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卖假货给厂家告侵权怎么办
卖假货,被厂家告侵权,最好是向厂家承认违法,取得厂家详解,承担一定的赔偿责即可了结。
如果协商不成,厂家起诉后,你要承担赔偿损失责任的。
B. 售假侵权和制造假货侵权一样吗
明知是假货而出售的,处罚跟制造假货力度相同。是否“明知”不以销售者自我辩解为准,以是否从合法渠道进货、进货凭证是否正规,进货价格是否能引起合理怀疑等因素进行推定。
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假冒注册商标罪)
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C. 卖假货,被打假,被告侵权并要求赔偿,怎么办
如果我没理解错误的话,你们应该是实际的被告人,但是原告在写诉讼状的时候将主体填专写错了。这种情况属下,虽然证据全部是你们公司的证据,但是你们并不属于诉讼的任何一方,没有必要应诉,除非原告变更诉讼主体(即被告人)。
如果原告改变了被告人,那么根据现行商标法第六十条规定,如果你们可以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即有正规进货渠道),那么最终会责令你们停止销售侵权产品,但是不会进行侵权处罚。但如果你们明知是侵权产品依然销售的话,将有很大可能被判侵权,并予以相应处罚。
根据你的描述只能回答到这种程度,如果你还有新的疑问的话,可以私信我。
D. 被投诉”购买鉴定”假货侵权,原因是什么
外观专利侵权指来的是投诉方提供自举证资料,投诉卖家商品不是外观专利持有人或专利授权厂商生产的商品,且对比卖家发布的商品外观与专利持有人外观专利内容一致或相似,导致被投诉外观专利侵权行为,审核部门初审通过,通知您申诉的情况。专利侵权投诉属于一般违规类型,若今年首次收到专利权类型的的投诉,有一次自检自查(删除商品)不扣分的机会,再次被专利权类投诉,则每次扣2分,同一权利人同一权利在3天内对同一卖家的投诉视为1次投诉。针对情节严重的,每次扣6分,情节严重达三次及以上的每次扣48分。一般违规处罚如果扣分到达节点处罚标准,则会被屏蔽店铺,每扣12分屏蔽店铺7天。外观专利侵权,申诉材料需要提供,一是主张差异:权利人外观专利与被投诉产品区别对比;二是在先证明。两点二选其一都可以。
E. 国家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有何法律法规
国家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规定有下列规定: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列法规:
1、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
(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第五十七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列规定:
1、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第一百四十九条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不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依照本节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3、第一百五十条单位犯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
(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5)假货侵权一般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要正确判明一种商品是否属于伪劣商品,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该商品严重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对产品质量规定的必须满足的要求。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各类产品应当具备的共同条件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即所谓的“默示担保条件”,无论生产、销售何种产品,均须满足这些基本的质量要求。
二是该商品的主要指标达不到有关的产品质量标准或明示担保条件。实践中各类产品纷繁复杂,认定其质量状况还需参照具体的质量标准。这些多层次的质量标准是法律要求的具体的量化,它既包括国家强制性标准,也包括行业标准,还包括企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此外,判定产品质量还应参照产品的明示担保条件,即生产者或销售者通过标明采用的标准,产品标识、使用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对产品质量做出的明示承诺或保证。
三是该商品已基本失去其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失去其本身应具备的使用性能,并非毫无使用价值。在不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不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前提下,有些伪劣商品经技术处理或重新加工,也可以作它用。
此外,在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还应查明商品质量同危害结果之间有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如果损害事故的发生是因消费者使用不当或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而并非由于商品的质量问题,则不能让行为人对损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F. 不是卖假货,算侵权么
商标侵权:
是指违反商标法规定,假冒或仿冒他人注册商标,或者从事其他损害商标权人内合法权益的行为容。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明知或应知是侵权的行为人还要承担赔偿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五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像 上面所叙述的情况不一定就是涉嫌商标侵权的,需要结合实际的后果去断定的,登陆 去 律师贴吧 可自己 面谈 至 法律专家的哦。
G. 店里发现了假货,被告商标侵权怎样应对
假货、是指冒用他人注册商标的产品?
首先,下架是必须的了、商标侵权应该是与生产厂家相关联的,工商会查处你店里的产品、罚款,至于被告,应该不会指向你,除非你使用了他人的商标。
H. 卖假货被起诉商标侵权需要怎么处理
否确定构商标侵权商标侵权行朋友主观故意说朋友受害者工商否查处朋友否罚没侵权物品侵权额度
找律师咨询吧货值且朋友主管故意基本赔偿5K左右没事~
I. 卖了5000的假货被举报商标侵权,会被罚多少
对于没有注册商标冒充注册商标使用的,或者使用未注册商标违反本法第十条,由地方工商版行政管理权部门予以制止,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报,违法经营额满5万元以上,可以处违法经营额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一万以下罚款。
J. 售假侵权和制造假货侵权一样吗
你好,都涉嫌违法犯罪,关键看数额时间等具体情况,是属于一般违法还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