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窜货算商标权侵权吗

窜货算商标权侵权吗

发布时间:2021-04-13 07:40:58

① 商标侵权是如何界定的

如何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
一、要以包括相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判断。
商标的基本功能就在于使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服务时便于识别这些商品和服务,以及他们的来源。商标相同或者近似也一般发生在市场中,受影响的主要是相关的消费者和特定经营者。所以事后法官审判案件在认定甄别商标相同、近似时,判断注意力也要回归到此种情景,也要以相关消费者和特定经营者的注意力为标准。这种注意力不是该领域相关专家所具有的注意力,专家的注意力过于专业可能出现判断标准过严的情况。但也不是一个与一般消费者有别的粗心大意的消费者的注意力,以他们的注意力判断又可能施之过宽,可能出现漏掉已经构成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情形。要以前边所提两者中间选择大多数相关公众通常的、普通的、一般的注意力为标准。这就涉及到行为主体的一种行为能力的判断,审判实践中也称为认定商标相同或近似的主观标准。法官在分析判断和采纳有关证据作为定案依据和产生心证过程中,都要坚持以相关公众一般注意力的标准。
二、准确地掌握对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整体、要部和隔离的比对方法。按照消费者在市场中对商标的感知规律,审判和行政执法实践中常常运用商标整体、要部比对和将商标隔离开比对的方法,来判断商标的相同,特别是商标的类似。
(一)整体比对,又称为商标整体观察比较,是指将商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观察,而不是仅仅将商标的各个构成要素抽出来分别进行比对。这是因为商标作为商品或者服务的识别标志,是由整个商标构成的,在消费者的记忆中留下的是该商标的整体印象,而不是构成该商标的某些单个要素。因此,当两个商标在各自具体的构成要素上存在区别,但只要将它们集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因此而产生的整体视觉,仍有可能使消费者产生误认,就应当认定为近似商标。反之,如果两个商标的部分组成要素可能相同,但是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并不会使消费者产生误认,即整体视觉不同,就不能认定为近似商标。
(二)要部比对,又称为商标主要部分观察比较,是指将商标中发挥主要识别作用的部分抽出来进行重点比较和对照,是对整体比对的补充。此种比对方法也是根据消费者在市场中对商标与商品的具体感受和记忆而采用的一种方法。一般地说,消费者对商标的感受和留下最深的记忆,是商标的主要部分或者称要部,即商标中起主要识别作用的部分。当两个商标的主要部分相同或者近似,就容易造成消费者的误认,就可以判断为商标近似。
(三)隔离比对,又称为对商标的隔离观察比较,是指将注册商标与被控侵权的商标放置于不同的地点在不同的时间进行观察比对,不是把要比对的两个商标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观察。这是一种基本的商标比对方法,无论在进行整体比对还是要部比对时,都应当采用隔离比对的方式。一般地说,消费者寻找自己所要的商品,总是凭着以往头脑中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宣传所遗留的商标印象,在市场中寻找所感知的某种品牌的商品或者服务。在市场中,不同商标的商品一般也不是同时摆放在同一个柜台中。在消费者的思维中,多数情况下不是两种要比对的商标同时存在,而是存在以前见到过在头脑中记忆的商标,与当前见到的商标的比较。
在事后的侵权判定中,利用消费者的此种思维模式采用隔离观察比对的方法,更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被控商标所造成混淆的可能性和程度。将两个商标放在一起进行比对,不同于消费者在市场中实际购买交易的情况,有可能使法官更关注两个商标的不同点,不能准确地判断消费者实际交易中可能产生的混淆。

② 是“窜货”还是商标侵权

案情介绍:
2011年5月30日,江北工商分局接到舟山某工商分局来函及相关材料,称宁波路林市场个体户董某销往舟山个体户沃某的100箱(600瓶)香格里拉大藏密牌青稞酒(以下简称“青稞酒”)是侵犯香格里拉酒业公司商标权的商品,相关材料里有投诉书和鉴定证明书(仅从外观鉴别),沃某未及销售的456瓶青稞酒已被舟山某工商分局查扣,并按商标侵权进行处罚。
经调查,董某称,因青稞酒在舟山市场需求比宁波旺盛,价格比宁波高,为多赚些钱,他于2011年4月10日就从宁波二号桥市场胡某处以170元每箱的价格购进100箱这批青稞酒,并于4月19日以190元每箱的价格销售给舟山沃某。胡某称,该批酒事实上是正品青稞酒,因得知董某要将这批酒销往舟山,但香格里拉酒业公司,为增加销售业绩,并为逃避生产商惩罚(生产商实行地区差别价格,禁止不同地区青稞酒相互流通),其擅自用砂轮把瓶口封纸上的“华伊酒庄”和瓶肩上的“11848”字样打磨掉,然后擅自委托他人仿冒印制了新的商标标识(仅少了“11848”字样)更换了酒瓶上原来的商标标识。
另查明,这批酒与正品青稞酒有两个显著区别:一是,该批青稞酒的瓶口封纸和瓶肩处各有近两平方厘米左右不规则的打磨缺损痕迹,而在正品青稞酒的相应位置,瓶口封纸上标的是“华伊酒庄”字样,瓶肩上是“11848”钢印字样。二是,该批酒的商标标识与正品青稞酒的商标标识上粗看基本相同,都有“香格里拉?”、“大藏秘?”等字样,但细看后发现,后者商标标识上几十个小字“11848”是前者所没有的。同时查明,“华伊酒庄”字样表明这批酒是宁波华伊酒庄从香格里拉酒业公司订购并投放宁波市场的,“11848”则是该批酒在宁波销售的地区编码。上述字样是生产商用来惩罚跨地区销售的总经销商及二级经销商的依据。“香格里拉”、“大藏秘”是香格里拉酒业公司在青稞酒上的注册商标。
意见分歧:
对该案是否构成商标侵权,执法人员存在三种意见:
第一种观点认为:董某销售的包装上带有打磨痕迹的青稞酒的行为构成了商标侵权。因为生产厂家对自己的产品很熟悉,能以专业的眼光鉴别是否假冒产品,既然生产厂家出具了鉴定报告证明该批青稞酒不是其生产的产品,就应当按照商标侵权进行处罚。
第二种观点认为:董某的行为不构成商标侵权。理由如下:从该批青稞酒与正品青稞酒的外观比对来看,该批青稞酒的瓶口封纸和瓶肩被打磨掉的有可能是“经销商的字号名称和地区编码”,因为制售假冒产品的人,总会想方设法使其产品看起来更像正品货物,而不会故意留下明显的磨损痕迹,让消费者很容易产生怀疑。再者,生产商因抓不到惩罚“窜货”经销商的有力证据,转而利用工商部门打压这些经销商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没有其他证据印证的情况下,仅凭生产商的鉴定报告,就认定董某销售的这批青稞酒是假冒产品,理由并不充分。
第三种观点认为:董某的行为构成了商标侵权行为。理由在于,虽然,从本案调查的各种情况综合分析,该批青稞酒的瓶口封纸和瓶肩被打磨掉的有可能是“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区编码”,也即董某所经销的该批青稞酒本身有可能是正品的香格里拉青稞酒,但是,该批青稞酒的商标标识是胡某未经过生产商同意擅自委托他人印刷并更换上去的,所以,这些商标标识是假冒标识,进而黏贴了假冒商标标识的正品香格里拉青稞酒也构成商标侵权商品,因此,董某的行为构成销售侵犯他人商标权的商品的违法行为。
评析: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即董某的行为不构成销售侵犯他人商标权的青稞酒的违法行为,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仅凭生产商的外观鉴定报告就认定这批青稞酒是假冒产品过于轻率。既然涉案的经销商和生产商对这批青稞酒是否属于假冒产品存在相互矛盾的意见,在本案中,生产商就是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根据最佳证据规则,其提供的证据的可信度比较低,其鉴定结论的真实性还有待检验和印证。如果没有其他证据进行印证,仅凭生产商自己出具的鉴定报告就认定该批青稞酒是假冒商品,理由并不充分。
第二,如果认定这批青稞酒是假冒产品,则难以排除合理怀疑。从我们的执法经验和生活经验可知,制售假冒产品者,为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总会千方百计使其所制售的假冒产品从外观上看与正品货物一摸一样,唯恐其被人看出破绽,因而,假冒产品很容易蒙蔽消费者的眼睛。而本案中,董某所销售的青稞酒,普通消费者从外观上很容易看出明显的破损痕迹,这不符合制售假冒产品者的普遍心理,也不符合假冒产品以假乱真的特征。如果我们认定这批青稞酒是假冒产品,那么,造假者为何违背常识制售有明显缺陷的产品?对此,生产商和执法人员都难以作出合理解释。也就是说如果认定这批青稞酒是假冒产品,难以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第三,这批青稞酒很可能是“窜货”的正品香格里拉青稞酒。从一般市场情况来看,生产商为获得较高利润,往往与各地区的经销商约定只能在其划定的地区销售其产品,而不能跨地区流通,而经销商为获得较高利润,违反约定暗中向价格高的地区销售商品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在生产商和经销商的博弈中,生产商往往因抓不到确凿证据而对违约经销商无可奈何。香格里拉酒业公司限定其青稞酒不能跨地区销售的情况确实存在,而青稞酒在舟山比宁波销路好、价格高,也是客观事实。基于此,笔者认为,胡某和董某为增加各自的销售利润,并逃避生产商的惩罚,相互串通,将正品青稞酒瓶口封纸和瓶肩上的地区标识打磨掉,再更换上新的商标标识,然后由董某销售往舟山,这种可能性也比较大。
第四,更换商标标识的正品青稞酒也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假冒产品。尽管,该青稞酒的商标标识是未经生产商允许而伪造并更换上去的,但是这只说明该批酒的商标标识是伪造的,不能说明该批青稞酒不是生产商自己生产的,不能说明该批青稞酒本身就是假冒产品。商标的功能就在于区别商品的生产者,而本案中,胡某从青稞酒瓶上撤下的商标标识中含有两个注册商标,即“香格里拉”和“大藏秘”,其更换上去的商标标识上仍然含有上述两个注册商标,而不是其他商标,不存在混淆商品生产者的情况,因此,不能认定该批青稞酒是侵犯他人商标权的商品。至于胡某擅自委托他人制造假冒商标标识的违法行为则应另行处罚。

③ 从哪些方面可以判定商标侵权

商标使用侵权行为分为以下几种:

1、没有获得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和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具体表现为四种:

(1)在和商标注册人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的注册商标;

(2)在和商标注册人同一种商品上使用和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3)在类似的商品上使用和商标注册人相同的注册商标;

(4)在类似的商品上使用和商标注册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如果您销售的是不知道是侵犯了商标持有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并且能够证明商品是合法取得和说明提供者的,可以不承担赔偿的责任。

3、伪造、擅自制造商标持有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4、没有获得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更换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

5、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作为商标名称或商标装潢使用,从而误导公众的。

6、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7、将和商标注册人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造成公众产生误认的情况。

8、将和商标注册人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注册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造成公众误认的。

9、复制、模仿、翻译他人没有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或主要部分,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导致公众混淆的。

④ 没授权,卖厂家的东西,算商标侵权么

算的,没有授权,是不能乱用其他人的商标的。

中国《商标法》规定:经商回标局核准注册的商答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对该注册商标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商标专用 权应当包括:
1)使用权:商标注册人有权在其注册商标核准备使用的商品和服务上使用该商标,在相关的商业活动中使用该商标。
2)许可使用权:商标注册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形式,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
3)独占权: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排他性的独占权利,其他任何人不得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近似的商标。
4)禁止权:对他人在相同或者类似的商品或者服务上擅自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高标的行为,高标注册人有权予以制止。
5)转让权:商标注册人有权通过法定程序将其注册商标有偿或者无偿转让给他人。6)继承权:商标作为无形财产,可以依照财产继承顺序由其继承人继承。

⑤ 哪些情况属于商标侵权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专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商标的;2、销属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这种行为称之为“反向假冒”;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⑥ 有人投诉我侵犯了他们的商标权,什么情况下算是侵权商标权呢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⑦ 串货行为被指商标侵权败诉并处理要求交罚款怎么办

认定商标侵权并非说是假货,在同类或相似产品上使用他人合法商标就构成商标侵权。
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第三十九条 有本法第三十八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处以罚款。当事人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罚款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十五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被侵权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十条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阅读全文

与窜货算商标权侵权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