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技术入股与技术专利问题。
1、从法律角度很难直接界定。
如果你朋友是这类软件方面的专业人士,可以要求对方专提供软件开属发的资料、源代码等等,也许能从过程中看得出来。或者是根据对该行业的了解,看该软件是否属于其他。
2、比较准确的方法是找评估公司进行评估认定。
3、关键是这套软件的价值和前景,如果其价值不能达到对方说的数额,尤其是差额过大,起不到那么大的作用,你们这个公司的合作基础就等于没了。
2. 专利技术入股是否要转移专利所有权
股指的是股票持有或员工持股,即员工成为所服务企业的股东。那么在专利方面的入股指的又是什么呢?专利入股后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呢?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专利技术入股的定义:
专利技术入股是指以专利技术成果作为财产作价后,以出资入股的形式与其他形式的财产(如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等)相结合;就是说入股、融资的手段不只是说只要金钱房产,可抵押的物品,也可以通过技术,确切的说是专利,但是前提条件是这项专利能为企业带来市场的价值,或者是本身就具备价值凭证。
以下是专利入股需要了解的一些事项,这些事项关系到该专利是否能够成为技术项目的重点,以及获取专利需要怎样进行公司融资入股的方式。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第一,首先须对专利的价值进行评估,然后专利权人依据设立公司的合同和章程到专利局办理专利权转移于被投资的公司的登记和公告手续,工商登记机关凭专利权转移的手续确定以专利技术入股的股东的完成股东投资义务的履行。第二,注意专利入股的必须是专利的合法权利人。并且在我国法律对能进行股权投资的主体是有规定的,无论是国有企业,法人内设职能机构还是个人进行专利入股都是存在一定的限制。第三,在使用专利技术入股时,还必须注意技术资料的交接和权利的移交;专利入股方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后续改进成果的权属和各方的违约责任。第四,对于专利入股需要特别注意专利技术的可靠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提出宣告专利无效的申请。一旦被宣告无效就不具备财产权的属性,就不能作为入股的技术。所以对专利进行必要的审查检索及在合同中约定无效后的处理办法是非常必要的。第五,还有一个特别需要强调的问题,就是入股后涉及到的公司治理问题,我国原有的《公司法》规定无形资产的出资金额不能超过注册资本的20%,但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对无形资产的比例可提高到35%。
合肥知来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小知妹纸送上答案,希望您满意。
3. 技术入股是不是技术所有权必须转让
我国现行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没有明确规定知识产权的使用权能否作为出资,但在实践中,趋于保守考虑,通常转让。
《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第二十八条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公司法解释三》第十条 出资人以房屋、土地使用权或者需要办理权属登记的知识产权等财产出资,已经交付公司使用但未办理权属变更手续,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主张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当事人在指定的合理期间内办理权属变更手续;在前述期间内办理了权属变更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已经履行了出资义务;出资人主张自其实际交付财产给公司使用时享有相应股东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4. 专利技术入股,专利技术入股需要注意什么问
专利技术入股是指以专利技术成果作为财产作价后,以出资入股的形式与其他形式的财产(如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等)相结合,按法定程序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经营行为。
专利技术入股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实践中以专利技术入股的形式,包括用专利权入股的、以专利实施权入股的,还有把专利申请权也视为专利技术作价入股。根据新《公司法》第27条的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我认为此三项出资形式都是可行的,但实践中对于用后两种方式入股的,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还是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碍的,比如将出资转让的问题等。所以首先应该明确以专利技术入股的形式,当然,为了减少将来不必要的纠纷,我们应该首推以专利权入股。
第二,注意以专利权入股需完成以下出资手续方可认定出资无瑕疵,首先须对专利的价值进行评估,然后专利权人依据设立公司的合同和章程到专利局办理专利权转移于被投资的公司的登记和公告手续,工商登记机关凭专利权转移的手续确定以专利技术入股的股东的完成股东投资义务的履行。
第三,注意专利入股的必须是专利的合法权利人。并且在我国法律对能进行股权投资的主体是有规定的,无论是国有企业,法人内设职能机构还是个人进行专利入股都是存在一定的限制。
第四,在使用专利技术入股时,还必须注意技术资料的交接和权利的移交;专利入股方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后续改进成果的权属和各方的违约责任。
第五,对于专利入股需要特别注意专利技术的可靠性。不可否认由于审批专利的审查员受专利局文献存储量的限制和可能有的工作疏忽等原因,把不具备专利条件的技术授予专利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加之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是不进行实质审查的,所以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提出宣告专利无效的申请。一旦被宣告无效就不具备财产权的属性,就不能作为入股的技术。所以对专利进行必要的审查检索及在合同中约定无效后的处理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第六,还有一个特别需要强调的问题,就是入股后涉及到的公司治理问题,我国原有的《公司法》规定无形资产的出资金额不能超过注册资本的20%,但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对无形资产的比例可提高到35%。所以过去以无形资产出资的不可能成为公司的大股东,至少不会成为绝对的控股股东,因此在公司治理中只能处于附属地位。但新《公司法》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也就是说知识产权的出资比例最高可达到70%,可成为绝对的控股股东。
5. 可否以专利使用权入股
无论是专利的使用权还是所有权,均可以作价入股,只不过使用权入股(即,专利实施许可费用)的价值会低一些,只要各方协商同意即可。
6. 可以专利使用权(含后续升级、研发等技术支持)能作价入股,合作开公司吗
可以啊 你这算是技术入股,不过甲方得拿下专利证书之后才行哦
7. 以专利技术入股的问题
价值评估,只是对专利价值做一个估算。既然专利对公司至关重要,那么可以多占些股份的。具体占多少股份要看双方协商。
8. 专利技术入股是否享受资产分配权
这个没有规定的,但是你们可以约定是否享受资产分配权。
从公平,公正角度回讲,如果你答是专利权所有人,你以技术入股,只要公司运行超过一年,你就有权要求享受资产公配。
否则的话,假如公司转行了5年,在这个过程中,公司肯定因为有你的专利技术支持的原因有所发展,比如,从一个10人小厂,发展成了500人的大厂。如果你不享受资产公配,那么再大的公司,你也只能享受当初约定的生产收益,哪天公司没有收益了,你不什么成了都没有?而那个时候,也许公司的固定资产都比你几年来的股权收入高几倍。
所以,建议你们在搞合作合同时,要将享有资产分配权写入。(具体多大比例,你们可以商议)
9. 以专利技术入股,公司清算时专利归谁
无论以专利还是其他形式的知识产权进行“技术入股”的,您所持有的“知识产权”份额已经换算成了公司股份,对此您只有所有权但无经营权,除非您在公司清算前等额赎回,否则在公司清算过程中,应视同其他抵押资产一并纳入清算范围。在进行技术入股时,专利权从法律角度已经转让给了公司。因此,公司清算过程中,应视同其他抵押资产一并纳入清算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