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韩翻中,帮忙改错,<韩中翻译教程〉里的,大家帮帮忙阿
(1)제1항 및 제2항의 규정에 불구하고, 외국환거래에 있어서의 매매율을 예외로 정할 수 있다
不拘于第1,2项的规定,可例外规定外汇贸易中的买卖率。
(2)출판과 관련된 与出版相关的
(3)중국어판 저작권是中文版著作权。
(4)상기 협의내용을 증명하기 위하여 为了证明上述协商内容
(5)没看见明显的错误。按原文的语态翻译了一遍。
을은 번역을 완성 후, 중국내에서의 출판을 전적으로 책임진다.
乙方完成翻译后,全权负责该小说在中国的出版工作。
❷ 韩国日报社长如何谈中韩关系
11月16日,由《韩国日报》主办、韩中地域经济协会后援的“2017中国论坛”在韩国首尔召开,活动结束后,《韩国日报》社长李俊熙先生接受环球网专访。
Q1:李社长您好,我是来自环球网(环球时报)的记者刘昆,想就几个问题向您请教。第一个问题,请问中国论坛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创建的,本次举办的大环境又是如何?
A1:2012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两国关系自建交以来迅速发展,在世界外交史中十分罕见。双方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此背景之下,为进一步推动中韩关系发展、增进密切交流,创办了“中国论坛”。然而,受外界因素影响,2017年中韩关系第一次出现矛盾,希望以本次“2017中国论坛”为契机,促进双方深入理解,推动两国关系更加健康、合理发展。
两国关系越是亲密,反而可能会在某些方面产生矛盾。朋友关系也是如此,随着了解的逐渐深入,也会出现种种分歧和摩擦。因此选择在这个时机举办“2017中国论坛”,意在推动两国关系在新的起点上迈向成熟。
Q4:您认为本次“2017中国论坛”将会对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A4:“中国论坛”是韩国一次重要的活动,韩方政界、财界主要人士均有出席。在韩中矛盾尚未完全冰雪消融的情况之下,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为两国的决策者和企业界人士提供参考,开启中韩关系新的篇章。
❸ 2007年9月,亚洲文化合作论坛在中国南通举行。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文化部长,齐聚中国南通,就中日韩
(1)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②首先,要尊重、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其次,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①加强三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给予政治以重大的影响。以文化这一精神为桥梁,促进中、日、韩三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信任与和睦相处,有利于建立和谐世界。③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带动中、日、韩三国间的经济、贸易交流与合作,促进三个国家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
❹ 中国包装联合会运输包装委员会:中日韩三国运输包装技术论坛召开
第五届中日韩运输包装技术交流会将于2019年11月13日至15日在广东省东莞市举办,本届会议以“一带一路”为主题,开展多项活动,包括主题演讲,标准宣贯,展览展示,企业参观及社交活动。
❺ 吴凡的社会活动
2008年12月,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中美文化论坛——数字化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现”学术研讨会进行对话发言(英文);
2010年5月,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韩国韩中文化艺术FORUM和四川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首届亚洲文化艺术界高层学术论坛”并宣读论文;
2011年4月,应邀参加由香港大学社会学系、香港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办召开“地方道教仪式实地调查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 2005年9月,作为“2005年荷兰中国文化节”的艺术团团长,带领山西民间艺术团赴阿姆斯特丹参加演出及录音活动;2009年9月,应美国卡内基音乐厅邀请,带领晋北道教音乐艺术团、陕西华阴老腔艺术团、贵州侗族大歌队进行交流演出。这些国内外的实践活动,对于弘扬和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❻ 韩中饮酒文化
首先说一下韩国饮酒文化
韩国人认为酒在维持人际关系并增进友谊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韩国人热心工作、热心享受的气质必然会造就独特的饮酒文化,从韩国的饮酒文化中自然会了解到韩国社会和韩国人的特性。
韩国的饮酒文化大体有以下这些方面:
1.先说坐席,和中国的习惯一样,韩国长者(一个家庭中最值得尊敬的人)居于上席,其他人的座位则没有特殊要求。
2.“第一杯酒不推让”。意思是说一起喝酒的人中,即使有人不会饮酒,第一杯酒也不应该推让。这是因为韩国人认为如果第一杯酒就推让的话,喝酒的气氛就被破坏掉了。所以即使你不会饮酒,也要把酒杯放在嘴边抿一下。
3.韩国人从来不自己给自己倒酒(独自时除外)。净杯后,由他人斟酒,如果只有两个人,双方互相斟酒。
4.给对方倒酒或敬酒时,必须等对方把酒杯的余酒喝空,再给对方续杯,不能在对方酒杯未空时斟满。
5.跟长辈饮酒时,晚辈通常要跪着,长辈让坐下的时候方可坐下;接长辈给的酒时,应做起身状双手接杯,否则被视作不礼貌;喝酒时,晚辈也要侧过身去,用手掩饰酒杯喝酒,不能正面饮酒,更不能在长辈面前吸烟。
6.倒酒时,如果是晚辈给长辈倒酒,一定要用右手握瓶,左手握着右臂。这个礼仪是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以前的韩国人穿韩服,而韩服的袖口比较宽,为了防止倒酒时衣服的袖子掉在菜里而用左手抓着衣袖并搭在右手臂上。现在,虽然西服的袖口很窄,但这个习惯作为礼貌一直沿用。
7.上下级之间敬酒,通常是上级敬下级,如果上级不敬下级,下级是不能先敬上级的。
8.很要好的朋友之间敬酒,通常先请一方饮净,再由另一方把对方杯子斟满,把此杯就喝空,然后喝完此杯酒再次斟满,还给对方。
9.第一杯酒不能干”。跟长辈喝酒时,第一杯酒绝对不能“先干为净”,和朋友喝酒则无此说法;碰杯时和中国一样,酒杯要低于长辈和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10.喝完酒后,不能先行告退,得到长辈允许后方可离开。
随着时代的变化,饮酒文化也在发生着改变。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在继承饮酒文化精华的同时也要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首先是要改变强行劝酒的风气,也就是向体质弱或因某种原因无法喝酒的人强行劝酒的行为。韩国的大学都有“新生欢迎会”,在欢迎会上,先辈们都会让后辈们喝很多酒,其中有白酒和啤酒的混合酒,而有些后辈本来不会喝酒或酒量很小,因为一下子饮用了过量的酒而造成了死亡的悲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现有饮酒文化的弊端的反省和深思。其次是改变暴饮习惯,这种暴饮习惯不仅严重伤害身体,而且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韩国社会饮酒文化特有的肯定的那方面。若说喝酒是社会性的表现,可以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么吃饭,说话也可以,没必要非得采用喝酒这种方式。
中韩饮酒文化比较
一个国家的文化氛围决定着饮酒文化的形成,因而饮酒文化反映着这个国家的文化特质。韩国与中国同受儒家文化影响,因此饮酒文化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尊卑有序,长幼有别,在喝酒礼仪中都会体现出来。此外,韩国和中国的饮酒文化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在韩国喝酒时说“干杯”,是表示心里高兴愿意相互分享愉快,碰一碰杯烘托酒宴气氛的意思,而不是象中国人那样非要把杯里的酒喝光不可,因此韩国人喝酒随时都可以说“干杯”。在韩国喝酒时,不习惯续酒,一定要一杯都喝完之后再添酒。也许是中国人喜欢“满”字,所以认为续酒是件十分自然的事,就好象不断续茶那样似的。
2.据说韩国的酒文化是发端于祭祀上喝一口祭祀酒之后,要把酒杯重新呈给长辈的风俗。而这种习俗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是因为把自己的酒杯呈给长辈表达了一种尊重。正因为如此,把自己的酒杯递给同伴或初次见面的人是在表达人情和亲近感。与朋友在一起喝酒的对酌文化是韩国人十分珍视酒与人际关系的价值观的表现。虽然也可能偶尔与朋友开怀畅饮,尽兴尽志,但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人都很忙,朋友们在一起喝酒也渐渐成为了“速战速决”式的豪饮,所以有人也在呼吁要提高饮酒文化的质量。
3.中国人一般是在吃饭的时候喝酒,先来几盘下酒菜,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儿,然后吃饭,喝就是为了热闹,高兴,不是为了醉,也就不存在强求喝酒的情况,每个人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酒量来喝酒,因此喝醉的情况并不多。而韩国似乎是为了喝醉而喝酒,饭后去卡拉OK,去酒吧畅饮一番,常常喝到深更半夜才回家,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