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香港地区劳动合同的一些问题
1、不包括。
2、另有规定。
3、有的。
2. 劳动仲裁能告香港人做法人注册的个体户公司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根据法律规定,只要该公司是在大陆注册成立的,都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3. 香港注册的离岸公司产生的劳务纠纷可以上告到劳动局吗
如果该香港公复司在大陆制设有分支机构,如分公司、办事处等,大陆的劳动部门对其有司法管辖权。如果是一家纯粹的香港企业,在大陆没有常设的机构,则大陆任何单位,对该香港企业,均无任何司法管辖权,有劳动纠纷的话,需要到香港的“劳工及社会福利局”申诉,或提请香港的区域法院审理。
4. 香港劳动法辞退员工怎么补偿
香港劳动法规定辞退服务满两年员工需补偿一笔终止雇佣金。
根据《雇佣条例》57章规定,如果连续为雇主服务满两年遭雇主无理解雇(非雇员犯错,但有实质解雇理由即不属无理解雇),可以追讨终止雇佣金,其中项目包括代通知金(视乎是否有预先通知)、比例年假、比例变粮及长期服务金。
长期服务金的计算方法为:月薪X2/3X年资(即服务年数)。如果服务满五年,除非犯严重过错,否则若被解雇均可获得长期服务金。不过,如果雇主设有公积金,则长期服务金与公积金雇主供款部份对衡,即雇主可以支付长期服务金或公积金雇主供款累积部分,其中较大金额者予员工。
如果雇员在工伤未判伤前、病假期间、怀孕期间或因参与工会、举证雇主违法事项而被解雇,则解雇即属不合法解雇(适用于一切年资)。雇员可追讨终止雇佣金外,亦可追讨最高不超过十五万元的补偿金(金额视乎解雇对该员带来的损失而定)。
如果解雇属于裁员或公司倒闭,雇员服务年资又满两年,则可获得遣散费,遣散费计算与长期服务金相同。而且亦须与公积金雇主供款部分相对衡。
(4)香港劳动纠纷扩展阅读
根据香港《雇员补偿条例》规定,所有雇主必须为雇员购买劳工保险,雇员在受雇期间因工伤亡,或乘搭雇主安排的交通工具往返工作场所途中伤亡,雇主及雇主的上级承判商即须负责。
如果雇员因工受伤而须放假,可获得正常工资的五分之四作工伤假工资。如果工伤属永久性伤害或死亡,则可获得赔偿。永久性伤残最高赔偿额为八年工资,死亡最高赔偿额为八十四个月工资。伤残另有最高不超过三十五万一千的长期照顾费。
如果工伤是由于雇主的疏忽引致,则雇员可循民事诉讼追讨疏忽赔偿。
关于职业病方面,雇员如果因为职业病而引起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甚至死亡,可获得赔偿。赔偿额与工伤相同。
如果工人是在紧接丧失工作能力前的法定期间均为多名雇主从事同类或类似工作而引致,则各雇主须分担赔偿责任。
不过,由一些类别的工作,工人转换雇主频繁,如建筑业;又或者,雇主在多年前已结束营业,但工人在多年后病情才恶化,如失聪(失去听觉)。针对这方面,政府亦成立了一些赔偿基金,如肺尘埃沉着病补偿基金、失聪补偿基金等。
由于工伤及职业病的赔偿额过低,以致工人除非得到疏忽赔偿,否则法定赔偿根本不足支付工人日后的生活。
5. 对方是香港公司,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可以,被诉人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公司
6. 香港的公司招聘,到时候有劳动纠纷,按香港的法律处理吗
如果你工作的地点在内地,则适用中国内地的法律。
不仅仅是你,这家公司在内地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遵循中国内地的法律。
7. 一外国人与香港公司签过劳动合同,离职后该外国人到大陆工作,请问该香港公司可以就劳动纠纷提劳动仲裁吗
一般正常离职后,是不属于还有纠纷的,可能是存在 商业秘密侵权或竞业专限制,可以在大属陆,也可以在香港,在大陆起诉,也需要看香港法例是否是可诉。最好办法就是在香港法院起诉,香港是一般法社会,司法公正比大陆好,起诉后按照诉讼程序,可以缺席审判后由大陆协助执行。
8. 香港在大陆的公司劳动合同纠纷仲裁在深圳吗
香港在大陆的公司劳动合同纠纷仲裁,归属香港大陆公司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非你所说的全属设深圳一地。
9. 香港劳动法和中国新劳动法有什么联系和不同
http://news.163.com/2004w05/12539/2004w05_1083420172995.html
假日:
(a) 每个星期日;
(b) 1月1日(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翌日);
(c) 农历年初一(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农历年初一的前一日);
(d) 农历年初二(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农历年初一的前一日);
(e) 农历年初三(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农历年初一的前一日);
(f) 清明节(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翌日);
(g) 耶稣受难节;
(h) 耶稣受难节翌日;
(i) 复活节星期一;
(j) 劳动节,即5月1日(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翌日);
(k) 佛诞,即农历四月八日(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翌日);
(l) 端午节(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翌日);
(m)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即7月1日(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翌日);
(n) 国庆日,即10月1日(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翌日);
(o) 中秋节翌日(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中秋节当日)或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藉在宪报刊登的命令指定取代该日的另一日;
(p) 重阳节(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翌日)或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藉在宪报刊登的命令指定取代该日的另一日;
(q) 圣诞节(如该日为星期日,则改为圣诞节后第二个周日);
(r) 圣诞节后第一个周日。
从上面可以看出啦,中国的假期还少的多呢,人家放很多民间节日的,中国什么都没,就只有那三个大假,而已我觉的有两个都没什么意义的,除了劳动节....
10. 香港劳动仲裁
咨询香港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