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国内盗版侵权这么严重
知识产权主要是指人们对其从事智力活动而产生的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在我国虽然实行知识产权制度比较晚,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这20年里,我们形成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并且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还建立起一个包括知识产权的行政审批、宣传培训、中介服务、学术研究等等在内的一个工作体系;也建立起一个行政与司法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这也就是说一个包括法律体系、工作体系、执法体系的知识产权制度,我国在短短的20年里都把它建立起来了。 在实际发展中,我国也保持了一个高速度。近些年来,我国的商标注册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都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我国的商标申请量是58.8万件,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分别是11万件。这都是居世界第一位的,而且与第二名拉开了很大距离。在这些年的科技发展中,我国也在各个领域,包括农业、制造业、高科技领域也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但是综合看来我国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严峻的挑战,我国知识产权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我国知识产权自主创新之路将艰难而漫长 以专利为例,专利有三种: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其中技术门槛比较高的,或者说含金量比较高的专利是发明专利,它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检索,最后合乎法律规定才给予授权。首先从数量上看,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是13万件,这个数字在世界范围内虽然排前几位,但是被13亿人一除,我国的人均专利拥有量就很少了,我们的排位就到第八九十位了。另外,在这13万件专利中,其中一半来自外国的公司,主要是跨国公司,他们要在中国投资、进入中国市场,首先要确立自己的知识产权,并且国外公司在申请专利方面是非常活跃的;那么剩下一半专利来自国内,这一半中,大概有40%左右是个人申请,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特别是我国的企业申请的专利只有60%多一点。也就是说剩下的4万多件专利中,又有一半左右的专利申请来自三资企业;剩下两万多件是国营企业、民营企业申请的。这两万多件与我们几百万家企业这个总数相比就很少了。 其次看一下质量的分析。据统计,这么多年来,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发明专利,本国人、本国企业申请的最集中的领域有:第一位是中药,国内申请占98%;第二位是软饮料,占96%;第三位是食品,占90%;第四位是汉字输入法,占79%。这是我们占优势的比较集中的领域。而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所集中的领域主要是高科技领域:第一位是无线电传输,占93%;第二位是移动通讯,占91%;其后为电视系统,占90%;半导体占85%;西药占69%;计算机应用占60%。从这里不难看出,国外申请的重点是放在了高技术领域,放在高端。国人申请100件专利,其中发明只有18件,82件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外观设计就是产品的造型,实用新型就是关于产品结构上的一些改进、一些创新。而来自国外的申请,100件有86件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发明专利。这也是一个很鲜明的对比。 在我国现在也有一些很好的企业非常重视知识产权,重视自主创新,重视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像深圳华为公司,它是专门制造通讯产品的一家民营企业,它的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6%,是国内所有企业中申请发明专利最多的,累计申请国内专利3500件,同时向国外申请了400多件,注册商标也有600多件。另外像海尔、海信、青啤等,他们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做得也比较好,申请了很多专利,像海尔平均每天申请3件专利,每年1000多件,青岛啤酒也是一个很有名的驰名商标。但是这样的企业数量太少了。还有大量的企业没有自主创新,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据统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之所以在国际上造成了这样的影响,就是中国只是一个制造大国,在知识产权方面我们还处在一种比较落后的状态,很多人说我国的企业是有制造没有创造,有产权没知识。像我们国家民航客机,百分之百从国外进口,当然最近尝试制造商用民航客机。我国高端的医疗设备、半导体以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很多重要的装备,制造产品的机器,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例如,石化装备的80%、数控机床和先进纺织设备的70%依赖进口,彩电、手机的关键技术50%以上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包括电脑,小小的一个鼠标我们也要交专利费,DVD播放机要交专利费。类似这些技术的知识产权,掌握在他人手里。我国的外贸总额已经居世界第三位,但是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产品仅仅占外贸总额的2%。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提出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企业,这个知名品牌也是很重要的,它也是知识产权的重要方面。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强调要自主创新、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这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是将是一条既漫长又必要的道路。 二、在知识产权创新的过程中科研经费的投入量不足 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即R&D活动,与科技的创新活动之间有着正相关的关系。 一方面我国的R&D支出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我国的R&D总经费2001年为1042.5亿元,2002年达1287.6亿元,2003年增至153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三年累计为“八五(1991年至1995年)”R&D总经费累计的2.3倍,为“九五(1996年至2000年)”R&D总经费累计的1.3倍。 可以获取的新近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美国的R&D总经费为2771亿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日本为1240亿美元,德国为502亿美元,法国为325亿美元,英国为293亿美元,加拿大为138亿美元,我国为155.6亿美元。我国R&D经费的规模继2001年超过意大利之后,2002年又超过了加拿大而位居世界第6。 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G7)的R&D总经费合计已占到世界R&D总经费的80%以上,高于其经济产出占世界经济总产出的份额。发达国家依然保持着对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的绝对垄断,并以此作为维持其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筹码。我国R&D总经费虽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但在R&D投入世界格局中的弱势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根据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理论,并综合多项指标(包括按1970年美元以汇率法计算的人均GDP指标)分 析,我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应当指出的是:我国R&D总经费已居世界第6,但R&D投入强度仅为1.31%,低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国家1.5%的平均水平;我国制造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已达55%,但产业结构由“重工化”向“高加工度化”方向的调整进展缓慢;我国有百多种工业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在国际技术贸易即与知识产权交易密切相关的无形技术交易中,却存在巨大的贸易赤字。比照处于这一发展阶段国家的R&D投入强度与技术能力,我国R&D投入强度与技术能力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三、在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 知识产权侵权是全世界普遍面临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着知识产权侵权的现象,就连自我标榜为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国家的美国也存在侵权问题。 对于我国来说,知识产权纠纷的高发期已经到来。说到知识产权纠纷,当然大家首先会想到我们国家的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其实,我们自己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也呈上升趋势。 以我国的软件企业为例,我国市场的知识产权侵权,严重打击了软件企业的发展,因为他们的主要收入来自国内市场,而不是海外或国际市场。盗版使软件厂商无法获得正当的投资回报,因而使他们无法扩大对软件研发的投入,这严重削弱了中国软件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SAP中国首席代表栗树和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度的保护政策,虽然保护了弱者,也会使强者变成弱者。从软件发展的角度看,首先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知识产权和创新,其次应最大限度地吸引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而不是单纯用某种方式发展软件企业。这才是政府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真谛。”实际上,我国对于软件业发展的鼓励是不遗余力的。2000年6月出台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对软件产业大致多方面的扶持政策。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自文件发布到2004年12月31日,根据18号文精神,累计退税达130亿元人民币。 但这种简单的扶持作用并不明显。据信息产业部统计,2004年我国软件产值2200亿元人民币,出口额仅28亿美元。员工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只占全行业的0.8%,而5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到全行业的65.9%。相比之下,在印度,员工人数千人以上的软件企业有上百家,排名前五位的软件企业的人数都在5000人以上,印度软件企业的员工人数平均300人。2004年,印度仅软件出口就达120亿美元。而我国目前做通用软件的企业基本上已经全军覆没、所剩无几了,除了几家做Linux系统的还在苦苦支撑。因此正版率的提高,对保护软件企业十分有利。只有正版率提高了,市场规范了,企业的资金积累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自主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把双刃剑,一旦保护不力,受伤害的不仅是外资企业,国内企业同样无法获得发展和壮大。我国要实现改变依靠资源消耗和简单加工获得发展,转而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增长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B. 侵权盗版现象存在的原因
1,法制意识差2:有人想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利益
C. 盗版侵权问题
首先,我们老百姓在网上下载资料来使用,这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法律上的知识产权规定版,只要权你是用于个人学习、娱乐,是不会侵犯他人的版权的,请放心。
其次,但,如果你下载以后用于贩卖等的话,没有得到产权人同意的话,就有可能涉及侵犯他人产权的问题。
最后,希望对你有帮助。
D. 盗版横行时代,这家公司想用“3分钟”终结乱局
正是于看到了盗版横行的市场乱象,以及潜在的巨大市场空白,版全家作为专业的数字版权服务平台,其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仅仅只需要3分钟,就可以实现版权登记的颠覆性产品。
版全家率先采用了人工智能登记辅助技术,创作者只需要打开版全家的网站,按照对应提示完成作品上传,以及简单输入一些信息即可完成版权登记流程,大约仅要3分钟左右,而每次机器都会自动生成模板,第二次登记连3分钟都不用。
而版全家并非一家没有经验的菜鸟公司,其成立于2010年,此前直接参与并推进了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运行的 DCI 即数字版权索引系统。是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战略合作伙伴,有着深厚的实力背景;作品经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通过,所颁发的DCI数字版权登记证书拥有国家法律效力。
此外版全家还独家采用了区块链防篡改技术,使得作者的数字作品能够获得唯一电子证据码,让作品获得有效保护。
版全家用“3分钟”,解决创作者版权登记的三大痛点
1)材料填写痛点
对于创作者来说,第一次作品版权登记时,往往会遇到资料准备不齐全,填写错误,专业术语不理解等事件,而版全家则为作者提供了充足的考虑,打开界面即可清楚明白。
此外,创作者每登记一次作品,在传统登记处需要把流程再走一次,而版全家则为创作者准备了此前的模板,实现0秒资料填写,只需要上传作品即可,极大的降低了创作者的成本。
2)时间痛点
传统版权登记大厅,有着自己的经营时间,是国营单位,创作者还需要专门腾出大量的时间,去登记。而版全家则拥有PC端、手机端的双入口,用户可以随时打开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实现登记录入,这是时间上的超越。
3)空间痛点
传统版权登记还有一个最大痛苦在于地点问题,例如北京的创作者想要登记版权,不得不面对复杂拥挤的交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路上,每登记一次就需要浪费一次时间。而更有其他创作者,本身甚至不在国内,长期在外旅行,对于他们来说登记版权更是难上加难。
而版全家则全面打破了空间上的限制,让用户无论处于何地,只需要打开手机或电脑就可以实现版权登记,这也是版权登记流程,第一次能够实现在空间上的超越。
结语:
互联网的繁荣,加剧了盗版横行的乱象,盗版侵权现象屡禁不止,但同时技术是把双刃剑,很多内容平台也意识到了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并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实现对平台内容的保护,但这些依然远远不够。
版全家,“3分钟版权登记”,则是整个行业真正的革新者,其从空间以及时间的物理尺度上,第一次将创作者的版权登记成本降至为“3分钟”,伴随数字内容的全面爆发,各种自媒体品牌的升级,版全家也将成为这股风口中,为其保驾护航的重要力量。
E. 全台最大盗版影视剧平台被起诉,为什么盗版影视剧屡禁不止
枫林网是全台最大的影视盗版平台,他在境外租用主机,给大家提供免费的影视剧借此牟利。而当地警署表示这个枫林网使用安插广告进行牟利,5年来赚了将近7,600万元台币,而今年正式查封这个平台。近些年关于盗版影视剧,可以说是备受关注。
很多人对这件事都是非常不耻的,但是平台却遏制不住这种现象。而之前在《庆余年》播出的时候,就传出了盗版资源的现象。这一方面是大家追剧时不喜欢一天天的等待,再加上剧的剧情过多,如果一天两集两集的播放,无疑是要将战线拉得非常长。
除此之外,国内版权意识薄弱也是原因。维权也是比较困难的,想要打赢版权并不是那么容易。而且国内的版权意识过于薄弱,很多人都愿意去看盗版的。他们认为盗版和正版差异并不是很大,也就屡次出现这种现象。这不仅需要加强对版权的意识,而且还需要平台方自己管理。本来就有VIP了还要额外收费,这种现象不禁止的话,以后会出现更多类似的现象。
F. 拼多多上盗版侵权的商家现在有非常多,如何才能有效的打击掉
可通过投诉或诉讼方式打击。具体可详联。
G. 什么是“侵权盗版”行为
针对印刷、复制企业来说,侵权盗版行为是指未经得著作权人的许可,擅自印刷、复制他人作品的行为。
H. 你怎么看待社会上泛滥成灾的盗版侵权的问题
您好!
所谓盗版,是指在未经版权所有人同意或授权的情况下,对其复制的作品、出版物等进行由新制造商制造跟源代码完全一致的复制品、再分发的行为。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此行为被定义为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甚至构成犯罪,会受到所在国家的处罚。
当前我国出版业侵权已进入传统盗版与网络数字化盗版并重的阶段,而网络数字化盗版暴露出来的治理难题更为棘手。
要治理网络盗版问题,首先应该加大对经营性网站登记和非经营性网站备案工作的力度,对未经登记或者备案的网站、提供虚假信息骗取登记或者备案的网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网站和经版权部门认定专门从事侵权盗版活动的网站,一律依法关闭和取缔。
其次,依法严肃查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的违规行为。对违反规定未经登记或备案的网络提供接入服务者,不按照有关规定记录或者保存有关信息、拒绝管理部门查询有关登记或备案信息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以及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要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著作权行政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及时作出严肃处理。
此外,还应加大技术、经营方面的查处力度。依法查处对生产、销售专门用于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技术措施的工具、设备的行为,以及未经批准的以互联网技术支持的非法出版活动和文化经营活动,利用网络发布经营信息,并通过邮寄、现场交易等方式经营侵权盗版制品的单位和个人。
如能提出更加具体的问题,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I. 2020中国网文盗版损失超60亿,为何打击侵权这么难
2020中国网文盗版损失超60亿,为何打击侵权这么难?据中新网报道在2020年中中国网文盗版损失超过六十亿,这个数字让看到的人纷纷咂舌,相信不论在谁看来这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很多网文作家对此纷纷感慨,自己辛辛苦苦的结晶,没想到被他们所盗用,词语中心酸尽显。这也让盗版侵权问题浮出了水面,很多时刻我们缺乏了对于这种事件的关注,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时常能够接触到一些盗版书籍,但多数时刻我们都没有这种自觉思想。
还有就是盗版现象在当下已经形成了一种产业,几乎在各种平台上我们都能够看到那些盗版的商品存在,在其背后实则有一套专业的结构生产链在运行,以至于造成了当下这种屡禁不止,禁不住的局面发生。
知识产权对于一个创造者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侵权行为在严重地打击着创造者的积极性,这对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要根治这种局面,需要各方共同发力。
J. 怎样从根本上遏制盗版等侵权行为,应该从哪几方面加以抵制急急急
1、注意搜集对方侵权证据。
2、聘请律师,向对方发出律师函,进行权利告知,警告其不得侵权。
3、进行海关备案。
4、对屡禁不止者,考虑通过诉讼或行政查处获得赔偿并制止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