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劳动纠纷前置程序问题
一、劳动纠纷前置程序也就是仲裁程序,这种程序并不是一定要执行的,仲裁只是为了解决法院的负担,并不是一定先走仲裁在上法院的。
二、劳动纠纷前置定义:法律所规定的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前置,实指劳动争议这一事实经过仲裁程序,并非要求所有的当事人都经过仲裁程序。
三、法律依据:
1、《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必须共同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根据此规定,有理由认为在诉讼阶段可以追加被诉单位的。
2、一些地方性法规中也是明确规定在诉讼阶段可以追加被诉单位的。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劳动局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意见》第1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以合同双方为当事人;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以实际使用劳动力的单位为一方当事人。订立劳动合同或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单位与实际用人单位不一致的,或实际用人单位难以确定的,以及订立劳动合同的单位与作出处理的管理单位不一致的,具有利害关系的单位均可列为当事人;仲裁时未列入的,诉讼中可依上述原则列为当事人。
㈡ 劳务关系要求支付报酬需不需要仲裁前置
你好,双方如非劳动关系,则不属于劳动法调整,无需仲裁前置.
㈢ 不经过仲裁前置的劳动争议案件有哪些情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3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此类案件劳动者可不经过劳动仲裁直接起诉。除上述情形外,劳动争议处理必须经过申请仲裁才能进行诉讼。
㈣ 追索劳动报酬仲裁前置,但当事人起诉并受理判决的怎么办
如果已经起诉,仲裁将不予受理。按法院判决书进行最终执行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