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纯经济损失构成侵权吗

纯经济损失构成侵权吗

发布时间:2021-04-04 08:06:41

侵权,但未造成他人任何经济损失,需要赔偿吗

经济损失的赔偿范围
应当是二部分直接损失以及间接损失。
直接损失指内现有容财产的减少,间接损失指可得利益的减少。
司法实践中,间接损失不太好认定,一般只对作为物质损害的直接后果而出现的间接损失才予以赔偿。实际上,法院对间接损失一般不支持。
总之,行为人的主观过错针对的是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在特殊侵权责任的构成中是不以有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要件,如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七条规定:“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体现了无过错责任原则。
但是适用无过错规则原则并不是不用考虑当事人的主观过错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此时证明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就要充分考虑被侵权人的主观过错。所以法律关于侵权责任的特殊规定我们仍然要考虑过错问题,只有充分考虑过错问题才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侵权责任的构成。

② 纯经济上损失的损失特征

1.纯经济上损失是加诸于被害人整体财产上的一种不利益,它所针对的不是被害人拥有的某个具体有形财产(或物)或其人身。
韩世远先生认为纯经济上损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可以以所谓的“差额说”(或“利益说”)来予以理解计算,即它可以根据被害人在加害原因发生前后的财产差额来予以计算,体现为被害人总体财产之变动,而与具体的物或人身损害无关。
2.纯经济上损失具有直接性,它是加害行为在受害人处所直接导致的后果,而不是被害人的人身或有形财产(物)遭受损害后间接引起的损失。考察二者间是否介入其它受损害的客体。这种纯经济上损失和加害行为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也可能不存在因果关系,这里便涉及各国在该问题上的不同处理模式。
纯经济上损失的种类
1.直接引起的纯经济上损失(directly inflicted pure economic loss): 不实陈述、遗著案件;
2.并存性的纯经济上损失:常伴随着原告有形财产的损害而发生;
(1)继起性经济损失:因原告有形财产受损而引起的直接的或立即的经济损失;
(2)原告所遭受的间接的或非即刻的经济损失,但它并非是因原告的有形财产受损而引起的;
仅后一种构成纯经济上损失,常见为电缆案型。
英国著名案件 Spartan Steel & Alloy Ltd. v. Martin & Co. (contractors) Ltd.
3.关联经济损失(relational economic loss):被告给第三人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而致使原告受有损失。常见于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情形。
4.瑕疵(缺陷)产品或建筑的减损价值(diminished value of defective proct or building): 商品自爆案件、建筑师设计不当或建筑商施工不当造成原告所购房屋地基不稳以致墙体出现裂缝,原告因此而遭受的房屋价值减损或为修理房屋而支付的费用。此时,还可能牵涉到因过失未能合理检验出房屋缺陷的地方政府的责任问题。只是这种纯经济上损失究竟定性为经济损失还是有形财产损害尚存在争议。
5.第三方引起的经济损失(loss inflicted by a third party): 多发生在被告不作为(nonfeasance)的情况下,典型的例子如原告因信赖第三人向其所做的不实陈述而遭受损失,此时被告明知第三人存在欺诈而不向原告发出警告(有警告的义务)。此种情况并不能构成一种单独的纯经济上损失类型,它可能包括以上4种纯经济损失的任何一种。
纯经济上损失与所受损害、所失利益的关系
纯经济上损失与所受损害、所失利益之间为交叉关系。因损害事故的发生而直接引起的以金钱为表现形式的所受损害,如修理有瑕疵的产品而支出的费用属于纯经济损失的范畴;而因损害事故的发生而直接引起的所失利益,如违约责任中的所失利润、不实陈述造成的利润损失等亦属于纯经济上损失的范畴,但所受损害和所失利益又不限于上述纯经济上损失的情况。
纯经济上损失与履行利益、信赖利益之关系
1.王利明:所受损害(积极损害)是指既存利益的灭失。履行利益之损失应归于所失利益(消极损害)的范畴;信赖利益的损失多为既存利益之灭失,如因为履行一无效或后被撤销的契约而支出的费用,可归入所受损害之范畴,但也有一部份情况可归入所失利益的范畴,如相信一无效或后被撤销的契约有效、不能被撤销,而放弃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机会。
2.李昊:因履行利益与信赖利益多为违约行为或无效、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引起的,并未附随于有形的财产损害或人身伤害,且以金钱为主要表现形式,可归入纯经济上损失之损失。
纯经济上损失与直接损害、间接损害之关系
1.三种观点:
(1)以损害和侵害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区分标准:
直接损害:是指侵害行为所直接引起的损害;
间接损害:损害并非因侵害行为直接引起,而是介入其他因素造成的。
(2)以损害的标的作为区分标准;
直接损害:损害事故所直接损毁的标的所受之损害;其他之损害为间接损害。
(3)我国通说:直接损害、间接损害与积极损害、消极损害的概念等同。
2.李昊:直接损害、间接损害为损害分类体系中最为含混的一对范畴。李昊博士倾向于以因果关系作为直接损害、间接损害的区分标准。直接引起的纯经济上损失(directly inflicted pure economic loss)属直接损害,其他4种纯经济上损失是否皆属直接损害存在争议,各国在其赔偿问题上出现分歧,即对因果关系的直接性或间接性(proximity)考察成为这些经济上损失能否获得赔偿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纯经济上损失与反射损害、第三人损害之关系
1.反射损害:是指合同当事人以外之人或侵权行为直接被害人以外之人,因合同当事人或侵权行为直接被害人受损害之结果,间接牵连所遭受之损害。
第三人损害:第一顺位被害人通常并未受有损害,损害主要发生于第二顺位受害人身上。
2.德国法上的“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契约”理论和“第三人损害清算”理论及美国U.C.C.中的“利益第三人担保责任”便可适用于这种情形。
3.关联经济损失即为反射损害,遗嘱案型即为第三人损害的情形。

③ 请说一下“纯粹经济损失”的定义,再举个例子。

非因绝对权之侵害,而由其他原因致使的单纯经济上的不利益。因此在该定义下,非存在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情况下的违约责任将作为纯粹经济损失样态之一种在下文予以讨论。而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将被排除在纯粹经济损失的范围而不予讨论。

因为精神损害本身难谓是一种纯粹经济损失,对其赔偿是因施害人之故被害人精神受到创伤,而责令施害人用金钱在某种程度上对受害人予以抚慰,或是责令施害人对受害人在精神受创伤之际无法正常工作、生活而遭受到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

举例:A与B为完成一笔交易协商在某日签订一份合同,此前A为作成此交易付出了大量缔约费用。然而B却根本无心签定此合同,于是在约定的签约日拒绝签定合同。此过程中,因B缔约上的过失造成的A的损失即为纯粹经济损失。

(3)纯经济损失构成侵权吗扩展阅读:

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一般认为有两种情况:第一:法律明文规定的,如被害死亡人负有赡养、抚养义务的人的赡养费与抚养费。

第二:加害人故意给受害人造成的纯粹经济损失,由于其主观恶性,可以予以赔偿,例如甲欲使乙亏本,故意告知乙虚假信息,乙依该信息遭受到的损失可以主张损害赔偿。

但是根据司法判例,纯粹经济损失获得赔偿的不局限于以上两种情况,法官对于具体案件,基于特定因素的考虑,也会准予赔偿。

④ 纯粹经济损失的合同法内

合同法范围内的纯粹经济损失
合同法范围内的纯粹经济损失几乎囊括了除侵权与违约竞合之外的一切侵害债权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形。在一般的合同违约中,合同一方当事人违约,侵犯了他方债权,但因该债权非为绝对权,故而受害方所受之损失为纯粹经济损失。但与大多纯粹经济损失得不到补偿不同,该经济损失因受合同法调整,故受害方可追究违约方违约责任而得到补偿。在存在第三方利益的合同中,合同债务人违约,给第三方造成损失,无论该损失第三方是否能够得到补偿,对第三方而言,该损失亦属纯粹经济损失,除非损害涉及到了某些绝对权。而对于第三人侵害债权,而造成合同当事人的损失,则有必要分情形讨论。
如某甲为一影视明星与乙演出公司签有演出协议。但在甲将要演出的前一天,某丙突然将甲绑架,致使甲无法在演出当天表演,乙因甲无法表演而失信于大众,不但当天演出门票全额退回,为演出付出的成本无法收回,且在此后的业务开展中亦遭受不利。丙之侵害债权行为给乙造成损失是否为纯粹经济损失。在该问题上须对丙的心理分情况讨论。如丙与甲素有积怨,绑架是为了报复甲,那么乙所受之损失当为纯粹经济损失。如丙是故意令乙遭受非议,受到损失,“就各国立法及判例学说加以观察,可以发现一个共同规范趋势,即对纯粹财产上的侵害处于故意时,应成立侵权行为”。“英国法上若干以故意为要件的侵权行为(intentionaltorts),多以纯粹经济上损失为其保护客体,如欺诈(deceit),胁迫(intimidation),干预契约关系()等。德国民法第826条及台湾地区第184条第一项后段规定故意以背于善良风俗方法加损害于他人时,应负损害赔偿责任。”

⑤ 侵权责任法讲义 纯粹经济损失为什么不赔

  1. 侵权人给受害人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需要赔偿的,纯粹的经济损失也是一样要赔偿的..

  2. 纯粹经济损失”一词从来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也许最简单的原因就在于许多法律制度要么不认可这一范畴,要么不认同它是一种损害赔偿的独立形式。

  3. 纯粹经济损失与三个主要的因素相关联。第一,纯粹经济损失是“不与任何人身体伤害或者财产损害相联系而产生的损失”。

⑥ 给消费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构成犯罪吗

你可以向对方主张侵权或者合同违约,但是他的行为肯定是不构成犯罪的。法律规定犯罪行为必须是对社会公共利益产生危害的行为

⑦ 法律规定哪些纯粹经济损失能得到赔偿

一般赔偿直接经济损失
参考人身侵权的相关司法解释
受害人能拿得出证据证明的,侵害人都要赔偿

⑧ 侵权责任法中的纯粹经济损失赔不赔

你好,侵权人给受害人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需要赔偿的,纯粹的经济损失也是一样要赔偿的

阅读全文

与纯经济损失构成侵权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