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益物权中可以流转的有哪些
用益物权的流转
2008-03-24 22:29:11.0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
1、依家庭承包方式设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1)第128条,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
(2)特别注意:流转方式不包括抵押、入股。
2、通过其他方式设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133条,可以以转让、入股、抵押或其他方式流转。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143条,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有权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注意:《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在37-39条上的限制。具可考性的限制有以下三个:
1、未全部支付土地出让金的;
2、房屋建设目的,未完成投资总额的25%以上;成片开发的,未形成工业用地或其他建设用地条件的。
3、划拨土地,未经有批准权的政府批准。
三、宅基地使用权
1、依物权法153条,宅基地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2、例外只有两个:其一、买卖房屋;其二、继承。
四、地役权
地役权的从属性。地役权从属于需役地。
物权法第164条:“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转让的,地役权一并转让,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165条:“地役权不得单独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押的,在实现抵押权时,地役权一并转让。”
⑵ 举个地役权可以与其他用益物权并存的例子
你可能理解上有点差错吧,比如我拥有一块宅基地,然后我在它上面设置一个地役权,比如给其他人的通行地役权,那这款地上就有宅基地使用权又有地役权了。这个是相对于这块地来说的。而权利是两个人扥别所有的。
⑶ 地役权和用益物权的区别
1.用益物权,是物权的一种,是指非所有人对他人之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排他回性的权利。比如土答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自然资源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2,地役权是是用益物权的一种.
地役权,是指为使用自己不动产的便利或提高其效益而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其一,地役权是按照当事人的约定设立的用益物权。其二,地役权是存在于他人不动产上的用益物权。其三,地役权是为了需役地的便利而设立的用益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一百五十六条
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
前款所称他人的不动产为供役地,自己的不动产为需役地。
⑷ 地役权同属用益物权和他项权吗
是的,地役权属于用益物权,也属于他物权
⑸ 为什么用益物权不包括处分功能呢建设用地使用权不是可以转让吗谢谢。
用益物权人可依法将其享有的用益物权转让、抵押等,但不具有对财产的所有权进行处分的权利。所以依你所述,应明确处分的定义,应该是所有权的处理,其他的权利不限制。
⑹ 用益物权与地役权之间是什么联系起冲突怎么处理
是不是下面这种冲突情形:
甲享有对乙的土地的地役权,乙将土地使用权或其他版用益物权转让时,如权果没有告知受让方该土地上设有地役权,则甲不得向受让方主张地役权,只能向乙追究责任。如果受让 时明确告知了,则仍可主张地役权。
⑺ 地役权一并转让怎么理解
概念
地役权:指为自己不动产的便利而使用他人不动产的一种用益物权。提供便利的不动产称“供役地”,享受便利的不动产称“需役地”。
举例:小学为方便坐地铁,与旁边的工厂约定,学校借工厂道路通行,每年1万元。小学就是需役地,工厂就是供役地。
地役权特征
(1)地役权是存在于他人不动产上的物权。
(2)地役权具有从属性:从属于需役地,不得与需役地分离而单独让与。(3)地役权具有不可分性。
①在需役地被分割时,地役权为分割后的各部分的利益仍然存在;如果地役权的行使按其性质只关系到需役地的一部分的,则分割后地役权仅在该部分存在。
②在供役地被分割时,地役权就分割后的各部分仍然存在;如果地役权的行使按其性质只关系到供役地的一部分的,则分割后地役权仅在该部分有效。
(4)地役权的享有不以对土地的占有为要件。
(5)地役权是为需役地的便利根据合同约定而设定的,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
所谓地役权一并转让,就是在这个物权上面设立有地役权,由于合同仍处于有效期,所有权的转让,不得影响之前的地役权。
⑻ 供役地使用权转让,对地役权有什么影响已登记的是否继续存在未登记的是否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您好,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已经登记的地役权是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的!
⑼ 用益物权与所有权的关系
关系如下:
1、用益物权是一种由所有权派生的物权
用益物权是在他人所有的财产上设立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因此用益物权被称为“他物权”,这不同于所有权的“自物权”。
2、用益物权是区别于所有权这个完全物权的受限制的物权
虽然用益物权人可依法将其享有的用益物权转让、抵押等,但不具有对财产的所有权进行处分的权利。
3、用益物权是一项独立于所有权的物权
用益物权在行使上具有优先性,即使财产的所有权发生转移,也不影响用益物权的存在。
(9)地役权与其他用益物权一并转让扩展阅读
用益物权与所有权的相关情况
1、用益物权的组成主要包括:
①土地承包经营权
承包人依法通过承包而取得的对农村土地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②建设用地使用权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在国家所有的土地上建造建筑物或者其他附着物的权利;
③宅基地使用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依法享有的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造个人住宅的权利;
④地役权
依合同约定,土地上的权利人为实现自己土地的利益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地役权的成立,以有两块土地为必要,享有权利的土地称“需役地”,供他人使用的土地称“供役地”。
2、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包括:
①一般方式
包括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是指不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而是依据法律规定直接取得所有权,如因先占、建造取得一物的所有权。而所有权的继受取得是指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取得所有权,如因买卖、赠与取得物的所有权;
②特殊方式
善意取得是指受让人以财产所有权转移为目的,善意、对价受让且占有该财产,即使出让人无转移所有权的权利,受让人仍取得其所有权。所谓善意是指受让人不知道出让人为无权处分人,或者受让人应当知道却非因重大过失而不知道出让人为无权处分人。善意取得既适用于动产,又可适用于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