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国的《反家庭暴力法》具体都有何规定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具体规定有以下几点。对家庭暴力者处拘留和罚款;家庭暴力可作为离婚理由;有反家庭暴力职权的公职人员对待家庭暴力案件不可玩忽职守;反对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单位、个人对家庭暴力有制止的权利。
⑵ 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保护和规定
家庭暴力法律最新规定:
1、根据《婚姻法》第43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回受害答人要求依法处理的,公安机关才能受理,受害人未向公安机关要求处理的,公安机关不予处置。
2、《婚姻法》第43条第3款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爱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的规定:“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欧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
(二)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四)虐待家庭成员,受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五)写恐吓信或者用其他方法威胁他人安全或者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胁迫或者诱骗不满十八岁的人表演恐怖、残忍节目,摧残身心健康的;
(七)隐匿、毁弃或者私自开拆他人邮件、电报的。
⑶ 反家庭暴力法是民法还是刑法
不能简单地说是民法还是刑法,家庭暴力的责任体现在三个方面: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家庭暴力是一种侵犯人权、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实施这种行为的人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根据新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2、行政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3、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
⑷ 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有些什么
家庭暴力法律最新规定:
1、根据《婚姻法》第43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受害人要求依法处理的,公安机关才能受理,受害人未向公安机关要求处理的,公安机关不予处置。
2、《婚姻法》第43条第3款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爱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的规定:“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欧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
(二)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四)虐待家庭成员,受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五)写恐吓信或者用其他方法威胁他人安全或者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胁迫或者诱骗不满十八岁的人表演恐怖、残忍节目,摧残身心健康的;
(七)隐匿、毁弃或者私自开拆他人邮件、电报的。
⑸ 《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哪些原则
根据中国妇联抽样调查,家庭暴力现象在我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发生在夫妻之间,还多发于父母与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与年迈父母之间。据统计,全国2.7亿个家庭中,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已高达30%,其中,施暴者九成是男性。每年有近10万个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体。这一背景下,将家庭暴力纳入有效的法律干预之下,刻不容缓。
在当前,我国法规对家庭暴力的干预仍零散的分布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执行力严重不足,缺乏综合性的专业立法,已难以跟上反家暴的现实需要。虽然从2000年至今,全国28个省(区)市都相继出台了反家暴专门法规或政策,但由于都属于地方层级的法律法规,在权威性和层级上都有待提升。因此,制定一部全国性的反对家庭暴力法殊为必要。
家庭暴力的发生有着多种原因,这意味着法律对于家庭暴力的干预也必须多样化,形成合力。全国政协委员李仁真曾建议,多机构合作的干预模式,是国际国内通行的一些做法,也是由家庭暴力的特点和受害人的需求决定的。此次立法草案对此作出了回应,其中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和学校、医疗机构等各方职责,并设立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应该说是充分因应了当下反家庭暴力的现实需要,增强了立法的现实针对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家庭暴力在我们社会更多只被视为只是家庭内部的问题,被道德化看待,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社会对于家庭暴力进行干预的进程。但无论从现实还是从各国的立法实践来看,遏制家庭暴力都需要且大多已被纳入法律程序。换言之,在看待家庭暴力的问题上,我们迫切需要从观念上予以重新审视。可以预期,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将大大提升整个社会对于家庭暴力行为的正确认识。
在一个文明和法治社会,家庭暴力不仅是对家庭秩序的破坏,对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威胁,更是对社会文明和法治底线的突破。反家庭暴力法若最终获得立法通过,这对于我国反对家庭暴力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⑹ 家庭暴力如何处理 妇女维权如何反家暴
我们对于家暴存在很多的误解,比如认为家暴只有零次与无数次的区别,因此,女人面对家暴,似乎只有离婚逃离的一个选项。
施暴者会一直施暴吗?的确有可能,这是因为人总是容易习惯于过去的、熟悉的行为模式,想要改变自身的行为模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哪怕人能够意识到某种行为是有害的或者错误的,但还是会不断重复。比如,吸烟、酗酒、滥赌……
但是,如果施暴者能够痛改前非,有较强的意志,具备开放的态度和自我完善的意愿,他就能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另一方面,如果施暴者的家人能够采取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也可以促使有家暴倾向的人改过。
缘盾情感作为专业机构,其实并不主张女人一旦遇到家暴就轻言离婚。首先,女人如果不幸遭遇到家暴,其实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果断的应对措施,女人可以跟施暴者设定明确、清晰的界限来保护自身,同时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离婚反而是“下策”。
其次,女人遭受到家暴后,也要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事实上,我们缘盾曾接受过的家暴求助案子中,女人或者是语言过分尖锐,无意或者故意踩到施暴者的某个“心理痛点”;也或者是不懂得“以柔克刚”,明知道施暴者开始动怒,还要故意硬碰硬,忽视了引火烧身的危险……
总之,当施暴者处于一种心理失控的状态时,聪明的女人应该及时安抚,或者暂时远离,而不是火上浇油,甚至刻意触碰对方的底线。毕竟,再温和的人也是有底线的,故意触碰对方的底线很有可能导致对方怒不可遏。
当然,这决不是给施暴者的错误行为找借口,无论如何,一家人都应该放下各自的偏见,真真正正地坐下来沟通交流,好好解决问题,任何暴力行为都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另外,施暴方一旦受到刺激,开启“家暴模式”时,往往处于单向思维的状态,这时女人千万不要跟施暴方讲道理,或者尝试跟施暴方硬碰硬,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说他喜欢听、体贴、暖心的话,让施暴方冷静下来,就有可能避免家暴的发生。
最后,家暴其实是负面情绪的释放方式,很多施暴者不懂得如何释放负面情绪,才会采取暴力手段。因此,女人平时多帮施暴者消除或者排解负面情绪是关键,跟他多沟通,引导他健康地释放负面情绪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每个案例中出现的变化太多,每一个成功的案例都是独一无二而不可复制照搬的,否则操作不好就会起反作用。因此,在实施之前最好咨询下情感导师,结合专业情感导师实时跟进指导才能让感情修复更加顺利。
⑺ 父母体罚孩子,会不会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看后果。伤情严重这些法律都用的上。打一下就要坐牢,走遍天下都没有这个道理。
⑻ 家暴违反侵权责任法吗
家暴是违犯侵权责任法的,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侵权责任法第二条明确确定了保护范围,家暴属于侵犯健康权的行为,严重的甚至会侵犯生命权。当然,如果是男方对女方家暴,还要违犯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第二条 保护范围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