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今日头条版权纠纷

今日头条版权纠纷

发布时间:2021-07-13 12:08:40

1. 有说今日头条侵犯版权的,也有说今日头条在法律上无版权问题,到底是什么情况,求详解。

我抄们专业课老师在课上也让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今日头条是内容服务商还是技术服务商,如果是搜索引擎的话,根据版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不存在侵权行为的。

从今日头条目前的技术原理来看,其实是家技术公司,并不是媒体。今日头条把热门或者是用户关注的新闻推送给用户,而且直接将流量导向原内容页面,不对新闻做任何处理,其实就是一个更加智能化的搜索引擎。

我也是好久才弄清楚今日头条的技术原理:首先根据用户的微博行为、阅读行为、地理位置、职业、年龄等信息挖掘出兴趣;二是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对每条信息提取几十个到几百个高维特征,并对信息进行分类、摘要抽取,主题分析、信息质量识别、敏感词过滤、正能量指数计算等一系列处理;三是精准推荐:根据用户特征、环境特征、文章特征三者的匹配程度进行推荐。

弄清楚今日头条的原理之后,也就知道它不存在新闻界争论的版权问题了,就像是大家不会责怪网络说“你怎么可以让我的页面出现在你的搜索结果里呢”,原理是近似的。听说国家版权局也入驻今日头条开头条号了,应该也是对新技术认可吧,毕竟好的内容需要好渠道的传播,版权合作才能共赢共生。

2. “今日头条”版权争议的法律边界在哪儿

一、今日头条有没有权利抓取新闻网站的内容?
作为一个新闻推荐类应用,今日头条必须先通过计算机爬虫程序在各个新闻网站页面抓取相应的内容,然后才能分析并向用户推荐新闻,那么,其有没有权利抓取新闻网站的内容?根据现在互联网通行的规则,只要被抓取的网站不反对其抓取,即为有权。
如果新闻网站反对被爬虫程序抓取的,可以在专供爬虫程序读取的文件内设置白名单或者黑名单,禁止部分爬虫抓取信息或者只允许某些爬虫抓取信息。如果爬虫程序耍流氓,被禁止了还照抓不误,网站可以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的起诉通过爬虫程序抓取信息者。
二、今日头条对网站内容优化转码有没有法律依据?
前文已述,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和微博、微信账号访问今日头条推荐的新闻时,今日头条会对被访问的其他网站网页进行优化转码,这里的优化转码实际含义应该是:今日头条对其抓取的网页进行技术处理以方便移动设备用户阅读。
转码是新生事物,法律依据可以套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提高网络传输效率,有权自动存储从其他网络服务提供者获得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并根据技术安排自动向服务对象提供。但适用此条法律规定了三个前提:一是是网络服务提供者不改变自动存储的作品;二是不影响提供作品的原网络服务提供者掌握服务对象获取作品的情况;三是在原网络服务提供者修改、删除或者屏蔽作品时,根据技术安排自动予以修改、删除或者屏蔽。
三、今日头条对网站内容优化有没有正当性?
参照前面第一、二两个前提,今日头条做法的争议点就显现出来了:首先,今日头条的优化去除了网页上的广告损害了被其抓取数据的新闻网站的收入,这算不算“影响提供作品的原网络服务提供者掌握服务对象获取作品”?其次是今日头条上的新闻网页显示的是今日头条网站链接而不是原来新闻网站的链接,容易误导用户,算不算“改变自动存储的作品”?
上述问题从法规的字面上看,双方都可以推导出对自己有利的解释,争议应该很大,笔者就不赘述了。但跳出法条抽象的规定,看双方的业务类型,也许会更清楚一些。
平面媒体采写原创内容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传统上会通过订阅费用、广告等方式回收,这就是他们的商业模式。但如果用户养成了通过今日头条的应用程序、微博、微信看传统媒体的新闻的习惯,平面媒体的商业模式就很难维持:因为可以方便的在今日头条的产品上查看新闻全文,原创内容媒体的订阅者和网站访问都会减少,订阅收费和广告收入都会减少,其收入来源会被掏空。
反观今日头条,其并不采写新闻,也不象门户网站那样从传统媒体购买内容版权,但依靠其技术优势抓取新闻、推荐新闻,利用移动端优化转码屏蔽新闻网站广告获得用户关注,同时,自己也通过各种广告获得收入。虽然今日头条通过技术分析推荐新闻和通过转码优化移动端阅读体验也是技术进步,但就他们的商业模式而言,是建立在寄生并损害原创内容媒体之上的,显然自利性大于共赢性。
最后,两年前的欧洲曾发生过类似事件,传统媒体对谷歌进行讨伐,但该案中的谷歌不同于近日头条,谷歌对被索引页面的摘要显示方式无法替代被索引的网页内容,摘要更多的目的是吸引读者点击链接查看新闻详情。

3. 今日头条 App 存在版权问题吗是如何解决的

你好,今日头条App存在版权问题,比如说App软件著作权的开发设计、App中所发布的作品是内否会侵害他人在先合法权容益等。对于这些问题,可以从下列方面解决。针对App由今日头条团队自己独立开发设计,自己享有完全的软件著作权,针对App中的作品要进行审查防止侵害他人在先合法权益,对于发现的侵权信息要及时进行删除。

4. 今日头条现在的版权情况怎样了

首先来梳理一下今日头条迄今为止遇到的比较引人注意的版权问题:
2014年6月,《广州日报》起诉今日头条侵权,事件最后的结果是《广州日报》撤诉,双方和解,《广州日报》和“今日头条”还达成了合作的协议。

2014年6月,搜狐起诉今日头条侵犯著作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今日头条则于同日回应表示,这本质上是“行业之争”,是“今日头条的迅猛发展引发了某些竞争者的不满。”

2014年6月,国家版权局对今日头条立案调查,重点关注保护数字版权。结果:国家版权局表示今日头条确有侵权,但是在积极整改。2015年4月,国家版权局入驻今日头条,开通头条号。

根据上面的几次版权问题,可以看出,今日头条面对传统媒体的版权纠纷时,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双方合作,包括内容页合作和开通头条号等方式。尤其是形式和微信公众号相似的头条号,让今日头条很有效的规避了版权风险。

对于搜狐,由于双方的确存在竞争关系,这里不予评价。

而国家版权局开通“头条号”可以说是今日头条在版权问题上的一大突破,可以一定程度扭转今日头条在版权问题中的负面形象。

而且根据我在今日头条看到的内容,他们在今年1月12日出台了《今日头条“头条号”平台违禁行为惩罚方案》,也持续有处罚的结果公示,貌似效果不错。现在中国市场的版权问题十分严重,要解决这个问题任重道远,但是既然今日头条一直在努力解决,那么给他一点时间,相信结果会越来越好。

5. 今日头条反诉腾讯搜狐:涉嫌侵犯作品版权

4月27日消息 昨天下午(26日)腾讯科技方面称,由于今日头条涉嫌侵犯腾讯作品约稿版权,腾讯已于近日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交诉状,要求今日头条为其赔偿百万元级损失,搜狐方面也将今日头条诉至北京海淀法院。
对此今日头条头条号负责人对媒体表示,今日头条一贯致力于版权的保护。今日头条上所有的内容,均来自于与今日头条有正式合作关系的媒体、自媒体作者及普通用户。该负责人说,截至2017年2月,头条号账号总数超过55万个,与今日头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传统媒体已超过4000家。
今日头条反诉腾讯搜狐:涉嫌侵犯作品版权
头条号负责人表示,今日头条作为国内最大的信息分发平台,每年内容投入超过15亿,并且今日头条一直在致力于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内容创作者和版权方进行维权,“版权保护,是内容行业发展的基石。今日头条乐于和整个行业一起,来推动整个行业的版权保护机制,更合理更健康的发展”。

6. 如何看待今日头条的版权问题

一、版权登记办复理流程
1.查询作品登制记条件:查询作品是否具备登记条件判定版权登记类型
2.下单提交相关资料:提交订单及相关作品资料
3.上报版权中心:专业顾问整理用户申请资料,填写作品登记申请表
4.版权审查阶段:版权中心审查申请资料
5.制证发证:版权中心将证书邮寄给客户
一般作品普通登记版权整体流程大约时间为20-25个工作日。
二、版权登记所需材料
申请作品登记应当提交的文件包括:身份证明和提供表明作品权利归属的证明(如:封面及版权页的复印件、部分手稿的复印件及照片、样本等)。
其他著作权人还应出示表明著作权人身份的证明(如继承人应出示继承人身份证明;委托作品的委托人应出示委托合同)。

7. 有说今日头条侵犯版权的,也有说今日头条在法律上无版权问题,是什么情况

我们专业课老师在课上也让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回今日头条是内容服务答商还是技术服务商,如果是搜索引擎的话,根据版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不存在侵权行为的。

从今日头条目前的技术原理来看,其实是家技术公司,并不是媒体。今日头条把热门或者是用户关注的新闻推送给用户,而且直接将流量导向原内容页面,不对新闻做任何处理,其实就是一个更加智能化的搜索引擎。

我也是好久才弄清楚今日头条的技术原理:首先根据用户的微博行为、阅读行为、地理位置、职业、年龄等信息挖掘出兴趣;二是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对每条信息提取几十个到几百个高维特征,并对信息进行分类、摘要抽取,主题分析、信息质量识别、敏感词过滤、正能量指数计算等一系列处理;三是精准推荐:根据用户特征、环境特征、文章特征三者的匹配程度进行推荐。

弄清楚今日头条的原理之后,也就知道它不存在新闻界争论的版权问题了,就像是大家不会责怪网络说“你怎么可以让我的页面出现在你的搜索结果里呢”,原理是近似的。听说国家版权局也入驻今日头条开头条号了,应该也是对新技术认可吧,毕竟好的内容需要好渠道的传播,版权合作才能共赢共生。

8. 百度起诉今日头条侵权是不是真的

在2018年的12月27日的今日头条诉网络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一案,在北京市海内淀区人民法院宣判。法院认定容,网络公司未经许可在“百家号”网站、“手机网络”APP中传播《天津菜是由鲁菜改良衍生出来的吗?》等文章,侵犯了权利所有人今日头条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经审理认定,今日头条有权就涉案作品主张权利,网络构成侵权,应该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网络网讯公司认为,其广告语无端通过篡改网络网讯公司企业文化口号来贬损网络网讯公司声誉,侵害了网络网讯公司的名誉权,在网络上造成恶劣影响。字节跳动公司作为广告发布者,对于淘友天下公司在其客户端刊登的带有侵权内容的广告,未尽广告发布者的责任,应与淘友天下公司共同承担侵权责任。要求淘友天下公司和字节跳动公司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500万元。

阅读全文

与今日头条版权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