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有哪些?
时间:2019-04-23 21:59:50浏览:79074次来源:律师365整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4、《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5、《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办法》6、《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7、《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
如今网络空间也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联系世界各地的桥梁纽带。但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国家为保障网络安全以及维护国家的主权,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空间的秩序,并让网络价值最大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4、《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5、《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办法》
6、《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7、《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
8、《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10、《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11、《公安机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检查工作规范(试行)》
12、中办、国办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
13、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4]32号)
14、中央网信办《关于加强党政机关网站安全管理的通知》(中网办发文[2014]1号)
15、中央网信办《关于印发<2014年国家网络安全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中网办发文[2014]5号)
16、国家发改委5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2]1986号)
17、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3年重点领域信息安检查工作方案>的函》(工信部协函[2013]259号)
18、《广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
19、《广东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20、《广东公安网安部门信息安全检查细则》
21、省公安厅《关于继续深休我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粤公通字[2011]124号)
22、《关于切实加强我省涉外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意见》(粤办发[2005]12号)
23、《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粤办发[2005]25号
24、《关于加强和改进我省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粤办发[2012]38号
25、《关于加强我省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意见》(粤信办[2012]3号)
26、省保密局、省公安厅、省安全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开展信息安全保密检查工作制度》
27、《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部令第11号)
28、《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工业和信息部令第24号)
以上中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会随着我国网络环境的发展不断的修改完善,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有的条款也许会被废止,这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此外,小编要提醒大家,建立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是每个网络参与人的义务,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网络生活中积极的履行自己的义务,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共建和谐网络环境。
望大哥采纳 谢谢
Ⅱ 现在有哪些关于网购的法律法规
只要是不是违法的东西就行,比如枪支那些的,对于买家来讲,没什么束缚,对于卖家来讲,要相对的比较严,我到是想他找点出些法律条条之类的创造更和谐的网购平台。
Ⅲ 关于网上购物法律问题
呵呵 他话都说清楚了....发票呢???拿发票去找商家维修点 如果商家维修点说这是假货 恭喜你 去告他
Ⅳ 网购的所有法律。
没有专门的法律,只是根据经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一些条款做规范。
Ⅳ 网购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首先,如果你让淘宝的店小二来处理这件事情,他们会做出如下处理:
1.看现在衣服在买家手中还是卖家手中
2.如果在买家手里的话(根据你的描述,现在衣服是在你这里),淘宝会要求你把衣服的钱款打给卖家,结束交易,然后他们会给予你100左右的补偿(这个是建立在淘宝保障金活动上的)
以上是我亲身经历,而法律途径基本上可以说是无法解决当下网络购物的问题的,所以我还是建议你和卖家好好商量,你出个运费让他给退了得了,跟卖家说:他也没什么损失,不退的话投诉事件长、差评很难看
Ⅵ 请举例我国关于网络购物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解释说明
安全权,毋庸置疑是消费者的首要权利,消法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消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网络购物所派生出的许多格式条款或者格式合同,正在很严重地损害着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交易双方对效率的追求是格式条款或格式合同大量出现的根本原因。但是格式条款的滥用,不仅对契约自由原则发出了巨大挑战,同时也有可能导致交易双方利益的失衡。简而言之,卖方可以凭借其经济优势,单方面地在格式条款或者格式合同中添加进很多不利于消费者的交易条件,置消费者的利益于不顾。消费者在“要么接受,要么走开”的极端条款压迫下,失去了原本本应享有的就合同相关内容与卖方讨价还价、抑或是进行协商的自由,在交易过程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交易过程中,一些卖方虽然没有很多具体的格式条款,但是其提供的用户服务条款却与格式条款相似。在购物者注册为站点用户的程序中,这类条款通常会出现,并且消费者想要注册成功,必须选择“接受”。这些服务条款里一般都包括加重购物者责任或者是免除销售者责任的条款,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消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按照国家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包修、包换、包退或者其他责任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约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这是《消法》对消费者退换货作的具体规定,不是消费者享有的九大权利之一,而属于经营者的义务。在传统购物的实践中能够得到较好的操作。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该规定同样适用于网上交易。此外,针对网络经营者不如实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甚至作出虚假宣传,欺诈诱骗消费者的情况,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现行的消法规定,经营者有欺诈的,惩罚性赔偿是一倍,新修改的消保法提高到三倍。
Ⅶ 网购有法律保护吗
现在的我国的关于网络方面的法律还没有相关的法律!
所以有许多网络的纠纷还不能有很好的法律依据来进行
不过很多都是可以通过现实中的相关法律来对照执行的,还是可以不用担心的
Ⅷ 关于网购出现纠纷后的法律保障,有哪些法律条例可参考的
合同法、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关于电子商务的一些问题,可以参考一些行政法规
Ⅸ 关于一个购物网站的法律法规问题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60号令),自2015年3月15日起实施。《办法》加强了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加大了电子商务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办法》明确适用范围为对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上的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进行规范,不包括电视购物、电话购物等。
第二,《办法》明确了电子商务市场准入规则,即从事电子商务的主体只有实名制自然人或者依法办理工商登记的企业,不得无照经营;对于从事平台类电子商务的,只能是依法登记的企业法人。
第三,强化了电子商务企业的法律责任,例如,规定开展自营业务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必须以显著方式对平台自营部分和其他经营者经营部分予以区分和标注。
第四,加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例如,新设第十六条即“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制度。
Ⅹ 国家对网购的规定有哪些
这个3天是正常情况下,一般由卖家发货确定,他发货时会选择几天买家收到,从而……买家如果时间到了还没收到就可以要求退货!
对于时间问题,是没有相关规定的!
最近《上海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规定(草案)》规定,从事电子商务企业要公开相关证照信息,并且还规定了网上交易要保护个人信息,网购也应出具凭证。
虽然有些网店信誓旦旦的说已经取得相关企业的代理资格,或者就是某家商户的分支企业,但是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往往都只限于口头上的承诺,消费者并没有真实的看见企业所取得的相关资格。而在这次的草案修改稿中就明确规定,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关证照,并且这些相关信息必须在经营页面的显著位置公开。但目前这一规定只是限于对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作出规范,而对于个人之间的买卖活动,还需等待一段时间。
不过有时候在网购之时我们都要填写详细的地址姓名与联系方式,这些个人隐私有时候很容易被商家泄露出去,增加了消费者的隐忧。前不久就曾经发生过淘宝网用户购物隐私被泄露的事件。而在此次草案修改稿中,就明确规定了企业的从事电子商务过程中的义务,即“不得收集与该经营事项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超越范围使用所获得的个人信息”,以加强对相关个人信息的保护。
为了解决网上购物纠纷问题,在草案中也增加了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以电子化形式出具的,应当征得消费者同意。
不过草案虽然是如此规定,面对复杂的网络购物情况,能否真正贯彻执行还是问题,并且目前企业商户在互联网中只占据一小部分,类似淘宝网的上的个人商户依然占据着主力地位,如何能对个人商户的交易行为进行有力束缚,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止网络成为假货滋生蔓延的巢穴还是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