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打击侵权的同时,原创内容作者如何更好地借力传播自己的原创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媒体行业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当中,在网络上各种有才华的人都能大展身手,展现自己的优势。众所周知,一个新兴行业的崛起一定会伴有很多的弊端,尤其是自媒体行业,各种侵权行为更是时有发生,下我国法律针对目前情况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各位原创者们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至于侵权是否需要打官司,完全取决于自己,如果你想通过打官司来赚取流量和热度,那你可以这么做,也能让侵权者受到惩罚。或者你也可以选择让侵权者发布声明道歉,告诉广大网友作品的来源,并对他的侵权行为做出检讨也是可以的。
总之,对于原创作者他们应该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侵权者道歉接受惩罚。当然,作为一名原创作者最重要的还是研究如何吸引人的目光,赚取流量,做出优质的内容,不太本末倒置才好。
『贰』 甘肃陇南事件的处理结果
这起事件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群体性事件。公安等部门正在对已经控制的参与打砸抢烧的骨干分子进行讯问。事件发生以来公安机关等共传唤讯问违法人员110人,已刑事拘留30人(取保候审7人),经过谈话教育具结悔改80人。18日23时许,路面和市委大院的主要通道已经清理完毕,恢复整洁。新市街除个别时段对车辆进行管制外,已经恢复畅通,街道两边因打砸抢烧歇业的商店、餐馆均已恢复营业。 2008年12月18日,甘肃陇南“11·17”事件幕后策划者在四川落网。
『叁』 甘肃省公安厅投诉电话是多少
如图
『肆』 甘肃省网络诈骗10万能追回来吗
甘肃省网络诈骗100,000能追回来吗?如果说是报警,我查到查到骗人查到那个人应该是弄出来的。
『伍』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需要哪些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大体分为四个方面: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我们知道法律时略微滞后回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答,如今规制盗版行为的法律已经更不上技术的发展了,完善法律始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最近《著作权法》(草案)公布了,相信在打击盗版这一方面著作权法会有新的规制。司法方面,这就要看法院、检察院了,如今在线侵权、盗版行为泛滥,却没有完善的法律规则,所以法院关于这方面的判决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大家都在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就看谁判得有水平了。执法方面,网信办、版权局,广电局等机构其实都在打击盗版方面发挥着重要重要,例如熟知的“剑网行动”,还包括现在大型网络服务提供商,都在帮助打击盗版行为。守法方面,这就要看广大人民群众的,随着教育水平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会越来越重视。打击盗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方持续努力。
『陆』 打击侵权假冒法律法规存在哪些问题
打击商标侵权不法行为的对策及建议
从立法和司法实践出发,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打击商标侵权不法行为:
1、加紧立法的完善。对现行法律法规中的不便操作,不完善、不明确之处,立法机关应抓紧完善立法。当前要特别强化执法权力、完善执法规则、规范和制约执法行为。
我国的法律法规在有关打击假冒、侵权不法行为方面,有关规定并不是不够严,主要问题是在于执法上的不够完善。突出的是涉及在执法上的立案标准问题,从司法实践看,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立案标准。这包括刑事处罚标准和行政处罚标准。最高法院的标准主要是关于定罪量刑方面的,我们认为立案标准应当比定罪量刑的标准要宽泛,而且数额要低。经过侦查以后可以起诉的,移送检察院送上法庭;不够标准的则给予行政处理,包括治安行政方面的处理,这个接口恰恰是出问题的紧要之处。关于能够定罪量刑的标准、情节方面也应该更为明确,应当从实际出发,从加大打击力度出发,从市场经济的规律出发,考虑到目前这类违法行为猖獗、泛滥的情况和趋势,有些标准应相应降低。
2、综合整治与打击商标侵权大多涉及民事侵权问题,对此,应该走综合处理、立体保护之路,努力做到多管齐下。只有这样,才能使之在适用法律上区分得更加清晰,在司法实践中才可以用不同的思路来解决问题,弥补法律漏洞。打击商标侵权与保护知识产权应当动用刑事、民事、行政还有其他手段,进行立体保护,偏重任何一个侧面都是不完善的,这样才能把打击商标侵权与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解决好。作为打击商标侵权的司法部门应当研究刑事、民事、行政以及其他手段的综合处理方式,做到打防并重。同时,建议实行“一把手”工程,各地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订有力措施,明确具体目标,谁的辖区出现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就追究谁的责任,这是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打击“保护伞”最为有效的方法。
3、及时注册,确立商标所有权。取得商标权,是企业商标权益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取得商标权,一切权益保护无从谈起。这本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道理,但实际上许多企业对此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取得商标所有权,就是要及时向商标管理机关申请注册。各国商标法规定的对商标权原始取得的方式不完全相同,有的按使用在先原则,有的按注册在先原则,有的按混合原则。无论哪种原则,及早申请注册对一个企业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只会赢得主动。因为注册在先原则的含义是:不管你使用商标时间有多长,商标权只授予最先提出申请的企业和经营组织,如果一个企业不及时注册,即便使用某商标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一旦被他人抢注,它都将失去该商标权。这个原则是非常明确的界限,便于查证,便于管理,有利于建立稳固的商标秩序,因此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原则,在国际公约和惯例中,也采用这一原则。我国商标法采用注册在先的原则。正因为如此,所以企业要及时注册,才能确立商标所有权,才能受到法律保护。
4、加强商标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群众的商标意识及法律知识水平。近日,国家工商总局通报了去年全国查处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情况,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51851件,其中商标侵权假冒案件40171件。在查处涉外商标侵权假冒案件方面,浙江被查涉外商标侵权量居全国第一(共1248件)。[9]在当今社会,各类商标侵权假冒案件、行为时有发生,所以,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非常有必要,因为在我国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对相关法律不熟悉或对违法所产生的后果还不很清楚。同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普通民众对品牌的正确认识,虽然克服崇拜名牌心理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有待时日,但中国消费者还是需要不断地成熟。只有在消费者这一终端问题上得到控制,一些消费者青睐假名牌的思想得到纠正,才能在源头上减少商标侵权现象的发生。
5、提高防伪技术,重视商标管理。拥有商标,特别是拥有著名商标的企业,一定要提高商标设计的科技含量,选择信誉好、印刷质量高、管理严密、印刷品不会流失的印刷厂进行印制商标。此外,拥有了驰名商标后,平时要加强对商标的管理,除了建立健全制度外,还必须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资料档案的保存也必须有专利商标部分;企业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专门法律人才,一旦发生纠纷可以有能力及时处置及起诉、应诉。外贸企业则要随时研究自己的商标在国外的使用情况,防止境外对手的侵权行为及本国一些企业的假冒出口及多头压价竞销。企业通过对商标进行严密的管理,才能保证自己的商标信誉,使商标权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最大限度地发挥商标的效益。
『柒』 2017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发布!
2017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发布!2017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2017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 4月26日,2018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大会在京召开。会上,国家版权局联合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发布2017年度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段玉萍发布案件。2017年,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和全国扫黄打非工作总体部署,各地区版权执法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版权执法监管力度,查处了一批侵权盗版大要案件。为集中展示版权执法相关部门查处侵权盗版案件的工作成果,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国家版权局联合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选定了2017年度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涵盖侵犯网络文学、影视、音乐、游戏作品著作权案件,通过网络平台制售盗版制品案件,以及传统制售盗版图书案等案件类型。2017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1.北京优阅盈创科技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权案。2017年4月,根据爱思唯尔等5家境外权利人投诉线索,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对北京优阅盈创科技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权案进行调查。经查,该公司未经权利人许可,通过其运营的优阅外文数字图书馆系统向大学图书馆提供侵权文字作品3万篇,违法经营额17.76万元。2017年6月,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对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40万元的行政处罚。点评:版权行政执法部门从严查处该案,维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了数字图书馆版权秩序,彰显了我国政府严厉打击侵权盗版、保护中外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依法严格版权保护的鲜明态度和坚定立场。2.上海智器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权案。2016年12月,根据国家版权局移转案件线索,上海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对上海智器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权案进行调查。经查,自2014年11月起,该公司未经权利人许可,将45篇证券研究报告上传到其租用的服务器,通过其运营的汇智赢家网网站和汇智赢家APP向公众提供,并收取费用,涉案金额累计28万余元。2017年3月1日,上海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对其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点评:该案是国内首起侵犯金融资讯类文字作品著作权的行政处罚案件。该案件的查处在行业内取得较大反响,多家同类网站主动停止类似侵权活动,保护了金融资讯类作品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捌』 政府为什么要开展打击侵权盗版活动
反向思考一下,如果不打击,侵权盗版就会越来越多,自己创造了一个品牌,研究了一个东西出来后两天就没人买,因为盗版便宜太多,哪还有人用心经营,用心研究;一旦没有,社会就很难进步,所以盗版必须打击!
『玖』 怎样打击侵权盗版国家企业个人
新华网广州1月20日电
新华社记者 戴劲松 陈冀
打击盗版特别是打击有组织的盗版犯罪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正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并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成了大势所趋。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大打击“制黄”“贩黄”、非法出版和侵权盗版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这首先是维护中国文化出版健康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中国应该履行的国际义务。
在建立健全打击盗版的法律法规上,我国多年来一直在做坚持不懈地努力。199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及其配套法规颁布实施。1997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首次列明了惩处侵犯著作权罪的条款,最高可判处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此基础上,经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建议和协调,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12月17日公布了《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对查处侵犯著作权罪作了多处解释。为了在全国推广悬赏举报这一有效措施,由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为主起草,与财政部、公安部、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联合制定、发布了《对举报“制黄”“贩黄”、侵犯知识产权和其它非法出版活动有功人员奖励办法。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扫黄”、“打非”,特别是对有效地发动群众,严厉打击盗版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完)
『拾』 甘肃出台“最严禁酒令”,违规者会被面临什么处罚
“喝酒误事、小酌护身、大酌伤身”,甘肃出台“最严禁酒令”也是引发了网友们的一系列议论的,毕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其实也是一个对我们人身安全的保障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更能够防止一些意外的发生,因为在新闻当中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因为醉酒驾驶所造成的意外事故,在这样的问题发生之下给我们双方带来的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再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不也是一个极其合理的行为了吗?也是真正的做到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但是在了解当中的规定也是让不少的网友都为之疑惑了,难道在工作之余也不可以进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