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嘀嘀打车更名滴滴打车或为商标侵权避嫌

嘀嘀打车更名滴滴打车或为商标侵权避嫌

发布时间:2021-04-07 22:25:24

A. 滴滴和嘀嘀的商标侵权一案对电商法的影响

由于《电商法》还处于起草阶段,故滴滴和嘀嘀的商标侵权案并没有对《电商法》产生影响,同时,商标侵权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明知或应知是侵权的行为人还要承担赔偿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商标法》第三十二条 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理论上也称为“反向假冒”行为。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结合《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这种形式的商标侵权行为是需要销-售者主观明知为要件的。

四、伪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须注意的是,这种侵权行为是商标标识的侵权行为,包括“制造”和“销-售”两种行为。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包括:

一、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二、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三、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或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四、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通过该域名进行有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活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近似商标

近似商标或标识的认定,是商标侵权判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同时具备“商标或标识构成近似”和“在同一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两个条件,侵权才能成立。近似商标与相同商标有所不同,在视觉上虽有一定差异,但在其他方面如发音、含义等方面与注册商标近似,并足以造成消费者的误认或混淆。考察两个商标是否属近似商标,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商标外观

即对两个商标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的视觉形象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进行观察,看是否能引起误认或混淆。如国内某公司的“HOVER”图形商标与国外某公司的已注册的图形商标“HOOVER”仅一个字母之差,视觉类似,加上发音基本相同,足以造成消费者误认,应认定为近似商标。再如国内某公司使用的“SAFINO”与国外某公司在先注册的“SANOFI”商标字母完全相同,仅最后4个字母排列顺序稍有不同,但两商标在文字整体结构和读音上十分近似,极易使消费者误认,因此构成了使用在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

二、商标读音

从人们的听觉出发,判断两商标是否因读音近似而导致混淆。如“滴滴”虽然与“嘀嘀”含义不同,但因读音近似,尤其是在汉语语言环境中使用,构成近似商标。

三、商标含义

分析两个商标是否含义相同或近似并导致消费者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如“BLUE SKY”与“蓝天”,中文含义一样,很容易使人误解生产厂商与特定商品之间的关系,误认为标注“蓝天”的商品系“BLUE SKY”的系列产品。

正常使用

他人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并不一定就构成商标侵权。这要视其使用是否具有正当理由而定。例如,“滴滴”是某企业在法律上的注册商标,另一企业在使用了“嘀嘀”文字。由于“滴滴”在这里既不是作为商标使用,又不是作为商品名称使用,而是对商品的正常说明,因此不应认定为对“滴滴”注册商标专用权构成侵犯。

其他因素

在商标侵权案-件认定过程中,除上述需要把握的因素外,还有可能涉及其他因素,如商标的知名度、显著性、具体使用方式、主观过错程度及商品的零部件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等。由于个案涉及的其他因素不一致,对商标侵权的认定也会不一致。就商标的知名度而论,一般来说,知名度越高,受保护的范围就越宽,他人擅自使用时被认定为商标侵权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案件影响

商标侵权问题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及其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它既涉及到立法、司法和执法等层面,也涉及到经济、文化、政治、外交等领域,因此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参考资料来源于:网络

一、http://ke..com/view/535233.htm

二、http://ke..com/view/84127.htm

B. 滴滴打车仍然侵权 滴滴该如何处理

原本在有质疑嘀嘀打车侵权之后,嘀嘀打车就迅速的更名为滴滴打车避开风波,不过如今更名后风波再现。日前,广州市睿驰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以擅自使用“滴滴”商标、服务项目与自己商标核定的服务相近、侵犯了自己商标权为由,将将滴滴打车运营商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目前,北京市海淀法院已受理此案并在进行进一步审理中。


滴滴打车仍然侵权

广州睿驰公司诉称,其公司拥有第38类第11122098号“嘀嘀”和第11282313号“滴滴”商标、第35类第11122065号“滴滴”商标。小桔公司通过软件信息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字样为“嘀嘀打车”、“滴滴打车”服务,并在提供服务的软件界面等处显著标注“嘀嘀”、“滴滴”字样,该服务包含“基于网络的信息传送、全球网络用户打车服务、语音通讯服务、出租车司机商业管理”等,与原告商标核定使用的服务相同或近似。

睿驰公司认为,小桔公司的行为侵犯了自己所享有的商标权,故起诉且要求小桔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并在其网站及全国主流媒体上刊登声明消除影响。

事实上,在今年年初,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就曾因“嘀嘀”商标问题与杭州某公司发生纠纷,并被对方以商标侵权为由告上法庭。5月20日,嘀嘀打车宣布更名为“滴滴打车”。

C. 滴滴打球商标侵权滴滴判赔70万,你认为审判结果合理吗

滴滴打球商标侵权滴滴判赔70万,你认为审判结果合理吗?

滴滴打球商标侵权滴滴判赔70万,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法院确实是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法律的相关规定作出了最好的裁决。并且这个案子在一审之后双方都没有提起上诉,也就意味着双方都对判决结果没有异议。

D. 如何站在法律的角度看待滴滴打球商标侵权滴滴的事件

如何站在法律的角度看待滴滴打球商标侵权滴滴的事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商业也是迅速崛起,而在这巨大的复杂商业环境之中,总会出现许多商业侵权的故事,商标侵权,专有权侵权,著作权侵权等等。最近就有一个案子,在网上很火,那就是滴滴打球管家以营利为目的不正当手段去蹭滴滴的商标,而滴滴将滴滴打球管家告上法庭,法院判决滴滴打球管家赔偿滴滴高达70余万元的侵权费。

E. 用滴滴这个词申请算侵权滴滴打车吗

已经被注册的文字图片符号等不能再被注册,再申请不仅不被审批过,若是没有被拥有者授权使用就属于侵权,滴滴俩字属于滴滴打车平台专属若用滴滴这个词看用在什么地方,申请注册或者商标不会被批准,只是申请算不上侵权,使用才算侵权。

F. 滴滴打球侵权滴滴是怎么回事

滴滴打车品牌已经家喻户晓,然而一家提供高尔夫球、搏击等培训的公司,不仅在宣传时回大量使用“滴滴打球管家答”标识,还将公司更名为北京滴滴打球管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滴滴打球公司”)。“滴滴”商标所有权人将滴滴打球公司起诉至法院

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判令滴滴打球公司停止侵权、停止使用包含“滴滴”字样的企业名称,并赔偿原告损失70万元,该判决已生效。

(6)嘀嘀打车更名滴滴打车或为商标侵权避嫌扩展阅读

一审判决原由: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认为,涉案商标“滴滴”构成已注册驰名商标,滴滴打球公司的行为构成对驰名商标的复制、摹仿、翻译,极易使相关公众误认上述服务系“滴滴”商标所有人提供或与其存在许可使用、关联企业等特定联系,属于“误导公众,致使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情形,侵犯了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同时,滴滴打球公司在明知“滴滴”商标知名度的情况下,将企业更名并进行商业使用,其攀附的主观恶意明显,构成不正当竞争。

G. 滴滴打球恶意攀附滴滴驰名商标,究竟是怎么回事

与嘀嘀打车更名滴滴打车或为商标侵权避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