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劳动纠纷一般几审

劳动纠纷一般几审

发布时间:2021-04-30 13:43:58

❶ 劳动纠纷诉状,一般的劳动纠纷案件到什么程度就是终审

  1. 我国对劳动纠纷实行“一裁两审制”,即发生劳动纠纷后,应当现由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 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实行一裁终局制,即劳动仲裁委员会做出的仲裁裁决是终局裁决,用人单位不可以向法院起诉,劳动者不受此限制。

  3.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二审终审制,对一审法院做出的判决、裁定不服可以上诉,二审法院做出的判决、裁定是终审判决、裁定。

  4. 小额诉讼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简单案件)一审判决即是终审判决。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❷ 关于劳动纠纷案件的一审过程要有多长时间才能结案

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人民法专院适用普通程序属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❸ 劳动纠纷2审,不需要开庭审理吗

第一,二审过程中,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新观点、新理由,或者没有提交新证据,二审法院可以不开庭审理。
第二,双方当事人上诉才15天,估计卷宗还没有移送到二审法院,因为一审案件承办法官需要装订卷宗,需要交给一审法院的立案庭,再由一审法院的立案庭向二审法院的立案庭移送。二审法院的两条立案后,再交给二审的案件承办法官审理。时间很长的。
第三,由于双方当事人都上诉,估计二审法院会开庭审理,不会进行书面审理的。所以,不要急,等着就是了。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九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第一百六十七 条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❹ 请问法院审理劳动争议的案子是几审终审

二审终审……就是说对一审判决未发生效力前,双方都可上诉,上诉后启动二审程序就是终审了。当然再审另当别论只有极少数案件会启动再审程序的。
判决如果对方不履行,你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律规定执行完毕期限6个月内。

❺ 劳动争议诉讼中的一审二审三审分别是什么意思

我国民事诉讼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民间所称的劳动争议一、二、三审,实际就回是指先申请劳动仲裁答,然后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诉(一审),如果对一审判决还是不服的向上级法院上诉(二审)。另外,还有审判监督程序(其中,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除外)、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解除婚姻关系的调解书除外),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但不属于民间所谓的“三审”,我国没有第三审。

❻ 请问劳动仲裁案件法院如果2审,需要多久,从开始到结束,谢谢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❼ 劳动纠纷诉讼多久一审要出判决

劳动仲裁:一、案件受理 当事人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辖属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时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和工作单位,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书,经审查,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7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不予受理的,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诉人;决定立案的,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向申诉人和被诉人发出书面通知,同时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诉人,被诉人应在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被诉人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审理。劳动者一方在三十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仲裁委员应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3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用通知书或布告形式通知当事人。 如双方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的,还需提交书面授权委托书。 二、调查取证 仲裁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取证,或针对双方当事人的申诉和答辩中存在的疑点,仲裁委员会依职权可向有关单位、知情人了解情况和收集证据,遇有需要勘验或鉴定的问题,应交由法定部门勘验或鉴定;没有法定部门的,由仲裁委员会委托有关部门勘验或鉴定。 三、仲裁调解 在查明争议事实的基础上,由仲裁庭或仲裁员主持,对劳动争议案件先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由仲裁委制作《仲裁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并送达当事人。调解不成的,仲裁庭应及时仲裁。 四、仲裁裁决 仲裁庭开庭裁决,应当在开庭的4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 开庭审理时,听取申诉人的申诉和被诉人的答辩,由仲裁庭进行当庭调查、主持辨论,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并再行调解。双方未达成协议或不愿接受调解的,经仲裁庭作出裁决,并制作《仲裁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执行的,对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后的60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长30日。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15日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可延长15日。

❽ 劳动纠纷诉状,一般的劳动纠纷案件到什么程度就是终审了呢

从请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如下规定:第二十九条 劳动争议
公伤赔偿/劳动纠纷,1.一般的劳动纠纷案件申请劳动仲裁,当事人在法定的时间内对劳动仲裁裁决没有起诉,劳动仲裁裁决就是生效的终局裁决。
劳动争议仲裁后,用人单位不服裁决,准备起诉,起诉状的内容,照抄一审起诉状肯定不合适,因为你上诉是对一审判决不认可,要求改判,所以,上诉状应该针对一审判决中你认为错误或不合理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说明你的意见和理由

❾ 劳资纠纷案需几审是终审

劳动纠纷案件,采取先仲裁,后诉讼的方式。对于一审后,如果你不服,你可以提起上诉,当然要写上诉状给法院。你如果不要上诉了,对一审是满意的话,直接拿了判决书回家,等对方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内履行他的义务。如果超过期限不履行的,你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最好知道对方有提出什么新证据没?然后出庭应诉。

❿ 劳动纠纷一审与二审的区别

劳动纠纷中一审和二审的区别:

1、 审级不同。一审程序是案件的第一审法院适用的程专序,而二审程序却属是第 一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案件适用的程序。

2、审判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一审程序的发生是因为当事人行使了起诉权,二审程序的起因是当事人行使上诉权。

起诉权与上诉权虽然同属诉权,但其直接目的是不同的。行起诉权是要求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正确运用法律,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行使上诉权的直接目的是请求上级人民法院审查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及适用的法律,以改变一审裁判,从而达到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终极目的。

3、适用的程序不同。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既可以适用普通程序,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而审理上诉案件,只能适用二审程序,二审程序中没有规定的,应适用普通程序中的相关规定。

阅读全文

与劳动纠纷一般几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