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乘客飞机上打架事件,是什么让某些中国乘客行为如此任性
有环境方面的原因(拥挤的机舱和入口处的排队等候);也有旅客自身的原因(压力、疲惫)。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很容易让人发怒。上个月,至少有三个
航班因为有乘客向后调节椅背导致打架而改变航线(更不必说其他难以约束的的乘客事件也经常发生)。虽然每年航班改道的比率很低——据美国运输统计局称,至
少从2004年起,远低于0.40%)——但就算只有几起改道航班事件是由不友好的乘客引起的,也还是显得太多了。我们也许真的是动物,但我们需要在飞往
西棕榈滩的航班上证明这一点吗?
当然,一个最明显的催化剂是拥挤的机舱。很多飞机的座位比过去更窄,比如,波音777的某些飞机过去一排有九个座位,现在却挤了十个。
“如果你让人们挤在一起,到了一定程度,他们就不再能做出适当的行为,”夏威夷大学研究路上和机上愤怒的心理学教授利昂·詹姆斯(Leon
James)说。拥挤会滋生异化、利己和匿名的感觉。就像詹姆斯博士说的,它会导致“普通社交控制力的崩溃”——诸如控制情绪爆发等能力。
他总结说,如今的飞机是反社交的。难怪人们调节座椅时不会友好地提醒后座的人。“他们就这么做了,”詹姆斯说。他补充说,这是“乘客间冷漠敌
意”的一个表现,这种气氛是“航空公司对待乘客的方式造成的”。大部分航空公司不去营造彼此交流的机舱氛围(我后面再具体谈谈如何改善这一点)。他说,相
反,航空公司服务的改变强化了这种敌意气氛。由于托运行李费用增加,节省的乘客们不得不争夺舱顶行李箱。由于取消机上热餐,乘客们就自带食物,有时食物的
味道不太好闻,邻座的鼻子就会遭罪。
我想起了20世纪60年代约翰·B·卡尔霍恩(John B. Calhoun)在《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上发表的一项关于人口过剩的重要研究。他发现,老鼠所在的空间越拥挤,它们就越好斗,表现出“疯狂的过度活跃”或“病态退缩”等“行为
障碍”。
不过,在拥挤的飞机上,我们不只是对其他乘客感到疏远。
“你对自己的自我意识感到疏远,”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同情与利他研究教育中心的副所长艾玛·斯帕拉(Emma
Seppala)说。她继续说道,“你失去自我意识”——这是对“去个体化”(deindiviation)心理学理论的一种解释——“有证据表明,
这会降低理性”。
机舱可能是最明显的导致机上愤怒的环境因素,但是去机场、办理登机手续也让人烦躁:交通状况不好,路边的行李箱带来障碍,航站楼中回荡的噪音,
安检队伍像蜗牛爬行一样缓慢,智能手机的提示音不停作响——因为工作邮件还是会不断到来,就算你脱掉鞋子,把它们塞进安检机后,手机还是响个不停。
“从进化角度看,我们现在感受到的刺激超过之前任何时候,”斯帕拉博士说。很多人感到负担过重,筋疲力尽,特别在旅行时,她说,“那真的会影响我们的自控力和意志力。”
不过,自控不是个简单、单一的概念。不是说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
“很多因素会让我们失控,每个因素由大脑的不同回路控制,”哈佛大学心理系和脑科学中心副教授约书亚·W·巴克霍茨(Joshua W. Buckholtz)说,“结果发现,自控是个包含很多因素的复杂机制,我们现在刚开始分析它,想弄清它由哪些不同的机能组成。”
我们确切知道的是,某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自控力,特别是压力和睡眠不足——它们和行李一样,是旅行的一部分。
纽约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们去年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甚至连轻微的压力都会让人很难控制情绪”。斯帕拉博士说,其他一些研究表明,压力会让你更专注自我,视野狭隘,只关注自己想要的东西,厌烦任何妨碍你的人。
2009年11月9日,英国易捷航空公司的
飞机6日晚上因两位英国乘客大打出手,驾驶员担心两位乘客的矛盾会激化,无法控制,于是通过无线电向地面控制中心申请在法兰克福机场降落。
发生打斗的是两位英国球迷。有12个人组团到德国观看德甲拜仁慕尼黑队和沙尔克04队的比赛,他们是其中的两位球迷,一名24岁,另一名36岁。据现场乘
客称,他们可能“喝醉了”,刚开始他们讨论球队的比赛水平,由于观点不一致,于是吵了起来,吵得气愤难忍就向对方挥拳打去,机上工作人员都无法劝阻。法兰克福警察说,“驾驶员为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危害到其他乘客,飞机只好在法兰克福机场降落了。”
⑵ 什么样的案件属于航空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涉及航空运输的合同纠纷、侵权纠纷、损害赔偿及基于航空飞行工作和生活区域所属财产、人员的民事、刑事纠纷都应当成为航空法院的专属管辖范围。
例如在空中发生的一些盗窃、寻衅滋事、伤害以及威胁航空安全的刑事案件也都应该由航空法院来审理。需要强调的是,近些年,不断有乘客在空中因琐事发生打架、损坏机舱设备等案件。这些案件如果放在地方法院审理,一般都会被当成是普通的刑事案件,但那毕竟是发生在高空中,机舱内有很多非常敏感的区域,诸如安全门、氧气面罩储存位置等,一旦被触碰到是可能发生大问题的。所以,一些发生在空中的刑事案件应该统一放到航空法院的刑事审判庭进行审理,由法官来评估这些刑事案件的危害性,再定罪量刑。类似的例子还有乘客盗窃航班上的救生衣、故意损坏机舱内的设施等,这些案件都应该放在航空法院审理。
⑶ 案例分析:一名乘客的航班该不该飞
肯定要飞啦,我先不管海航的经营理念和对顾客的良好态度,因为飞机不是单向的,有来有往,广州这边只有一个旅客,而成都那边估计有很多的旅客等著回去广州,如果飞机不走,就会引起航班的取消和延误,整个飞机航线就无法循环下去!
别说是一个旅客,就算是没有旅客,都要起飞,而且机组人员一个都不能少,因为我们不能确定成都那边没有旅客!
至於旅客在飞机上的抽奖中奖了,等於飞机是免费的,也是正常的,毕竟飞机空机回去成都,也是跟免费拉一个旅客成本一样!
我在航空公司上遇见如此情况,也会照飞不误,一是出於经济上考虑,而是出於诚信上考虑!
对於一个服务业来说,不可能没次都能盈利,否则这样的服务行业的利润也有限。飞机这次航班亏本不算什麽,可能在之前已经赚了不少,只要不要每次都空机飞就好!航空公司可以通过机票打折来吸引乘客,或者按市场需求减少某些航班,来增加飞机的满座率!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希望楼主喜欢!)
⑷ 求航空纠纷案例
飞机即将起飞,乘客为行李向空姐叫嚷,并挥拳殴打空姐,警察赶来调查,肇事乘客等17人竟然起哄,甚至集体堵住机舱门不准起飞——重庆机场昨日证实,该航班因此延误两小时。
12日,由于浓雾影响,重庆机场不少航班停飞或延时。当日下午,渝中区李女士等人来到机场,准备前往青岛,所乘航班延至傍晚6时50分起飞。航班是昆明飞青岛经停重庆的过站航班,机舱堆了不少从昆明带的鲜花等大件行李。
由于乘客、行李很多,空姐逐一清理行李,并请大件行李乘客离机办托运。一个操山东口音的男子突然冒火,踢空姐正清理的行李,埋怨“咋没管俺的行李”。空姐解释行李太多,要逐一清理。那男子竟挥拳打她。昨日,李女士从青岛打来电话讲述:空姐脸庞被打七八下,委屈得流泪;空勤组长过来劝阻,同样挨打。空保过来阻止,将该男子手反剪按在地上,矛盾进一步激化。机场警方赶来时,男子在内的17个操山东口音者开始起哄,不承认打人一事。
“机舱内,其他空姐清理大件行李、劝说办托运的工作继续,回应的是更强烈的起哄。后来,这些人不准警察把肇事者带离飞机调查,堵在机舱门不准起飞。我们气愤不过,自发给警察作证。”李的朋友补充,17个男子堵在机舱门长达1小时左右,经警察反复劝说,舱门才关闭。此时已是晚9时许,飞机延误了两个多小时才起飞。
据称,飞机当晚即将降落青岛时,空姐向所有乘客通报整个事发过程:肇事乘客是从昆明返青岛的旅行团;从重庆机场起飞前,17个堵机舱门的人下机改乘其他航班。
昨日,重庆机场有关人士证实,这趟航班的确被人为延误两小时。来自机场派出所的消息称,肇事乘客就行李与空姐争执后,空姐的确挨了老拳。机舱门被堵后,警察耐心劝说良久才得以关门起飞。“我们对其中6人作了12小时的滞留调查。今天,他们换航班返回青岛。”
就此案件,机场警方提醒:乘机过程中,若乘客遇服务异议等,请向机场方反映或投诉;若我行我素引发严重后果,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⑸ 如果飞机上有乘客闹事空乘怎样处理
飞机上旅客与旅客之前的纠纷,大多是因为座位问题,这种情况一般可以分三个等级:
一般是简单的争执,旅客之间因为一些小事,吵上几句,此时乘务组会出面调解,安抚双方旅客,尽量把矛盾化解。
稍微严重点的情况是,在争执过程中伴随着拉扯、推搡,此时劝说的作用不大,乘务员会尽量将两位乘客隔开坐,这种情况如果当时没有空位,就要协调其他旅客调换座位。
再严重就是旅客动手打起来。旅客不理睬乘务员、乘务长的调节和安排,很可能作出更加危险的行为,威胁到其他旅客或者乘务员的安全,此时就要控制住对闹事旅客,一般是机上男性乘务员、飞行员或旅客,用胶带或皮带等工具将情绪激动的旅客暂时“制服”。但这种安排只是为了禁止过激行为,不是不给闹事旅客吃喝,正常服务还会继续提供。接着机长会联系地面并报警,根据当时的紧急情况申请备降或者返航,而下机后等待闹事旅客的就是警察了
⑹ 乘客飞行途中猝死家属状告航空公司索赔多少
一名乘客,在哈尔滨飞往厦门的途中,因为突发疾病不幸死亡。这名乘客的家属认为,航空公司没有及时展开有效抢救,最终导致乘客身亡,航空公司应该为此承担赔偿责任。日前,湖里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纠纷。
原告认为,航空公司在符某第一次昏倒后,经停南昌时没有及时安排符某就医,在符某第二次昏倒后,又没有及时实施有效抢救,已经构成了违约,他们要求航空公司赔偿各类损失共计100多万元。
航空公司一方说,符某之前就患有心脏病、冠心病等疾病,在飞机上突发疾病后,航空公司立即通过广播寻找医生等,在返航时也通知了地面做好救助准备,航空公司已经尽到了及时救助的义务。符某的人身伤亡,完全是由其本身的健康状况造成的,航空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目前,湖里法院还在对这起纠纷进行审理。
⑺ 乘客在飞机上打架触犯了什么法律
(一)我国民用航空法的立法实践
1995年10月30日,我国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在第15章法律责任中,非常详细和具体地规定了劫持航空器和危害国际航空运输安全的行为方式,并规定对这些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1)关于劫持航空器的规定
第191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依照关于惩治劫持航空器犯罪分子的决定追究刑事责任。
(2)关于危害航空器飞行安全的规定
第192条,对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五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195条,故意在使用中的民用航空器上放置危险品或者唆使他人放置危险品,足以毁坏该民用航空器,危及飞行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196条,故意传递虚假情报,扰乱正常飞行秩序,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197条,盗窃或者故意损毁、移动使用中的航行设施,危及飞行安全,足以使民用航空器发生坠落、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严后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3)关于破坏国际航空机场安全的规定
第198条,聚众扰乱民用机场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其他危害国际航空安全运输的规定
第193条,违反本法规定,隐匿携带炸药、雷管或者其他危险品乘坐民用航空器,或者以非危险品品名托运危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企业事业单位犯前款罪的,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隐匿携带枪支子弹、管制刀具乘坐民用航空器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194条,公共航空运输企业违反本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运输危险品的,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罚款。公共航空运输企业有前款行为,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没收违法所得,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199条,航空人员玩忽职守,或者违反规章制度,导致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分别依照、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或者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二)我国刑法的立法实践
1997年3月14日,我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具体规定了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的罪名及其刑事责任。
(1)劫持航空器罪。第我国刑法第121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2)危害飞行安全罪。刑法第123条规定,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破坏航空器罪。刑法第116条规定,破坏航空器,足以使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破坏航空设施罪。刑法第117条规定,破坏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综上规定,比较上述各公约所规定的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可见,我国刑法对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的规定,无论是分类和定罪,还是犯罪的行为方式,更为详细、具体,更具科学性。
⑻ 航空公司无缘无故延误半小时,乘客应如何为自己维权
在生活当中随着社会的发展,飞机也出现在了我们的身边,很多的时候去一些较远的地方去选择坐飞机也就成为了我们一个非常便利的事情了,但是在此呢却出现了这样的一个事情之后也是引发了网友们的一系列议论的,毕竟对于这样的事情在出现的时候更多的也是一个对乘客的不负责任 了,“航空公司无缘无故延误半小时”这样的一件事情在出现之后更多的也是引发了网友们的一系列愤怒了,毕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更多的也是一个严重影响自己时间安排的行为了,因为像有时候对于这样事情出现更多的也是存在于一系列的矛盾所引起的,但是再次却无缘无故地进行延误这样的过失,那这也是一个极为不合理的情况吗?
⑼ 乘客飞机上拒关手机被拘留不服处罚起诉警方的案例分析
新京报讯 (记者李禹潼)飞机在起飞滑行过程中,乘客范先生拒不关闭手机,并与空姐发生争执,南苑机场公安分局对其作出行政拘留三日的处罚决定。范先生不服,起诉至法院,要求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昨日,此案在丰台法院开庭。
⑽ 一些航空公司投诉案列
王姬的儿子被拒登机这个案例该有价值了吧 王姬的智障儿子与孩子的外婆搭乘国航飞机从美国洛杉矶飞回北京时,居然被机组人员赶下了飞机。随后,国航发表声明对此事做出解释,但王姬昨日向记者表示,她对此完全不能接受。而中国残联昨日亦发表声明支持王姬。 目击者所述“拒载”经过有异 昨日,本报记者给王姬打电话,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随自己已70多岁的母亲登上洛杉矶飞往北京的CA904航班时,因机长觉得孩子是“不安全因素”,而遭遇“拒载”。 记者了解到,12日下午,国航曾就此事公开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理解王姬作为一名母亲对爱子未能搭乘航班而引发的不平与焦虑。13日,国航的一位机长则在博客中透露,“当时航班上的徐机长并没有看到王姬的儿子,是有乘务员进来报告说,有个精神不正常的孩子非要进驾驶舱,正在客舱里‘闹’。而徐机长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才不让他乘坐本次航班的。”这位机长认为当值的徐机长当时的决定是有公司规章可循的,即航空公司的《运行手册》。 而在王姬的贴吧中,也有自称是当日航班的乘客的网友留言,称当时王姬的儿子乱闯驾驶室,还大哭大闹,让原本应于凌晨1时40分起飞的飞机直到4时40分才起飞,并认为当天机长的做法十分正确。但随后,又有也自称是乘坐了上述航班的网友反驳,表示“孩子与工作人员僵持不过几十分钟,而飞机延误的真实原因是飞机操纵杆出现了故障。” 中国残联昨发声明支持王姬 昨日,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发表了“关于王姬女士智障儿子被国航驱逐事件”的声明。残联表示,“一个13岁的智障儿童,无论怎样情绪不稳”,都不可能“严重危害飞行安全”。表示在凌晨时分,将一个智障儿童连同他70岁的外婆强行赶下飞机,且未给予任何安置,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是对弱势人士的极大不尊重,是歧视残疾人的表现。”声明还指出,残联会坚决支持王姬女士维护亲人权利的行动,希望国航机长检讨并向当事人公开道歉,国航则应给予当事人必要的经济和精神补偿。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拨通了王姬的电话。对于国航的声明,王姬表示其态度并不诚恳,而且竟把飞机晚点的责任推卸在孩子身上。“我跟国航地面工作人员询问过,是因为出现了机械故障,所以才晚点的。”王姬表示,“我早上接到国航的电话,他们晚上10时后会和我就此事进行沟通。目前,对于他们的解释我完全不能接受。” 王姬表示,她是想通过曝光这件事来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并称儿子仍在洛杉矶。截至记者发稿前,王姬与国航的协调结果仍未出来。本报记者 刘哲 为何忽硬忽软 因为觉得某人成了 “不安全因素”,机长便将其“赶”下飞机。但这可是位智障儿,他妈妈是明星王姬。 一位老人带个智障儿被可怜巴巴地赶下飞机,航空公司的做法确实有些“硬”了,现在它不断“示意”,要想办法把那位小朋友带回国。 其实,不论王姬如何有名,她和她儿子都是普通公民,智障儿童应受到全社会的更多关爱。如果其确实对机上其他乘客造成了威胁,机组人员能否采取别的强制措施?或者换个双方都更易接受的方式,将其“约束”到飞行结束,而不是简单地直接把人家赶下飞机。毕竟隔了这么远,划船回家太远了,也不能打包托运,总不能让外婆与智障儿一路数着星星月亮走回去。航空公司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做得更人性化一点,值得反思。 但如果乘机前,智障儿方面也采取了措施,比如服用镇静剂之类,会不会更加稳妥呢? 在这件事上,王姬的作用就是利用名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让“拒载”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而每个特殊家庭其实都可能会遇到类似问题,带着智障儿童如何坐飞机?困难在面前,而且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