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每年医疗纠纷500件。近三年,每年赔偿额在800万元以上。医疗纠纷的增多,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今天,沙河口区代表团孙喜琢等10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出台大连市医疗纠纷处置办法的议案》,被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最终确立。
《议案》指出,由于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双方往往很难心平气和达成一致意见,纠纷很难化解;由于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之间的隶属关系,难脱“父子之嫌”,患者难以信服;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的成本和周期过大过长,患者不堪诉累也极易加剧矛盾。结果,医患纠纷数量逐年攀升,赔偿金额直线上涨,暴力冲突甚至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医疗机构承受的特殊职业风险日渐加重,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2009年12月,由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组织相关部门对天津市和宁波市的医疗纠纷处置办法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团认为,参照天津模式引入第三方机制,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及时调整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出台《大连市医疗纠纷处置办法》迫在眉捷。代表们建议,成立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由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医疗纠纷,防止医疗纠纷激化。人民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依法向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其工作经费和人民调解员的补贴费用由财政予以保障。同时,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二级以上各类医疗机构按照规定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医疗纠纷对患者方面的赔偿(补偿)应从保险费用中支付,医患双方均与人民调解委员会无利益关系。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的56个地市启动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医疗纠纷通过人民调解得到了妥善处理,“医闹”等扰乱医疗秩序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依法处理医疗纠纷的社会大环境逐步形成。
《议案》强调,医疗行业的特殊职业特点和高风险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必须建立医疗责任风险社会分担机制,随着医疗责任保险的不断普及,有望缓解因医疗事故带来的理赔难题,提高了医疗纠纷的解决效率,还百姓健康安宁的诊治环境。
㈡ 关于成立互联网知识版权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申请怎么写
此类文件一旦提交上去都或多或少的要涉及到组织或者个人之间的权利或者义务、责任的划分问题,应当根据自己需要拟定再找专业店的法律人士把关,否则一旦后面有争端或者责任划分等问题,这些资料都是依据,不可马虎,在网络问是???
㈢ 如何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否需要司法局批准
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指导设立,需要其批准。
根据《人民调解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的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三至九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以设副主任若干人。
(3)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扩展阅读:
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要求:
1、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居民会议推选产生;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组织推选产生。
2、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情况进行统计,并且将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人员组成和调整情况及时通报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3、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为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办公条件和必要的工作经费。
㈣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什么机构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我国《人民调解法》对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调解程序、调解协议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㈤ 给人民调解委员会送锦旗写什么字
人民调解,人民之家;
公平公正,一心为民;
公平公正,排忧解难;
公正公平,热心为民;
公平公正,调解专家;
执法为民,情系民生;
运筹帷幄,调解有方;
服务一流,热情周到;
精法巧调,求和促稳;
耐心调解,为民服务;
正本清源,执法为民;
维护人民利益,彰显司法公正;
公平正义写华章,依法办事构和谐;
为人民排忧解难,做人民满意公仆;
为民调解行善事,排忧解难积功德;
㈥ 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职责
(1)及时发现纠纷,迅速解决争端.
(2)防止矛盾激化,预防,减少犯罪的发生.
(3)积极为城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服务.
(4)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
(5)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
(6)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依照法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用调解的方法解决一般的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
经调解自愿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自觉履行,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或调解后反悔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是国家司法机关的组成部分,也不是一级行政组织,它的活动及结果不具有法律和行政的强制性.
㈦ 人民调解委员会设在哪里它是国家机关吗
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也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此外,一些企事业单位也根据需要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需要还设立了一些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基层人民群众的自治性组织,而不是国家机关。
㈧ 怎样申请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刻制人民调解委员会公章
人民调解委员会由社区设立。个人不能设立该调解委员会和公章。
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用调解的方法解决一般的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
经调解自愿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自觉履行,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或调解后反悔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是国家司法机关的组成部分,也不是一级行政组织,它的活动及结果不具有法律和行政的强制性。
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2011年1月1日实施
第七条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第八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三至九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以设副主任若干人。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应当有人数较少民族的成员。
第九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居民会议推选产生;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组织推选产生。
(8)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扩展阅读:
调解协议
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2011年1月1日实施
第二十八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第二十九条调解协议书可以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纠纷的主要事实、争议事项以及各方当事人的责任;
(三)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的方式、期限。
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之日起生效。调解协议书由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
第三十条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一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
第三十二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人民调解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