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处理彩礼纠纷
一方收取结婚彩礼后,双方为进行婚姻登记的可以主张返还彩礼;或双方已进行了婚姻登记但是未实际共同生活,也可主张返还彩礼。
『贰』 怎么解决彩礼返还纠纷
彩礼,有的地方称为聘礼、纳彩等,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一种婚嫁风俗。按照这种风俗,男方要娶他家女子为妻时,应当向女方家下聘礼或彩礼。出现以下几种情形是要退彩礼的:在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当然男方或其近亲属为取悦对方或表露情感所为的赠与、男女双方或其近亲属在共同消费中由男方支付的费用、男方及其近亲属与女方及其近亲属礼节性交往时的赠与这些都不算彩礼,是不退的。从法律角度审视彩礼给付的目的,我们不难发现彩礼的目的,是彩礼予以返还的一个基本条件。“作为给付彩礼的代价中,本身就蕴含着以对方答应结婚为前提。如果没有结成婚,其目的落空,此时彩礼如仍旧归对方所有,与其当初给付时的本意明显背离”。司法解释规定彩礼予以在一定条件下返还,在法理上体现了对对价行为公平性的保护。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第2、3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叁』 关于离婚夫妻财产处理的案例分析
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试着解答一下:
A:甲合伙投资时尚为单身,很明回显合伙投资的钱应为个人答财产。所以A说共同财产是错误的。
B:题面说夫妻间约定,将甲的合伙分额转与丁,根据法律规定,合伙企业是人合企业,在其他合伙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将合伙分额转让或赠与。所以乙、丙同意,丁依法取得合伙人的地位。B正确,不能选。
C:法律规定(大意),合伙人转让其合伙分额,其他合伙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受偿。合伙人将其合伙分额转让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的,其他合伙人不同意转让的,应当购买该转让分额;如其他合伙人即不同意转让给第三人,也不愿意购买该转让分额的,视为认可该转让。也就是同意受让第三人为合伙人。所以,如乙、丙不同意丁入伙,不一定必须购买该财产份额。C错误。
D:如上规定,遇到这样的情况,合伙企业不是必须清算的。
『肆』 婚约财产纠纷如何进行调解
一、单独的婚约财产纠纷的处理
单独的婚约财产纠纷(即男女双方未结婚也未同居生活的情况)处理时一般比较简单,只要是在缔结婚姻时无法律依据而占有对方财产的,在双方解除婚约时,无权占有方应当予以返还。例如,男女双方未结婚也未同居生活的,在解除婚约时,除非赠与行为成立外,一方向对方索要的彩礼,一般应予返还。
二、离婚纠纷案件中涉及婚约财产纠纷情况的处理
在离婚诉讼中仅能以男女双方为案件的当事人。如果给付的财产是男方个人财产,接收的财产由女方个人独占有处分的,则在离婚诉讼中一并裁决处理。如果给付财产方是男方家庭共同财产,接受财产由女方其他家庭成员共同占有的,关于婚约财产的纠纷部分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在离婚诉讼中就婚约财产的纠纷部分不作实体处理,可告知当事人以婚约财产纠纷另案处理。
三、对婚约财产的不同处理意见
婚约财产在现实案例中一般主要体现为彩礼、“三金”(即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等。“三金”这些物品是女方专用的生活用品,虽然价值较大,一般也存在女方要求男方为其购买的情形。但是“三金”同时承载了男方对女方的爱慕之情的感情因素,是男方向女方表达爱慕之情的物质体现。故在审理案件时,除非男方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是女方强迫男方的意志而坚持索要,并超过男方的经济承担能力的情形,一般应认定为男方对女方的赠与,在解除婚约或离婚时女方不应返还。
四、婚约财产返还请求权的诉讼时效问题
婚约财产返还请求权的诉讼时效问题,在审判实践中主要是指返还彩礼请求权的时限问题。如果男女双方已结婚同居生活,彩礼所起的作用和要达到的目的已完成,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彩礼返还请求权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0条也体现了这种立法精神。
『伍』 婚约财产纠纷已调解生效有了新的证据还能起诉么
1、不叫“起诉”,对于已经发生效力的调解书,想再次启动司法程序,属于依法申回请再审。
如果有答证据证明在签订调解书的过程之中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书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查证属实的,应当再审。否则,不可以申请再审。
2、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
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条、202条
『陆』 婚约财产纠纷如果法院调解怎么办
婚约法院不调解,但是因为婚约引起的财产纠纷法院给予处理,也就是说你可以到法院起诉。
『柒』 什么是婚约财产纠纷
所谓婚约财产纠纷是指男女双方在相识恋爱期间,一方因特定原因而从对方获得数额较大的财物,在双方不能缔结婚姻时,财产受损的一方请求对方追还财物而产生的纠纷。此类纠纷在民间较为普遍。
我国婚姻法不把订婚作为结婚的法定程序,并不等于禁止当事人订立婚约。只是这种婚约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它的履行是以双方自愿为条件的,只要有一方要求解除,婚约即自行取消。一方要求解除婚约,可径行通知对方,无须征得对方的同意,更无须经过调解或诉讼程序。因为无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的婚约关系甚至同居关系,并不属于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
然而,订立了婚约,不等于双方将来就一定会结婚,一旦双方结婚不成,就会对此期间的财产往来形成纠纷,由于婚约的解除,往往引起给付财物一方与收受财物一方彩礼方面的纠纷。彩礼属于财产的范畴,受我国民法的调整,且诉讼到法院的也越来越多。
(7)婚约财产纠纷调解扩展阅读:
《婚姻法》第八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定夫妻关系。”由此可见,在我国男女双方是否存在夫妻关系,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是唯一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二)第十条是这样规定的:“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对于第(二)、第(三)项规定比较简单也好理解,以双方进行了婚姻登记为前提,既是发生纠纷,也应按照离婚纠纷来处理,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在审判实践中对于如何理解和运用第(一)规定,分歧较大。一种观点认为:凡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查证属实,应一律全部予以返还。第二种观点认为:不能一刀切,应具体案件具体分析,结合《民法通则》总则有关“公平”原则进行处理。这里的“应当予以支持”包括全部支持,也包括部分支持、甚至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