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对计算机版权的正确认识是

对计算机版权的正确认识是

发布时间:2021-06-29 04:44:23

1. 1、对计算机软件正确的认识是:( )

A、计算机软件受法律保护是多余的
B、正版软件太贵,软件能复制不必购买
C、受法律保护的软件不能随便复制
D、正版软件只要解密就能随意使用
2、从个体含义上说,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
)。
A、程序、规程和规则
B、程序、规程、规则和文档
C、规程和文档
D、程序
3、在任何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中,(
)是首先必须考虑并予以提供的。
A、系统软件
B、文字处理软件
C、人事档案管理软件
D、应用软件
专业精神
诚信教育
同方专转本计算机内部教材
严禁翻印-
50
-4、用于解决各种不同具体应用问题的专门软件属于(
)。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工具软件
D、应用软件
5、(
)属于文字处理软件。

2. 以下对著作权的认知,哪一项是正确的

A、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报酬。
B、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
C、著作权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期限交付作品。图书出版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出版质量、期限出版图书。
D、图书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可以不通知著作权人,但应支付报酬。

答案:
A、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报酬。
B、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
C、著作权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期限交付作品。图书出版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出版质量、期限出版图书。
原因:见2010年修订版的著作权法第三十、三十一、三十二条。
一、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一)著作权作品的定义与保护条件:

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

著作权作品要成为著作权客体,须具备的条件(著作权客体的构成要件):

1、独创性。亦称原创性,是作品成为著作权客体的首要条件。指由作者独立构思而成的,作品的内容或表现形式完全或基本不同于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即不是抄袭、剽窃、篡改他人的作品。

2、可复制性。符合著作权保护条件的作品,通常都能以某种物质复制形式表现的智力创作成果。复制形式包括印刷、绘画、摄影、录制等。我国著作权法并没有像英美法那样要求作品必须固定在有形载体上,而只要求作品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因此不排除对未被有形载体固定的口头作品的保护。

著作作品是作者的思想表现形式。单纯的思想或情感本身而不具有文学、艺术等客观表现形式的,不能称为作品,不能成为著作权客体。(不保护思想本身)

3. 对计算机软件认识正确的是( )。

B,这里应该是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

4. 下列关于计算机软件版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计算机软件是享有著作保护权的作品
(B) 未经软件著作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侵权行为
(C) 计算机软件受法律保护是多余的
(D) 制作盗版软件是一种违法行为
选C
分析:计算机软件就象普通的文字作品,它也有版权保护。同时,目前的很多软件采用软件序列号的方式,这时一般一个序列号只能被一台机器使用,当其它机器使用时则虽然用的是正版的序列号,其实仍旧是非法使用。还有目前的防盗版的方法还有用加密狗,这是一种比序列号防盗版更有效的方法,但成本也更高(加密狗是一个硬件,它一般接在并口或USB口,如果一以机器要用,则一定要带加密狗)。
http://www.gao.com/xinxiyemian/HTTM/2003%C4%EA6%D4%C2%BB%E1%BF%BC%D1%A1%D4%F1%CC%E2%B7%D6%CE%F6.htm
下次提问题完整些,免得回答问题还得先去找问题

阅读全文

与对计算机版权的正确认识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