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迪沃霍尔怎么样
以前从来没有试过看传记看得那么认真。最喜欢第四章,翻译得超级赞 女神真是棒呆。安迪是个很吸引人的艺术家,喜欢他的那种疯狂、固执、随性,下本书想继续了解他的波普艺术,虽然我可能看不懂- - 。
『贰』 安迪沃霍尔在他的代表作《玛丽莲梦露》写了“this is not by me "这是什么意思
这不是我的
『叁』 photoshop哪里能将图像调成波普艺术,就是安迪沃霍尔的作品的那种效果
那个好像也需要慢慢安排慢慢调才有波普艺术的神韵,一下子或一个滤镜搞出来的都差强人意....
『肆』 在中国开发艺术衍生品必须要有版权么
日前,中国首个艺术衍生品展示展览平台——红坊沙龙ADC正式对外开放;首届西湖国际艺术衍生品产业博览会于杭州举办。
以衍生品的方式,高高在上的艺术日用化了,渗入大众的生活中,接上了地气。
普罗大众可以通过日用化了的艺术衍生品,换一种方式接触到原作的艺术之美
一幅幅有着明丽梦幻色彩的花卉题材油画,落在那些细腻柔滑的丝绸或者绒布上,成了丝巾、靠垫、化妆包。一个名为“Rong”的艺术衍生品品牌将李怡蓉油画背后的美丽意境透过不同的日常用品传递出来。在不久的将来,画布上的花卉还将落在有着莹彩光芒的高科技材料碳化硅上,衍生出戒指、耳环、项链等饰物,探索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之道。
在新天地,在环球金融中心,“OldShanghai”主题系列旅游文化精品店汇集了经过连环画大师贺友直先生授权的艺术衍生品。信笺、贺卡、藏书票、杯垫、娱乐筹码、黄包车烛台等生活日用品上,素胚白描的贺氏笔法无处不在。老上海市井风情、世相百态的流韵余响借物得以延续,传统的民俗连环画焕发出了时尚的味道。
雕塑艺术家瞿广慈、向京夫妇自创“稀奇”品牌,近百种商品均在自身艺术原作基础上再创意,商店遍布北京、上海、深圳、台北等地。比如热销的一系列iPhone或iPad保护外壳,抽象出两人作品中经典的兔子元素,大胆配色,紧跟流行风潮。品牌受英国V&A博物馆之邀为其2013年中国古画展览创作的艺术丝巾,刚刚被BBC评为今年圣诞节最佳艺术风格礼物。
时下,国内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也着意于构筑最后一个展厅——参观路线末端的衍生品商店。“快雪时晴帖”的笔记本,青花梅瓶挂钟、多宝格箱包、古钱币U盘等等,古老文物可穿可戴可享可用,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刚刚过去的圣诞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则为观众备上了4件新奇、有趣的艺术衍生品礼物。它们分别是德国哲学家和艺术评论家鲍里斯·格罗伊斯设计的“艺术给予力量”铅笔,两家荷兰设计工作室联合创作、由荷兰设计师托马斯·威德绶芬设计的“把我建起来”积木,中国艺术家张恩利设计的“艺术是个球”真皮手工皮球以及中国艺术家徐震设计的“思想就是这片看不见的刀片,它决定着身体的分离”异形便签。这四样物件以纪念品的形式向市场推广——艺术应该是好玩儿的、给力的,更重要的是,它应该是融入生活的。
艺术原作通常仅此一件,注定只能为极少数人所拥有,而热爱艺术的普罗大众却完全可以通过日用化了的艺术衍生品,换一种方式接触到原作的艺术之美,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与艺术品不同的是,艺术衍生品更多地被视为消费品,谈不上有太多投资的价值,与此同时,它也去掉了“昂贵”的字眼,以相对亲民的价格示人。一旦不必考虑它的增值性,人们反倒可以单纯地凭借自己的偏好来判断是否购买。
内地艺术市场中,衍生品市场相比原作市场落后了一大截,其实大有作为
成熟的艺术市场通常在用“两条腿”走路。这一条腿是画廊、拍卖行所经营的艺术原作,另一条腿则是通过各大艺术商店销售艺术衍生品。前者瞄准的是高端人群的收藏需要,后者则让小众艺术渗入大众生活。在艺术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艺术衍生品市场每年的市场规模早已是艺术原作市场的几倍。在纽约、伦敦、法兰克福等地,甚至还有专门的博览会在做艺术衍生品交易。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一年的艺术衍生品销售金额高达4至5亿美金,占其全部收入的80%,总计开发的衍生品数量多达2万余种,比如依照数幅名画里人物所戴的项链样式,就能开发出一个女性饰品系列。其艺术商店仅在纽约市内就有8家。台北故宫博物院一年的艺术衍生品销售金额高达2至3亿人民币,总计开发的衍生品数量多达3000余种,仅人气展品“翠玉白菜”的衍生品就不下百种。目前与台北故宫合作开发艺术衍生品的厂商多达90余家,其中甚至包括与意大利知名厨具商家合作,推出“宫乐美人胡椒瓶”等厨房用品。
而在内地艺术市场中,衍生品市场相比原作市场明显落后了一大截。据文化部发布的《2012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2012年我国内地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为1784亿元,其中艺术授权品、艺术复制品、艺术衍生品交易总额为180亿元,仅为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十分之一。不过换而言之,内地艺术衍生品市场其实大有作为。下一个金矿,就在这里。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艺术衍生品项目负责人庄骥欣喜地看到,伴随着国内艺术衍生品市场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国内艺术衍生品的二手市场在崛起——这正是这个市场成熟的一大表现。“在一个名为i良仓的网站上,达人们在互相推介来自全球各地的潮物尤其是艺术衍生品,并提供购买渠道。它摆脱了以往电商平台拼价的战术,主张的是美学生产力,不以物品的价格作为驱动,而是以物品的艺术价值作为驱动。这为人们开启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你穿的、你用的和你家里的决定你的生活品位。未来,这类艺术衍生品的流通会越来越便捷,健康的生态链在形成。”
刚刚起步的内地艺术衍生品市场,亟待迈过三道坎 艺术消费观念不强
艺术衍生品在西方走过几十年历程,在国内它却刚刚起步,这样一种“买得起”的艺术消费观念需要慢慢培养。
买得起未必买回家。在很多中国人的潜在消费观念中,钱要花在刀刃上,花钱购买艺术衍生品,太虚了。他们恐怕更习惯于上超市买些寻常的生活用品,或是情愿花上更多的钱购买奢侈品。
据了解,目前我国内地居民的消费能力不容小觑,尤其是在精品消费方面,比重已达全球的27%,正式取代日本成为全球头号消费大国。然而,在今天我国内地所盛行的各种消费中,名车、名表、皮包以及房地产、金融产品占据了主流,可代表着品位与精神内涵的艺术品,却始终未被各个层面的消费者纳入视线中来,呈现出一个很大的消费空白区。这其实正给艺术衍生品带来发展空间。有业内人士指出,当物质生活丰富了以后,人们倾向于选择一种偏向精神性或是文化含量较高的商品,将是必然的趋势,尽管这种转变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版权保护力度不够
就像影碟、手机、服装、首饰一样,众多艺术衍生品中,也有“正版”、“盗版”之分。台北故宫正版的“朕知道了”纸胶带三卷一套,售价200台币(约合人民币42元),淘宝网上盗版的“朕知道了”纸胶带4元就能买到一卷。市面上热销的艺术衍生品几乎都能找到相应的盗版,并且价格是正版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
目前,制约国内艺术衍生品发展的最大瓶颈便是知识产权保护的薄弱。艺术衍生品通常是经艺术授权而享有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比如艺术品的复制、展示、改作等,法律保障是其重要构成要素。倘若无数产品被粗制滥造地模仿、山寨,伤害的无疑是艺术衍生品的开发与创造热情。
“Rong”艺术衍生品品牌设计师李怡蓉告诉记者,防不胜防的盗版的确令自己伤脑筋,“通常我每开发出一种艺术衍生品,都会去申请专利,可真正到了维权的时候,你会发现取证的过程非常艰难。又像是做饰物类的艺术衍生品,品牌有专利,而款式是没有专利的,的确存在很多大同小异的地方,被抄袭太容易了。”她认为现阶段面对盗版唯一的解决方法是先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全世界其实都面临盗版问题。想要不怕盗版,只有不断引领潮流,让别人跟着自己走,而不是天天盯着别人,说你不能用我这个,不能用我那个。创意存在于人的头脑里,别人是学不走的。盗版和正版总是存在一定的区别,比如爱马仕的围巾在中国加工,面料就一定不在中国采购,让盗版没法和正版一模一样。你看,市面上仿爱马仕的围巾太多了,但论起品质,都比不上真正的爱马仕。”与此同时,她也寄希望于这个行业的发展,“相信随着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尊重,大家都会有够买正版的意识。”
产品开发创意不足
内地的艺术衍生品,大多数还停留在简单复制的初级层面上,仅仅是将艺术家的代表作图像印在杯子、T恤等不同的物品上,谈不上设计或者创意,无论方式、品种还是材料、形式都显得单一。这样的艺术衍生品,很难深受人们的青睐。毕竟,人们缺的不是杯子或者T恤,而是期待一只有艺术质感的杯子、一件有艺术创意的T恤能够满足自己对于美的需求。
消费群体对于艺术衍生品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成为日用品的艺术衍生品也完全可以多样化。在庄骥看来,好的艺术衍生品应该将实用性与设计感、技术与艺术统一起来,但它可能没法让人像分析股票那样去理性分析购买的原因,有时仅仅是因为人们认同这件东西传达的情绪。有人提出,不妨根据艺术原作的气质选择与之气味相投的产品类型。齐白石的水墨花鸟虫鱼灵动雅致,颇具禅意,开发成中式茶具,很能传递东方茶文化的内蕴。梵高的油画作品往往有着明丽鲜亮的色彩,开发成雨伞,很能给雨中的人们带来好心情。也有人建议,同一位艺术家的不同作品,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成不同的艺术衍生品,开发时,也不必拘泥于原作,而是提取其中的核心元素并辅以时尚设计。
根据安迪·沃霍尔原作衍生出来的商品,从书店里的沃霍尔年历到玩具店里的沃霍尔公仔,从家居店里的沃霍尔抱枕到时装店里的沃霍尔T恤衫,有人断言哪怕一卷手纸或是一个厕板,只要盖上沃霍尔的印章,都能沾染上时髦的因子。迪斯尼同样是艺术衍生品开发的好榜样。他们将米老鼠、唐老鸭等一个个卡通形象做到完全深入人心,陪伴人们长大,衍生出来的产品什么都有,从玩具、文具、服装、饰品到箱包、手表、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多达数千上万种。
『伍』 安迪沃霍尔的太太是谁
他没有结婚。
维基网络:
私人生活
许多人认为安迪是位无性者(既不爱女也不爱男),单单只是一个窥阴癖者(窥视他人性行为或脱衣而获快感者),但这个传言已经被其传记作家Victor Bockris、Bob Colacello(安迪·沃荷的杂志编辑)及艺术历史学家Richard Meyer所推翻。问题不在於安迪的性倾向为何,而是在於他的性向如何影响他的工作及对艺术世界的定位,这是一门探讨艺术家的主要学问;而安迪也在接受专访与朋友的言谈中及其所发行的杂志(Popism: The Warhol Sixties)做说明。
『陆』 如何欣赏安迪·沃霍尔的艺术作品
严格地说安迪沃霍尔算不上真正的艺术家,他是打着艺术的旗号从事反艺术的活动,他对待艺术的态度是不健康的,艺术只是他的工具,而他只是艺术的另类表演者。艺术是生活的艺术,生活是艺术的生活。艺术形式与自然界的生命形式具有同构性,安迪·沃霍尔用独到的表达方式诠释了当时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背景下,西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及其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家通过广泛的艺术探索改变了世人评价世界、生活和艺术的方式,并以此证明生活和艺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艺术不再是少数人享用,而属于普通大众,并逐渐以新的方式从为权贵服务转向为民众服务的民主化进程。可以说安迪·沃霍尔在波普艺术中的开拓和革新对于现代艺术的多样化和互融性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使艺术的概念进一步模糊化。
『柒』 波普艺术玛丽莲梦露那个作品 安迪沃霍尔是怎么弄出来的 曝光吗
那个是~画的
Andy Warhol (安廸·沃霍尔)于1928年8月6日出生,在卡耐基技术学院毕业后,Andy Warhol迁到纽约居住,并为Vogue、Harper’s Bazaar及The New Yorker等多份杂志绘画插图。Andy Warhol曾从事多门艺术工作,由绘画以至摄影等均有涉猎,在80年代更为音乐录像节目主持清谈环节。除此以外,他还把波普艺术融入大众生活中。他擅长以摄影和绘画等创作媒介,运用通俗文化的图像,创造出许多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例如60年代创作的康宝浓汤罐头、灾难系列、及玛丽莲梦露。在70年代Warhol将他的精力专注于当时还在世的超级巨星,如Kareem Abl-Jabbar, O.J. Tom Seaver, John McEnroe, Bill Shoemaker, Dorothy Hamill and Muhammad Ali。除了大众化的商品之外,于60年代美国当时得令的名人如猫王、玛丽莲梦露、伊莉莎伯泰莱,还有毛泽东等,都是他的「复制」对象,打破了高尚艺术与通俗文化的隔阂。
Andy Warhol可说是艺术界最难以捉摸又最具活力的大师。他知道如何颠覆传统的一切,尤其是他对The Velvet Underground从内容到形式的设计,令这个乐队成了音乐史上唯一可以媲美“披头士“的奇迹,而The Velvet Underground自此就没有停止过他们对这个世界及其文化的影响。Warhol曾为No5绘制设计图,采用了7种不同颜色的版本,鲜明大胆的色彩极具Warhol的特色,为Chanel所珍藏。Andy Warhol持续的跨越高低层次艺术的界线,缔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艺术革命。
Warhol在1987年逝世,被后世尊称为世界波普艺术倡导者和领袖,成为20世纪其中一位最重要的艺术家。
注:波普艺术即Pop Art,代表一种流行艺术文化。
『捌』 你怎样认为安迪沃霍尔的成名和他的艺术造诣
真的可以说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了,安迪奥霍尔能成名和他的艺术造诣是息息相关的,真是因为他的艺术造诣才有了今天他的出名。
『玖』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反映在生活中有什么艺术影响
用创新的艺术表现方法来使艺术流行化: 对艺术材质的创新运用 - 丝网印刷等等,是对艺术品重复复制走向大众的一种尝试。强烈的艺术色彩风格,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他的作品。作品主题涉及了很多大家每天生活中的物品 - 番茄汤等等,体现出”生活中的流行艺术“ 的理念。-----请采纳~
『拾』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思想是:
关于社会的:
1.“我敢确定我看着镜子时,什么也看不到。别人总说我是一面镜子,如果一面镜子看着一面镜子,里面能看到什么?”“当‘我’看着镜子,我只知道我看到的自己跟别人看到的不同。”
2.我不太用化妆品,但是我会买,而且常常想起它。化妆品营销如此成功让你无法全然忽视它。
3.人最好永远穿着同一套服装,这样就能知道大家喜欢你是因为真正的你,而不是衣着所造就的那个你。总而言之,看人住的地方比看他们穿的衣服刺激多了。
4.我们每天都会经过一座桥,桥下有用过的避孕用品。我总是大声地对所有人说出那些是什么东西,然后他们会笑。
5.泰格会到克莱因(Klein’s)和梅丝(Mays)这种地方买一件两块钱的外套,拆掉上面的蝴蝶结和花饰,然后拿到她自己的店里卖四百块钱。
6.在60年代,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都感到兴味盎然。在70年代,每一个人开始抛弃每一个人。60年代吵吵嚷嚷。70年代空空荡荡。
7.几分钟后我再次从钥匙孔偷看,而她会在誊写她的通讯簿——或是某个人的通讯簿,那不重要——或者她会拿着黄色的记事本坐着,列出所有跟她上过床的男人,将他们分为三类——“睡过”、“干过”,还有“抱过”。
8.我热爱世界上的每一种“解放”运动,因为在“解放”之后,那些一直以来是个神秘谜团的事情变得可理解且无趣,然后没有任何人会觉得自己被摒弃在外,就算他们不属于当今引领风潮的一员。
9.碧姬?芭铎(Brigitte Bardot)属于第一群非常现代化的女性之一,她们视男人为爱情玩物,将他们买下,又将他们遗弃。我喜欢这样。
10.当今城里最时尚的女孩是那些属于夜晚的女孩。
11.一个人不化妆的时候,看起来最让人想亲吻。玛丽莲的双唇不属于令人想亲吻的唇,却非常适合拍照。
12.当你跟一个热恋中的人交谈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失礼,因为他们对什么东西都特别敏感。
13.每个人一生中总有某个时刻是美的。往往是在不同的阶段。有时候他们在婴孩时期相貌出众,而长大后没有什么特出之处,但当他们年纪稍长后,可能又好看起来。或者,他们可能比较胖,却有张美丽的脸庞。或者有罗圈腿,但有副美丽的躯体。或者是美女中的翘楚,却胸部平平。或者是美男子中的魁首,但是“你知道那个地方”比较小。
14.危险中的美会变得更美,但是泥泞中的美会变丑。
15.照片中的美人与现实中的美人不一样。身为一名模特儿必定很辛苦,因为你想成为照片中的你,然而你看起来永远不可能像照片中的模样。
16.有时候,那些有精神崩溃症状的人看起来可以很美,因为他们移动或走路的方式里面有一种脆弱的东西。他们显出一种让他们更美的情调。
17.我一向认为当有人在街上转身回头去看某个人的时候,大概是因为他们闻到那个人的体臭,那才是使他们转头的原因。
18.孩童永远很美。每个小孩一直到约莫八岁左右,都很好看。即便带着眼镜还是好看。他们永远有完美无暇的鼻子。我从未见过不讨人喜欢的婴儿。小小的五官和细致的肌肤。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动物身上——我从未见过难看的动物。婴儿借由美丽得到保护,因为人们比较不想伤害他们。这同样适用于所有的动物。
19.在现实生活中,电影明星甚至达不到他们在电影里立下的标准。
20.我一直在想戴眼镜代表什么意义。当你习惯戴眼镜之后,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能看多远。我想到眼镜发明前的那些人。那一定很奇怪,因为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在观看,取决于他们的视力有多糟糕。如今,眼镜使每个人的视力统一在、。这个例子显示人与人越来越相像。假如没有眼镜的话,每个人看见的程度会有差异。
关于人生的:
1、死亡:我不相信这件事,因为我不会在场确认它已经发生了。对于这件事我不能发言,因为我还没准备好。
2、跟死亡这么近距离接触,就彷佛和生命近距离接触一样,因为生命也是一场空。”
3、“你被枪杀过。你毕生所经历过最强的性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