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拖欠货款算是诈骗吗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合同签订后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逃跑的,构成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的,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 5 千元至 2 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诈骗罪与一般合同纠纷的界限
1、考察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
2、看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欺骗行为。
3、看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
司法实践表明,行为人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在签订合同后,必然设法创造条件使合同得以履行,如果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也会愿意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对方损失。无疑,这属合同纠纷。但是,有些人在合同签订后,根本不去履行合同,往往是货款一到手,便大肆挥霍,造成无力偿还。这种行动足以证明他根本无意履行合同,完全是出于骗取财物的目的。因此,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4、看行为人在违约以后是否愿意承担违约责任。
5、考察行为人本履行合同的原因。
诈骗罪及其他诈骗犯罪的界限:
区分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及其他诈骗犯罪的界限关键在于诈骗行为是否是在经济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产生的,是,则构成合同诈骗罪,否,则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http://law..com/pages/chinalawinfo/1/63/_0.html
2001 年 4 月 8 日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 规定,合同诈骗的,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 5 千元至 2 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你先看一下,如果不明白,可以继续追问。判断的关键是,你有没有诈骗的主观意图,这里取决于你能否证明自己,只是暂时拖欠材料店货款,而并没有侵占货款为己有的主观意愿。另外如果立案,处理部门首先是公安局的经济侦查支队,然后是检察院决定是否批捕。
『贰』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区别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区别如下:
1、本质区别不同
合同诈骗是指,行为人是否具备签订、履行合同的条件,是否创造履行合同的条件。既没有履行的客观条件,又没有创造履行条件,说明行为人没有真正履行合同的诚意。
合同纠纷,开始签订合同时,并无明显的骗取故意。本身也具有合同的履行能力,但合同签订后,抱着能履行则履行,履行不了就拉倒的放任心理,不做积极努力,致使对方遭受严重损失,而将较大数额财物归自己一方非法所有或占有。
2、履约能力和履约行为上区别
根本无意履行合同,不想承担合同义务。只想单方享受权利,没有实际履约行为,这种行为应属利用合同进行诈骗。
合同纠纷是指,签订人有履约能力,可以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义务的能力。并承担相应的违约和赔偿责任,但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内没有履行合同的条款。造成的履约行为属于合同纠纷。
3、处理结果不同
经过法院认定,合同成立过程中及其内容是否具有欺骗性。利用合同诈骗犯罪的行为人从合同的要约或承诺到签订的过程,一般都充斥着欺诈行为,并且往往容易使对方轻信这种带有骗签性质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公安机关会对其进行依法办理。
合同纠纷虽然也有一定欺诈性质,但它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并不是从本质上的虚假。从合同的内容上看,属于合同纠纷的,合同主要条款一般比较确切、实际、公平,双方权利、义务比较对等。经由人民法院进行宣判,如果不按判决执行的,可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庭就行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