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对方把电话通话录音上传到网上是否侵权
侵权,侵犯隐私权,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承担停止侵害 ,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⑵ 法律诉讼中,电话录音能作为证据吧需要什么格式必须做鉴定么
电话录音可以作为证据,格式为MP3、CD等音频格式,需要经过法院鉴定,但是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录音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录音双方当事人的谈话当时没有受到限制,是自觉自由的意思表示,是善意和必要的,是为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
二、该录音证据录音技术条件好,谈话人身份明确,内容清晰,具有客观真实和连贯性,未被剪接或者伪造,内容未被改变,无疑点,有其他证据佐证。
三、手机通话录音,需选在信号好的地方,必须在录好后最少刻制4张光盘:法院、对方、你自己、你的代理人各1张,有MP3、CD等音频格式,在每张光盘上写明录音人、双方谈话人及双方的电话号码、录制设备、录制时间、录音时长等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中已明确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源同样可以作为证据向法庭提供,该《规定》第七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对于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民事证据的种类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3条的规定,证据有下列几种:
一、书证。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表等记载或表达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作为定案证据的书证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书证是以其记载或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
其二,书证的特质载体一般是纸张,但也包括面板、金属、竹木、布料、塑料等;
其三,书证的制作方法一般为手写,但也包括打印、雕刻、拼对等;
其四,某些书证必须具备法定形式,如身份证、户口簿、承运单等;
其五,书证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品,某些证据如果既能以其记载或表达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又能以其外部特征再现案件真实,该种证据则既是书证又是物证。当事人向法院提供书证时,应当提交原件,如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或节录本。为了便于人民法院审查,当事人提交外文书证时必须附有中文译本。
二、物证。一切物品均是客观存在的,都有自己的外形、重量、规格、特征等。因此,凡是以自己存在的外形、重量、规格、损坏程度等标志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物品及痕迹,即称为物证。民事诉讼中常见的物证有:所有权有争议的物品,履行合同交付的规格、质量有争议的标的物或定作物,侵权行为造成损害的公私财物及侵权用的工具、遗留的痕迹等等。
三、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像或录音磁带反映出的形象或音响,或以电子计算贮存的数据来证明案件真实的证明材料。在诉讼中,常用的视听资料主要有录音带、录像带、电子胶卷、微型胶卷、传真资料、电话录音、雷达扫描资料、电子计算机贮存的资料等等。视听资料可以分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电视监控资料、电子计算机贮存资料和运用其他技术设备获得的资料等类型。所以磁带录音最好。
北大法律信息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⑶ 电话录音侵权吗我朋友的电话被别人录音了,里面是对我的不好的话,我也听了以后特别气愤,连续好几天都
侵权了,我们是做电话语音系统的,如果是公司电话录音,录音只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虽涉及到到私人问题,但也不能随意扩散;若非公司的电话被录音,是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录音,本身就是侵犯别人的隐私,更何况是互联网传播!你可以起诉他!起诉他请律师的费用不用担心,待你胜了官司,全部由输方支付!
⑷ 对话录音违法吗能否作为证据
根据2002年4月1日最高法院新出台的规定,扩大了合法录音证据的范围,将违法证据限定为采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此类不合法证据包括擅自将窃听器安装到他人住处进行窃听等。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并有相关证据佐证的录音材料均可作为证据使用。如属以上情况,经法院审查属实后,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0条规定: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了新的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重新明确了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将非法证据限定在“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的范围。
根据该规定,《批复》曾作为非法证据规定的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的资料,不具有当然的非法性,原则上可以作为证据使用,除非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这是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个进步。
对此类证据的审查,首先需审查证据的取得是否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使用了其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确认证据的合法性,否则应直接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
再者此类证据按照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分类,应归属于视听资料,它较直观和可靠,有较强的证明力,但科技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两重性,这类证据不能排除伪造的可能,对该类证据的采纳仍应慎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当然以上对证据的审查应建立在双方当事人诉辩基础上,一般不应由法院依职权审查。
⑸ 请问,给对方电话录音,侵犯他的隐私权吗
根据目前国内的法律,只有利用他人隐私作出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才可以称为侵犯隐私权,并没有国外的法律规定的那么狠,现在隐私权隐私权都是国外的电视或者电影看多了。只录音,不对外公布就不算侵犯隐私。
可以,但录音证据不能做为直接证据使用,即录音证据不能单独证明事实,必须与其他证据配合使用方才有用,同时注意录音证据的提取必须合法,即录音不能侵犯他人权利。
⑹ 私下手机录音是否侵犯个人隐私权
视情况而定。
私自录音一般是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但如果私自录音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式取得,该录音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的规定,不论任何证据,包括私自录音,都不得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否则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
另根据第七十条第(三)项“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三) 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的规定,录音作为视听资料的一种,只要有其他证据佐证,其取得手段合法,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
因此,私自录音作为证据使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录音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是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
2、录音证据必须有其他证据佐证,不能单独作为证据。
司法实践中,认定私自录音是否违法,主要是录音这个行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者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一般场合的谈话,电话进行录音,本身并不违法。
2、如果在他人家里秘密安装窃听装置进行秘密录音,显然是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这样的录音是违法的。
3、在现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录音的场合录音,是违法的。例如,党政机关的有关会议,如果会议已经宣布禁止录音录像,在这种场合取得的录音就是违法的。
总之,判断录音是否违法,关键是判断录音的行为是否违反现行法律,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⑺ 电话录音是否侵权(没有经过同意)
没有犯法,但也不合法,理解吗?在合法与违法之间还有一个灰色地带,我们称之为不合法。如果作为涉案证据,除非双方都没有异议,法院一般不会以此作为定案依据。只是对案件有很小的影响力。
如果你要说录音侵权,那就必须建立在该录音对你造成了实质的损害且两者有因果关系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⑻ 没有经过对方允许,私自对电话进行录音违法吗
需要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违法,如果侵犯了他人权益,则是违法的;如果是合法的录音,并且是作为证据使用的,也不认为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根据《关于民事诉讼的若干规定》:
第六十八条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六十九条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一)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二)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
(三)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五)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8)电话录音侵权扩展阅读:
如果侵权,可以进行起诉。
根据《民法总则》:
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第一百一十一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