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院长是谁
内科
心血管内科
武治东 男、1967年4月,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中共党员。1989年7月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医学系,获学士学位,同年参军入伍,分配到解放军34医院内科工作。1994年晋升为主治医师,并被延安医学院聘为内科学讲师,1999...
梁延宏 男、1967年4月,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农工党党员。1991年毕业于延安医学院医疗系,分配甘泉县人民医院工作。1996年在四医大唐都医院进修一年,2003年调入本院内一科工作,2003年在北京同仁...
李小平 男、1959年10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余年,在长期的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86年、1996年两次分别在兰洲军区总医院血液科、心内科进修,2002年在北京同仁医院...
左文革 男、1967年11月,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1990年大学本科毕业,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医学知识扎实,曾在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进修,侧重于胃肠疾病、肝、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消化道内镜的诊断与治疗。发表医学论文28篇,...
白怀生 男、1965年10月,内科副主任医师,农工党党员。1989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分配子长县人民医院工作。1998年在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一年,2000年3月调入本院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2001年在...
综合内科
孙海燕,女,1966年7月, 副主任医师,急诊科副主任。1989年延安医学院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从事内科心血管专业临床工作12年,急诊急救临床工作4年,先后在西安交大医学院一附院心内科,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学习,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
张有智 男、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毕业,任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延安医学院特聘临床副教授,《延安医药杂志》编委等职。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三十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内科知识面广,经验丰富,擅长于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尤其在...
呼吸内科
曹慧 男、1962年4月,主任医师、呼吸内科主任,农工党党员。1985年大学本科毕业,曾多次到交大一附院、西京唐都医院进修学习。对肺心病、肺结核、肺部肿瘤、不明原因发热、胸腔积液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的诊治...
孙平 女、1967年9月、陕西户县人,主任医师、呼吸内科副主任,中共党员。延安医学院临床医疗系毕业,一直从事临床内科工作。曾两次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进修学习呼吸内科专业,在本院最先开展了纤维支气管镜的诊断与治疗技术,熟练掌握肺癌...
消化内科
刘梅君 女、1950年5月出生,197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医系,现任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并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三届肝、胆病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延安市感染病分会副主任等职。1984年参加省卫生厅举办为期...
苏建杰 男、1948年1月,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1968年开始从事医疗临床工作,1983年毕业于兰州军医学校,曾任34医院内科医师、门诊部主任、特诊科主任,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在胃肠镜检查及治疗方面享有较高声...
王春平,男,1968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一直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2003年在西安交大二院消化科进修一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消化内科疾病及各...
李明泉,男,生于1964年11月,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陕西延安消化内科分会常委,1983年7月参加工作,从事临床内科工作20余年,曾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临床进修一年,西安交大二院内镜中心进修...
内分泌科
高喜玲 女、1968年6月、陕西米脂人,主任医师、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延安医学院医疗系,分配34医院工作,1999年10月随34医院移交本院。1996年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内分泌科进修一年,2000年,被医...
神经内科
张海学,男,1969年8月出生,1995年7月毕业于延安大学医学系,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多次参加高级科研班培训,西部国际脑血管学术会议,缺血性脑中风治疗新技术国际学术报告会...
马世宏 男、1965年2月,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1990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曾先后在四医大唐都医院、陕西中医学院附院进修心脑血管专业,在同济医科大学心电函授班学习一年。能够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手段治疗...
感染病科
曹耀章 男、1968年5月出生,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1991年7月陕西中医学院本科毕业。一直从事临床一线工作。1998—1999年在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肺脾科及特色专科进修一年四个月,2002年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感...
外科
普外科
刘延生 男,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农工党党员。1984年8月毕业于西安医学院医学系,获学士学位,分配延安医学院一直从事普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993年晋升为讲师、主治医师;1997年晋升为外科副主任医师。2000...
许忠,男、1965年3月,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创伤外科主任。从事外科临床工作18年,曾先后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普外科,延安大学医附院骨科进修学习,在肝、胆、胰、胃、甲状腺、肛肠等疾病及四肢创伤、乳腺病的红外线诊断、治疗等方...
李强,男,1968年出生,普外科主治医师。1992年毕业于延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工作以来,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普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如胆囊切除术,胃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甲状腺...
苏荣军 男、1968年9月,普外科主治医师,1993年7月毕业于延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本科,医学学士学位。同年7月分配至原解放军34医院外科工作。1999年10月转业至延安市人民医院,1998年—1999年在第三...
杜澄清,男,生于1965年4月,于1989年毕业于延安医学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对普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有一定的经验,尤其在甲状腺、乳腺、胆道、胃肠外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肝胆胰等疑难病例的处理有一定的经验。在长期的...
骨科
常建琪 男、1965年8月、主任医师、骨科主任,毕业于延安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1990年至1999年在解放军34医院骨科工作。对创伤急救、复杂骨折脱位、脊柱脊髓的损伤、颈腰腿痛、皮瓣转移、关节置换、骨不连、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手足畸...
陈新中,男,1964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骨科副主任医师,陕西省医学会脊柱分会会员,从事骨科工作24年。先后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及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进修学习各一年,多次参加国家级及市级骨科学习班及学术会,在《临床骨科杂志》、《骨与关节...
张文生 男,1968年2月,骨二科副主任医师, 1992年毕业于延安大学医学院,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现任陕西省医学会脊柱学专业委员会会员,《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特邀编委。2000年在西安交大二附院骨科学习一年,多次外出参加学术交流...
肛肠外科
马建东 男、1956年,副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中共党员。毕业于延安医学院,曾任志丹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兼书记,延安市人民医院医教科科长、院长助理等职。在志丹县人民医院工作24年期间,努力开展普外科工作,积...
妇儿
妇产科
李爱明 女、1966年5月,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8年。曾在延大附院、省妇幼保健院、西安交大二附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了妇产科领域的各类手术操作,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正确处理妇科的疑难杂症及产科急重...
李春芳,女,1967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妇产科副主任医师,1991年7月毕业于延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曾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妇产科临床进修学习一年,熟练掌握了妇产科各种疾病的诊疗及手术操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不孕不育症...
陈桂芳,女,1946年1月出生,中专,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陕西绥德卫生学校,1968年参加工作,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40年,曾在陕西省人民医院,省纺织职工医院妇产科临床进修学习,多次参加省卫生厅举办的妇产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培...
张福梅,女,1964年5月出生,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毕业于延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曾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临床进修学习。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妇科肿瘤手术和妇产科内分泌学方... 儿科
刘光发 男,1953年,儿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共党员。1978年8月毕业于延安大学医疗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在儿科疾病的诊治及疑难重危病人抢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承担一定的临床教学工作。发表论文有《高...
常 祎,女, 1970年,副主任医师,1993年7毕业于延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曾在西安儿童院进修一年。从事儿科工作以来,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各种危重症的抢救治疗以及诊疗操作常规熟练掌握。擅长新生儿疾病,儿童肾脏疾...
柯海红,女,生于1973年8月,儿科副主任医师,1994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儿科专业,曾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进修1年。从事儿科专业10余年,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甲氰咪胍在危...
冯建英 男、1967年6月,儿内科副主任医师,农工民主党党员。1991年毕业于延安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曾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儿内科临床进修一年。从事儿内科临床医疗工作10余年,对儿科各种疑难杂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前沿的医...
其他
眼科
吴栋 男、1964年12月,汉族,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86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学系,1995年破格晋升为眼科学副教授,1998年破格晋升为眼科学教授,任陕西省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陕西省防盲技术指导组成员,陕西省科技计划评审专...
贺海宁,男,1963年12月出生,眼科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在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眼科,北京同仁医院进修学习,发表眼科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擅长白内障、青光眼及眼底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并有...
耳鼻喉科
拓明祥,男,1968年8月出生,1993年7月毕业于延安医学院,大学本科,学士。现任耳鼻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6~1997年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进修学习,2003年北京同仁医院进修学习。1999年晋升为主治医师,2004年晋...
田青,男,1964年12月出生,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学士学位,1983年毕业从事耳鼻咽喉临床工作,1995年晋升为耳鼻咽喉主治医师,2007年晋升为耳鼻喉副主任医师。曾先后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耳鼻咽喉科、北京海军...
麻醉科
李立新 男、1964年3月,陕西米脂人,副主任医师、麻醉科主任,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延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分配解放军34医院工作,1991年在兰州军区总医院进修临床麻醉一年,1999年10月,随34医院移交本院...
刘海,男,生于1959年8月,中专学历,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延安市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麻醉工作二十多年,曾在西安、无锡等地进修学习,在国内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应急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
皮肤性病科
连新胜 男 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皮肤性病四十余年。曾到北京市第二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多次参加全国性的皮肤性病诊断治疗学习班,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擅长中西医...
熊林 男 1961年出生,毕业于延安医学院,大学本科,皮肤性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皮肤性病科学会会员。先后在四医大唐都医院皮肤科,西安交大二附院皮肤科进修学习,参加过北京,山东,西安等地皮肤科学习班,...
泌尿外科
张建勋,男,1970年,大学本科,毕业于延安医学院,副主任医师,泌尿外科主任。93年从事泌尿外科工作,至今12年。主要擅长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的诊治,尤其擅长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腹腔镜泌尿系疾病治疗。曾于98年在陕西省人民医...
神经外科
路丕周,男,1972年出生,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大专学历,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90年参加工作,在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院及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进修学习各1年,撰写论文6篇,发表于国家级杂志及省市学术刊物上,多次参加国内省内学...
杨海贵,1969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1994年毕业于延安医学院临床医疗系,1997年从事神经外科专业以来,曾经在解放军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一年,积极开展新业务,创建...
口腔科
冯秀英 女、1956年10月,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口腔临床工作20余年,1984—1985年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口腔科学习一年,1991—1992年在榆林地区医院学习一年,1997—1998年在陕西省医院进修一年,2...
烧伤科
董卫东,男,生于1969年1月,1992年7月毕业于延安医学院医学系,获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会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委员。 2001年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学习一年,2005年任延安大学...
王志忠 男、1965年8月,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1989年毕业于延安医学院。从事烧伤及整形工作多年,曾在无锡市三院烧伤科进修一年,在烧伤及整形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院长办公室
院长办公室是医院管理组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文秘部门,直接隶属于院长管辖,主要执行院长下达的工作任务并为院长工作服务的职能部门。院长办公室在医院工作中主要扮演以下几个角色:
政令执行
负责行文发文、制订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的政令执行部门。 工作内容:医院行
⑵ 心理检测科的述职报告!
你的课我是弄不到了 给你弄了一个参考的吧 改一改应该就行了吧!!
时光飞逝,2008年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回首2008年,在各位老师和同事的指导关怀下,我在思想、工作、学习上又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向各位老师汇报如下。
一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自从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选择了“奉献”。医务工作者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曾被誉“白衣天使”和“生命的守护神”,可只有医务工作者才知道实际工作中的艰辛。我科是以消化、呼吸为主的综合性科室,危重患者多,平时经常加班加点,早出晚归,已成为家常便饭。适逢2007年我县新合疗的开展,住院患者剧增,节假日尤为明显。每逢节假日,看到其他单位人员休假,而我们却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心血和汗水。面对家人的埋怨,朋友的责备和外人的嘲讽,有时我甚至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动摇过,可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的笑脸,看到一个个危在旦夕的患者重获新生,所有的怨气都会烟消云散。
二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在医务人员身上再恰当不过。面对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的涌现,我从年初即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周花一定时间通过网络和电子书刊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及时为自己充电。积极参加院科组织的学术讲座和疑难病历讨论,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并于2007年上半年参加了市卫生局举办的内科骨干医生培训班,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努力使自己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不致落伍。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接诊每一为患者,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虚心向科主任和上级医师请教,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记得曾有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患高血压5年,血压最高180/120mmhg,因既往小时候可能患有“急性肾炎”,曾在我院诊断为“肾性高血压”并多次在交大第一医院就诊。但因该患者从未有蛋白尿和血尿表现,无浮肿,且临床上不支持“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期间患者有腿软,乏困无力症状,但查电解质示:钾正常,或稍偏低,结合上述线索即怀疑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但反复行腹部B超,肾上腺CT等均无异常,根据该患者病史,我们仍高度怀疑“原醛”。后该患者转至西安交大第一医院,经住院两周后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T证实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已行手术切除术,现已康复。还有一位62岁“胸腔积液”患者,经检查确诊为“TB性胸膜炎”。在住院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急促,活动后尤为明显伴咳嗽、心悸、胸闷,急查心电图示:“窦速”。结合患者胸水已消失,有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经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无缓解,高度怀疑“肺栓塞”。在我院行“心超”及“胸部CT”均无明显异常,而“血浆D-二聚体”,“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我院无法检查,在我院现有技术力量无法确诊的情况下,科主任决定由我连夜护送患者转至西京医院,返回医院时已是凌晨4点多。第二天该患者家属电话告知在西京医院确诊为“肺栓塞”,并急诊行溶栓治疗,现已康复。类似这样的病例很多。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当时仔细的分析和高度的警惕心和责任感,很有可能造成患者的误诊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全年共分管病人约340人次,参与科内危重病人抢救约100人次。通过管理危重疑难病人,一方面丰富了我的临床经验,提高了应对危重患者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危重疑难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确诊率。
三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法”来约束自己。
随着人民对健康期望值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在各级医院已比较常见。经常听到某某医院发生了“医闹事件”。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大部分纠纷的起因还是有我们医务人员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多年以来,我严格按照院科两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卫生法规来规范自己的医疗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严格执行病情告知义务,及时规范完成各种医疗文书,有效地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时为了一个患者的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向家属告知和记录,多次在班外放弃休息,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并及时告知和记录。全年无一例差错事故和投诉。在今年的年终工作检查中,我的病历得到专家组的表扬,并被评为“优秀病历”。
回首2007年,总的感觉是忙&累,但我觉得很充实;尽管付出了很多,但面对患者的赞许、同事的夸奖和领导的认可,我觉得所有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最后祝愿我院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⑶ 医生述职报告怎么写
时光飞逝,2008年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回首2007年,在各位老师和同事的指导关怀下,我在思想、工作、学习上又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向各位老师汇报如下。
一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自从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选择了“奉献”。医务工作者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曾被誉“白衣天使”和“生命的守护神”,可只有医务工作者才知道实际工作中的艰辛。我科是以消化、呼吸为主的综合性科室,危重患者多,平时经常加班加点,早出晚归,已成为家常便饭。适逢2007年我县新合疗的开展,住院患者剧增,节假日尤为明显。每逢节假日,看到其他单位人员休假,而我们却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心血和汗水。面对家人的埋怨,朋友的责备和外人的嘲讽,有时我甚至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动摇过,可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的笑脸,看到一个个危在旦夕的患者重获新生,所有的怨气都会烟消云散。
二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在医务人员身上再恰当不过。面对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的涌现,我从年初即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周花一定时间通过网络和电子书刊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及时为自己充电。积极参加院科组织的学术讲座和疑难病历讨论,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并于2007年上半年参加了市卫生局举办的内科骨干医生培训班,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努力使自己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不致落伍。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接诊每一为患者,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虚心向科主任和上级医师请教,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记得曾有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患高血压5年,血压最高180/120mmhg,因既往小时候可能患有“急性肾炎”,曾在我院诊断为“肾性高血压”并多次在交大第一医院就诊。但因该患者从未有蛋白尿和血尿表现,无浮肿,且临床上不支持“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期间患者有腿软,乏困无力症状,但查电解质示:钾正常,或稍偏低,结合上述线索即怀疑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但反复行腹部B超,肾上腺CT等均无异常,根据该患者病史,我们仍高度怀疑“原醛”。后该患者转至西安交大第一医院,经住院两周后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T证实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已行手术切除术,现已康复。还有一位62岁“胸腔积液”患者,经检查确诊为“TB性胸膜炎”。在住院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急促,活动后尤为明显伴咳嗽、心悸、胸闷,急查心电图示:“窦速”。结合患者胸水已消失,有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经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无缓解,高度怀疑“肺栓塞”。在我院行“心超”及“胸部CT”均无明显异常,而“血浆D-二聚体”,“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我院无法检查,在我院现有技术力量无法确诊的情况下,科主任决定由我连夜护送患者转至西京医院,返回医院时已是凌晨4点多。第二天该患者家属电话告知在西京医院确诊为“肺栓塞”,并急诊行溶栓治疗,现已康复。类似这样的病例很多。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当时仔细的分析和高度的警惕心和责任感,很有可能造成患者的误诊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全年共分管病人约340人次,参与科内危重病人抢救约100人次。通过管理危重疑难病人,一方面丰富了我的临床经验,提高了应对危重患者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危重疑难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确诊率。
三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法”来约束自己。
随着人民对健康期望值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在各级医院已比较常见。经常听到某某医院发生了“医闹事件”。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大部分纠纷的起因还是有我们医务人员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多年以来,我严格按照院科两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卫生法规来规范自己的医疗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严格执行病情告知义务,及时规范完成各种医疗文书,有效地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时为了一个患者的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向家属告知和记录,多次在班外放弃休息,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并及时告知和记录。全年无一例差错事故和投诉。在今年的年终工作检查中,我的病历得到专家组的表扬,并被评为“优秀病历”。
回首2007年,总的感觉是忙&累,但我觉得很充实;尽管付出了很多,但面对患者的赞许、同事的夸奖和领导的认可,我觉得所有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最后祝愿我院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原文链接(公文易文秘资源网-转载时请保留):时光飞逝,2008年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回首2007年,在各位老师和同事的指导关怀下,我在思想、工作、学习上又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向各位老师汇报如下。
一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自从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选择了“奉献”。医务工作者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曾被誉“白衣天使”和“生命的守护神”,可只有医务工作者才知道实际工作中的艰辛。我科是以消化、呼吸为主的综合性科室,危重患者多,平时经常加班加点,早出晚归,已成为家常便饭。适逢2007年我县新合疗的开展,住院患者剧增,节假日尤为明显。每逢节假日,看到其他单位人员休假,而我们却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心血和汗水。面对家人的埋怨,朋友的责备和外人的嘲讽,有时我甚至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动摇过,可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的笑脸,看到一个个危在旦夕的患者重获新生,所有的怨气都会烟消云散。
二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在医务人员身上再恰当不过。面对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的涌现,我从年初即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周花一定时间通过网络和电子书刊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及时为自己充电。积极参加院科组织的学术讲座和疑难病历讨论,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并于2007年上半年参加了市卫生局举办的内科骨干医生培训班,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努力使自己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不致落伍。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接诊每一为患者,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虚心向科主任和上级医师请教,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记得曾有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患高血压5年,血压最高180/120mmhg,因既往小时候可能患有“急性肾炎”,曾在我院诊断为“肾性高血压”并多次在交大第一医院就诊。但因该患者从未有蛋白尿和血尿表现,无浮肿,且临床上不支持“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期间患者有腿软,乏困无力症状,但查电解质示:钾正常,或稍偏低,结合上述线索即怀疑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但反复行腹部B超,肾上腺CT等均无异常,根据该患者病史,我们仍高度怀疑“原醛”。后该患者转至西安交大第一医院,经住院两周后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T证实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已行手术切除术,现已康复。还有一位62岁“胸腔积液”患者,经检查确诊为“TB性胸膜炎”。在住院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急促,活动后尤为明显伴咳嗽、心悸、胸闷,急查心电图示:“窦速”。结合患者胸水已消失,有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经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无缓解,高度怀疑“肺栓塞”。在我院行“心超”及“胸部CT”均无明显异常,而“血浆D-二聚体”,“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我院无法检查,在我院现有技术力量无法确诊的情况下,科主任决定由我连夜护送患者转至西京医院,返回医院时已是凌晨4点多。第二天该患者家属电话告知在西京医院确诊为“肺栓塞”,并急诊行溶栓治疗,现已康复。类似这样的病例很多。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当时仔细的分析和高度的警惕心和责任感,很有可能造成患者的误诊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全年共分管病人约340人次,参与科内危重病人抢救约100人次。通过管理危重疑难病人,一方面丰富了我的临床经验,提高了应对危重患者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危重疑难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确诊率。
三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法”来约束自己。
随着人民对健康期望值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在各级医院已比较常见。经常听到某某医院发生了“医闹事件”。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大部分纠纷的起因还是有我们医务人员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多年以来,我严格按照院科两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卫生法规来规范自己的医疗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严格执行病情告知义务,及时规范完成各种医疗文书,有效地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时为了一个患者的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向家属告知和记录,多次在班外放弃休息,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并及时告知和记录。全年无一例差错事故和投诉。在今年的年终工作检查中,我的病历得到专家组的表扬,并被评为“优秀病历”。
回首2007年,总的感觉是忙&累,但我觉得很充实;尽管付出了很多,但面对患者的赞许、同事的夸奖和领导的认可,我觉得所有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最后祝愿我院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原文链接(公文易文秘资源网-转载时请保留):http://www.govyi.com/gongwenxiezuo/yiyaoweisheng/200805/255614.html
⑷ 医疗纠纷如何处理
若你们认为院方有责任,建议你们马上去封存病历。然后进行协商,若协商不成马上起诉。
另外如果你担心封存病历不可靠,那么你可以要求复印病历并加盖医院的印章。
强烈建议使用封存病历的方式。如果是只复印病历,院方若真有责任,可能会往病历中添加其他材料。
⑸ 西京医院护理专业面试有哪些问题呀
一、谈谈你对所报职位的理解与认识,你认为你对该职位有什么优势(谈谈你的报考原因)?
答:1、我所报考的是护理工作,我认为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非常神圣的工作。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工作,可以使病人消除病痛,及时恢复健康。
同时,干好护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
2、从事护理工作,我具有四个方面的有利条件。一是很喜欢护理工作,每当病人通过我的精心护理恢复健康,我会有一种成就感。二是对我已经从事护理工作11年,考取了护师资格,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各种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和护理要点,能及时准确的制定护理计划。三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工作职责,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四是善于融入团队,主动与同事进行沟通,学习他们的长处,力所能及的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形成工作合力。
二、当好一名护干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答:1、首先,护士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履行岗位工作职责,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患者,为期创造整治、舒适、安全、有序的治疗环境,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化要求,施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2、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和护理要点,能及时准确的制定护理计划。同时掌握护理心理学和护理伦理学,自觉学习掌握最新的护理知识。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与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3、当好一名护士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遇事沉着冷静,有条不紊的进行处治。
4、当好一名护士需要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主动与同事进行沟通,学习他们的长处,力所能及的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形成工作合力。
三、上夜班时,你的同事被叫去急诊帮忙了,就你一个人,然后一个很胖的病人你打了很多针就是打不上,然后病人对你发脾气,你怎么办?
答:1、遇到这种情况,我要保持冷静,越是忙乱越容易再犯错; 2、理解病人的心情,给病人道歉,争取能得到他的理解和支持;
3、事后好好总结,找出打不上针的原因,向经验丰富的护干请教,加强操作训练,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四、如果在医院你和患者有矛盾你应该怎么解决?(注:你本来做的事情就是对的,但是患者不理解说你是错的叫你道歉)
答:1、首先,我会顺从患者的意思道歉,这不是忍气吞声的表现,医疗行业应该把病人的安全健康摆在首位。来医院就医的患者,本身就抱有恐惧和忧虑和情绪,我们应该理解,因为我们乐观积极的态度同样可以影响到他们。
2、待患者情绪稳定下来后,我会积极与他进行沟通,耐心解答他们心里的疑问,用专业知识消除我们之间的矛盾,取得患者的理解支持。
3、如果还是解决不了,我会向护士长或医生反映,寻求帮助和解决办法。
五、手术后护士发现,只剩下六块纱布,而她明明记得是七块,医生却说我是主任还是你是主任,谈谈你的看法?
答:1、首先,应该肯定护士的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是正确的,如果一块纱布真的被遗忘在病人体内,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就是医生应该具备的其本素质。
2、对于医生来说在自己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本着为病人负责的态度,要验证护士所说的话的正确性。
3、医生和护士之间既相当于上下级关系,又是合作关系,而且目的一致,都是为了治好病人。因此,护士发现问题应认真负责的提出,医生应实事求是的听取和验证。同时,护士立足本职工作,维护医生的在救治过程中的权威,不因意见未被采纳而消极工作。
六、你在值班时,手里已经有很多事务,护士长又交给你一件重要的事。你怎么办? 答:1、作为护士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相信这是护士长基于信任,或是实在抽不出人手,没办法才交办给我。既然是重要的事,如果我手里的事务与护士长交办的事情不发生冲突,我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把它办好。
2、如果实在不能抽出时间和精力,我会向护士长说明情况,能否另行安排。如果护士长交办的事情由我来做最合适,那我就请示领导协调我手里的事务,暂缓或交由其他人办理。
七、医生常常对病人隐瞒病情,你如何看待?
答:一般隐瞒病情主要针对重大疾病或绝症,是否把病情告知病人,我认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大多数病人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都会陷入绝望,精神首先会垮掉,有的还会拒绝治疗,十分不利于后续治疗,这时,隐瞒病情就有利于救治病人。但是如果病人已经有所察觉并坚持询问病情,我们就应该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采取委婉的方式告诉其病情,同时多加开导,帮助其渡过心理难关。在处置方式上,我会严格按照医生的安排,与其保持口径一致。
八、你的工作专业性很强,而你的领导对技术操作不熟悉,经常叫你做这做那,让你无可适从,你会怎么办?
答:1、人各有所长,领导对技术操作不熟悉,但他组织、领导、协调能力比我强,在实际工作中这种现象不足为奇,应该承认和接受这种现象。
2、领导是决策者和组织者,我是执行者,一般情况下要服从领导安排,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但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违反操作技术规程,盲目执行可能造成损失或事故,要说服领导改变决策或拒绝执行。
3、要经常和领导进行沟通,促使他熟悉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操作规程,在每项工作安排和下达任务前,多提建设性意见,供他参考。
九、假设你在某单位工作成绩比较突出,得到领导肯定。但同时你发现同事们越来越孤立你,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准备怎么办?
答:1、工作成绩得到领导肯定是件好事情,我会更加努力。
2、医疗是非常讲求团队合作的工作,如被同事孤立,我会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及时查找原因,主动修复与同事关系。
3、具体做法上,我首先会通过换位思考及与同事真诚交流,找出被同事孤立的原因。工作中,想问题办事情我会从大局出发,主动帮助同事,不擅长的方面主动向同事请教,并把成绩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融入工作集体。
十、作为一名护士,你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答:1、我已从事护理工作10年,考取了护师资格,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基础知识和医疗工作素养,遇事比较冷静,处事比较干脆利落。
2、我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和同事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有良好的倾听和沟通能力,乐意帮助同事,共享成绩和荣誉。
3、我身上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新护理知识掌握不够、与病人沟通技巧还需要加强等。十一、对于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应该如何处治? 答:1、造成医患关系比较紧张,我认为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客观上,医疗知识是非常专业的系统知识,按现行教育制度,本科、研究生就需要学习实践5-8年,才能走上工作岗位,相对的,病人掌握的医疗知识极为有限,这就形成了严重的知识不对称。如果病人治疗预期非常高,或是医生解释沟通工作不到位,就极易发生误解,导制医患关系紧张。同时,每个行业、每个工种都有操作失误或出现残次品的概率,医疗行业也不能违背这个规律。但医疗行业的服务对象是人,任何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客观原因。
主观上,个别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标准不高,掌握专业技术不牢固,不善于与病人进行沟通,存在操作失误、开大处方、收红包等现象,败坏了医疗队伍形象,是引起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主观原因。从患者方面来看,对医疗知识不了解,对治疗效果预期过高,就会怀疑医治效果,造成紧张关系。
2、我认为,要缓和医患关系,医务工作者应该主动作为。在医患关系中,病人属于较弱势的一方,因为治疗方案由医务人员制度和实施,病人所掌握的医疗知识极为有限,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医务人员手中。具体来讲,医务工作者要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从严律己,视病人为亲人,全心全力的实施治疗。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医疗知识,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制定实施科学的治疗方案,及时有效的消除病人的病痛。要积极主动的与病人沟通,使其尽量了解自身病情,以及治疗方案的目的和阶段性效果,取得病人的理解和支持。
从外围环境来讲,要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及时有效的医疗事故评判和赔偿机制,及时化解医疗纠纷,维护医务工作者、病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权利。
⑹ 去医院复印病历需要带什么证件急求。。
(1)申请人提出申请,提交有关证明材料,如患者本人及其代理人申请,应提供其有效身份证明及关系证明;申请人为保险机构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
(2)审核申请并提供复制。受理申请后,应当在医务人员按规定的时限完成病历后予以提供。医疗机构受理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申请后,由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职人员同志负责保管门(急)诊病历保管的部门或病区。
大量的病历资料分析可以客观地反映出医院工作状况、技术素质、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医德医风等医院管理水平。病历中的许多素材是国家卫生统计的重要指标。
因此,检查病历、分析病历,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了解医院工作状态、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病历的分类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临床医务人员贯彻“三级预防”原则,防病防残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与发展情况,为控制和落实预防措施、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提供依据。病历是处理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因此,病历是有效地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合法
⑺ 主治医师述职报告
时光飞逝,2008年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回首2007年,在各位老师和同事的指导关怀下,我在思想、工作、学习上又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向各位老师汇报如下。
一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自从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选择了“奉献”。医务工作者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曾被誉“白衣天使”和“生命的守护神”,可只有医务工作者才知道实际工作中的艰辛。我科是以消化、呼吸为主的综合性科室,危重患者多,平时经常加班加点,早出晚归,已成为家常便饭。适逢2007年我县新合疗的开展,住院患者剧增,节假日尤为明显。每逢节假日,看到其他单位人员休假,而我们却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心血和汗水。面对家人的埋怨,朋友的责备和外人的嘲讽,有时我甚至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动摇过,可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的笑脸,看到一个个危在旦夕的患者重获新生,所有的怨气都会烟消云散。
二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在医务人员身上再恰当不过。面对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的涌现,我从年初即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周花一定时间通过网络和电子书刊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及时为自己充电。积极参加院科组织的学术讲座和疑难病历讨论,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并于2007年上半年参加了市卫生局举办的内科骨干医生培训班,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努力使自己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不致落伍。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接诊每一为患者,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虚心向科主任和上级医师请教,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记得曾有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患高血压5年,血压最高180/120mmhg,因既往小时候可能患有“急性肾炎”,曾在我院诊断为“肾性高血压”并多次在交大第一医院就诊。但因该患者从未有蛋白尿和血尿表现,无浮肿,且临床上不支持“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期间患者有腿软,乏困无力症状,但查电解质示:钾正常,或稍偏低,结合上述线索即怀疑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但反复行腹部B超,肾上腺CT等均无异常,根据该患者病史,我们仍高度怀疑“原醛”。后该患者转至西安交大第一医院,经住院两周后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T证实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已行手术切除术,现已康复。还有一位62岁“胸腔积液”患者,经检查确诊为“TB性胸膜炎”。在住院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急促,活动后尤为明显伴咳嗽、心悸、胸闷,急查心电图示:“窦速”。结合患者胸水已消失,有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经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无缓解,高度怀疑“肺栓塞”。在我院行“心超”及“胸部CT”均无明显异常,而“血浆D-二聚体”,“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我院无法检查,在我院现有技术力量无法确诊的情况下,科主任决定由我连夜护送患者转至西京医院,返回医院时已是凌晨4点多。第二天该患者家属电话告知在西京医院确诊为“肺栓塞”,并急诊行溶栓治疗,现已康复。类似这样的病例很多。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当时仔细的分析和高度的警惕心和责任感,很有可能造成患者的误诊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全年共分管病人约340人次,参与科内危重病人抢救约100人次。通过管理危重疑难病人,一方面丰富了我的临床经验,提高了应对危重患者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危重疑难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确诊率。
三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法”来约束自己。
随着人民对健康期望值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在各级医院已比较常见。经常听到某某医院发生了“医闹事件”。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大部分纠纷的起因还是有我们医务人员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多年以来,我严格按照院科两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卫生法规来规范自己的医疗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严格执行病情告知义务,及时规范完成各种医疗文书,有效地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时为了一个患者的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向家属告知和记录,多次在班外放弃休息,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并及时告知和记录。全年无一例差错事故和投诉。在今年的年终工作检查中,我的病历得到专家组的表扬,并被评为“优秀病历”。
回首2007年,总的感觉是忙&累,但我觉得很充实;尽管付出了很多,但面对患者的赞许、同事的夸奖和领导的认可,我觉得所有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最后祝愿我院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原文链接(公文易文秘资源网-转载时请保留):时光飞逝,2008年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回首2007年,在各位老师和同事的指导关怀下,我在思想、工作、学习上又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向各位老师汇报如下。
一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自从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选择了“奉献”。医务工作者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曾被誉“白衣天使”和“生命的守护神”,可只有医务工作者才知道实际工作中的艰辛。我科是以消化、呼吸为主的综合性科室,危重患者多,平时经常加班加点,早出晚归,已成为家常便饭。适逢2007年我县新合疗的开展,住院患者剧增,节假日尤为明显。每逢节假日,看到其他单位人员休假,而我们却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心血和汗水。面对家人的埋怨,朋友的责备和外人的嘲讽,有时我甚至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动摇过,可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的笑脸,看到一个个危在旦夕的患者重获新生,所有的怨气都会烟消云散。
二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在医务人员身上再恰当不过。面对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的涌现,我从年初即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周花一定时间通过网络和电子书刊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及时为自己充电。积极参加院科组织的学术讲座和疑难病历讨论,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并于2007年上半年参加了市卫生局举办的内科骨干医生培训班,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努力使自己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不致落伍。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接诊每一为患者,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虚心向科主任和上级医师请教,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记得曾有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患高血压5年,血压最高180/120mmhg,因既往小时候可能患有“急性肾炎”,曾在我院诊断为“肾性高血压”并多次在交大第一医院就诊。但因该患者从未有蛋白尿和血尿表现,无浮肿,且临床上不支持“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期间患者有腿软,乏困无力症状,但查电解质示:钾正常,或稍偏低,结合上述线索即怀疑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但反复行腹部B超,肾上腺CT等均无异常,根据该患者病史,我们仍高度怀疑“原醛”。后该患者转至西安交大第一医院,经住院两周后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T证实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已行手术切除术,现已康复。还有一位62岁“胸腔积液”患者,经检查确诊为“TB性胸膜炎”。在住院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急促,活动后尤为明显伴咳嗽、心悸、胸闷,急查心电图示:“窦速”。结合患者胸水已消失,有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经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无缓解,高度怀疑“肺栓塞”。在我院行“心超”及“胸部CT”均无明显异常,而“血浆D-二聚体”,“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我院无法检查,在我院现有技术力量无法确诊的情况下,科主任决定由我连夜护送患者转至西京医院,返回医院时已是凌晨4点多。第二天该患者家属电话告知在西京医院确诊为“肺栓塞”,并急诊行溶栓治疗,现已康复。类似这样的病例很多。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当时仔细的分析和高度的警惕心和责任感,很有可能造成患者的误诊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全年共分管病人约340人次,参与科内危重病人抢救约100人次。通过管理危重疑难病人,一方面丰富了我的临床经验,提高了应对危重患者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危重疑难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确诊率。
三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法”来约束自己。
随着人民对健康期望值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在各级医院已比较常见。经常听到某某医院发生了“医闹事件”。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大部分纠纷的起因还是有我们医务人员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多年以来,我严格按照院科两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卫生法规来规范自己的医疗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严格执行病情告知义务,及时规范完成各种医疗文书,有效地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时为了一个患者的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向家属告知和记录,多次在班外放弃休息,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并及时告知和记录。全年无一例差错事故和投诉。在今年的年终工作检查中,我的病历得到专家组的表扬,并被评为“优秀病历”。
回首2007年,总的感觉是忙&累,但我觉得很充实;尽管付出了很多,但面对患者的赞许、同事的夸奖和领导的认可,我觉得所有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最后祝愿我院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原文链接(公文易文秘资源网-转载时请保留): http://www.govyi.com/gongwenxiezuo/yiyaoweisheng/200805/255614.html
⑻ 西京医院医疗纠纷事故小组办公室电话是多少
029-84775507 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