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保证人的借款合同诉讼中债权人只起诉债务人法院是否主动追加保证人为被告
无论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保证债权人仅起诉债务人的,是否追加保证人参加诉版讼,法院可以自行权决定。
《民事诉讼法解释》第六十六条: 因保证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债权人向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一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保证人和被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保证合同约定为一般保证,债权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债权人仅起诉被保证人的,可以只列被保证人为被告。
《担保法解释》第一百二十五条: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一并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将债务人和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但是,应当在判决书中明确在对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第一百二十六条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可以将债务人或者保证人作为被告提起诉讼,也可以将债务人和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
⑵ 民事借款合同纠纷,因涉及到第三人,现在裁定发回重审,我是被告,我申请追加第三人,到底是立案庭批准
1、既然发回重审了,申请追加第三人就向原审法院申请,直接找负责该案的审判长版就行。权
2、你是被告,你无权变更原告的诉讼请求,只能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答辩意见(比如可以说:原告提出3%月息无事实、法律依据,借款时未约定利息,依法不应支付利息)。
⑶ 案由: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我是被告方。我想授权给家里人出庭,请问这个授权书怎么写
授 权 委 托 书
____________人民法院:
委托人: ,性别 ,民族: ,身份证号码: 工作单位:专 ,住址: 。
受托人: ,性别 ,民族: ,身份证号码: 工作单位: ,住址: 。
现委托上列受托人在我与 纠纷一案中,作为我方参加诉讼的委托代理人。委托权限为:
1.代为代为一审诉讼、代为调解。
2.特别授权属(包括代为承认、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上诉、转委托、代为签收法律文书)。
3.代为提出申请执行、签收执行法律文书。
委托人:
二〇 年 月 日
+1
10该内容对我有帮助如果您想投诉,请到华律网投诉中心;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建议中心。
⑷ 借款合同纠纷,借款人和担保人死亡,如何写起诉书,烦请写个范本。
有没有过诉讼时效啊?
再有起诉继承人?可以吗?会得到法院支持吗?
当然特殊情况下是可能起诉的.
直接将继承人列为被告就行了,其他基本上一样.
⑸ 按照法规,继承纠纷被告如何处理
因遗产继承引起的纠纷,往往不是当事人双方的矛盾,而是直接关系到所内有法定继承人的利益,情容况比较复杂。为解决这一问题,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十条规定:继承诉讼开始后,如继承人、受赠人中有既不愿意参加诉讼,又不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应追加为共同原告;已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不再列为当事人。据此,如原告只起诉部分继承人为被告的,法院会追加其他继承人为共同原告。继承人不愿意做原告又不愿意做被告的,不能列为第三人,只能选择放弃或作为被追加的共同原告。
⑹ 借款合同纠纷,未将其中一位担保人列为被告法院已作出判决以后能否另案起诉
近日接到一个民间借贷的案件,在案子到本所之时,案件已经起诉。但是原告并没有起诉借款合同的连带保证人。该借款合同中共有10位连带责任保证人。接到案件后我方决定追加担保人为被告,但是法院未予追加。对于是否应该追加不存在争议,追加被告是原告的权利。本文随要探讨的是在起诉债务人后如债务得不到清偿能否在起诉保证人。目前在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你从现行法条谈一点浅显的看法。一、保证人诉讼是否属于必要的共同诉讼1、一般保证属于必要的共同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意见53条的规定:“因保证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债权人向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一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保证人和被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债权人仅起诉保证人的,除保证合同明确约定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外,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债权人仅起诉被保证人的,可只列被保证人为被告”根据该条的规定对于一般保证人的诉讼时必要的共同诉讼,在一般保证中如果债权人直接起诉保证人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债务人为被告,因为保证人的承担责任的大小必须通过追加债务人才能确定。但是该条的规定是否适用于债权人已经起诉过债务人的情形。在债权人已经起诉过债务人未获清偿时,再起诉保证人的是否也要追加债务人为被告呢?笔者认为从便于审理的角度应当追加债务人。同时依该条追加可以解决起诉过债务后,何时可以起诉一般保证人的问题。因为一般保证人承担的是补充责任,在债权人起诉过债务人后,必须要解决债务人能够清偿的范围,及债务人的清偿是否穷尽。而这个问题在起诉保证人前解决还是在起诉保证人的诉讼中予以解决,本人认为债务人是否穷尽清偿本身就应该是一般保证诉讼的审理范围,所以应该在立案后进行审理而不能让债权人在起诉保证人时来证明债务人一穷尽清偿。由此笔者认为在一般保证中对于保证人的诉讼属于必要的共同诉讼。2、连带保证属于非必要的共同诉讼根据民诉意见第53条的规定,债权人只对连带保证人主张权利的可以不追加债务人。由此连带保证的诉讼不是必要的共同诉讼。二、连带保证责任与连带债务是否存在区别根据民法通则第87条的规定连带债务是指,负有连带债务的各债务人有义务对债权人进行全部的清偿,债权人有权要求对其负有连带债务的一个或其中的几个主张要求清偿全部债务。连带债务存在两层关系对外连带,对内安分。连带债务实质上是一个债,因此债务人选择了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债务人起诉后将不能再对其他人进行起诉。连带之债产生的原因在于共同的行为和共同原因,如合伙中的共同经营行为,共同侵权中的共同侵权行为。因此连带债务人承担连带债务的基础在于同质性的行为导致同一个债务的产生。而连带保证中的连带责任的产生并不是基于同质性的行为,债务人承担债务的基础是其与债权人的合同,买卖或者借贷等。而连带保证人承担偿还责任的基础在于其保证行为,在存在保证人时债权人对债务人进行给付是基于对保证人的信任,在债务人不能履行义务时。债权人由于对保证人的信任产生损失,保证人基于其保证义务而承担责任。因此连带保证债务从形式上是一个债,但实质上是两个债。在一般的连带债务中只存在债权人与各连带债务人之间只存在一种法律关系,但是在连带保证之债中债权人与连带债务人见存在两种法律关系。因此连带保证实质上是两个债。三、连带保证在起诉人债务人后可以在起诉保证人因为连带保证实质上是两个债因此在该种情况下并不存在一事两诉的问题。保法解释第一百二十六条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可以将债务人或者保证人作为被告提起诉讼,也可以将债务人和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该条的规定只是在于强调债权人的选择权,目的在于强化连带保证人的责任,而不能理解为唯一性的选择权,否则连带保证的保证效力还没有一般保证高,这与设定连带保证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⑺ 朋友追加继承人为被告申请书是怎么样的
《民诉法》解释第57条,被告有权申请追加共同被告。对此,人民法院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审查:
1.是否必要的共同诉讼。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共同所有、共同继承、共同承担连带责任、共同侵权、合伙制度等,决定民事诉讼可能产生必要的共同诉讼。必须是必要的共同诉讼遗漏了被告的,除此之外被告没有权利再行追加被告。依据《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如与案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也只能列为第三人,而不能是被告。
2.原告是否同意追加。由于法律赋予原告选择确定被告的诉讼权利,那么诉谁、不诉谁应当尊重原告的意见。对于被告提出追加共同被告的申请,人民法院经审查认定确属必要的共同诉讼遗漏了当事人的,应当行使法官释明权,告知原告并征求其意见。原告同意追加的,裁定准许;原告不同意追加的,可以借鉴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诉讼中,列为第三人参与诉讼。
⑻ 民间借贷纠纷一审被告上诉状范本有吗
上诉人(原审被告):兰某,女
上诉人(原审被告):和某,男。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华某
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华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贵溪市人民法院(2009)贵民一初字第67号《民事判决书》,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1、请求撤销贵溪市人民法院(2009)贵民一初字第67号《民事判决书》,驳回被上诉人的一切诉讼请求。
2、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一、原审认定事实错误。
原审认定上诉人向被上诉人借款63000元是错误的。这63000元在字面上是写成了“借款”,但实际上不是债款,而是赌债。具体经过是这样的:1995年下半年,原告在麻将桌上认识了被上诉人华某。和某知道上诉人和某爱打麻将,但打麻将的技术很差,于是不断地找上诉人和某打麻将,上诉人和某不断地输钱给华某。一个多月后,上诉人和某不但现金输光了,还欠华某17000元。这时,华某逼上诉人和某付钱,上诉人和某没钱再赌,也没钱支付赌债,华某就借给上诉人和某33000元现金以便继续赌下去,同时要上诉人和某写了一张借款5万元的借条(赌债17000元和借款33000元),一万元一个月付利息500元。半年后,利息已达13000元,这时,华某又要上诉人和某付钱,上诉人和某还是没有钱付。于是华某要上诉人和某重新写一张63000元的借条,原来5万元的借条撕毁了。每次写借条时,华某都要上诉人和某的姐姐即第一上诉人程银兰做担保,也在借款人旁边签了名。
二、原审适用法律错误。
原审依照《民法通则》第84条、108条,《合同法》第206条、第207条之规定,判决两上诉人共同偿还63000元给被上诉人华某,并支付逾期利息。基于本案所谓“借款”其实就是赌债这一事实,原审适用上述法律条文是错误的。赌博是违法行为,我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均明文规定禁止赌博。赌博也是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所谓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又称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法律要求民事行为不得损害全社会公共利益。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都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民法通则》第58条第5款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综上所述,原审认定事实、适用法律错误,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47条之规定,上诉人提起上诉,敬请上级人民法院撤销原判,改判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
此致
鹰潭市人民法院。
上诉人:兰某、和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