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银行冲正纠纷案例

银行冲正纠纷案例

发布时间:2021-04-11 20:20:10

㈠ 求银行败诉的案例

对一起有关流动资金贷款借新还旧的银行败诉案例分析;
一、基本案情
1997年8月6日,A公司因生产急需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10万元,1998年8月5日贷款到期。由于A公司资金周转问题,不能按时还款,1998年7月24日A公司向B银行提出借新还旧,延长还款期限。为了降低贷款风险,B银行同意借新还旧,并要求A公司对新贷款提供担保。1998年7月28日,A公司持空白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及担保意向书请求C公司为其担保,C公司同意为其提供担保,并在空白的借款合同保证人位置及担保意向书上盖C公司公章和法定代表人印章。1998年8月4日,B银行与A公司签定了一份借款合同,约定:A公司向B银行借款10万元,用途为借新还旧,借款期限为6个月;C公司是担保人,当借款人不履行合同时由其承担连带偿还借款本息的责任,贷款人可以直接从保证人的存款帐户内扣收贷款本息。次日,A公司将10万元借款按事先约定偿还了拖欠B银行的旧贷款。贷款到期后,A公司未能如期偿还。1999年3月15日,B银行直接从C公司帐户上扣收10万元抵偿。C公司认为自己不知道借款合同的借款用途是借新还旧,担保合同应当无效;同时B银行未经其同意,擅自扣划其帐户存款,侵犯了储户所有权,请求法院判令担保合同无效,B银行返还被扣划的存款并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审理后认为,B银行与A公司恶意窜通,利用新贷款偿还旧贷款,签订的借款合同损害了保证人利益,C公司不应承担保证责任。B银行直接扣划C公司帐户款项,是侵权行为,应返还被扣划的存款,赔偿相应的利息损失。
二、案情分析
本案属于“借新还旧”借款合同的担保合同纠纷。C公司起诉时有两个诉讼请求,一是主张C公司担保行为无效;二是B银行直接扣划C公司存款构成侵权。
(一)C公司保证行为是否有效
对于保证合同是否有效,主要依据《担保法》第30条的规定来判断。判断的标准就是看签订保证合同时,银行和借款人是否构成对保证人的欺骗,是否向保证人隐瞒贷款借新还旧的真实用途,是否以欺骗的手段使保证人提供担保。如果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主合同,即借款合同的真实用途是借新还旧,则银行与借款人不构成欺骗,保证合同有效,保证人应当承担保证责任;如果保证人签订合同时不知道借款合同的真实用途是借新还旧,则银行与借款人构成欺骗,保证合同无效,保证人不承担担保责任。

在认定“借新还旧”的保证合同的法律效力时,一般首先看旧贷款保证人与新贷款保证人是否为同一人,或者是否旧贷款无保证人而新贷款提供了保证人。如果借新还旧中旧贷款与新贷款均有保证人,且保证人为同一人,即使在保证人出具保证时不知道银行与借款人进行借新还旧的情况下,保证人仍然要承担保证责任。因为债务人用新贷款偿还了旧贷款,就立即免除了保证人对旧贷款的保证责任,保证人承担的风险和责任就只针对新贷款,故较之债务人按照实际贷款用途使用新贷款,保证人在债务人借新还旧时承担的风险和责任要小。比如,债务人按照实际贷款用途使用新贷,而不是借新还旧,如果资金不能收回,则旧债未了又出新债,保证人因而要承担对旧贷款和新贷款两笔贷款的保证责任。由此,若借款人改变贷款用途而借新还旧的,对保证人的不利影响很小,反而只须对后一笔贷款承担保证责任,因此当旧贷款保证人与新贷款保证人为同一人时,无论其是否知晓新借款合同用途为借新还旧,保证人均应对后一贷款承担保证责任。对此,我国担保法有明文规定。我国《担保法》第30条第1款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数量、价款、币种、利率等内容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仍应当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如果借新还旧中,旧贷款没有保证人或旧贷款与新贷款的保证人不是同一人,新贷款的保证人不知道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进行借新还旧的,应按照《担保法》第30条第1款关于欺诈的规定,免除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因为此种情况下的借新还旧,不仅是债权人(银行)与债务人(借款人)串通实际变更主合同的贷款用途,未征得保证人的同意,而且保证人承担保证的可能是不良贷款,甚至是一笔死帐。原本就不能收回的贷款,却让保证人出具保证,显然对保证人不公平,违反民法上的公平原则;如果借新还旧主合同写明是借新还旧或以贷还贷的,或者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保证人知道借新还旧的事实还提供担保的,保证人仍然承担保证责任。
依据《合同法》第39条第1款规定,主合同当事人双方协议以新贷偿还旧贷,除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外,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一般说来,保证人在全面衡量债务人的履行能力及主合同内容的情况下,方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本案中,C公司不是旧贷款的保证人,A公司要求C公司提供保证担保时,只出示了空白流动资金借款合同,且未说明借款用途是借新还旧,而作为贷款人的B银行也未履行告知义务,即保证人C公司不知道其所担保的借款合同的借款用途是以新贷款偿还旧贷款。因此依据上面的探讨,C公司的担保行为应认定为无效,贷款人B银行存在不作为过错,C公司对A公司的违约行为不承担保证责任。

(二)银行直接扣划C公司存款是否构成侵权
尽管银行的扣划存款行为是依据借款合同的约定,但由于保证合同无效,保证人无须承担借款人A对债权人B银行的连带还款责任。因此在本案中,虽然作为保证人的C公司在空白的借款合同保证人位置及担保意向书上加盖了C公司的公章和法定代表人印章,但是“当借款人不履行合同时由保证人承担连带偿还责任,贷款人可以从保证人的存款帐户内扣收贷款本息。”这一条款并非是C公司与B银行达成的协议,C公司根本不知道这一条款的内容,它仅是贷款人B银行与借款人A公司之间在借款合同中的约定,是非法处分C公司合法权利的行为,该条款应属无效条款,不能约束C公司。因此贷款人B银行直接扣划保证人存款帐户内资金来偿还A公司贷款本息的行为构成侵权,应当承担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的责任。
三、有关建议
(一)如实填写贷款借新还旧的真实用途
在借新还旧中,除不能虚构借款用途外,还必须向保证人明示,避免保证人以“双方恶意串通,构成欺诈”要求免责。建议在贷款申请书、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中的“贷款用途”栏直接填明“本贷款用于偿还×××(合同编号)合同项下借款人所欠贷款人贷款本金”,以确保借新还旧行为的合法有效。
(二)对借新还旧的贷款用途的填写切忌懒惰
鉴于目前立法对借新贷款偿还旧贷款问题涉及甚少,各地法院判决也不同,为避免司法裁判风险,防止司法实践中判决保证人免除担保责任,银行应当规范贷款操作并注意证据保全。银行与借款人办理借新还旧贷款时,在旧贷款与新贷款均有保证人的情况下,无论保证人为同一人还是不同的人,一定要在借款合同的用途上写明“借新还旧”或“以贷还贷”,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让保证人在签订合同时知道银行与借款人进行的贷款是借新还旧。
(三)落实担保措施
由于借新还旧的特殊性,对贷款的担保一定要保证其效力。原贷款为担保贷款的,要重新办理担保手续。新的担保方式的风险不能高于原担保方式。原贷款没有担保的,要补办担保,并保证担保充足有效。
(四)扣收保证人存款帐户要慎重
银行贷款业务中,为了回收贷款的安全和快捷,银行通常从债务人的存款帐户中直接扣收贷款本息,但是银行在直接扣收时,一定要注意合法有据。建议银行在采取直接扣收贷款本息前,一定要与债务人达成扣收协议,并保存书面证据,如委托转帐付款授权书或扣款协议书等。

㈡ 银行职员出错,要冲正,后果严重吗

就是隔日冲账嘛!
你这种错误在银行里也很常见,但你这业务麻烦在不但隔日还隔月了,可能会造成当月有些报表统计错误。此外,在补正后,还得手工调积数,手续很麻烦。
不过放心,这种错误视造成的结果的严重性,决定对柜员处罚的多少。
只要不是太严重的隔日冲账(比如存取款业务),一般就是罚款了事,我们行这样一笔差错一般最高300元

㈢ 银行柜员在客户不知道的情况下把错误业务冲正并按正确的办理属于违法吗

1、对于汇款人,为了节省手续费,认可这笔交易,签字确认冲账的情况下,重新做一笔汇款。对其并无影响。
2、对于收款人,其账户流水上确实会因此多了一笔冲正交易。客观上可能给其带来某些疑问,但本质上并没有对其造成损失。
3、对于经办柜员而言,是其工作疏忽,给客户带来不便,其在向客户致歉的同时,客观上应受到银行内部一定的处罚。
另外说明一下:这种冲正交易是由于银行柜员工作失误造成的,并非由汇款人差错造成的,因此,银行是会进行冲正的。如果是汇款人差错,错汇收款人或者错汇金额,银行是不允许冲正的。

㈣ 银行里的冲正是什么意思

是系统自动冲正,就是没有成功。

㈤ 什么是银行冲正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冲正

银行冲正是指由操作员发起的,对已经成功记账的交易进行撤销的过程。而自动冲正则指由系统发起的,对不确定交易的撤销过程。 一般说来,冲正交易状态主要有三种:成功、失败和不确定。 自动冲正机制的使用原则和常见形式 自动冲正的滥用会导致账务的混乱,因此,自动冲正机制只有在某一方记账返回超时,银行方无法确定其记账结果,存在出现单边账的可能时,才可以采用。自动冲正的常见形式主要有两种:实时自动冲正和批量自动冲正。 1。实时自动冲正 2。批量自动冲正 批量自动冲正是指当某一方返回超时时,系统不立即进行冲正,只记录此次交易中的一些关键字到特定数据库或文件中,在某一特定时间集中到某一方完成的自动冲正。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批量自动冲正的时间可以是单个时间点,也可以是多个时间点。对多个时间点可以通过参数设置一个频率,自动冲正程序根据此频率定时发起一次批量自动冲正。批量自动冲正主要应用在批量转实时代扣业务中,由于这种业务在处理过程中不会与操作员进行实时交互,所以可以选择滞后冲正。 自动冲正机制的采用,不仅大大降低了单边账出现的可能性,而且最终表现为代理业务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易使用性。开发人员在进行实际系统的设计开发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加以考虑,比如,自动冲正后是否由系统重新发起交易等。

㈥ 银行里的冲正是什麽意思

冲正是为系统认为可能交易失败时采取的补救手法。

即一笔交易在终端已经置为成功标志,但是发送到主机的账务交易包没有得到响应,即终端交易超时,所以不确定该笔交易是否在主机端也成功完成。

为了确保用户的利益,终端重新向主机发送请求,请求取消该笔交易的流水,如果主机端已经交易成功,则回滚交易,否则不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终端。

(6)银行冲正纠纷案例扩展阅读:

自动冲正机制

自动冲正的滥用会导致账务的混乱,因此,自动冲正机制只有在某一方记账返回超时,银行方无法确定其记账结果,存在出现单边账的可能时,才可以采用。自动冲正的常见形式主要有两种:实时自动冲正和批量自动冲正。

不仅大大降低了单边账出现的可能性,而且最终表现为代理业务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易使用性。开发人员在进行实际系统的设计开发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加以考虑,比如,自动冲正后是否由系统重新发起交易等。



㈦ 银行挤兑的主要案例

央广网射阳来3月26日消息源(记者杨守华 黄传艳 实习记者董郢)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3月24号晚,网上一条有关“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遭遇近千群众挤兑现金”的新闻成为关注热点。报道称,当天,射阳农村商业银行设在盐城环保产业园的一个网点,遭遇近千群众挤兑现金,取款队伍一直排到营业厅外。
而引发“挤兑事件”的起因是一条关于“射阳农村商业银行要倒闭”的谣言,最终导致射阳农村商业银行不得不紧急调取大批现金,保障兑付供应,到目前为止,银行网点正在恢复秩序。
24号下午,盐城环保产业园庆丰村的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庆丰分理处门前人头攒动,许多人正在向营业大厅内挤。银行门口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不要相信谣言的字幕。在营业大厅内,多名警察在维持秩序,银行工作人员也不停的用喇叭向群众喊话,劝大家不要相信谣言。

㈧ 银行随意冲正

如果是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冲正的可以告他,冲正必需的是客户和经办柜员的情况说明,还需要很高级别领导的授权才可以完成。
试想一个随意就把客户存款冲正的银行谁还敢存钱?

㈨ 求银行内部欺诈案例~

同学,咋都是一个班的吧。。。

阅读全文

与银行冲正纠纷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