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打遗产继承官司律师如何收费按什么标准收费
原则上协商确定,参考标注是按照争议的遗产数额,按照相应比例计算。通常百分之七或者八。
『贰』 在北京打遗产官司找遗产官司律师,哪个律师厉害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安全,本文当事人均使用化名。
本文系北京最好的遗产律师靳双权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案件介绍:
李鹏深和张楠在1978年2月4日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再婚,婚后没有生育子女,李鹏深在婚前有两名子女李函和李星,张楠有三名子女张毅、张龟和张武。李鹏深和张楠再婚时张毅年龄为16岁,还在上中学。李鹏深1984年的履历显示其配偶为张楠,子女为李函和李星。张毅1984年履历载明其父为李鹏深。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诉争房屋系李鹏深和张楠在婚后购买,产权登记在李鹏深名下,由李鹏深和张楠共同居住。2006年12月28日李鹏深去世,2010年12月21日张楠去世。张楠去世之前曾在2007年12月14日留下了一份公证遗嘱,其内容为:我丈夫李鹏深名下的诉争房屋是我们的夫妻共同财产,李鹏深在2006年12月28日去世,上述房产没有析产,在我去世之后,我自愿将上述房产中属于我的全部份额留给我女儿张毅继承,并指定为她的个人财产。
上述当事人因遗产继承问题没有协商一致,发生纠纷。
2013年8月张毅将李函、李星和张龟、张武起诉至法院,以李鹏深和张楠均立遗嘱将诉争房屋留给其为由请求法院判令诉争房屋由张毅继承。后张毅在2014年12月5日申请撤回起诉。
2015年3月8日,李函将李星、张毅、张龟、张武和张四起诉至法院,诉求法院判令李函继承诉争房屋一半的份额。
庭审过程:
在本案庭审过程中,张毅、李函、张四分别提交了李鹏深的代书遗嘱一份,张毅所提交遗嘱的内容为:我去世之后我决定将我房屋财产留给我女儿张毅所有。此份遗嘱有李鹏深签字,由何一深代书并有刘某的签字,落款系2003年6月27日。
李函提交的遗嘱内容是:我年事已高,我想把我名下的房屋属于我的部分由我的儿子李函继承,并指定为他的个人财产。此遗嘱有李鹏深签字,并由裴代书,见证人余文东签字,落款时间系2003年12月16日。
张四提交的遗嘱内容为:我时日不多,我决定将我名下房屋属于我的部分由我的孙子张四继承,并指定为他的个人财产。遗嘱落款的地方有李鹏深签字,由张某代笔,另外有见证人康某的签字,落款时间系2005年1月29日。
各当事人均对上述三份遗嘱真实性提出异议,但都没有提出对三份遗嘱的真实性进行鉴定。
法院另查明,张毅在2013年8月将李函等人起诉至法院时曾提交了落款时间为2003年12月16日的李鹏深的代书遗嘱,李函等人在该案件庭审中要求对遗嘱进行鉴定,经法定程序确定鉴定机构,鉴定中心对上述遗嘱进行鉴定,后该鉴定中心向法院出具了终止鉴定函,该函中鉴定中心表示关于上述遗嘱李鹏深签名真实性问题,因样本材料和检才间隔时间较长,且仅有两份,样本数量和质量不满足鉴定条件,书写形成时间鉴定本中心不受理。后该案件庭审中对代书人和见证人进行质询,后张毅撤回了起诉。
在本案审理中,其他当事人表示对张四提交的代书遗嘱的存在不清楚,真实性不予认可。张四表示直到2013年张毅起诉李函等人要求继承诉争房屋一事,在知道案件审理中张毅和李函都提交了李鹏深的代书遗嘱和遗嘱内容,并且知道了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结论。同时张四表示自己之前没有把遗嘱拿出来过,也没有告诉过其他人遗嘱的存在,李鹏深去世后没有明确表示接受遗赠,亦未主张对诉争房屋享有权利,连母亲张毅都不知道这份遗嘱的内容。
庭审中,各当事人均认可李鹏深和张楠的父母均先于两人去世,诉争房屋在李鹏深去世之前由张楠居住,张楠去世之后由张毅占有使用。
张毅和张四表示张毅在一年前将诉争房屋交给张四居住。
审判结果: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
登记在李鹏深的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诉争房屋归李函、李星和张毅所有,李函占有1/8份额,李星占1/8份额,张毅占有3/4的份额。
一审判决之后,李函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二审法院,二审法院经审理后判决: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北京最好的遗产律师靳双权案件点评:
北京最好的遗产律师靳双权认为,本案中,李鹏深名下的诉争房屋系李鹏深和张楠婚姻存续期间购买,属于双方的夫妻共同财产,根据《继承法》26条之规定,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意外,如分割遗产,应当现将共同财产的一半分为配偶所有,其余部分为被继承人的遗产。依照上述法律规定,李鹏深去世之后,诉争房屋一半的份额为李鹏深的遗产。
在本案中,李鹏深留有数份遗嘱,依照哪一份遗嘱继承是处理李鹏深遗产的重点。庭审中张毅、李函和张四都向法院提交了遗嘱,虽然上述遗嘱的真实性均有当事人提出异议,但由于参与本案诉讼的当事人均不申请鉴定,因此结合现有证据无法推翻遗嘱的真实性,因此法院对遗嘱真实性予以采信。
根据《继承法》20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张四所提交的遗嘱虽然是李鹏深最后所立的一份遗嘱,但由于张四并非李鹏深的法定继承人,因此李鹏深将遗产留给张四集成的行为系遗赠。根据《继承法》25条第2款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做出接受或者放弃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本案中张四在庭审之前没有出示过该遗嘱,也没有告诉其他当事人遗嘱的存在,李鹏深去世之后他也没有做出接受遗赠的表示,也没有想起他当事人主张对诉争房屋享有权利,并且在明知张毅将李函等人起诉至法院的情况下也没有做出接受遗赠的表示,其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没有做出接受遗赠的表示,因此应当视作他放弃接受遗赠。因为张四放弃受遗赠,所以遗赠的遗产应当依照法定继承办理。
依照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规定,应当由李鹏深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继承,其中子女包括了婚生子女、分婚生子女、养子女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李鹏深在和张楠结婚的时候,张毅还在上中学,年仅16周岁,没有独立生活,并且他的履历载明他的父亲为李鹏深,因此可以确定张毅和李鹏深之间形成了抚养关系,因此李鹏深去世之后诉争房屋中属于李鹏深的份额应当由其配偶张楠、子女李函、李星和张毅继承,并平均分配。
因张楠生前曾留下一份公证遗嘱,将诉争房屋中其享有的份额留给张毅继承,该公证遗嘱合法有效,应当依照遗嘱办理。因此诉争房屋中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所得1/2的份额及继承李鹏深遗产所占的1/8份额均由张毅按遗嘱继承。
综上所述,北京最好的遗产律师靳双权认为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律师提示:
安居房地产律师网首席律师靳双权提示各位当事人,当下社会的信用成本低廉,违约成本低,不遵守诚实守信原则的人占大多数,很多时候因对方的违约行为遭受损失,同时由于对相关法律的不了解,导致自己没有办法维护合法权益。安居房地产律师网首席律师靳双权作为一名从业十余年的专业房地产律师提示各位当事人,如果碰到房产继承、房产买卖时发生纠纷,一定要第一时间保留相应证据并寻求资深的房地产律师帮助,以期最大程度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叁』 北京市最擅长打继承官司的律师 如何认定遗嘱是否有效
有效的遗嘱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一)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一条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患有聋、哑、盲等生理缺陷而无精神病的成年人,他们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因此他们也可以立遗嘱。
(二)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不真实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种情况中:1、胁迫遗嘱人所立的遗嘱;2、欺骗遗嘱人所立的遗嘱;3、被非遗嘱人假造的遗嘱;4、被篡改的遗嘱;5、遗嘱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立的遗嘱。《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二条第二、三、四款规定:“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三)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到丈夫立遗嘱不经妻子同意便处分了全部夫妻财产,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九条规定:“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撤销。”
(四)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内容不合法的遗嘱主要有三个情况:1、遗嘱取消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2、遗嘱没有为胎儿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3、遗嘱内容违反其他法律。
(五)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即可采用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口头等形式。
『肆』 北京市朝阳区遗产继承的官司怎么打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安全,本文当事人均使用化名。
本文系最好的继承官司律师靳双权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案件介绍:
王建国和王卫国、王国山、王振系张衡和王伟的子女,张衡的丈夫王伟已经在张衡之前去世,张衡在2014年6月7日去世。张衡生前和王卫国共同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的房屋内,房屋系张衡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在张衡填写的《北京市城镇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家庭和收入核定表》之中的配偶一栏写明:丧偶。
该房屋系张衡原承租的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房屋被拆迁后安置的住房。张衡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房屋在2006年9月16日被拆迁,拆迁公司和张衡所签订的《拆迁安置腾退协议书》上写明:承租人张衡,承租人张衡,承租人户口人数为2人,应当安置人口2人,分别为其本人和王卫国。
张衡后于2014年6月7日死亡,张衡死后,王建国因房屋继承问题和其他兄弟姐妹发生了纠纷,遂王建国将其他兄弟姐妹起诉至法院,诉求法院依照法定继承分割诉争房屋,即每人占有诉争房屋四分之一的房产份额。
庭审过程:
在该案件庭审过程中,王卫国没有到庭,但提交了答辩状。王卫国在答辩状中辩称:本案的诉争房屋不全是遗产,只有二分之一是张衡的遗产。诉争房屋是2006年国家落实相应房地产政策给被告安置所得。当时被继承人因为由单位,单位为诉争房屋出资一部分,剩余一部分出资是政府考虑到王卫国属于无业的社会人员而出资的。诉争房屋是“标准租私房”,根据北京市政策,拆迁标准租私房时,房屋承租人在拆迁范围外没有正式住房的,在搬出时确有困难的,拆迁人可以给予资助或者提供房屋临时安置。根据北京市31号文件对共居人王卫国和承租人张衡共同安置,因此这个房子有一半是王卫国的,我们不同意王建国的诉讼请求。
王国山和王振也没有到庭答辩,同时递交了答辩状。其中王振如果依照法定继承判决,王振将会把自己的份额给王卫国。
经法院到北京市东城区建委询问,相关负责人表示拆迁安置针对承租人,具体分配情况以承租人为准,由承租人和家里人协商,如果人口多,可能面积会适当大一些。
庭审中,王卫国、王国山和王振均称张衡生前曾把四名子女叫到一起,表示诉争房屋归王卫国,由王卫国给其他兄弟姐妹每人5万。王建国对此不予认可。
经评估,该房屋价值为208万。
审判结果: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
位于朝阳区的诉争房屋归王卫国继承所有,王卫国给付王建国房屋折价款499032元、给付王国山房屋折价款499032元,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执行。
一审判决之后,王卫国不服一审判决结果,上诉至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三中院经审理后判决: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最好的继承官司律师靳双权案件点评:
最好的继承官司律师靳双权认为,本案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诉争房屋系张衡因其承租的私房拆迁所得,张衡系标准租私房的承租人,根据当时的房屋拆迁政策,张衡获得了购买经适房的资格并购买了本案所诉争的房屋,因此本案争议的房屋所有权应当认定为张衡一人所有,属于张衡的个人合法财产。
可能看到这里,有的当事人可能会问何谓“标准租私房”。靳律师解释道,“标准租私房”是个特有的历史词语,意指“文革”期间被没收的私房,在落实政策时,由国家规定房租并带着租户发还原私房房主的私有房屋。在相关房改政策落实后,为解决房屋承租人的居住问题,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建造了相应的小区,而这些小区的房屋价格一般比附近的经适房价格还要低。本案中张衡就是一名标准租私房的承租人,其也因此获得了购买经适房的资格。该购房资格系因特殊的身份关系取得,具有资格专属性,因此张衡购买上述房屋应当认定为其个人财产更为恰当。
本案中,在拆迁原房屋时考虑了张衡家里的居住情况而适当分配了面积大一点的房屋,并不能构成王卫国获得房屋所有权的依据。同时王卫国、王国山和王振也没有证据证明张衡生前对房屋进行了处分,即房屋归王卫国所有,由王卫国给付其他继承人每个人5万元。王卫国、王国山和王振也没有证据证明张衡生前留有遗嘱。
因此,诉争房屋应当依照法定继承办理,因原被告双方均为张衡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同时王卫国一直和张衡同住,对张衡所尽的赡养义务多,因此在进行遗产分割时应当多分。庭审中王振表示将自己的份额归王卫国所有,因此王卫国所分得份额比例大,房屋应当归王卫国所有,并且由王卫国给付其他继承人相应份额折价款。
综上所述,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伍』 打遗产继承官司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怎么打赢遗产继承官司
1、去哪打官司
对于继承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就是说,继承遗产的民事官司,当事人要到被继承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或到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这是法律规定的专属管辖,即当事人只能到上述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起诉,而不能到其他法院起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民法院还有级别管辖的问题,对于继承数额超过当地法院关于级别管辖规定的,应该到符合级别管辖的人民法院起诉。
2、怎么赢官司
(1)打官司就是打法律,“斗”法律,所以也得有战略战术。法律有实体法和程序法之分。
就实体法来说,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继承法律适用方面的司法解释。由于继承案件种类很多,因此,打官司的过程就是“寻找”法律的过程,当事人必须依具体案件“找”相应的法律依据。
就程序法而言,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的司法解释。当事人应当请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作出处理。
(2)掌握庭审技巧。
庭审技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艺术。当事人应当针对相关案情,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论辩方法、技巧等手段,尽可能使案情向着有利于自己的一方发展。
二、打遗产继承官司要注意哪些问题
1、明确诉讼请求的内容
由于我国法律实行的是“不告不理”原则,因此,当事人在告诉时,一定要具体而又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诉讼请求是什么,有哪些内容。
一般来说,继承案件的诉讼请求有两点:一是请求法院依法判决原告继承的遗产是多少,二是由被告承担诉讼费用及其他费用。就本案而言,当事人在起诉时,只考虑了一般情况,而忽略了双方当事人已经诉前就遗产继承问题达成了协议的客观情况,如果反悔而起诉,在提出诉讼请求时就必须明确请求法院撤消或变更原协议,同时也提出按照《继承法》的规定依法继承遗产。
2、处理好告多与告少的关系。
由于人民法院实行的是“不告不理”的原则,告少了法院也不能依照职权主动干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告多比告少好,但多与少又是相对的,必须根据案件作具体分析,还要考虑告多与诉讼费用的多少之间的关系问题。
“怎么打赢遗产继承官司”呢?从法律上讲“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没有证据的支持,即使有关系,也只能赢一时,不能赢到底。因此,当事人能否把好证据关,是成败的关键。要全面地收集好证据,运用好证据,仅靠当事人自己是不行的。这时,律师的作用不能低估。而且专业遗产继承律师清楚的知道“打遗产继承官司要注意哪些问题”,能从各处小细节帮助当事人赢得诉讼。
『陆』 北京房屋继承遗产纠纷
您的问题比较抽象,如果房屋产权式完全产权,房产证是老人一个人的名字,老人有配偶的,是夫妻共同财产。所立遗嘱如果是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法律形成,就是有效的。需要了解您的具体问题才能帮您解答。
『柒』 怎样打遗产继承官司
【案子管辖的问题】 对于继承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就是说,继承遗产的民事官司,当事人要到被继承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或到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这是法律规定的专属管辖,即当事人只能到上述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起诉,而不能到其他法院起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民法院还有级别管辖的问题,对于继承数额超过当地法院关于级别管辖规定的,应该到符合级别管辖的人民法院起诉。 【诉讼请求的问题】 1、明确诉讼请求的内容 一般来说,继承案件的诉讼请求有两点:一是请求法院依法判决原告继承的遗产是多少,二是由被告承担诉讼费用及其他费用。就本案而言,当事人在起诉时,只考虑了一般情况,而忽略了双方当事人已经诉前就遗产继承问题达成了协议的客观情况,如果反悔而起诉,在提出诉讼请求时就必须明确请求法院撤消或变更原协议,同时也提出按照《继承法》的规定依法继承遗产。 2、处理好告多与告少的关系。 由于人民法院实行的是不告不理的原则,告少了法院也不能依照职权主动干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告多比告少好,但多与少又是相对的,必须根据案件作具体分析,还要考虑告多与诉讼费用的多少之间的关系问题。 就起诉方来说,要把握以下向个方面: 一、要明确起诉的条件。 根据我国规定,当事人应该符合也下几个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否则,人民法院不受理。 二、符合起诉条件的,要写好起诉状。 起诉状是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一种诉讼文书。原告起诉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但以书面形式为原则,现在我国司法机关和法律部门都有专门的诉讼用纸,有固定的格式,按照规范要求去写即可。但在写起诉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写明诉讼请求,二是根据诉讼请求阐明诉讼事实和理由,事实要客观真实,理由要充分。 就被告方而言,对原告的起诉要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不能之不置理。 现实中,有的被告感到原告是无理告诉,或知道无理就不进行答辩了。不答辩虽然可以,是行使权利的一种方式,但同时也就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次辩解的机会,也失去了使法官全面了解案情的机会。这样,将直接影响自己的诉讼效果。 其次,要正确对待。 先要看对方主体是否合格。有无管辖权异议的问题,进而对诉状中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答辩。 再次,就是写好答辩状。 答辩状是被告针对原告的起诉,根据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驳斥对方,提出自己的主张要求的诉讼文书。答辩状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原告的起诉中的诉讼主体是否合格、列举事实是否真实,主张有无证据,请求是否合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力求做到针对性强、逻辑严密、条理清楚,证据充分、论述有力。 律师是专业人员,具有法律知识全面,诉讼经验丰富,因而,请律师就成为打官司的首选。当然,如果案情比较简单,自己又能说的清楚,就没必要请。但往往有的案件比较复杂,当事人又缺乏法律知识,无技巧和经验,请律师就非常必要了。 2、把好证据关。 从法律上讲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没有证据的支持,即使有关系,也只能赢一时,不能赢到底。因此,当事人能否把好证据关,是成败的关键。 要全面地收集好证据,运用好证据,仅靠当事人自己是不行的。这时,律师的作用就不能低估。根据民事诉讼案中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谁主张,谁举证。因此,当事人每提出一个主张,就必须有相应的证据予以支持。 打官司就是打法律,斗法律,所以也得有战略战术。法律有实体法和程序法之分。 就实体法来说,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继承法律适用方面的司法解释。由于继承案件种类很多,因此,打官司的过程就是寻找法律的过程,当事人必须依具体案件找相应的法律依据。 就程序法而言,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的司法解释。当事人应当请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作出处理。 二是掌握庭审技巧。 庭审技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艺术。当事人应当针对相关案情,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论辩方法、技巧等手段,尽可能使案情向着有利于自己的一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