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土地法关于外国人买卖中国土地的相关政策法规
第一条 为加强涉外房地产管理,鼓励外国公民、法人及其他团体(以下称外国人)在本市购、建房屋或从事房地产经营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称国家)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涉外房地产行政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规定所称的涉外房地产是指外国人的私有房产、投资企业房产及其使用的土地
和投资经营的房地产。
第三条 外国人可以在本市购、建住宅;可以合资、合作、独资经营房地产;可
以购、建厂房和商业楼宇、仓库、停车场及其他房屋与构筑物。
外国人具有所有权的住宅和非住宅房屋,可以买卖、出租、赠与、交换、继承、
抵押、投资或进行其他商业活动。
第四条 外国人投资经营房地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的规定
,应成立从事经营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或者外资企业。
合资合作经营房地产的企业各方,应当根据平等互利和协商一致的原则,进行房
地产经营活动。
第五条 国家依法保护外国人取得的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任何组织和个人
不得侵害。
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不得利用房地产从事危害我国利
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活动。
第六条 国家对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提前收回。在特殊情况下,
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拆除房屋,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
,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补偿。
第七条 外国人由于不在房屋所在地或其他原因不能管理房屋时,可以委托代理
人或委托房屋所在地的房地产经营管理部门代为管理。委托代管应由本人出具委托书
。
第八条 外国人独资或合资、合作的房地产经营企业建造的房屋,可以委托当地
房地产交易部门代为出售。预售房屋须到房地产主管机关办理预售房屋手续。
第九条 外国人可以租赁房屋,租赁双方须签订租赁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并按规定办理租赁鉴证手续。
第十条 外国人使用的房屋,不得随意改变使用性质,确需改变使用性质的,应
经市房管、土地规划主管机关审查批准。
第十一条 外国人应负责维修其所有的房屋,保持房屋建筑完好和装修设备正常
使用。对有危险的房屋,应及时抢修,延误不修而发生事故的应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 外国人在本市的房地产须分别向市房管、土地主管机关办理房屋所有
权、土地使用权登记或变更登记,经审查核准后,领取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
第十三条 外国人办理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登记,应交验本人身份证明等有
关证件。如实填写登记申请书,登记姓名须与本人身份证件姓名一致,不得以别名、
化名或他人名义申请登记。
法人及其他团体办理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登记,应出示法人资格证明,交验
有关证件,由法人如实申报,登记时须使用企业全称。
第十四条 房屋所有权人在房屋灭失后,须持有关证明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五条 房地产抵押时,抵押权人须持抵押合同、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证
及有关证件,办理房地产抵押权的设定登记。
房屋抵押时,连同土地使用权一并抵押。
第十六条 房屋所有权人不能亲自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或变更登记手续时,可委
托代理人代为办理,委托代理应由本人出具委托书。
第十七条 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变更登记和委托手续的证件文书须经公证机关
公证。在国外办理的公证文书,须经该国当地政府或其委托机构和中国驻该国使领馆
的认证。
办理登记和委托手续的证件文书,必须是正本。如证件、文书是用外国文字书写
的,须同时附交经公证和认证的中文译本。两种文本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十八条 凡未按照本规定办理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登记的,其房屋所有权
和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变更和抵押权的设定,均为无效。
对不按期办理房屋产权登记的,由房管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办登记;对逾期不办的
,按房值的1%处以罚款。对不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的,由土地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
第十九条 租赁房屋未经鉴证的,除责令补办鉴证手续外,并对双方各处以鉴证
费三倍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对违反本规定非法经营房地产的,除责令停业、没收非法所得外,并
处罚款。
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所进行的行政处罚,分别由市房管、土地规划
主管机关作出。当事人对处罚不服的,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
规定,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拒不
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二条 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公司、经济组织、个人及其投资兴办的企
业,参照本规定办理。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由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外资企业可以怎样购买集体土地使用权吗
1,如来果是农业相关的用途,自可由以公司某一股东的名义与村委会签定土地承包合同。要在镇农办签的,然后在镇上的司法所做公证。必须是个人名义承包。
2,如果是非农用地,要由村委会上报国土局。然后由政府向该村征用,之后由政府通过拍卖或划拨的方式交给你。征用的土地,可作工业用途甚至是房地产。
3,如果是购买得到的建议地块,可以转让。用途随意。
4,不需要。只要是经过征地的,任何人及企业都可购买。
法律不是很多。基本上每个县的投资招商相关网页上都有相关法规及政策,请自行查看。
不用谢。
3. 加入外籍农村土地使用权收回吗
是的,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只针对中国公民。加入外籍,不属于中国公民,也不属于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应依法由土地所有权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收回其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四十一条 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该农户同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在该土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
4. 外国人购买中国房产需要哪些手续
根据《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及相关规定,境内工作、学习时间超过一年的境外个人可以购买符合实际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不得购买非自用、非自住商品房。在境内没有设立分支、代表机构的境外机构和在境内工作、学习时间一年以下的境外个人,不得购买商品房。同时规定,符合规定的境外机构和个人购买自用、自住商品房必须采取实名制,并持有效证明(境外机构应持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设立驻境内机构的证明,境外个人应持其来境内工作、学习,经我方批准的证明)到土地和房地产主管部门办理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及房屋产权登记手续。房地产产权登记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自用、自住原则办理境外机构和个人的产权登记,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登记
外籍人士在中国工作满一年以上,出于居住目的可以在工作地买一套房子。
所需材料:
1.要有外国人在工作地的居住证(如果是国外人才引进居住证上会是lr开头,这个材料可能帮你免去房产税)
2.要有外国人在上海工作的劳务合同。
3.身份证,户口本(如果没有,需要提供护照或有效的身份证明)
4.婚姻证明(如果没有结婚,需要当地开出单身证明)
一般程序:
1.购房人在签署合同的时候需要在合同中同时注明中文和外文姓名。
2.购房人提供身份证明,外籍人士需提交护照、居留证、经公证的中外文名字对照或外国人在中国的工作证、居住证(证件上需同时注有此人的中文及外文姓名)、《向国外及港澳台人员租、售房屋审批表》。
3.所提供的公证材料是外文的需到翻译公司翻译,境外人士提供的有些材料如委托书、同意书等必须经境内、外机构公证、认证后方为有效。
4.备齐资料后,需首先交由工作地涉外审批办公室进行审查。
5.如购房人需要贷款且在工作地无固定收入的,其收入证明、婚姻证明及配偶同意购房抵押贷款证明均需经所在国公证机构公证。
5. 中国人在外国购买的土地是否归中国所有
你得明白土地私有,国有,全民所有之间的关系,其中私人全民是人的概念,国有自然是国家的概念了。
首先中国承认土地私有可以,那么个人拿到土地所有权,然后这个人是中国人,那么才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地盘。否则,即使中国人在日本买的土地,日本承认私人所有权,但到中国没有土地私有这么一说,那么就没可能划到中国的地盘了;
其次,土地私有和土地国有并不矛盾,而且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无主之地,日本个人占了,那么就是国家占了,国家军队占了,也可以分给个人,然后个人之间的转让并不影响国家所有。所以即使中国人在日本买土地,那么这块地还是日本的地,只不过不是日本人的地。日本不同意给中国,除非侵略抢地盘。
那么日本人担心北海道成为殖民地完全没有道理,要殖民首先解决生存的问题,那么地要够大,否则小屁不大点地方进不来出不去的,还要有国家层面的协议,否则也无法生存。比如以前的香港,地方不大但四通八达,而且清政府也同意租给英国,后来到期了中国不同意继续租给英国,那么就收回来了。否则就干封锁,只能自生自灭。期间也有不少英国人在香港购买个人土地,但也不归英国。
归根结底,一块地有两个主时,个人和国家,个人之间的买卖并不影响国家归属。
6. 外国人怎么能在中国投资一块土地
外国人不可以在中国购买土地。但是如果外国人到中国进行投资,需要的土地可以按照中国法律规定的程序取得土地使用权。
7. 转让土地使用权和无形资产给外国人怎么交税
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不动产以座落地为标准,来界定境内境外。转让的无形资产专(不含土地使用权)属是否在境内使用作为境内转让无形资产的标准。所谓“使用”就是将该项无形资产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存储或再转让是否在境内。
8. 关于外国土地购买问题。
有些是土地所有权,有些是土地使用权。但问题不是“以后就是你的了”这么简单。国外在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方面做的比国内好的多,遗产税也收的很重,就算你有土地所有权,也不是你想怎么着就可以怎么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