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发生在身边的侵权案例

发生在身边的侵权案例

发布时间:2021-04-25 21:01:00

⑴ 谁能告诉我2则关于“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案例谢谢

先给你一则合同纠纷的案例(自己亲自整理的哦)
服装厂与纺织厂签订了一份布料购销合同,约定纺织厂向服装厂提供10000m米高档布料,分两次在3个月供货,服装厂收到全部货物后向纺织厂支付 100万元价款。纺织厂在提供了第一批布料后发现,服装厂资产状况严重恶化,涉及大量诉讼案件,已均系败诉方,已无能力履行100万元给付义务。而且,还发现服装厂在不断以低价向外转移财产。

如果你作为纺织厂的老板,你这时候该怎么维护你的权益呢?
这时候作为纺织厂可以决定停止向服装厂供货,并要求其提供担保。如果服装厂不提供相应担保,纺织厂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服装厂承当纺织厂的损失。
那有人问纺织厂那么做的话是否构成违约呢?
我们的法律顾问给你解答:
纺织厂只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服装厂丧失了履行合同的能力,就可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合同,其行为不构成违约。

那具体该怎么行使这个不安抗辩权呢?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要求,即纺织厂应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对方的偿债能降低,才能通知对方暂时中止履行;中止合同后,可要求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提供担保。如果对方仍未恢复履行能力或者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才可以解除合同。

我国的《合同法》对不安抗辩权制度做出了如下规定:
“第六十八条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六十九条 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二、现在离婚案件频频发生,对于离婚所涉及的夫妻之间的财产问题,很多人也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我们要怎样更大利益的维护自己的财产权益呢?现寻找相关案例供大家学习参考。
借条能够证明共同债务的存在吗?
【案情介绍】
杜某出生于农村家庭,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一个事业单位。由于杜某在单位踏实肯干,很快同一个单位的一个北京女孩田某喜欢上了杜某。1997年8月两个人开始确立恋爱关系,并于1998年10月16日登记结婚。婚后,两个人在田某父母的资助下很快买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屋。两人结婚后,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关系很好,夫唱妇随,但是随着杜某职务的提升,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出现了裂痕,杜某经常早出晚归,于是两个人的夫妻感情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 2005年8月29日,杜某诉至人民法院要求与田某解除婚姻关系。田某在庭审的过程当中,同意杜某的离婚诉讼请求,但是提出,买房屋的时候,杜某向自己的父母借过三十万元,这三十万元属于共同债务,要求杜某偿还。为了证明这笔债务的存在,田某向法院提交了杜某写的借条一张,上面写明了杜某于1999年5月18日借到岳父三十万元购房款。对于此借条,杜某对其真实性表示认可,但是称自己早就归还了三十万借款,但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最终,人民法院在审查双方提供的证据的基础上依法认定杜某和田某双方存在三十万元的夫妻共同债务。

【关键证据】
借条。
【案情分析】
在家庭生活当中,由于一时经济发生困难而对外借债应急是难免的,根据《婚姻法》的规定,个人债务应该由一方自己负责偿还,但是如果是共同债务,则夫妻双方应该共同承担。不管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是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男女双方对于共同的债务承担的是连带责任(但是在内部夫妻双方承担的是按份责任),债权人既可以起诉男方也可以起诉女方,还可以起诉男女双方。一般情况下,不管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个人一方债务,在夫妻关系正常存续期间对于债务的偿还不是一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夫妻双方离婚,一方对于对方借的债务往往拒绝偿还。因此在男女双方离婚时或者离婚后的债务承担问题上,首先应该明确债务的性质,即债务到底是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由于一些当事人在离婚的时候通过与亲朋好友合谋,采取制造虚假的借款等手法,制造有利于自己的情节,希望在离婚的时候能够获得有利于自己的财产分割结果。从而给人民法院审查债务是属于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增加了困难,也加大了人民法院处理债务的难度,那么如何对于债务的性质进行判断呢?
在本案当中,田某主张夫妻双方存在着30万元的共同债务,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其提交了杜某亲笔写的借条。从法律上讲,这张借条属于书证,其内容只要是真实的,就可以确定地证明30万元债务的存在。所以,面对这条借条,杜某不得不承认30万元债务存在的事实。相反,如果该借条不是杜某写的,而是田某自己写的,在这种情况下,杜某如果否认债务存在的话,单靠田某自己写的借条是无法认定30万元共同债务的存在,因为存在造假的可能性。
那么,在本案当中杜某提出已经归还了30万元的共同债务,人民法院是否应该采信呢?对此,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杜某要证明自己的主张,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比如田某父母写的收条,等等。但是本案当中,杜某却没有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所以其抗辩人民法院无法采信。综上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证据情况依法认定双方存在30万元的夫妻共同债务。
所以,对于共同债务,一般要提交有配偶签字或者夫妻双方签字的借条或者其他证据。否则单靠自己写给自己亲戚、朋友的借条,如果对方不承认的话,很难证明共同债务的存在。

第三则案例:
这则是真实发生在身边的案例
问题是:如果他被烧死了,责任在谁?
有一个三十多岁的黄先生,在一个月前叫了一瓶气,当时那个送气员送过去瓶子挺新的液化气,装好,细心的检查好,就走了。现在,气还有一斤左右,热水器还烧得起来,黄先生觉得气味很重,黄先生就用打火机去点气瓶的气阀处,结果烧了起来,火不是很大,但是黄先生手忙脚乱,用水去泼,火没有灭,又用水去泼,还是没有灭,最后才记起来去关气阀,黄先生的手烫伤了,头发烧了一些,脸部也烫伤了,接着,他打电话给送液化气的单位,要他们赔医疗费。。。。可是,送气单位说,气瓶是合格的,气都快用完了,只愿意赔500元。。。。
解答:
黄先生和送气人所在的经营机构(非送气的人)签订了供气合同。从黄先生的岁数上看,已经具备了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所以就您提供的信息看,这个合同是合法有效的。送气员履行的是送气的买卖合同义务和安装的附随义务。
黄先生被烧伤产生的事实上看,形成的是民法上的侵权责任。我们现在要做到的是进行归责。
我们应该先查明,液化气泄漏是因何开始,是送气公司的装配或气瓶本身存在缺陷还是黄先生使用上存在错误。应当根据双方是否有过错来认定各自的责任。
黄先生认为气瓶有泄漏的可能,按照常规的操作,应该立即打开窗户,关闭阀门,找专业的维修人员检验。所以,就黄先生引起的损失自己首先是有一定过错的。所以对于侵权责任上,应该分担一部分损失。
黄先生向液化气公司主张自己的权利,必须证明液化气气瓶存在泄漏,或液化气装配工人存在职务上的过错,导致漏气,从民事诉讼法的角度上看,黄先生应该对此负举证的义务。
建议:黄先生必须保存好医疗费、误工费的相关票据。
如果寻找液化气公司赔偿,可以进行双方协商,也可以找调解机构进行调解,或者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直接向人民法院寻求法律救济,起诉液化气公司。

第四则案例,给你来个刑事案件。
一天甲发现一小偷正在偷自己的摩托车,然后马上逃离,甲也立刻喊上兄弟乙,做上乙的摩托车沿途追赶小偷。后面追上小偷,但是高速行驶下,逼不停小偷,后面甲抽出皮带,用力甩向小偷,想把小偷搞下来。后面小偷被皮带头砸到头部,然后从车上甩了下来。等甲乙停下摩托的时候发现小偷一头栽在马路的花坛旁,已经死亡。问,这个甲对小偷的死该负怎样的责任?刑事责任还是民事责任或者是不负责任?

这个案例涉及的是一个法律上的问题——正当防卫问题。当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受到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您能进行多大程度的防卫。
正当防卫的限度针对不同情况有所不同,如果针对正在实施的暴力型犯罪,如强奸、抢劫、危害公共安全等犯罪,其他人可以行使无限度的正当范围,只要有必要,致犯罪者死亡都不为过。如果针对正在实施的一般性的犯罪,应该以阻止法律保护的利益不受侵害为尺度,如把截住小偷,暂时限制他的人身自由。用皮带打高速行使的窃贼诚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实施防卫的人要综合考虑击打窃贼会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小偷摔死或撞到行人,不要人家偷个瓜你把人家的脑瓜打稀烂,那样同样是不符合正义要求的。毕竟生命比任何财产都来的更为宝贵,充满罪恶的生命也需要给他机会悔改,谁也不想自己一错一生就没机会了。

这种超过正当防卫限度的正当防卫,刑法上不认为是防卫过当,既然不认为是防卫过当,
当然不负刑事责任。这就是不认为是正当防卫过当的正当防卫行为。
根据这种情况,在刑法上对于防卫过当的一般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

已经很用心给你整理了。四个案例任君选购哦。
如果满意记得加分哦O(∩_∩)O

⑵ 调查一下我们身边发生的侵权事件

你的提问存在几个问题:1、如果是你直接使用网络调查的源代码,如果版代码编写者没有标明公权开使用或者免费提供,按照法律角度来说是侵权。解决法是:可以将代码显示页面或者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就可以直接使用,当然这个需要一点点网页编辑能力;可以自己学一点或者请人帮忙编写,但费用比直接编写要便宜非常多。网络上代码很多都是固定式的,侵权后取证或发现侵权都是非常难的。2、如果仅从问题和内容上使用,你可以适度进行修改,比如前后次序、部分内容、增加一些细节等,修改成比较符合你需求的内容。这里面侵权不是很好确定,只要不是网上调查没有写版权所有,适当修改后一般不造成侵权。3、侵权问题没有你想想那么危险,可以采取本调查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及时通知等方式来规避部分权利。

⑶ 举例并简评发生在身边的知识产权法现象

目前在我国出现的知识产权侵权领域和形式可谓五花八门。网吧、网回站经营企业未经许可下答载、编辑影视作品供网民观看,为网民在线非法下载影视作品提供服务。印刷企业未经著作权人、商标权人许可,在印刷包装制品时使用他人文字、美术作品或商标。广告企业或广告主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在制作广告时使用他人摄影图片。音像、书籍零售商或个人销售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盗版碟片、书籍等。计算机软件开发、销售企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销售盗版游戏软件,或发表、使用与其相同或近似的软件作品等。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内企业因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引起的经济赔偿累计已超过10亿美元。1998年至2004年,全国法院共审理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达38228件。以中国驰名商标“长城”葡萄酒为例,仅山东一地生产销售带有“长城”字样标识葡萄酒的厂家就有30多家。目前到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带有“长城”字样,与“长城”商标近似的商标标识就达170多个。知识产权的侵权社会的影是恶劣的,不仅伤害权益人的利益,也欺骗广大公众,败坏社会风气。

⑷ 生活中的侵权与维权案例

没有侵犯名誉权。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良好的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权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名誉侵权的形式 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等。 侮辱:是指用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其下流,肮脏的语言等形式辱骂、嘲讽他人、使他人的心灵蒙受耻辱等。 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侮辱、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民法通则101条明令禁止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对法人名誉的侵害,主要表现在散布有损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如虚构某种事实,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以图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等等,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 西餐厅贴有“衣冠不整者禁止入内”并不是针对小军个人的行为,同时衣冠不整是一个事实表述,并不存在针对他人名誉的攻击,所以个人认为不构成侵权。

⑸ 发生在身边的维权故事

耿秋生和妻子刘金花自结婚以来,感情较好,但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刘金花和公婆经常为家务琐事吵架,有时甚至会发生肢体冲突。每次吵架后,耿秋生便会遭到妻子和父母的双份指责,耿秋生感到异常苦恼。有一次,刘金花和公婆又为一件小事大动干戈。耿秋生气愤之余,向刘金花提出离婚,刘金花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了解到情况后,受大伙所托,我找到了刘金花,多方安慰后,刘金花最终答应回家。帮刘金花整理好衣物,我带着她回到家找到她公婆,当面给两位老人道了谦,并保证做个孝顺的好儿媳。小夫妻俩本来并没有太大的感情上的不合,夫妻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⑹ 我们身边的侵权事件,简短的

案情:

1993年7月22日,原告农垦公司与被告住宅公司就农垦大厦的施工签订施工合同。合同载明,建筑面积暂定43277平方米,工程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工程细节在合同中明确予以规定,第二期工程则视情况另签协议。1996年7月,农垦大厦一期土建工程完工。因建设资金问题,二期工程没有继续修建。

1997年7月7日,农垦公司取得农垦大厦的房屋所有权证,该证书“房屋状况”载明了“商场、办公”用途。一期工程完工后,农垦公司入住使用了一部分,出租给他人使用了一部分,住宅公司以工程款未支付完毕为由占用了部分楼层拒绝撤出。2001年9月,农垦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住宅公司撤出施工现场。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2年7月29日终审判决住宅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将农垦大厦第二、三层房屋腾空交付给农垦公司。判决生效后,住宅公司于同年9月20日撤出所占房屋。

2005年11月,农垦公司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住宅公司赔偿自2002年5月29日起至撤出农垦大厦期间占用该房屋的经济损失3407500元。住宅公司以其未构成侵权、未经综合验收(主要为消防)的房屋不能投入使用因而农垦公司没有损失等理由拒绝原告的赔偿请求。

分析:

第一,在私权与公共利益的利益衡量中,国家公权对私权行使的适度干预。

民事权利的行使因受国家公权力的限制而得不到法院的支持,这种情况在审判实践中发生并不多。有观点认为,民事权利之争由民事法律调整,如果一方当事人有违公法,应由执行国家公法的具体行政机关对其进行行政上的处罚,不能因其有违行政法规而使其民事权利得不到保护。

第二,所有权权能具有可分性,侵犯不同的权能会产生不同的侵权后果,侵犯所有权的侵权责任承担应与侵权后果相适应。

但本案判决可能引起的争议在于,在本案判决之前,住宅公司占用农垦公司房屋的行为已被重庆一中院(2002)渝一中民终字第2036号判决认定为侵权,而此案中农垦公司要求住宅公司承担侵权责任予以赔偿损失的诉求未获支持,这与前案的认定是否存在矛盾?

对此,判决指出,关于住宅公司不构成侵犯农垦公司房屋“使用”权的认定,与重庆一中院(2002)渝一中民终字第2036号判决中关于住宅公司已构成侵权的认定并无矛盾。

(6)发生在身边的侵权案例扩展阅读:

侵权行为与违约区别:

一、侵权行为违反的是法定义务,违约行为违反的是约定义务;

二、侵权行为侵犯的是绝对权,违约行为侵犯的是相对权;

三、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违约行为的责任仅限于财产责任。

⑺ 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案例,懂法律的进来谈谈。。。

刑事角度:

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过失致人死亡罪,一种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因为,一拳就打死在社会生活中并不常见,正常人一般无法预料。因此,犯罪行为人在实施该犯罪行为的时候,一般认为属于殴打,而不是故意伤害。但是,由于被害人是老人,犯罪行为人打击的部位可能是要害,因此,如果行为人的打击强度非常大,是有可能认定为故意伤害的。如果是一般打击,被害人本身的体质有问题,可以认为犯罪行为人的打击行为不是故意伤害,而是一般殴打,只是因为被害人的特殊体质导致发生严重后果。

两罪的后果是相去甚远的。过失致人死亡罪(第233条)一般处3到7年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可以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即最低6个月有期徒刑。如果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可以缓刑的。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第234条第二款)致人死亡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两个罪名前者有可能缓刑(即不实际服刑),后者有可能死刑,天差地别!前者最高刑法只有7年有期徒刑,后者最低刑罚就有10年!

#####################

法律依据:刑法
http://www.people.com.cn/item/faguiku/xingf/R1010.html

(过失致人死亡罪)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民事角度:你们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提起民事赔偿。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http://www.mslv.net/rssh/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7

第十七条 ....(略)

(第三款)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略)

第二十七条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第二十八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第二十九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第三十条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略)

#################

如果没有当场死亡进行了救治的,还有该司法解释中的医疗费等各种费用,你可以点击我提供的链接进行查看。如果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进行求助,可以减免律师费。

⑻ 有没有一些侵权行为的案例

倪XX、王X诉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侵害名誉权纠纷案

一、事实概要

原告到被告下属的超级市场购物,被告工作人员怀疑二原告偷拿东西,于是在公众场合训问二人,并根据市场内所贴无效公告,对被告进行搜查,未查到任何属于市场所有的东西。原告起诉被告侵犯其名誉权。

二、裁判要旨

首先,公民或法人行使某一“权利”如果没有法律的依据或者不符合法律的规定,都不能自认为有权利行使这样的行为。法律从未赋予市场工作人员有盘 问顾客和检查顾客财物的权利,因而被告无权张贴要求被告将自己的提包打开供被告工作人员查看的公告。

尽管此公告张贴在市场门口,但由于它没有法律依据,因而是无效的,顾客有权不执行公告的规定。其次,被告工作人员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在公众场合用带有贬义的话语询问原告是否偷拿东西,并根据市场内所贴 无效公告对原告的包裹、衣服等进行搜查。

上述行为足以使原告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已遭贬低,而且也实际影响了对二原告的品德、声望、信用等方面的社会评价。

原告的名誉因此而受到损害。被告的工作人员是在工作岗位上履行被告为其规定的工作职责时对二原告实施侵权行为的,因此,其侵权民事责任应由被告承担(依据 民法通则第43条)。

三、法院判决(处理)及适用的法律

在法院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后,双方自行和解。被告愿向原告表示歉意并向两原告各支付1000元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原告撤诉。

(8)发生在身边的侵权案例扩展阅读:

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发生后,在侵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就产生了特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不法行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侵害行为。

“一般认为,侵权行为首先是一种民事过错行为,也就是说,侵权行为破坏了法律规定的某种责任——这种责任是在法律上严格规定不许被破坏;侵权行为同时又是对他人造成了伤害的行为,而加害人必须对被伤害人做出赔偿。

构成要件

一、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受害人的过错

受害人的过错,是指受害人对侵权行为的发生或者侵权损害后果扩大存在过错。

三、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不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

四、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不得已采取的致他人较小损害的行为。

五、受害人的同意

受害人的同意,是指受害人在侵权行为或者损害后果发生之前自愿作出的自己承担某种损害后果的明确的意思表示。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

(三)公平责任原则

⑼ 举例发生在你身边的违反公民道德规范的例子

这个很多啊。比如楼上长期往下乱丢垃圾、小区花园被破坏成了私人菜园子等等

⑽ 我们身边发生的侵权事件

案情:

1993年7月22日,原告农垦公司与被告住宅公司就农垦大厦的施工签订施工合同。合同载明,建筑面积暂定43277平方米,工程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工程细节在合同中明确予以规定,第二期工程则视情况另签协议。1996年7月,农垦大厦一期土建工程完工。因建设资金问题,二期工程没有继续修建。

1997年7月7日,农垦公司取得农垦大厦的房屋所有权证,该证书“房屋状况”载明了“商场、办公”用途。一期工程完工后,农垦公司入住使用了一部分,出租给他人使用了一部分,住宅公司以工程款未支付完毕为由占用了部分楼层拒绝撤出。2001年9月,农垦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住宅公司撤出施工现场。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2年7月29日终审判决住宅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将农垦大厦第二、三层房屋腾空交付给农垦公司。判决生效后,住宅公司于同年9月20日撤出所占房屋。

2005年11月,农垦公司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住宅公司赔偿自2002年5月29日起至撤出农垦大厦期间占用该房屋的经济损失3407500元。住宅公司以其未构成侵权、未经综合验收(主要为消防)的房屋不能投入使用因而农垦公司没有损失等理由拒绝原告的赔偿请求。

分析:

第一,在私权与公共利益的利益衡量中,国家公权对私权行使的适度干预。

民事权利的行使因受国家公权力的限制而得不到法院的支持,这种情况在审判实践中发生并不多。有观点认为,民事权利之争由民事法律调整,如果一方当事人有违公法,应由执行国家公法的具体行政机关对其进行行政上的处罚,不能因其有违行政法规而使其民事权利得不到保护。

第二,所有权权能具有可分性,侵犯不同的权能会产生不同的侵权后果,侵犯所有权的侵权责任承担应与侵权后果相适应。

但本案判决可能引起的争议在于,在本案判决之前,住宅公司占用农垦公司房屋的行为已被重庆一中院(2002)渝一中民终字第2036号判决认定为侵权,而此案中农垦公司要求住宅公司承担侵权责任予以赔偿损失的诉求未获支持,这与前案的认定是否存在矛盾?

对此,判决指出,关于住宅公司不构成侵犯农垦公司房屋“使用”权的认定,与重庆一中院(2002)渝一中民终字第2036号判决中关于住宅公司已构成侵权的认定并无矛盾。

(10)发生在身边的侵权案例扩展阅读:

侵权行为与违约区别:

一、侵权行为违反的是法定义务,违约行为违反的是约定义务;

二、侵权行为侵犯的是绝对权,违约行为侵犯的是相对权;

三、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违约行为的责任仅限于财产责任。

阅读全文

与发生在身边的侵权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