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理解一事不再罚
一事不再罚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 一事不再罚作为行政处罚的原则,目的在于防止重复处罚,体现过罚相当的法律原则,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但是,一事不再罚有几种不适用的情形:
1、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不同事实或不同理由对同一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2、对持续行为的处罚。个人、组织违反同一法律规范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其行为处于持续状态中,如没有终止,这应再行处罚。
3、对于行政违法中的屡犯进行处罚,也不适用一事不再发原则。
4、重新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如行政机关认为原行政处罚不当,撤销了原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罚悲伤级行政机关或者人民法院撤销并责令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主体据此重新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不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
5、行政处罚的并处。行为人的一个行为,违反了一个法规规定,而根据该法规规定,可以同时适用两种以上处罚。如罚款并吊销营业执照、没收非法所得并停业整顿等等。
6、多个不同的违法行为违反同一种行政法律规范的,可以由行政主体分别裁决,合并执行。对每一种违法行为均应给予一次处罚,不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
据此,你说的情况并不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
『贰』 什么是一事不再罚原则请举案例。
根据理性制度的要求和立法精神,中国行政处罚领域应该存在一事不再罚原则,其中,一事指符合一个行政违法构成要件的行为;不再罚指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行政主体只能给予一个和一次处罚。复杂的事数形态和法条竞合领域也应贯彻一事不再罚原则,但基于行政处罚主体的多样性,现行处罚种类性质上的不纯真性、过罚相当的有效性,该原则应该存在必要的例外。·
『叁』 一事不再罚与六个月起诉期限的关系(行政法)
二者没什么关系。
一事不再罚,是行政处罚法的原则。
起诉期限,是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要说联系,只能说,二者都是对行政相对人的一种保护性规定。
『肆』 一事不再罚法律案例分析怎么写
就这样了
『伍』 刑法是否有一事不再罚原则
刑法是有一事不再罚原则。
根据理性制度的要求和立法精神,中国行政处罚领域应该存在一事不再罚原则,其中,一事指符合一个行政违法构成要件的行为;不再罚指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行政主体只能给予一个和一次处罚。
复杂的事数形态和法条竞合领域也应贯彻一事不再罚原则,但基于行政处罚主体的多样性,现行处罚种类性质上的不纯真性、过罚相当的有效性,该原则应该存在必要的例外。
(5)一事不再罚纠纷案扩展阅读
不属于一事不再罚原则:
1、行为人数个违法行为应分别处罚。行为人实施了不同性质的两个以上的违法行为,可按前述原则分别处罚,这是原则。
2、行为人同一违法行为触犯两个以上的法律规范,各有权处罚机关可同时给予行为罚或其他不同种类的处罚。如一机关给予行为人罚款后,另一机关依据不同法律规定给予罚款以外的其他处罚。
3、行为人同一违法行为同时触犯一个法律规范的两个法条,行政机关可一次作出两个处罚。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裁决,合并执行。”虽然分别裁决,但属于一次处罚。
参考资料来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陆』 我有具体事例(关于一事不再罚)请高人解答,高分送上!
你这个和一事不再罚扯不上边 行政处罚书有两条 你不完全的履行 说明你违法的事实继续存在
所以你的担心很必要的 默认你可以做 但是没人给你书面的承诺 一般行政机关的主管上台都会推倒前任做的一些事情 那你不就惨了吗 所以没有后台的话还是算了吧
『柒』 一事不再罚案件求助
法院只有罚金吧。法院应该判的是罚金,不属于行政处罚吧。罚款是行政处罚。罚金是一种刑罚。应该没有违背吧、工商罚你是应该的。法院么,如果你认为法院处罚有问题,建议你提起诉讼。
『捌』 法律一事不再罚原则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法理学上的概念,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处罚。
我国《行政处罚法》第24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即: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狭义的)和被授权组织】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同类(罚款)的行政处罚。
『玖』 行政处罚法中一事不再罚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一事不再罚是指行政机关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给予两次罚款的行政处罚。要适用本原则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只存在一个行为,如果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为,不适用该原则;
2、只违反了一条法律规定,如果违反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规定,不适用该原则;
3、不得作出两次处罚决定。
同一次处罚可以作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处罚。
(9)一事不再罚纠纷案扩展阅读
什么是一事不再罚原则?它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有何意义?
一事不再罚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
一事不再罚作为行政处罚的原则,目的在于防止重复处罚,体现过罚相当的法律原则,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现实生活中,行政管理活动十分复杂,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也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同一行政违法行为可能同时违反两个以上不同方面的行政管理秩序,触犯两个以上的法律规范。
面对这种情况,既要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正当权益,又不能违背行政处罚过罚相当、依法处罚的原则,如何规定对同一违法行为的处罚原则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如果简单地规定对同一违法行为只能处罚一次有可能会使违法者逃脱应受的处罚;但如果盲目地允许对同一违法行为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都有权再处罚,必然会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影响处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同时也会损害行政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正因为如此,有必要对同一违法行为侵犯了同一或者不同法律规范的几种情形作出分析,对一事不再罚原则进行深入研究,避免实践中这一原则的不同理解,以利于一事不再罚原则在行政处罚实践中的正确运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使行政机关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同一违法行为作出既合理又合法的处罚。
参考资料
网络-一事不再罚原则
中国人大网-什么是一事不再罚原则?
『拾』 行政处罚法 一事不再罚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按此规定,一事不再罚可界定为:行政主体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同类(罚款)的行政处罚。
也就是说,行为人的一个行为无论是违反一规范,还是数个规范,受一个行政主体管辖,还是数个行政主体管辖,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但如果是罚款,则罚款只能一次,另一次处罚可以是吊销营业执照或其他许可证,也可以是责令停产停业,还可以是没收等,只是不能再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