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著作权李国强

著作权李国强

发布时间:2021-07-13 18:12:35

❶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的理事成员

主 席
李前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常务副主席
王郑生内 (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副容书记)
副主席
于云天 (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李玉光 (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宋明昌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党组成员)陈小波 (新华社高级编辑)解海龙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原副主席)
总干事
林 涛 (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权益保护事务部主任)

❷ 作品的著作权何时产生

从作品完成之时即产生。
法律依据:《著作权法》第二条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❸ 著作权的侵害问题

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侵犯著作权或专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属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❹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知多少

知识产权侵权是民事侵权行为的一种,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相比,有其特殊性。实践中,当权利人发现市场上存在侵犯其知识产权的行为,一般会在证据固定后,起诉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以及停止侵权,但是,诉讼程序通常会经过一审、二审,耗费时间非常长。在法院最终判定侵权之前,侵权行为一直在持续,其权利也就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为了避免侵权行为给权利人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害,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制度应运而生。

一、典型案例

1、中国好声音节目名称诉前禁令案

2016年6月20日,根据浙江唐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德公司”)申请,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出行为保全裁定,责令上海灿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灿星公司”)立即停止在歌唱比赛选秀节目中的宣传、推广、海选、广告招商、节目制作过程中,使用包含“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字样的节目名称及相关注册商标,世纪丽亮(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丽亮公司”)立即停止在歌唱比赛选秀节目的宣传、推广、海选、广告招商过程中使用包含“中国好声音”字样的节目名称。

随后,灿星公司、世纪丽亮公司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出了复议申请,法院作出复议裁定,驳回了二申请人的复议请求,维持了原裁定。

2、杨季康(笔名杨绛)与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李国强诉前禁令案

2013年5月间,中贸圣佳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其将于2013年6月21日举行“也是集——钱钟书书信手稿”公开拍卖活动,公开拍卖上述私人信件。

杨季康在该案中主张,中贸圣佳公司及李国强即将实施的私人信件公开拍卖活动,以及其正在实施的公开展览、宣传等活动,将侵害杨季康所享有和继承的著作权,如不及时制止上述行为,将会使杨季康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故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法院责令中贸圣佳公司及李国强立即停止公开拍卖、公开展览、公开宣传杨季康享有著作权的私人信件。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禁令裁决: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拍卖、预展及宣传等活动中不得以公开发表、展览、复制、发行、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实施侵害钱钟书、杨季康、钱瑗写给李国强的涉案书信手稿著作权的行为。

二、相关规定

总的说来,关于诉前禁令的规定主要有:

1、《民事诉讼法》第100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2、《商标法》第65条规定,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依法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3、《著作权法》第50条规定,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权利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4、《专利法》第66条规定,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

5、除此之外,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对于诉前申请停止侵犯商标权、专利权作了一些细化规定。

根据上述规定,关于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可以简单地归纳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如不及时制止,会给权利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当然,法律对这一程序的启动有一定的程序性要求。

三、总结及延伸

诉前禁令制度在写入《民事诉讼法》之前,已经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规定中有所体现,这说明,诉前禁令很早就被引入知识产权侵权类案件。在其被写入《民事诉讼法》之后,才在普通的民事案件中得以实行。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这一制度的理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应用得并不多。

笔者认为,诉前禁令在给权利人的利益以及时保护的同时,对被控侵权人的利益影响也非常大,鉴于知识产权案件的专业性、复杂性,很多案件在经过实体审理之前,很难判定是否构成侵权。所以,这一制度的适用应当谨慎,需要为其设定一定的标准,当然,这一标准不应仅仅是现实的经济利益的考量,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❺ 话剧《长河落日》著作权纠纷

答:赵某未经李某的许可,将其作品以公演的方式公之于众,侵犯了作者的发表权;同时内,又在作者的容后面署上了自己的名字,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权;还未经许可对作者的原作作了修改,侵犯了李某的修改权,如果歪曲了作者的原意,还可能侵犯保护作品完整权。此外,赵某还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财产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❻ 著作权侵权责任--从《大学生》诉“首都在线”及李翔侵权案谈起

此案发生在98年,故而只有《著作权法》可以适用,如果发生在今天,那么内要适用《著作权法》以及容《信息网络传播条例》。根据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通知删除义务,首都在线在合理的时间内就将侵权内容删除,可以免责。
李翔侵害了原告的著作权。对于其抗辩“原告出版发行的《考研胜经》与出版主管机关的有关批件内容不符,且未能提供所有原作者许可其使用作品的证据,因此,原告对该书不享有著作权”。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累累,著作权跟主管单位的批复何干。著作权的产生是一种事实行为。纵然未经过原作者同意而汇编,只要具有独创性,也是一个新的作品(但是行使著作权的时候必须要经过原著作权人许可,否则侵权)。
判决内容:《考研胜经》含有《大学生》杂志社的编辑思想,享有著作权,而李翔未经许可在个人网站上登载相关内容,其行为已构成侵权,故判决其不得未经许可在其个人网站上刊载与《考研胜经》选材、编排相同的内容;并应“首都在线 263"个人主页频道的首页上发表致歉声明,同时赔偿《大学生》杂志社经济损失5000元;而京讯公司在接到律师函后,采取了相应措施,故不承担责任。

❼ 关于著作权的案例 麻烦大家帮帮忙!

针对你提的问题,分别作如下回答:
(1)我国《著作权法》相关条文规定,作者享有的人身权如署名权、修改权以及保护作品完全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且不得转让。因此,本案中画家只是把《南昌起义》油画部分财产性的权利转让给了博物馆,该画作者仍然享有署名权、修改权以及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人身权利,作者死后这些权利由他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保护。
(2)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具体到本案中,画家已经将油画原件转让给了博物馆,则博物馆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公开展出,而不需要画家或其继承人的授权或事后追认。至于博物馆将油画提供给集邮协会刊印纪念册的行为是否侵权则要作具体分析:首先要看作者享有的财产性权利是否过了法定的保护期(《著作权法》规定作者的财产性权利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若本案的情况没有超过保护期的话,则需要进一步考察作者当时许可博物馆使用是否仅限于收藏,若仅限于收藏使用的话,则博物馆在上述保护期内未经作者(或继承人)许可擅自将其油画提供给集邮协议刊印发行,构成对复制权、发行权的侵犯,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等侵权的法律责任;若当时作者没有对博物馆的使用方式以及期限作出限制的话,则可视为作者以500元的转让费将所有的财产性权利都转让给了博物馆。不过,基于常识判断,以500元的转让费将所有财产性权利永久性地转让出去的可能性不大。
(3)博物馆作为油画《南昌起义》原件的所有权人,有权买卖该油画原件(仅指油画原件,事实上,博物馆不得将自行复印的复印件出卖,否则构成对复制权及发行权的侵犯),因此,有人打算收购该幅油画则需要同博物馆方面商谈。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博物馆作为油画原件的所有人有权处分物权意义上的油画原件,但其不能处分作者对该油画的著作权,也即作者享有的著作权不会因为油画原件所有人的改变而受到损害,但基于公平原则的考虑,油画原件所有人享有该油画的展览权。

❽ 李国强的科研成果

研究课题
1988年:
《中国边疆史地学术会议纪要》,8千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88年第4期,独著。
1989年:
《中越陆路边界源流述略》,1.8万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89年,独著;
《南沙群岛的过去和现在》,8.5千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89年第3期,独著;
《劬录毕生的向达先生》,3.5千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89年第1期,独著
《纪念收复南沙群岛42周年座谈会在穗举行》,2千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89年第1期,独著;
《我国边疆史地研究近况》,3千字,载《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独著;
《日本研究中国边疆史地之现状》,3.5千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89年第4期,合著。
1990年-1993年:
《中国海疆的瑰宝》,4千字,载《网络知识》1990年第5期,独著;
《略论明代中越边界》,7.1万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报告》1990年第5辑,独著;
《辛勤耕耘四十载——访南海史地学者韩振华》,4千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90年第1期,合著;
《南沙群岛史地问题的综合研究》,论文,1.87万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合著;
《北宋与交趾间两峒边界争端探微》,论文,1.7万字,载《中国边疆史地论集》1991年第3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著名的南海史地研究专家韩振华先生》,6.4千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年第2期;
《南沙群岛史地问题综合研究》,8.3千字,载《南海诸岛:历史、地理、主权》,1993年,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合著。
1996-2000年:
主编《中国边疆研究通报》第二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边疆稳定与禁毒斗争》,论文,1.8万字,合著,载《中国边疆研究通报》1998年第2集;
《解决南沙主权争议几个方案的解析》,论文,1.2万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4期;
《南海诸岛行政区划沿革考》,论文,1万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论文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关于中国海疆史地学术研究的思考》,论文,0.3万字,载《院报》2000年8月29日;
《中国行使南沙群岛主权的四个历史阶段》,论文,1.8万字,载《21世纪的南海研讨会论文选》,海南南海研究中心,2000年5月;
《实施“替代种植”,探索禁毒之路》,论文,0.3万字,载《院报》2000年7月18日。
获奖成果:
《民国政府与南沙群岛》(载《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并获1990—1994年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优秀科研成果奖;
《中老边界历史形成探微》,获1995—1998年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优秀科研成果奖
2001-2002年:
《关于海疆史地学术研究的思考》,论文,0.4万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2期;
《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的一部力作》,论文,0.3万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2期;
《在历史长河中探索中国边疆治理的演进》,论文,0.2万字,载《光明日报》2001年1月16日历史周刊;
《中国边疆治理历史研究的佳作》,论文,0.2万字,载《人民日报》2001年4月14日理论版;
《钓鱼岛问题研究的新突破》,论文,0.5万字,载2001年10月20日《光明日报》;
《南海地区共同开发初探》,论文,1.9万字,南海研究中心,2002年6月;
《南沙群岛问题对中越关系的影响》,论文,2.6万字,提交“21世纪中越关系回顾与前瞻学术会议”,2002年8月,郑州
2003年:
《南中国海:历史与现状》,专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南海诸岛行政区划沿革考》,论文,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论集续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南沙群岛对中越关系的影响》,论文,载《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2003年第1期;
《钓鱼岛,中国的美丽小岛》,论文,载《世界知识》2003年第14期;
《在探索中开拓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新局面》,论文,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2期;
《50年来台湾南海政策探析》,论文,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术报告》第1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成果:
《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论文,载《瞭望》2004年第39期;
《“东北工程”与中国东北史的研究》,论文,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4期。

❾ 关于侵犯著作权的案例分析

1、李复某说法不合法。根制据《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故李某抗辩理由不成立。 2、李某侵犯张某著作权。适用于《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剽窃他人作品的”侵权情形(李某未经张某许可,原封未动照搬其作品,用于商业活动)。 3、李某的商标专用权有效期为2002年2月10日至2012年2月09日止享有商标专用权(李某胜诉); 商标被撤销、不保留申请记录,不享有商标专用权(李某败诉,商标被商评委撤销)。

❿ 求一篇关于侵犯著作权的案例及分析

首先你要清楚什么要件才算侵犯著作权。
侵犯著作权的构成条件
著作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我国《著作权法》第15条、第16条规定了15种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行为,但是根据本条规定,只有下列四种侵权行为可以构成本罪: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行为。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即指未经过著作权人的同意。著作权人一般指作者,也可能是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根据《著作权法》规定,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享有著作权;演绎作品著作权由演绎人享有,合作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如其中的作品可以单独或分割使用的,其作者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导演、编剧、作词、作曲、摄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其他权利由制片者享有,如果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其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任何未经上述人员同意而使用其作品的,均属于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行为。
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复制是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为;发行是指为满足公众合理需求,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复印件。根据本条规定,复制与发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整体行为,应同时具备才构成本罪,如果仅仅具备其中一个方面的则不符合本罪行为特征。当然不同行为人事先通谋而分别实施复制、发行的,属于共同犯罪,仍然可以构成本罪。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行为
出版是指把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的行为。出版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复制发行。出版者出版图书,一般需要经著作权人授权而取得对作品的专有出版权。专有出版权是指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的作品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以原版、修订版方式制作成图书并予以发行的独占权利。它是一种与著作权有关的重要权益,同样具有排他性,他人不得行使,否则构成侵权。
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行为
这是一种侵犯录音录像制作者著作邻接权的行为。录音录像制作者即制作录音录像制品的人,由于他们不仅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付出了相当的独创性劳动,对其制作的音像制品也依法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并获得报酬的权利,他人未经许可复制发行其音像制品的,当然是对其权利的侵犯。
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行为
这是一种借他人之名非法牟利的行为。它不仅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 (主要是署名权),而且必然会影响他人美术作品的销售,从而间接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同时这种行为还欺骗了社会公众,对我国文化市场秩序具有相当的危害,因此应予以惩治。
值得探讨的是,本条把“制作”与“出售”以顿号分开作并列规定是否意味着有其中之一行为即可构成本罪?我们认为,结合构成本罪的前面三种行为方式,此处应理解为“制作并出售”或“为出售而制作”才构成本罪,这样其与“复制发行”和“出版”一样作为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之一才有其合理性。从主观上看,也只有既制作并出售或为出售而制作才能表明行为人具有营利的目的。
根据本条规定,上述四种情形还必须是违法所得的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本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桩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严重情节”:因侵犯著作权曾经两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又侵犯著作权的;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支十万元以上的;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严重。

阅读全文

与著作权李国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