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环境纠纷处理前沿问题研究中日韩学者谈

环境纠纷处理前沿问题研究中日韩学者谈

发布时间:2021-06-07 01:49:39

1. 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依照中国《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二款的规定,“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此外在中国其他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中也都有类似的规定。就中国国家行政机关所具有的行政处理权力的性质分析,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平等主体间民事纠纷的主要方式应当有行政裁决(administrati veverdict)和行政调解(administrative intercession)这两种。以下本书将分别论述。
1.关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裁决
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裁决,是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以下简称“环境污染处理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运用行政权力,对当事人因环境污染所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决定的处理方式。
由于目前在中国环境保护基本法以及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中,多数均未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到底应当按照什么方式处理环境污染纠纷,因此一般认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行使行政裁决权来处理环境污染纠纷。
行政裁决属于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concrete administrative act) ,环境行政裁决程序必须依法经当事人申请选择才能进行。因此为了保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环境行政裁决必须依法受到法律或者司法机关的监督。若当事人对环境行政裁决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2.关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调解
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调解,是指环境污染处理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方法,以第三人的身份,居间对当事人因环境污染所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进行调解,并作出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调解书(reconciliation agreement)的处理方式。
目前,在环境污染纠纷处理的实践上,由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害怕因发动行政裁决权力处理环境污染纠纷而成为“被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一般均将“行政处理”作“行政调解”解释。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也要求下级机关在处理环境污染纠纷时以第三人的身份出现。
1991年11月26日,针对《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二款规定的“处理”性质不明、实践中争议很大(如不服处理时到底应当依照行政还是民事诉讼程序提起诉讼)的问题,国家环境保护局向全国人大法律工作委员会发出了“关于如何正确理解和执行《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二款的请示”。1992年1月31日,全国人大法律工作委员会办公厅作出答复,称同意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意见。即“因环境污染损害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不能以作出处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但是,该答复并未否认行政裁决也属于行政处理的一种形式。而现实中这种处理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在具体实践上有作出行政调解处理的、也有作出行政裁决处理的。在诉讼方面,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时则按照是调解处理还是裁决处理而决定具体诉讼的程序。
但是,新的立法倾向已经表明,环境污染防治立法已经开始在立法上将性质不明的“行政处理”改变为“调解处理”的字样。例如,1995年颁布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在第71条第二款规定:“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市环保局对环境污染赔偿纠纷做出处理决定,一方当事人不服该决定,能否申请行政复议为什么

当事人复对环保机构就环制境污染纠纷作出的行政调解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不能对行政调解要求行政复议或者以环保机构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环境污染事故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复议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全国人大法工委(复字〔1992〕1号)函解释,环境污染损害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环保部门依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对因环境污染损害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所作的处理,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不能以作出处理决定的环保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3. 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办法有哪些

侵权纠纷是指因侵害他人的合法民事权益所发生的纠纷,如侵害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乃至于债权等。特殊侵权行为,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在侵权责任的主体、主观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分配等方面不同于一般侵权行为。应适用民法上特别责任条款的致人损害的行为。在我国民法通则中,属于特殊侵权行为的情况都有具体的条文明确加以规定。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是因发生环境污染损害时引起的赔偿责任纠纷和赔偿金额纠纷。赔偿责任纠纷是确定谁应承担赔偿责任而产生的争议,赔偿金额纠纷是确定负赔偿责任者应赔偿多少金额而产生的争议。解决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当事人可任选其中的一种。
(1)行政处理
因环境污染损害而产生的赔偿纠纷,当事人可请求行政机关进行调解处理。有权对污染损害赔偿纠纷进行处理的行政机关有(1)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2)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2)司法解决
当通过行政处理不能解决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时,即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就赔偿纠纷所作处理决定不服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司法解决按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二款规定:“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相关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 王灿发的学术成果

《环境法基本问题新探》
《环境法学教程》
《生物安全国际法导论》
1. 生物安全国际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2. 环境与自然资源法案例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3.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4. 政府法制通用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5. 环境纠纷处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6. 企业依法经营读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7. 中国大网络全书(环境科学卷);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8. 外国环境法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9. 中国环境法制疑难问题解析,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10. 环境法概论,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11. 环境资源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12. 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13.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4月第1版;14. 法律辞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15. 市场经济网络全书,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16. 环境法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17. 中国环境执法全书,红旗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18. 瑞典环境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阐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20.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参编撰稿,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释义全书,法律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22. 环境法基本问题新探,独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23. 中国环境典型案件与执法提要,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24. 干部环保法律知识教程,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25. 国际环境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26. 中国涉外法律实务大辞典,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27. 环境保护四法一条例诠释,独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28. 中国环境执法大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29. 企业转化经营机制实用法律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30.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法律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31.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词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32. 经济法律大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33. 中国登记与办证指南大全,农村读物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34. 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条文阐释,中国检察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35. “二五”普法教育500题,大连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36. 中国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37. 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38. 法律考试必备知识速成记忆 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学术论文:1. 让环保审计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审计 2006年第9期,第18页;2. 不可多得的经典教材——评《环境保护法教程》(第四版) 法学评论 2006年第二期;3. 环境行政处分具体化的重要立法 中国环境报 2006年3月1日3版;4. 中国环境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环境报 2006年2月23日第4版;5.让“环境优先”成为立法基本原则 法制日报 2006年2月20日第8版;6. “圆明园铺膜事件”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拷问 中州学刊 2005年第5期;7. 环境违法成本低之原因和改变途径探讨 环境保护 2005年第9期,总第335期,2005年9月出版;8. 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立法研究 现代法学 2005年第5期;9. 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框架和内容的思考 法学论坛 2005年第五期,2005年9月5日;10.让刑法在保护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 法制日报 2005年9月15日第1版;11. 公益诉讼不会导致滥用诉权 绿叶 2005年第3期,2005年3月;12“环保风暴”的影响及其显现的环境执法问题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第18~19页;13. 从一起环境行政诉讼看环境公益诉讼的影响和作用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年7月;14. 《中国の环境纷争处理と公害被害者に对する法律支援》 载平野孝 编:《中国の环境と环境纷争》,日本评论社 2005年3月;15. 中国环境维权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年3月;16. 四条款彰显行政民事并重的环境立法趋势——简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案中的民事条款(上、下) 中国环境报 2005年1月13日和17日;17. 《环境侵权救济研究》序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18. Transjurisdictional Water Pollution Management: The Huai Rever Example WATER international Volume 29, Number 3,Page 269, September 2004;19. 中国环境纠纷的处理与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 龙谷法学(日) 第36卷,2003年第3号;20. “战略环评”法律问题研究 法学论坛 2004年第3期,第19卷,总第93卷;21. 论环境纠纷处理和环境损害赔偿专门立法 政法论坛 2003年第5期;22. 谈地方征收排污费实施办法的制定 中国环境报 2003年7月19日第3版;23. “战略环评”的若干法律问题初探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3年第20卷增刊;24.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 政法论坛 2003年第4期第21卷(总第112期);25.生物安全的国际法原则 现代法学 2003年 第4期(第25卷);26;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n China's Trans-jurisdictional Water Pollution Management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3-5-1第一版;27. 论截留、挤占和挪用排污费构成犯罪的条件 中国环境报 2003-2-15日;28. 中国环境纠纷的处理与公众监督环境执法 环境保护 2002年第5期;29. 论我国现有惩治环境犯罪立法的缺失及其完善 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 2002年第1卷;30. 环境恢复与再生时代需要新型的环境立法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2年第2期;31. “三冷”是否构成破坏社会秩序罪 中国环境报 2002年2月2日第3版;32. A summary of Policy and Legal analysis on Dealing with Envoronmental Disputes in China JRP Series No. 128 2002年5月;32. A Case of Water Polution in Pizhou, Jiangsu Province JRP Series No. 128 2002年5月;33. Air Pollution Damage: The Case of a Copper Smelter in Chifeng JRP Series No. 128 2002年5月;34. 试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存在的问题 中国环境报 2001年9月8日;35. 论修订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特点 环境保护 2000年第4期;36. 论新海洋环境保护法对各有关部门管理职责的分工 中国环境报 2000年2月19日;37. 创建框架性法规体系 国际贸易 2000年7月号38. 生物安全管理立法的初步研究——生物安全管理立法初探 城市环境 2000年第4期;39.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立法所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环境保护 1998年第8期;40. 论我国新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规定及其实施 政法论坛 1998年第2期;41. 我国惩治环境犯罪立法的重大突破 中国环境报 1997年5月3日第三版;42. 环境标准是环境执法中的试金石 中国化工报 1997年4月4日;43. 国外环境法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化工报 1997年1月17日;44. 我国环保立法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化工报 1997年1月3日;45. 论自然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 中国环境报 1996年7月6日~8月3日;46. 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 中国环境报 1996年6月1日第3版;47. 固体废物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 中国环境报 1996年2月24日;48. 我国惩治环境犯罪立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中国法学 1996年第1期;49. 我国自然资源立法对自然保护的局限性分析 环境保护 1996年第1期;50. 固体废物的申报登记制度 中国环境报 1996年1月20日;51. 固体废物的排污收费制度 中国环境报 1996年1月6日;52. 履行法定职责之诉成立的条件及问题 中国环境报 1995年12月30日第三版;5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中国环境报 1995年12月30第三版;54. 加强惩治环境犯罪的立法势在必行 中国环境报 1995年11月25日;55. 瑞典环境法的体系及其借鉴意义 中国环境管理 1995年第10期;5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自然资源立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 1995年第8期;57. 论环境保护自卫权 优秀论文选集 1995年3月1日;58. 论我国环境法中的环境保护奖励制度 环境保护 1994年第2期;5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国际环境法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中外法学 1994年第4期;60. 水污染防治法应对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作出必需的规定 中国环境报 1994年11月3日;61. 大气法的修改指导思想浅议 中国环境报 1994年7月23日;62. 法与度不可偏颇 中国环境报 1994年5月7日第三版;63. 论环境法律责任的特点 中国环境科学 第12卷第5期;64. 选择执法手段应考虑执法效果 中国环境报 1993年12月7日第3版;65. 这种污染损失应由第三者承担 中国环境报 1992年3月12日第三版;66. 这种行政行为无法律依据吗? 中国环境报 1991年11月12日第三版;67. 谈谈地方环境立法的技术要求 环境保护 1990年第7期;68. 如何减少和避免环境行政诉讼? 中国环境报 1990年10月6日第三版;69. 环保局为什么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中国环境报 1990年7月17日第三版;70. 环保部门拒不履行法院已生效的行政判决怎么办? 中国环境报 1990年9月20日;71. 什么情况下环境行政行为可以被判决变更? 中国环境报 1990年9月13日;72. 市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能否作为行政诉讼? 中国环境报 1990年9月6日;73. 环保局成为被告后还能继续取证吗? 中国环境报 1990年8月7日;74. 如何制作环境行政诉讼起诉状? 中国环境报 1990年 月 日;75. 对环保局制定的规章起诉法院为何不受理? 中国环境报 1990年6月21日第三版;76. 提起环境行政诉讼的必备条件有哪些? 中国环境报 1990年6月7日第三版;77. 地方立法将国家环保法具体化的技术方法 中国环境管理 1989年第5期;78. 关于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之我见 中国环境报 1988年4月19日第3版;79.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保护对象保护客体辨析 环境法 1987年第1期;80. 应指定限制行政罚款条例 法学季刊 1987年第2期;81. 环境评价单位在环境评价中的权利和义务初探 青年环境学家 1987年第1期;82. 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刍议 环境法 1986年第2期;83.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特区环保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中国环境管理 1985年第6期84. 在防治水污染方面环保部门的职权和排污单位的义务 中国环境管理 1985年第3期; 85. 试论经济合同的有效条件 福建社联通讯 1983年第7期 《中国惩治环境犯罪立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中国法学》
《论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
《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立法研究》
《现代法学》
Chinese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Current Deficiencies and Suggested Reforms,Vermo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Spring),Volume 8,Issue 2/007.

5. 什么是环境民事纠纷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

环境民事纠纷是指发生在平等环境主体之间的关于环境的保护、利用、开发、污染、破坏以及环境权利的行使、环境义务的承担等问题的争议。
环境民事纠纷的主要解决途径如下。
(1)纠纷双方自动和解。即在双方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弄清纠纷涉及的事实,确定解决途径,然后双方签订协议,化解纠纷。需要强调的是自行和解时双方达成的协议必须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方能生效,且需经过公证机关公正以确保协议双方都能按协议内容执行。自动和解可以在行政诉讼前进行,以省去诉讼的麻烦,也可以在诉讼中或调解中进行,只要负责处理纠纷的机关审查通过便可更早更有效地解决。这种方式因其简便易行而被大力提倡。
(2)调解解决。即由纠纷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出面,协调纠纷双方,弄清纠纷事实,协商解决办法,最终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
(3)行政调解处理。是指有关行政机关在对环境纠纷做出处理决定之前先行进行调解的方式,是当前解决环境纠纷最常用的方式。

(4)仲裁解决。是指由除环境纠纷双方之外的第三方进行判断和裁决的方式。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环境纠纷仲裁的法律和机构,要采用这种方法解决环境纠纷,需要纠纷双方先行达成采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协议,然后提交我国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5)诉讼解决。是指环境纠纷双方中的一方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解决纠纷的方式。

6. 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学者是谁

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学者是约翰·高斯。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德语:Johann Karl Friedrich Gauß  ,英语:Gauss,拉丁语:Carolus Fridericus 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生于布伦瑞克,卒于哥廷根,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几何学家,大地测量学家。

7.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的经济法学院-交流

经济法学院以“上海闻名,全国知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为宗旨,致力于法学研究和教育的内涵发展,全体教师在学术研究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形成了相互配合、团结奋斗的学术团队。为了提高本本学院的学科研究质量、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经济法学院还与欧盟以及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荷兰、新加坡、比利时、爱尔兰等国的多所大学建立密切友好的学术交流关系,与国外学者一起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举办学术研讨会。我们已经成功举办或主办了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首届商法学术研讨会——暨商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亚洲企业法制论坛”、“公司法律论坛”、“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理论研讨会”、“经济法理论创新高级专家研讨会”、“中日韩环境纠纷处理国际研讨会”、“中国法学会劳动法研究会2005 年年会”、“中国财税法学教育研讨会2005年年会”、“第三届中国青年经济法博士论坛”等一系列学术会议。

8.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

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

有些同志认为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认为要保护环境必然要牺牲经济的发展。

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美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状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可资借鉴的范例。

(8)环境纠纷处理前沿问题研究中日韩学者谈扩展阅读:

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提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阅读全文

与环境纠纷处理前沿问题研究中日韩学者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日立挖掘机看年限 浏览:926
马鞍山彪哥 浏览:83
雪花钱包投诉 浏览:956
系统平台使用权授权合同 浏览:75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统计表 浏览:664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 浏览:652
楚楚街转让 浏览:414
马鞍山何家俊 浏览:505
经济纠纷起诉状ppt 浏览:235
马鞍山有丝足的吗 浏览:24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浏览:520
彩电的折旧年限 浏览:102
无损检测证书 浏览:825
创造的名句 浏览:365
陌声聚投诉 浏览:389
成果照片图 浏览:332
聚投诉张华 浏览:413
我爱发明自动钓鱼 浏览:199
龚发明重庆 浏览:413
我为你许下爱的期限 浏览: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