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物权篇应用

物权篇应用

发布时间:2021-07-11 01:31:20

A. 物权编和物权法修改对比

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和他物权(回用益答物权和担保物权)。或者说,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不动产指土地以及建筑物等土地附着物;动产指不动产以外的物。制定物权法,对明确物的归属,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更加重要意义。

B. 分别列出物权法和民法典物权编规定了哪些物权类型并进行比较二者在物权类型规定上的区别思考立法理由。

民法典中物权编变动点如下
(一)征用制度
1. 最新变化:《民法典》第245条
(1)因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紧急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用组织、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
(2)被征用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使用后,应当返还被征用人;
(3)组织、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2. 注意:《民法典》对征用制度,根据疫情有重要修改,需要考生引起足够的注意,对新的制度变化要了解、记忆。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
1. 最新变化:《民法典》第274、275、276、278条
(1)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
(2)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中业主共同决定事项的表决
(3)业主共同决定事项的表决问题:
①业主共同决定事项,应当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
②决定筹集维修资金、改建或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从事经营活动,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
③决定其他事项,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2. 注意: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常规核心考点,是哪些财产属于业主共有,民法典在这里有新的规定,考生要足够注意。此外,业主共同决定事项的表决问题属于记忆性质的考点,需要考生足够注意并进行记忆。

(三)土地经营权
1. 最新变化:《民法典》第333、334、335、342条
(1)“三权分置”: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
土地经营权,是指权利人有权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占有农村土地,自主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2)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
(3)流转期限为五年以上的土地经营权,自流转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土地经营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 注意:土地承包经营权在近年的考试当中,考查次数较多,而且着重在考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变动模式。近年《民法典》又明确规定了“三权分置”制度,要引起充分重视。

(四)抵押权
1. 最新变化:《民法典》第405、406条
(1)抵押财产的处分
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2)抵押不破租赁规则
抵押权设立前,抵押财产已经出租并转移占有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
3. 注意:抵押权是担保物权中最为重要的制度,每年均进行考查,考查的分值在2-4分左右。今年《民法典》还有相关的新变化,需要考生引起足够注意。

(五)抵押权与质权竞合时的先后顺序
1. 最新变化:《民法典》第415条
同一财产既设立抵押权又设立质权的,拍卖、变卖该财产所得的价款按照登记、交付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
2.注意:担保物权的竞合与混合担保一直都是命题人偏爱的制度,特别《民法典》还有相关的新变化,考生要注意具体效力规则。

C. 结合实例,论述物权法立法的背景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

一、 物权法起草制定的立法背景

我国准备出台的《民法典》的内容可能包括五大部分:主体编、合同编、物权编、债权编和责任编。物权编是其中的核心基础性组成部分。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专门成立了以粱慧星、王利明为首的两个课题小组,从事《物权法》的起草工作。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这标志着中国民法典向诞生迈出关键一步。

1、物权法制定实施的现实背景

①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部法律的起草立法及实施,必然有其内在的多重原因,物权法的制定实施首要地便是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十分关注财产的归属和利用问题,人们对自身创造的社会财富有了合法规范的必要。人们对物的权利即物权是特定社会人与人之间对物的占有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法律确认的主体对物依法享有的独占的、排他的支配权利。法律是现实社会的调整器,通过国家强制力来确认人们各自不同的社会地位、财产的归属等现实问题,物权法便是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它包括明确国家、集体、私人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以及对物权的保护等。

②法律完善的需要

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完善是逐步推进发展的。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制定颁布的民法通则为基础起点,20世纪90年代末制定实施的统一合同法,其他有关婚姻家庭继承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制度、相关侵权法律制度和司法解释等的相续制定实施,使得物权法律的制定实施显得尤为迫切,物权法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说是应时而生,应需而来。

③现实法律问题操作的需要

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财产法律关系越来越繁多与复杂,很多涉及到物的所有与占有等法律关系,迫切需要一部规范完备的物权法律制度。现实存在的诸多涉及到物权法律纠纷急需一部有力的物权法保护合法者的权益,物权法的制定实施解决了诸多现实的法律应用问题。

2、物权法起草制定的学术背景

作为物权法起草的前期准备工作,全国人大法工委分别委托社科院的梁彗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利明教授撰写物权法专家建议稿,全国人大法工委在此基础上经过增删修改,于2001年5月形成了提交专家讨论的物权法草案;之后,又参酌专家意见,于同年年底完成并于2002年1月发表了物权法征求意见稿。

物权法打破了我国立法的记录,是立法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的一部法律,是12部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法律之一,在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在全国引发了广泛的争论,涉及到有关政治问题。有专家认为,物权法草案没有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原则,违反了宪法。起草小组粱慧星和王利明等民法学专家表达了不同的辩解看法:第一、对合法财产一体承认、平等保护是物权法准则。其二、物权法是民事法律,不是宪法。没有必要写明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由是宪法已规定,物权法没有必要重复;如果重复该规定,易引起误解。第三、贫富分化是社会现实问题,不是物权法问题。此种辩解的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沥清了人民群众心中得困惑。物权法的立法进程继续前行。

正在物权法即将审议通过之际,重庆市九龙坡区“史上最牛的钉子户”适时出现,所表现的房屋拆迁与“钉子户”问题在全国引起极大关注。各方法律专家纷纷就此发表各种见解,一场关于物权法与房屋拆迁“钉子户”的学术争鸣就此扑天盖地展开。物权法中“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的法律原则规定,与生活中的现实激烈地碰撞,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一次物权法教育的洗礼。宪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原则和物权法“私人 的物权受法律保护”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D. 物权编中活着财产是谁的不一定是你的这个怎么解释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不想做出任何解释,因为我不是局内人,对这样的问题的类型,我是不明了的,所以不能让相互照耀,也不能乱加猜测,这样的说法应该是负责的。

E. 哪里能学习民法典物权编的新规

因为立法目的和依据在民法典的总则部分已经有了,而且既然是一部统一的民法典,立法目的和依据也应该是统一的、一致的。

F. 民法典物权编新如何明确居住权,解决业主维权与维修难题

《民法典(草抄案)》袭
第二百七十四条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第二百七十五条 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
第三百六十七条 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间;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三百六十八条 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第三百六十九条 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三百七十条 居住权期间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第三百七十一条 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参照适用本章的有关规定。

G.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物权编调整的是何种民事关系

民法典物权篇调整的范围是因物的归属和利用产生的民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零五条【物权编的调整范围】本编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产生的民事关系。

第二百零六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7)物权篇应用扩展阅读: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民法典物权篇调整的范围是因物的归属和利用产生的民事关系。物权篇的内容主要包括物权的设立、物权的保护、所有权取得、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H. 物权编规定的恢复原状和损害赔偿是什么性质的权利

物权编规定的恢复原状和损害赔偿是物权请求权。

在现代意义上,物权请求权是指物权人在其物被侵害或有可能遭受侵害时,有权请求侵害人返还原物、恢复原状、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害。物权请求权是保护物权的一项专门的制度,是民法上的一项独立请求权制度。

它的特点在于,原则上不考虑相对人是否有过错。如果物权人在其物权受到侵害或妨害的情况下,行使物权的请求权,只须证明相对人已实施了侵害或妨害其物权的行为,便可以要求相对人排除妨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由于这些特点,使物权的请求权能够有效地保护物权。

(8)物权篇应用扩展阅读

物权制度是产权保护的基石,物权法律制度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后,物权编草案进一步完善。针对经济社会生活以及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草案在强化业主权利保护、增加居住权规定、完善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的规则等多方面作出完善。

“民法典物权编草案并不需要对物权法进行脱胎换骨式的修改,而应该在保持物权法的基本制度与基本规则不变的情况下,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必要的、适当的修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利明说。

专家普遍认为,物权编草案总体上是对现行物权法的延续和“升级”。从物权法到物权编草案,标志着我国物权法律制度的再度明确与不断完善。这样的立法方式也有利于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减少争议,提升立法质效。

I. 民法典物权编与物权法的区别

民法典施行以后,现存的物权法就失效了。

阅读全文

与物权篇应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