使用没有获得合法所有权人的许可,即假冒商标等知识产权的商品。
就假冒商标的产品,又可以分为:(1)假冒商标,同时产品本身没有达到同类产品的最低质量标准的,属于不合格的产品;
(2)假冒商标,但商品本身的质量达到同类合格产品的最低质量标准的,属于合格产品。

『捌』 从法律上讲,知假买假算不算违法

知假买假,在形式上并不违法,主要是知假买假后是否有违法行为,或者在买假的手段上是否存在违法。如果买假后,按照正规合法的流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获取赔偿,那肯定是合法的。

『玖』 “知假买假”,是否受法律保护

公力救济主要指政府执法部门进行打假,具体来说就是行政执法部门通过对不良商家进行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方式来进行打假。但是,行政执法是有成本的,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在社会上,人们普遍忽视这种成本支出而过多关注在执法过程中所产生的罚款。执法部门。如果想要取得比较好的执法效果。就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加强执法。但是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的预算是有限的,当举报的行为增加,其能否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来进行处理,是否会尽心尽力看待每一件案子。是存在疑问的。从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来说,并非否定公共执法在打击售假行为方面的效率,而是限于公共执法的预算,其执法范围必然受限,执法效果必然不足以促进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二)自力救济

对于此部分,前文已提到。自力救济是指消费者利用自身的方式及手段解决自己个人遇到的问题。放于此问题中看就是消费者自己利用法律手段向法院或相关法律单位提起诉讼。但事实是大多数人不会采用此手段,根据应飞虎(2005)在其问卷中提到的。受过欺诈者占被调查者的百分之九十四,而其中成功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自己争取利益的为百分之零。其中原因大多数为额外消耗的人力与物力更多,要承担不成功的风险,举证上的麻烦,可能会与不良经营者纠缠等,均是十分现实的因素,例如额外消耗的人力与财力,在举证或与经营者沟通之时,来回奔波的费用,空余的时间,寻求专业的帮助等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而这又是普通消费者不愿去付出的。再言之,普通消费者购买的数目较少,既不能补回自己的损失,也没有起到对不良商贩的惩戒作用。得不偿失。从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而言,由于高额的交易成本的存在,通过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消费者获得的收益并不足以覆盖其所付出的成本。

(三)私力救济

这里指职业打假人通过其专业化的手段进行打假。相较而言,如果是职业打假人进行打假行为,成本会少得多,因为他们以利润为目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他们也能尽己所能的打击犯罪行为。职业打假人由于以谋取利润为目的,职业打假的市场很大,可以有源源不断的新力量加入,作为谋生的手段也自然会尽心尽力。

因此,笔者认为,私力救济在当今社会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市场中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地位不尽相同,消费者接受的信息量明显较少,处于劣势一方,这也是制定消法的初衷,保护消费者。作为消费者,对于信息量给出较少的商品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往往容易受到欺骗。而职业打假者一般掌握大量且专业的信息。对于不法行为总是能迅速并准确的作出判断。打击不法行为。即使可能存在职业打假者与经营者串通一气,以索取封口费的方式盈利的情况,也不能对其进行全盘否定。因为即使是职能部门以罚款的方式让不法者受到惩罚,同样会存在举报者与经营者沆瀣一气的情况,同样也可能存在职能部门失职或者说是贪腐的情况。由上可得。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不会因为职业打假人的消失而消失,甚至可能因为多层经办方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而且无论是罚款还是赔偿。对违法者的惩罚效力是一定的。不是罚款就一定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相反,对于公职部门的执法,违法者更会存在侥幸心理,因为从现状看,公职部门的执法效力很低。仍有大量假货流传于市场。而职业打假者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他们本身作为一名普通群众,更容易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对于最近兴起的网络购物,职业打假者也往往更敏感,也能更好的帮助消费者辨别那些假称自己为正品的假货。网络消费往往由于金额少。存在大量水军,评价系统不够真实等方面的原因而容易让消费者受到欺骗,职业打假者的出现,针对了消费数目少故消费者不愿浪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此方面的特点,一次购入大量假货,使赔偿金额变多,让造假者得到应有惩罚。这样不仅能直接的打掉假货。还能在制度还没有完全实施。政府执法部门的工作没有完全落实的现况下.作为消费者维权的先锋,以鼓励其他消费者利用法律武器,通过司法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可谓一举两得

『拾』 以营利为目的,知假买假 依据法律规定索赔 违法吗

这种行为合法。
首先法律没有禁止这种行为。对公民而言,法无明文禁止的行为是可以实施的,即不认为是违法的。
只要购买商品的人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的条件,在销售者知假卖假的情况下,消费者知假买假,销售者的行为仍然构成欺诈,销售者要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双倍赔偿的责任;在销售者举证证明消费者知假买假是故意为之的情况下,销售者的行为仍然构成欺诈,但由于消费者购买商品主观上存有故意,所以,销售者只承担欺诈无效的法律后果,双方返还财产,销售者不承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双倍赔偿的责任。

知假买假,然后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进行双倍索赔,就可能会被法院认为其主体不是为消费而购买(即非消费者),而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仅按民法规定退还货款。

阅读全文

与知假买假再以侵权起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 浏览:652
楚楚街转让 浏览:414
马鞍山何家俊 浏览:505
经济纠纷起诉状ppt 浏览:235
马鞍山有丝足的吗 浏览:24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浏览:520
彩电的折旧年限 浏览:102
无损检测证书 浏览:825
创造的名句 浏览:365
陌声聚投诉 浏览:389
成果照片图 浏览:332
聚投诉张华 浏览:413
我爱发明自动钓鱼 浏览:199
龚发明重庆 浏览:413
我为你许下爱的期限 浏览:734
我想发明的200字 浏览:989
动漫角色版权保护 浏览:72
密蜜直播投诉 浏览:701
马鞍山博望天气 浏览:352
成都唐邦知识产权 浏览: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