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布依族能和汉族通婚吗
布依族可以和汉族通婚。布依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宗或同姓严禁通婚。也保有“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房制习俗。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自由,各地未婚的男女青年都喜欢借助年庆节俗、赶集和集体聚会的时机,以三、五人到七、八人自由组合的方式,通过谈天说笑和唱歌对调,倾诉或表达彼此的感情。
⑵ 布依族的民族历史
布依族历史:
出土文物
布依族先民一般认为是由“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上古时就生活在今贵州地区。建国后在平坝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威宁草海等地区发现40余种“有段石斧”及“几何印纹陶”等新石器时代的越人文化即是力证,时间是自殷商至战国初期。
春秋战国时期
据《华阳国志》记载,南盘江、北盘江、江水河流域是布依族先民濮越人的发祥地。红水河古称牂牁江,春秋时以江名国。《贵州古代志》考其国境包括今乌江以南延展到两广大部分地。战国时牂牁国衰,其北部夜郎,以至西汉末年,分布在这一地域的布依族先民,是古夜郎国的主体民族之一,仍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
汉唐时期
东汉至两晋南朝,布依族被称为“僚”。唐、宋、元时期则为“番”、“番蛮”、“西谢蛮”、“南谢蛮”等。隋唐时期,封建领主经济兴起,王朝始给布依族首领封号,实行羁縻政策。
明清时期
自明、清迄建国前称“仲家”、“仲苗”、“仲家苗”、“夷族”等。同时在本民族内部,复又有很多互称。如望谟县称彼此为“濮拉”,县境内的各区之间的布依族又称彼此为“濮洛”、“濮榜议”,贞丰县称册亨县的布依族为“濮央”,册亨县和罗甸县称望谟县的布依族为“濮曼”等等。
建国后
1953年经本民族共同商议,一致同意以本民族的自称为族称,统称为“布依族”。
⑶ 布依族的男人是不是跟汉族男人比起来难相处
要看你们的了解程度,跟民族无关,还有就是你能接受少数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吗
⑷ 布依族的生活习性和汉族有哪些不一样
1、布依族主要生活在贵州,居住干栏式石板房。
2、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服装。 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长裤...
3、婚姻实行自主婚。 接亲时要对歌,。 “跳花会”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动。
(4)布依族和汉族有关的矛盾纠纷扩展阅读: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
布依族的服饰特色是洁净淡雅和庄重大方。男子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包蓝色或白底蓝方格头巾。妇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或套镶花边短褂,或系花围腰,也有着大襟大领短袄,并配蜡染百褶长裙的。节日里还佩戴各种银质首饰。
布依族村寨多依山傍水或建于河谷平坝上。富有地区特点的“干栏”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圈牲畜和存放柴草。
布依族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近亲不婚,但流行“姑舅表婚”。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⑸ 史上布依族与汉族的战争
布依族由古代百越人演变而来。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汉族史籍中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经本民族共同商议,一致同意以本民族的自称为族称,统称为“布依族”。
清嘉庆二年(1797)夏历正月初,为了反抗官府重重剥削及强征农民去镇压苗民起义而爆发了大规模的南笼府少数民族布依族农民起义。起义坚持近一年之久,势力广达数百里。这次农民起义的领袖是少数民族布依族妇女王阿崇(1778—1797,号囊仙)和韦朝元(1768—1797,号光仙,人称“七绺须”)。同年八月,清廷连派重兵镇压,起义军因寡不敌众而失败。王、韦等被俘,后被送北京,英勇就义;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1854年独山州少数民族布依族农民领袖杨元保首先揭竿而起,领导少数民族布依族、少数民族苗族、少数民族水族、少数民族汉族等民族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数千人举行起义。攻抵独山州南门,揭开了贵州各族农民起义的序幕;1855年镇宁扁担山爆发了曾煜华等领导的少数民族布依族起义和上江(今三都少数民族水族自治县境)少数民族布依族罗光明领导的布依、水、汉等族人民参加的农民起义;此外,广大少数民族布依族农民还和苗、汉、侗、水等族人民一起参加了少数民族苗族农民领袖张秀眉、陶新春、岩大五等分别领导的农民革命军。所有这些农民起义都打击、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势力。鸦片战争以后,少数民族布依族地区还数次掀起了反抗帝国主义传教士进行文化侵略的斗争。主要有1906年罗发先领导的贵定少数民族布依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武装斗争和1907年韦仁兴领导的镇宁扁担山地区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滇桂黔边区纵队的领导下,镇宁、关岭、安龙、兴仁、兴义等地少数民族布依族青年组成了六马游击队(后改编为罗盘游击区第七支队)和兴义游击团,1949年11月解放军进入贵州少数民族布依族地区, 1951年3—5月解放军最后肃清了盘踞罗甸、望谟、册亨等地区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少数民族布依族地区获得了全面的解放。
王囊仙(1777—1797),女,布依族,本名王阿崇(又作阿从),自幼习武,能以巫术为人治病,以宗教形式组织布依族人民起义,民间称为囊仙(布依语,意为仙姑);嘉庆二年正月初五(1797年)起事,号称皇仙娘娘,其军最多时达数十万众,义军先后攻下普坪、贞丰、兴仁、兴义,直扑紫云、长顺、织金等地,各地的布依族、苗族、彝族人民纷纷揭竿而起,直指省城贵阳;清廷派大军镇压,使布依军渐陷困境,逐步退守;攻陷布依军根据地,生擒王囊仙等;用囚车押送北京,于农历十一月初七(1797年12月24日)将王囊仙凌迟处死,时年仅二十岁[26] 。
清代嘉庆年间南笼布依族大起义是嘉庆年间的历史大事之一,布依族因此在清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清朝统治者在贵州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后,加剧了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清代官吏、地主、高利贷者纷纷进入布依族居住地区,与当地农村中的土目、亭目、把事勾结起来共同剥削、压迫农民,霸占了大量土地的土司,不仅强迫农民种靠“印田”,而且平时要强迫农民为其服各种劳役,以供其婚丧、宴客、住、行及一切吃喝玩乐使用。封建地主、官吏、甚至差役兵士也利用一切机会敲诈勒索人民,连穿民族服装也被指为“违制”而受罚。在残酷剥削之下,清嘉庆二年(1797),暴发了以布依族为主体,有苗、汉各族人民参加的反清起义——南笼布依族起义——起义斗争历时8个月,震惊清廷,是清朝时期贵州一次震动面大,影响深远的农民革命斗争,也是布依族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起义。
韦朝元
韦朝元(1768—1797)清贵州南笼(治今安龙)人,又名德明,号七绺须。布依族。善拳能医。由于不满土官、流官、地主、高利贷者对布依族人民的残酷压迫,在乾嘉苗民起义影响下,于嘉庆二年(1797年)2月,联合王囊仙等组织本民族人民共同发动反清起义。义军势力全盛时期,占领了西北至今威宁、黔西,西抵云南边境,半个贵州及广西、云南部分地区。
⑹ 她是布依族,我是汉族,遭到家里人的反对,不允许我娶少数民族的女人,我该如何处理~谢谢
据我所知,布依族并没有什么禁忌,都不知道作为汉族人的你们的家人怎么反而会因为对方的民族而反对?
好好的跟家里人沟通一下,到底是不是因为对方是布依族而反对?
如果觉得她挺好,适合你,那就继续努力,共同赢得家里人的认可。
⑺ 布依族和汉族生下的孩子 算混血吗
不算,因为布依族和汉族在族源上是同源的同是炎黄子孙。
华夏族是个逐步融合扩大的概念。公元前4000年,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北部居住着夏族,晋南关中一带居住着华族,淮河以南和汉江流域居住着蚩尤的先人。公元前2700年夏族领袖黄帝东进,战胜华族领袖炎帝,两族达成联盟并将蚩尤灭掉,占据整个中原,华夏二族逐渐融合成华夏族。后来华夏族融合了藏缅族、吐火罗人、东夷、通古斯族、西戎、祝融氏、蚩尤后代、匈奴、鲜卑等。西汉时期,一个以华夏族为基础的新民族:汉族产生了。汉代汉族是由华夏族与东夷族、楚族融合而成的,也有部分羌族的血液。
⑻ 布依族有没有规定女人和汉族结婚了在离婚不能进家乡
民族习俗代替不了法律,只要你有合法身份没人能阻止你回娘家。最多是被他人说闲话而已。
⑼ 布依族的由来
布依族的由来:布依族由古代百越人演变而来。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汉族史籍中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
布依族早在上古就生活在今贵州地区,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原驻民。布依族与壮族同源,由古代的“僚”、“百越”、“百濮”等部族演变而来。
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有287万余人。现位居全国56个民族人口排名第12位。
布依族大部分以“布依”或“布越”自称。“布”是“人、民族”之意,“依”即“越”,是布依族族名专称。“布依”就是“依人(越人)”的意思
⑽ 布依族的人跟汉族比哪智商更高一些
天才是百分之99的汗水+百分之1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