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国际贸易中收到信用证后应该怎么处理〉
收到信用证后首先审证,看看收到的信用证是否和之前草单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严格按照信用证的要求准备生产,然后订舱,安排运输,准备单证,提交银行,坐等收款。
对于信用证来说,单证是最核心部分。一定要在制作单据时候保证单单一致,单证相符。
下面这三本书好好学了,就知道信用证的具体操作了:
一个单证员的成长(5份信用证6套单据串讲起来的故事式信用证操作教材):
http://union.dangdang.com/transfer/transfer.aspx?from=P-265913&backurl=http://search.dangdang.com/search_pub.php?key=%CD%E2%C3%B3%B5%A5%D6%A4%BE%AD%C0%ED
信用证英语(37个国家与地区的37份信用证,全部有中文对照翻译):
http://union.dangdang.com/transfer/transfer.aspx?from=P-265913&backurl=http://proct.dangdang.com/proct.aspx?proct_id=20413076
国际贸易制单实务(最贴近实务的高职外贸单证教材,以一份SWIFT信用证串讲):
http://union.dangdang.com/transfer/transfer.aspx?from=P-265913&backurl=http://proct.dangdang.com/proct.aspx?proct_id=20786037
『贰』 外贸中,信用证的操作风险及注意事项
1.信用证有效期和有效地
2,。信用证要求的最迟装运时间,是否赶得上。
3.付款方式。LC SIGHT LC 30DAYS LC 90DAYS
4.产品要求是否和合同谈的一样,是否能满足
5,单据要求是否能做到。
6交单期,能否赶上
『叁』 外贸中关于信用证的一些问题
不能说不用给任何单据给进口商,要看你合同的规定,有的要求是全部单据给银行,同时装船后多长时间将单据的复件快递给买方。如果没有这种要求,就是按照合同的要求全部单据给银行,与买方没有关系。
你只要把单据给银行,符合合同规定,没有不符点,那银行就会将货款给你。即便船没有到,也是照常付款给你的。银行只负责审单,付款,通知进口方付款赎单。没有任务知道货物是否安全到进口方手中。
一个周,从审单到交付应该差不多
你不结汇是没办法用的。至于是美元还是其他,要看你当时签合同的货币形式。
等你出口结关,有核销联以后可以办理出口退税的。
『肆』 [急]求两个说明外贸信用证的利弊的案例
[信用证]信用证过期的经典敲诈案例
曾经有意大利某进口商,开来一份信用证与我做交易,该进口上的信用证竟然有10多条的软条款,甚至是不符合信用证国际法则的条款,如信用证的终止地为在他国等。 当时因为我方没有单子做,所以在该进口商按我方要求修改之后,我方继续组织生产。
一个多月后,货物备齐到了港口;由于运输过程的耽搁,货物实际到港日比信用证规定的装船日期晚了3日,意大利某进口商得知后,立即要求我方将货物按原价的50%的价格销售,否则就拒付。
这是典型的信用证过期敲诈, 请大家引以为戒。
关于信用证项下溢短装问题的一则案例讨论
前因:
于国外客户,不可撤销LC,FOB PORT, USD100,000.00, 100PCS/40HQ, 2X40HQ.由于审单问题,未注意LC上无溢短装条款,且计量为PCS;未注意LC上无分批出运条款。
由于工厂尺寸计量误差,致使10PCS/40HQ 短装。由于赶出货,LC来不及更改。于客人协商,货款差额由下票扣除。客人同意,并出声明。工厂则按照LC数量制单(实际有发生短装)。现货已到港,交单议付,遭开证行拒付,理由:单货不符。
后果:
客人索赔,开证行拒付。
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款的条件下,买方依据合同规定的条款开立信用证是买方的义务。如果买方不按照合同条款或改变合同条款开立信用证,应该说是买方违约行为,卖方有权提出要求修改信用证,直至与合同完全一致为止,这是卖方的权利。
错误地采取实际货物可以按合同办理,使其“货”、“合同”一致;而单据可以按信用证办理,使其“单”、“证”一致。这种解决矛盾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结果使“单”、“货”不一致。单证工作要求“三一致”,即:单货一致、单证一致、单单一致。
信用证的开立虽然是以合同作为依据,但信用证一旦开出,如有不符合所签订的合同的条款,从收汇角度来说,只要卖方接受了信用证,该信用证即成为独立于合同之外另一新的契约。这时只有卖方无条件地遵守信用证条款,提交与信用证条款绝对一致的单据,开证行才能付款。这是信用证主要的特点。虽然也了解一点,所以才决定单据仍然按信用证规定的规格制单,但却未全面考虑商检证书(及相关验货手续)不接受如此单证一致的做法。
在装运前或在采取“表提”寄单方式前(尤其装运前)如能先与买方联系,向买方摆情况说道理,指出买方开证的错误规格,为了配合对方节省费用,免予修改,要求对方确认。有可能对方由于情理所迫,无言而对,也只好确认。否则,生米已煮成熟饭,才向买方提出,当然买方以开证行不同意接受为借口,而顺水推舟,推卸责任。就行难有所改观了!
可吸取三点教训:
其一,发现信用证条款与合同不符时,一定要坚持修改信用证后才能装运;
其二,在审证时和装运前就要考虑到将来单证相符的问题。只片面看单证一致,而不看单与货一致,结果还是单与证不一致;
其三,不要随便采取担保议付。
『伍』 信用证 汇兑
凡是外汇收付款均可能出现汇兑损益,信用证付款与TT付款都可能发生汇兑损益。因为外汇汇率是动态的,而商品的交易价格是确定的,所以当外汇货款到帐的时候与交易价格确定时的汇率可能会出现差额,或者低,也可能高,这就是产生汇兑损益的原因。
『陆』 求信用证中出口商遭遇风险的案例以及分析,两个以上
信用证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现代国际结算方式的发展与创新,信用证结算方式日臻完善。由于使用信用证手续烦琐费用较高等原因,在发达国家,信用证已经不是一种主要的结算方式,但是在我国,从事出口业务的贸易商在选择结算方式的时候仍然很青睐信用证。因为与其他的以商业信用作为结算基础的结算方式相比,信用证确实给卖方提供了银行的付款保证。但是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人士普遍认为,没有绝对安全的结算方式。由此看来使用信用证结算也是存在风险的,其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来自开证行的风险
1.开证行资信不佳。信用证是开证行的有条件的付款保证。信用证开立后,开证行负有第一性的付款责任。因此,开证行的资信和付款能力成为关键性的问题。在全球数量众多的银行中,并不是每家都能开出让人放心的信用证。对于一些实力较弱的银行,或外汇短缺国家的银行开出来的信用证,受益人一旦接受,面临的可能就是收汇困难。所以,要了解开证行的资信。
2.开证行因破产或丧失偿付能力对受益人构成的风险。在一些国家银行破产的事时有发生,即使一些历史悠久的大银行也不例外。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英国著名的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到现在这一事件仍是银行界,学术界和有关教育内容研究和引用的典型案例。
二、单证不符引起的拒付风险
在所有的信用证交易纠纷中,由于单证不符引起的拒付占五成以上。而这一现象实际上是由信用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开证行付款的条件是受益人提交的单据要和信用证的要求一致,即单证一致,那么对于单证不符的开证行就不再保证付款义务了,至于不符的单据最终是否会被付款,取决于进口商是否有付款的愿望和付款的能力,即最终取决于进口商的资信。
三、国家风险
对于出口商来说,国家风险指来自进口商的国家风险,主要包括:外汇管制风险、外贸管制风险以及战争或内乱等。外汇管制有些是在交易之前就存在的,有些是突发的,如果贸易伙伴位于突然发生外汇管制的国家情况就更糟糕,因为一旦该国宣布全面冻结外汇,则由该国开出的信用证也被止付。外贸管制这是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的,因而出口商对于其新的政策调整是难免要受到影响的,如果不能很快适应,也很可能会给履约收汇带来困难。对于战争或内乱显然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最具有破坏性的。
四、来自进口商的风险
在进口商品的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即由畅销转为滞销的情况下,信用不好的进口商往往会利用信用证结算的特点拖延或拒绝付款,给出口商带来风险,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做法:
1.不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开证。例如,不及时开证(不开证或不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开证)或者在信用证条款中附加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例如提高信用证中的保险险别,变化目的港等来达到变更合同的目的,致使受益人无法按时履行合同而出现违约的现象。
2.开立带有软条款的信用证。“软条款”信用证是指信用证表面要式完整,但是规定了一些受益人难以办到的条款,这种信用证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因为受益人无法满足信用证上这些条款的要求而失效,受益人就会面临收不到货款严重时面临钱货两空的局面,非常被动。例如要求受益人提交不易获得的信用证某特定人签字的单据、或注明货物配船部位、或明确要求FOB和CFR条件下凭保险公司回执申请议付(这两种贸易术语由买方投保),这些条款对作为受益人的卖方来说根本无法履行或无法控制。
面对以上的风险受益人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
1.审查开证行的资信。受益人了解开证行资信可以通过出口地银行来进行。银行对开证行的资信调查,要靠平时资料的积累。对一些大银行的资信情况,则可以从其信用等级中了解大概。国际金融界每年都对世界性大银行的资信进行评级,譬如:最高评级为AAA,最差为D,若一家银行被评为C级或D级,则其资信属于差的行列。开证行资信不清楚的,应在仔细查清其资信后才能使用信用证;开证行所在国与出口人所在国无外交往来的,一般不接受;对于资信欠佳的银行或政治局势紧张或外汇汇率动荡的国家开来的信用证,应建议受益人尽量分散风险,或请其它银行对信用证进行保兑。
2.提高结算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争取在公司或企业做单时不出错误或少出错误,另外,对于新加入结算队伍的人员要请富有经验的业务人员对其进行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结算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
3.关注进口商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的变化。对于可能遇到的风险要早作防范,即使货物属于积压商品或交易条件很优厚也不能轻易签下合同。但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务,对于局势趋于稳定,国内各方面建设趋于正常的国家就要重新考虑与其进行贸易。例如,非洲的安哥拉,在2002年结束内战后经济迅速增长,是非洲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目前中国在非洲主要的贸易伙伴。
4.重视调查进口商的资信。资信调查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对贸易客户或合作与投资伙伴的资金及信用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可以通过国内外银行或专业的咨询和调查机构调查,也可以通过国内外的商会或我国的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进行调查。总之,在进行贸易的时候一定要对将来的合作伙伴有一个尽量全面的了解以减少贸易风险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也要冷静面对。例如碰到“软条款”信用证首先应该拒绝接受,在审证时如果发现并确认存在软条款应坚决要求对方修改。如果在货物发运时发现也要指出对方的不妥之处,同时制作完全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让对方找不到疏漏之处,争取最大限度的避免损失。另外,软条款形式多样,作为业务人员要注意搜集并整理案例,提高对软条款的分析和识别能力。
以上是出口商在使用信用证时,面临的一些主要和常见的风险以及如何防范风险的建议,但是国际贸易具有线长面广和环节多的特点,因而在贸易结算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当事人考虑周全,灵活变通,争取安全收汇。
『柒』 在外贸公司业务里有个业务叫“购汇付信用证“ 是什么意思
是指购买外汇用于支付信用证的意思吧。就是一般信用证。
『捌』 外贸出口时信用证出现了不符合项,客户同意接受不符合点,可以先放单还是先要求他付款
信用证业务的付款方式就是以单据交换货款,无论单据是否有错误,只要买方接受单据,就必须先付款,然后领取单据,这是信用证的使用原则。
『玖』 外贸30天信用证你们会接受吗 怎么预防客户拒付
30天的信用证没什么不可以的,一般都是开证人用的银行的授信开出的。请记住一点,客户是无权拒付货款的,客户此时的权利是,他拒绝接受有不符点的单据。信用证下,开证行对交单行提示的没有不符点的单据及时做出付款或承诺付款,这是受到众多的包括信用证统一惯例在内的各种惯例约束的。 只要交单行对开证行的状况给与肯定,保兑等则完全没有必要。交单行在收到开证行的付款承诺后,你也可以押汇了。此外,做30天的信用证时,要注意到期时间和地点。
『拾』 外贸实务信用证中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不符点能提供一个详细的案例叙述遇到不符点是怎么处理的
最总要的是保持你的单证一致 1 提单要求是已装船清洁提单 2 提单必须是在有效期内 3 信用证上的规定要与合同中的规定一致 如果不一致 需要改正 总之要求严格的相符 对你使用百利无一害
如果发现不符 要及时想开证申请人要求其改正 切记 要等改正完事后 确定能够符合要求后再发货货 一定不要边改证便发货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