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的关系
1、举证责任不同
根据我国民法规定,在一般侵权责任之中,受害人有义务就加害人有无过错问题举证,而在特殊的侵权责任中,应由加害人反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在合同责任中,违约方应当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
2、义务内容不同
合同的义务内容往往是根据合同当事人的意志和利益关系确定的,在侵权行为中,不存在着法定的义务内容由当事人的利益关系决定的问题。
3、责任形式不同
根据民法通则第112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对于违反合同而产生的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但侵权责任不可能通过此种办法来解决。
4、诉讼管辖不同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同被住所地或者合同履生地人民法院管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1)违反合同导致侵权扩展阅读:
合同责任范围包括有效合同,还包括无效合同,此外,还应当包括负责的缔结阶段,以及合同消灭之后的后契阶段。这样,就将整个缔结、成立、生效、履行以及后契约义务的履行阶段都包括在内了。
合同始终是在诚实信用原则上建立的从人们开始订立合同而发出要约之日起,双方便产生了相互依赖关系,认为对方会真实地进行意思表示,诚恳的进行合同磋商,会信守自己的要约和承诺,会履行自己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
在合同订立之日起,基于诚信原则履行合同义务,而合同生效后则当然履行合同约定中的义务,合同履行完毕后,也基于诚信原则,当事人之间还负有后契约义务,比如在一定时期内的免费保修义务等。
因此,可以说从合同缔约之日起到履行完毕都应该属于合同范畴。基于以上认识,合同责任范围应该包括:缔约过失责任、预期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后契约责任这四种形态。
侵权责任的法律特征表现在:
1、侵权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民事义务有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法定义务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禁止性规范设定的义务。这种义务对于每个自然人、法人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违反此种义务,即构成侵权行为责任。而约定义务则是特定当事人之间设定的某种义务,违反约定义务,构成违约责任。
2、侵权责任以侵权行为为前提要件
侵权责任产生的基础是侵权行为,没有侵权行为则不存在承担侵权责任的问题。侵权责任正是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3、侵权责任的形式具有多样性
侵权责任的行为人或责任人除了要承担赔偿损失、返还财产等财产责任外,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同时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非财产形式的责任。
Ⅱ 违反劳动合同法行为是否为侵权行为属于什么样的侵权行为
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违反双方的有关的劳动回合同的有关约定,构成答了违约行为,不是侵权行为,还有就是一方违反合同的约定同时又损害了一方的人身或财产的,则是侵权行为,当然也就是人身侵权行为和财产侵权行为。
Ⅲ 违反合同的民事法律责任和侵权的民事法律责任各举一例
我和你签订租房合同,没有到期我提前退租了。我用木棒打了你一下。
Ⅳ 承担违反合同民事责任的条件与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条件有何不同
首先要来明确两种责任的自性质是不同的,一种是违约责任,以合同为基础,一种是侵权责任,以发生特定的法定事由为基础。其次,两者存在竞合的情形,就是所谓的责任竞合。第三,违约责任是以违反合同的约定为条件,比如合同约定应当10日履行,而对方到15日还未履行,则你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而民事侵权必须以造成损害为条件,比如你把别人的笔记本电脑摔坏了,则侵害了对方的财产权,需要赔偿以弥补对方的损失。第四,违约责任是为了促进社会交易的顺了进行,促进经济的发展,有时非违约方的损失很少,但却可以请求你赔偿约定的大额违约金,以保护交易的安全;侵权责任则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贯彻公平原则,比如别人打烂你的笔记本电脑值8000元,你则不可要求对方赔偿10000元。
个人初识,请赐教
Ⅳ 有关侵权责任的3个问题
一、1、无来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侵源权人在侵权行为中无过错,也应承担侵权责任。
2 、26条属于一般的原则性规定,适用于所有的侵权责任,包括特殊侵权。
3、这里的可以和刑法中的可以不同,应该做应当理解。
二、三方约定不可以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协议时不具有法律效力,员工可以拒绝履行。
三、侵权之债的权利义务主体具有相对性,客体具有人身依附性,不使用合同中的债权债务转移规定转移给第三人。
Ⅵ 违反著作权合同的民事责任
1)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凡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死四十七条列举的侵权行为,均可给予民事回制裁,适用停止侵害答、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责任方式。(2)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是违反著作权法律、法规、侵犯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以及作品传播者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情节严重的行为。对犯罪行为的刑事制裁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为7年;罚金可以单处,也可与有期徒刑、拘役并处。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和二百一十八条对各种侵犯著作权行为作出了明确的量刑标准。(3)侵犯著作权的行政处罚:著作权侵权的行政处罚是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对违反著作权法的某些侵权行为给予行政制裁。《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对侵权行为可以给予行政处罚,即没收非法所得和罚款。行政处罚是著作权管理部门实现其管理职能的具体行政行为,也是其主动行为,自己发现后者受害人要求、他人举报都是进行行政处罚的行为依据。著作权的行政保护除了对严重的侵权行为科处行政处罚以外,还有海关扣押等行政制裁措施。
Ⅶ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区分标准
一、从违反义务的性质来区分
从违反义务的性质来看,合同责任是因为违反了合同义务而产生的责任。合同义务主要是约定的义务,当然现代合同法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合同义务来源的多元化,合同义务不仅仅来源于约定的义务还包括法定的义务以及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附随义务。我国《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在区分违约和侵权行为所违反的义务的性质时,还应当把握如下几点:
1.确定所违反的义务是属于法定的针对一般人的注意义务,还是约定的针对特定人注意义务。
2.在确定某一种行为是否违反义务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存在着默示的合同义务以及根据交易关系产生的注意义务。违反这些义务也将构成违约。
3.不能将交易关系中的附随义务扩大到侵权领域。
二、从侵害的对象来区分
从侵害对象的角度来看,违约行为所侵害的是一种相对权即合同债权,侵权行为所侵害的是一种绝对权。
必须看到,侵权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其保障的权益范围逐渐地扩大,不仅仅是权利的保障的范围在扩大,而且侵权法的保护对象也扩张到许多尚未形成权利的利益。由于第三人侵害债权这种制度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已经得到了承认,因此,债权也成为了侵权法的保护对象。这样一来,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的界限就变得相对模糊了。据此,区分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以侵害对象作为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三、根据事先是否存在合同关系进行区分
当事人之间是否事先存在着一种合同关系,是区分违约和侵权责任的标准。在一般情况下,当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不存在某种法律关系,而只是因为侵权行为的发生才使得双方发生了损害赔偿之债的关系。侵权人是债务人,受害人是债权人,受害人有权请求加害人赔偿损失。对违约行为来说,当事人双方事先必然存在着一种合同关系。因为违约行为的发生是以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权利义务为前提的。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当事人之间事先存在合同关系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将这种违反义务的行为归入到违约的范畴。
四、从侵害的后果来区分
违约损害赔偿仅限于财产损失赔偿,而且因为违约造成的损失,并非都应当由违约方赔偿,只有那些违约方在订约时能够合理预见到的损失才应由违约方赔偿。但因为违约造成人身伤亡和精神损害,一般不应当由合同法提供补救。而侵权损害赔偿,既包括财产损失,也包括人身伤害和精神伤害,只要是因为侵权所造成的各种损失,无论是直接损失还是间接损失,都应当由侵权行为人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