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劳动纠纷问题
肯定是不合法的,由于用人方原因造成公司损失,可以从劳动者工资扣除,但是每月扣除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十。另外,公司是没有处罚权的。至于探亲假,肯定是要公司签字之后才可以执行,但是跟工伤费用无关。如果公司以此为理由拒绝签字,可以收集证据申请仲裁或者向上级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但是你的行为太过激,公司如果以你旷工为理由都可以直接开除了。
2. 劳动纠纷问题,工人非常无赖不讲道理
走法律途径,先验工伤,碰到这种人只能打时间上战术,让他自己退出
3. 劳动纠纷中都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您好,在发生劳动纠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劳动纠纷需要注意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
有的劳动者在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第一想到的是通过诉讼解决,即到法院起诉,但是这是不对的,因为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是劳动仲裁,劳动者得先到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在经劳动仲裁裁决后若对裁决结果不满方可到仲裁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劳动仲裁。
二、填写申请书
在填写申请书时单位名称请填写被申请的单位全称,有部分劳动者在遇到纠纷的时候填写申请书时只填写自己认为的单位名称,认为单位门前悬挂的即是单位名称,而有的时候单位所悬挂的名称只是一个单位的简称,并不是单位注册的名字,所以在写申请书的时候提前弄清单位名称很重要。
三、选择仲裁地
有的劳动者认为劳动仲裁需要到单位注册地去申请仲裁,但还有一条规定,劳动者也可以选择到实际工作地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了解这个点,可以方便当事人选择更利于自己的仲裁地,这样在地点上及时间上会更方便。
四、注意保留证据
我们说打官司其实打的就是证据,官司成败是与证据分不开的,证据包括书证,人证,录音录像,所以劳动者在遇到纠纷的时候,若想以后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证据缺一不可,比如保留好自己的劳动合同,比如保留好自己的工牌工号工作证件照,查询打印自己的社保记录,查询打印自己的工资明细,这些都可以做为证据向仲裁和法院提交。
五、还要注意仲裁及法院的诉讼时效
仲裁时效是一年,也就是说在发生劳动争议以后,仲裁的时效是一年,要在一年内申请仲裁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注意仲裁裁决书最后一段话,关于上诉至基层人民法院,也是有时间的,一般情况下是自收到该裁决书15日内对裁决不服就要及时的上诉,否则会过了上诉期限,导致裁决生效。
(1)应依照法定的时间和方式履行通知义务。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期间应提前三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2)要有证据意识。寻找用人单位违法行为证据,如办理离职手续时录音,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内容应符合《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患过职业病或在相关岗位工作过,离职时复印相关资料等。
(3)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4)注意辞职信措词,不要写请领导批准或请予以考虑等词语,否则决定权即交到用人单位处,由用人单位对要约进行承诺,演变成劳动者提出并协商解除,以使用人单位规避经济补偿。
(5)清算工伤、职业病赔偿事宜。
(6)借的钱、物品及时归还。
(7)拿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等不签字或签字备注(如不是协商解除等),以防万一。
(8)做好结算,如工资、加班费、未休带薪年假补偿、解除合同经济补偿等。
(9)看是否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支付违约金问题。违反服务期约定赔付违约金中提到的培训费用里面不应当包括培训期间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9)只有在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时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提出解除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只有用人单位先提出解除并协商一致时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08年前的最多不超过12个月),所以证据很重要。
4. 劳动纠纷问题
劳动合同口头是无效的,但是如果你有工资表,上班打卡记录等能证明你的劳动关系的证据,法院会视为你和工作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
5. 劳动纠纷的问题
不服劳动仲裁可以到法院起诉,具体条件:根据《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当事人提起劳动纠纷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 (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明确被诉人即对方当事人。 (3)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 (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超过期限的,一般不予受理。如果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逾期的,则应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予以说明。
6. 劳动争议处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目前我国各类劳动争议的数量急剧增加,且争议内容十分复杂,极易与民事争议、行政争议、人事争议相混合。加之目前我国劳动争议相关立法不尽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诸多缺憾,导致现实生活中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困难重重,因此,完善劳动争议立法和改革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已是迫在眉睫的焦点问题。
关于劳动争议范围的界定及定性问题我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直接法律依据有二个,其一是《劳动法》;其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除此之外,还有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依照上述法律,《条例》、《意见》及《解释》的规定,我国现阶段各种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受理劳动争议的范围有:
(1)我国境内的企业及个体经济组织与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本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具体包括下列几种争议:
①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③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目前在司法和实践中劳动争议范围的界定和准确定性主要涉及以下问题:双重劳动关系产生的纠纷如何定性。我国目前大量存在双重劳动关系,即一个劳动者具有双重职工身份和享有两个劳动关系。双重劳动关系或表现为两个劳动关系都是法定的,或表现为一个是法定劳动关系,另一个却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司法实践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无法确定谁是承担责任的用工单位。如隐性就业的职工由于与新的用工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该用工单位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和待遇,导致下岗职工不能享受应有的权利,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原单位和新单位都推诿责任,使劳动争议的处理难以顺利进行。而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相关法律、规定对双重劳动关系发生的纠纷解决并未作明确规定。笔者以为,对此可以借鉴和推广实务界的办案经验,即下岗职工隐性就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当其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时,应当按雇佣劳务关系对待,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可不予受理,即直接由法院进行处理;而当其与原单位因劳动权利义务相关问题产生的纠纷则属于劳动争议,按劳动争议处理。
7. 我想想问问大家关于劳动纠纷的问题
根据你的叙述你的单位已经严重违反劳动法的规定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你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局告他们是违法行为不要给120元温泉票费
8. 如何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和同事谈心谈话谈些啥
补充回答:1、需要收集的证据:应是能证明你是该单位员工、你工资多少。可以是你工作前后的登记表、和老板协商工资时的录音或证人证言、我的工作证或上岗卡、工友证明等。2、吃饭的登记记录?能证明你是企业员工?不太清楚这记录上的登记内容是什么,是公司内部食堂的饭票还是单位内部吃饭赊账记录?如果是,还可以用。如果只是外部饭店或酒店的记录,没多大用。3、只有7月份的考勤表,还得证明你是6月份入职的,没有考勤表还可以找工友证明和其他证据。4、怎么谈?收集好证据后,找老板书面提出辞职,要求企业在你辞职为你离如手续同时向你支付补偿和赔偿,并说明具体数额和计算方法。如果企业说不给,你就可以仲裁了。如果你估计谈也是不给,也可以不谈直接仲裁。5、可以录音,其中老板承认你是6月份进入企业的话可以和其他证据结合作为你以后仲裁的证据。1、“我要是想辞职还能申请双倍工资吗?”:(1)可以,但不签合同的双倍工资是要从你工作满一个月后才开始计算的,你工作一共才一个多月,能索要的可能是第一个月的工资、一个月后双倍工资,能要的不多。(2)双倍工资是因为对单位不签合同的惩罚,与你是否主动辞职没有关系。(3)你主动辞职:一般来说没有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但如果是单位不发工资而辞职:你仍然可以索要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工作不满半年的,补偿半个月工资。2、“我现在想辞职,我也不打算追究什么保险”:社保你有权请求补交,不过工作时间太短,要求补交也没有多大意义,可以不要。3、“请问他万一要是耍赖我改如何申请劳动仲裁,现在就要搜集证据吗?”:(1)写好仲裁申诉书,带上你的身份证、相关证据复印件到单位所在地劳动仲裁委申请就行了。(2)证据最好是在走前收集好,否则走后再收集更难。(3)需要收集的证据有:证明你是该单位员工、你工资多少的证据,可以是你工作前后的登记表、和老板协商工资时的录音或证人证言、我的工作证或上岗卡、工友证明等。4、申请劳动仲裁:应在你解除合同后一年内(自2008年5月1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劳动仲裁的时效已经从以前的60天变更为一年了)。5、另外,你辞职时,应提前以书面通知单位并注意留下你已经书面通知的证据,可以让单位给你条收到辞职信的收条、或是挂号、快递等方式邮寄并保留好挂号回执等凭证。
9. 关于劳动纠纷问题!
你应该做好以下事项:
1、收集能证明以下事实的证据(非常重要):
A. 能证明你和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说劳动合同,入职表,考勤记录,工资单等等。
B. 能证明公司已扣保险个人承担的部分而且未实际缴纳社保的证据,比如说工资单上的扣款明细,社保出据的相关证明等等。
2、书面向公司提交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上面一定要写明你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为:公司未依法为你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写明要求公司支付你依法应得的劳动报酬、补交所欠保险以及经济补偿金。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最好是以快递的形式寄给公司,你留下快递单作为已经递达通知书的证据。
3、与公司协商,要求公司支付你应得的劳动报酬、补交所欠保险以及经济补偿金。
4、如果公司拒绝,你可以凭你手上准备好的相关证据,直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你可以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1、要求公司补缴未依法给你缴纳的社保。
2、要求公司支付给你经济补偿金。
4、要求公司支付你应得的工资。
以下法律条文供你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
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10. 关于劳动纠纷的问题
劳动纠纷的问题可以找媒体,但是媒体没有执法权,所以建议找相关劳动部门;遇到内劳动纠纷解决办法:劳动容争议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种方式。(1)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或不愿意协商的,可以申请调解或提起劳动仲裁。(2)调解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协商不成时,可以向本单位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3)仲裁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提出仲裁请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60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4)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也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