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土地确权案件必须经过行政复议才能诉讼吗
土地确权案件不一定要经过行政复议才能诉讼,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不用经过行政复议就能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
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要经过行政复议才能诉讼。
土地确权案件经过的行政复议的特征主要有:
1、行政复议以行政争议和部分民事争议为处理对象;
2、行政复议直接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
3、行政复议以合法性和合理性为审查标准;
4、行政复议以书面审理为主要方式;
5、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人为申请人,以行政主体为被申请人;
6、行政复议以行政机关为处理机关。
土地确权案件经过的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1、独立复议原则。独立复议原则是通过《行政复议法》第三条所确立的原则,指复议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2、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合法原则是通过《行政复议法》第四条所确立的原则。
合法是指要求复议机关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的不同情况,依法作出不同的复议决定。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公正原则,是指行政复议要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公开原则,是要求行政复议的依据、程序及其结果都要公开,复议参加人有获得相关情报资料的权利。
及时原则,是要求行政复议机关对复议申请的受理、复议的审查、复议决定的作出都应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及时作出,不得拖延。
便民原则,是要求行政复议机关在具体的复议工作中,要尽可能为复议申请人提供便利条件,让复议申请人少耗费时间、财力和精力来解决问题。
3、一级复议原则。一级复议原则是《行政复议法》第五条所规定的原则,指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行政复议实行一级终结复议制。
4、复议不停止执行原则。行政复议不停止执行原则是《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一条所规定的原则,是指除:①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②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③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④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四种情况之外,行政复议中,当事人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因复议而停止执行。
5、书面审理为主原则。书面审理为主原则是《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二条所规定的原则,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
B. 土地确权纠纷,政府和法院都不受理,我们怎么办
确权纠纷应由政府部门处理
C. 农村土地确权纠纷举报电话是什么
打当地县或者市政府电话吧,也可以向法院起诉。
农村土地确权纠纷处理原则:
1、承包面积小于实际面积:当出现承包面积小于实际面积的时候要以实际情况为准,从历史和农民意愿上给予充分的尊重,对农民承包地的四邻和实际测得的面积,要据实确权登记给承包户,有超出的面积也不能强制收回。
2、已被占用拿到补偿的原则扣减:承包地被征收,已经得到了相应的补偿之后,在确权登记的时候,都要从承包地的面积中减去,进行变更登记。
(3)土地确权纠纷起诉书扩展阅读:
农村土地确权原则
土地确权必须确定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体现土地确权的精神实质,为正确界定土地权属指明方向,并在整个土地确权中始终起指导作用。
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
有利于生产和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
政策和法律并用原则;
分阶段、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原则;
权利设定一般法定原则。
证据依据
土地详查形成的土地权属协议书、认定书、人民政府下达的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决定;
城镇地籍调查资料;
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用地的批准文件;
土地出让合同;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
人民政府颁发的房产证明;
新中国成立之后双方签订的土地、山林等权属或界线的协议;
危改、安居计划的联建房合同和公证书;
法院判决:使用土地的事实情况,是占有还是侵占,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等。
基本方法
①集体所有土地一般为内部使用。
②重复征用或划拨,以后者为准。
③界线与面积不吻合的,以界线为准。在土地确权时,要处理好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与行政管辖权的关系、与特殊区域内部门管理权的关系、土地权属与规划区的关系。土地权属确认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申报登记、核发证书,因此,确权主要是通过权属调查和申请土地登记、核发证书实现的。
土地确权专用仪器
1、手持GPS面积测量仪;
2、测距望远镜;
3、RTK;
4、全站仪。
D. 农村村民之间土地纠纷问题,调解不成该如何解决
你可以私下协商,或者发起公诉进行法律介入。
土地确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以作出处理决定的人民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2003年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17号公布,根据2010年11月30日《国土资源部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9号)修正,将第二十条的“征用”改为 “征收”。)
第一条 为依法、公正、及时地做好土地权属争议的调查处理工作,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归属争议。
第三条 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应当以法律、法规和土地管理规章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面对现实。
第四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以下简称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办理争议案件有关事宜。
第五条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4)土地确权纠纷起诉书扩展阅读:
土地纠纷解决其他渠道:
1.村委会办公室、医疗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及其他经依法批准用于非住宅建设的集体土地,应当依法进行确权登记发证,确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将集体土地使用权依法确认到每个权利主体。凡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单位或个人应申请确权登记。
2.运用土地确权原则和方法,确定实践中具体土地权利的类型、性质、主体、客体,以及权利内容等。
3.掌握土地权属争议的类型、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中规定的处理方式、处理机关、处理程序;运用有关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的规定,对具体争议案件提出处理方式和程序。
4.运用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法律、政策,针对具体争议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各地要从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规范程序等各方面,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制,妥善处理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争议。
如果调解不成,到县土地局地籍科提起《土地权属争议调查申请书》,这样由县土地局对土地权属进行调查,会给书面结果,对结果不服,可以向县政府提起行政复议或是提起诉讼。这是正规的法律途径。
参考资料:网络-土地权属争议
E. 农村土地确权纠纷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政府处理。
单位版之间的争议,由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政府有具体的处理流程为:
1、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2、双方当事人出示举证的材料和依据;
3、工作人员现场调查取证;
4、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作书面调解书;
5、调解未达成协议的或者双方反悔的,土地管理部门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报人民政府错处处理决定。
F. 土地确权能直接起诉法院吗
土地确权争议,一般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争议,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五十一条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G. 土地确权申请书给政府,一个多月了,政府还不给结论可不可以起诉他
土地确权申请书已经上交了,但是一个月的时间还没有给结论,这个是正在审核当中,你不要着急,再过一段时间去看看。
农村土地分地确权,土地被收回。
最近几年,关于农业户口要取消的事传的沸沸扬扬,很多人都在担心,这是要有啥事啊?要把我农村的土地、宅基地整没吗?告诉大家,不用担心,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误区:并非是取消农业户口!
在2014年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简单来说就是将原来的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都取消,统一换成《居民户口》,而并非其他媒体传扬的只取消农业户口。
目前这一改革各地正在实施,没有统一规定。对于这一举措,对咱农民是有好处的,具体有什么好处,请往下看:
打破城乡壁垒,提升农民身份地位。
原来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其实从实际来讲,农业户口对农民的身份打上了标签,一直以来对于农业户口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农村出来的农民。
说句更实际的,有很多城里人还看不起农村人。户籍改革对于打掉农民身上的固有标签非常重要,农民不再是一个身份,而真正的成为了一种职业。
农民养老、医疗、教育等福利向城市统一
说到福利待遇这块,咱们仔细想想:养老城乡区别是非常大的,农村养老金才多少钱?几十块钱!医疗城乡区别也很巨大,新农合报销比例,定点医院和城市都有差别!教育就更不用说了,县乡镇现在能有多少好学校?
所以,户籍制度改革,最大的好处是能让农民享受跟城市一样的福利待遇。
农民享受城里人没有的土地、宅基地待遇
户籍制度改革,农民除了可以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社社会福利代理之外,还有着特殊的权益,就是农村给予的土地、宅基地及各项补贴待遇。
这是城市人口所不具备的,这样一来我们农民不仅享受到了城市公平的福利待遇,还有着土地、宅基地升值的好处,这对咱没什么损失啊!
同时国家户籍制度改革,也对农民做出了2点保障:
保障1:农民土地、宅基地权益不变。
农民的土地、宅基地都经过确权了,这就相当于咱们农民的资产有证了,不管进入城市还是去哪里,这都是我们的,这一点不用担心!
保障2:该有的补贴依然会有。
对于农村的各方面补贴,农民依然会享受到,这对于农民进入城市生活也是一种保障,减轻生活压力。总的来说,农业户口大改革,对于农民来说好处多多!
农村3类土地”将被收回?到底是哪3类土地会被收回?对于咱农民兄弟会有啥影响?
一、没法处理的“胶葛地”或将被收回!
相信生活在农村,咱们很多农民都知道土地胶葛!反正只要还能种下去,胶葛地也没啥大问题,最多就是没有土地确权证书!根据老道掌握的消息,未来针对已经无法种植、无法处理的胶葛地,村集体或将考虑进行土地回收!
二、农村越来越多的“空头地”或将被收回!
对于农村土地,有很多农民兄弟都在说,人死不分地、活人没地种!这是不是真实问题?这绝对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农村有一些已经绝户的去世的人名下土地在变得越来越多,每人继承、就变成了空头地!对于这样闲置的土地,村集体将会进行收回!
三、进城落户之后导致的农村“闲置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进城打工!有的人凭借自己的本事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也就是顺便落了户!这些人长期不回农村的“城里人”在农村也都有承包地!如果这些承包地长时间抛荒,村集体将进行通告,如果通告无果还在抛荒!村集体有权进行收回!
H. 土地确权法院能判决吗
如果是土地确权问题,法院是不能直接判决的。须由当地政府确权。
法律依据:版
《土地管理法》第权十六条 第一款: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下列涉及农村土地承包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一)承包合同纠纷;
(二)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
(三)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
(四)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五)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