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如何看待音乐的版权独家

如何看待音乐的版权独家

发布时间:2021-06-29 02:29:30

Ⅰ 如何看待国家版权局约谈音乐服务商叫停音乐独家版权

您好,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国家版权局约谈境内外音乐公司及国内几大网络音乐服务商,核心内容是要求网络音乐全面授权。这无疑给正在如火如荼抢夺独家版权的各大网络音乐商浇了一盆冷水。国家版权局管理司副司长段玉萍表示,此举是为了更好保护现有良好的音乐版权秩序,同时遏制不正常竞争。

从2015年国家版权局开展网络音乐专项整治,结束了网络音乐盗版乱象,使混乱的网络音乐市场变得有序、正规。但是也导致了另外一个极端——各网络音乐服务商纷纷开始“独家版权”的争夺,出现恶性竞价。常常一家唱片公司会有三四家网络音乐商与其商谈独家版权代理。

今年年后,腾讯音乐一举拿下环球音乐、华纳音乐、索尼音乐“三大”独家版权,使原本三四千万美元的版权费用,在最高时被竟抬高到了四亿美元。资金雄厚的大平台迅速瓜分市场资源,腾讯的版权曲库占到了中国总曲库的90%,其中有独家权利的版权占到了总版权曲库的80%,而实力相对较弱的平台则被淘汰出局,或者并入大平台。

网络音乐与太和音乐合并,酷狗和酷我从竞争对手变成队友,后又并入QQ音乐,这导致用户需要下载几个不同的APP才能听到自己想听的音乐。拿到版权的巨头对网络音乐市场有了更多的控制权,“一家独大”的情况下,整个音乐产业链也就失去了创作活力。段玉萍还表示,这种情况会导致盗版的反弹,破坏来之不易的网络音乐版权良好秩序。

此次约谈对大的网络音乐平台是不利的,重金买下的版权优势不复存在,但对于用户和音乐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Ⅱ 如何评价“国家版权局负责人:音乐版权不应搞独家授权

先看一下那个证书是什么单位登记的,非软件作品都可以在当地的版权局登记回著作权的,软件答作品全国统一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登记。版权保护中心和地方的版权数据库没有共享,不能像商标查询那样可以自行在网上查到,你可以到登记的单位去申请查询。

Ⅲ 如何看待音乐的“版权独家”

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音乐作品的表演权、复制权、广播权、网络传输权等财产权利和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精神权利。
版权注册
MORP数字音乐在线注册系统,该系统可对音乐的词、曲、编曲、翻唱等音乐作品进行在线的版权注册。作品注册成功后,MORP系统将自动生成国际标准的ISWC临时码,该代码是全球性音乐著作权代码。通过版权注册号码,各个国家的音乐著作权协会将提供相应的版权代理保护,该作品在这些国家内被使用,当地音乐著作权协会将代理收取著作权费,并通过中国音著协将费用转给著作权人。
同时,在注册作品出现版权纠纷的时候,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专职法律团队可提供作品的注册信息,注册时间精确到秒,为版权人提供法律援助,切实的保护版权人合法权益.在保护的同时,协会还将聘请资深音乐人对作品进行筛选,在经过著作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好的作品通过协会的在线交易平台发布,提供给协会战略联盟的唱片公司、演艺经济公司、各大音乐网站进行购买推广。协会会将购买费用转给著作权人。
著作权法规定的音乐著作权的保护期指的是音乐作品的词曲作者、改编、翻译等创作者对其创作的音乐作品享有专有权的保护期限。保护期限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过了保护期的音乐作品可以免费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权、保护作品的完整权、修改权等人身权永远受保护。
人们所说的“翻唱”实际上是指将已经发表并由他人演唱的歌曲重新演唱,其中根据自己的风格重新演绎但不改变原作品的一种行为。
如果所翻唱的音乐作品已经以录音制品的形式出版发行过,再以CD、卡带等录音制品中翻唱他人作品的,属于法定许可的范围,不需要经著作权人事先许可,但要在两个月内按照法定许可的付酬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找不到著作权人的,可以向中国著作权协会支付报酬。如果在录像制品、电视音乐(MTV)或现场表演中翻唱他人作品的属于非法定许可的使用方式,须经作者本人或协会的许可,音著协负责对会员的作品有权发放翻唱使用许可。如果翻唱外国歌曲一般会涉及到是否要将外文歌词翻译成中文的情况,我国著作权法把这项权利规定为作者享有,如果翻唱外文歌曲需要将歌词翻译为中文的话须经作者本人同意,并合作者协商有关报酬。
法律人士,“音乐侵权”似乎无法可依,法官综合各方面意见得出的判断成为决定性依据。对此律师表示,包括影视作品的侵权,很多判断标准都是十分模糊的。对于如何杜绝类似侵权案件,律师认为在相关法律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唯有进行行业自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你的作品确实是抄袭的,那么即使法律不给你定罪,你的音乐作品也会被歌迷所唾弃,这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只有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东西才有市场,这个世界也才能真正‘清静’。”
据了解,在音乐圈中,认定抄袭也有将“8个小节雷同”作为判断音乐作品是否抄袭的标准。而律师对此明确表示,我国并无相关版权法,版权法律都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之下,而《著作权法》中根本没有类似“8小节雷同即算抄袭”的相关法律,“法律中对音乐侵权并不像商标、专利,它没有量化的标准,因此类似官司更多的是靠法官的‘自由裁定’。说白了,这还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法官本人对音乐的理解。”

Ⅳ 如何看待音乐的"版权独家

“独家”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每当我做了一个独家的内容,也会在标题上标上“独家”两个。
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内因: 1.这个内容只有我有,如果你还想看,需要关注我;2.我能做到“独家“,证明了我的”实力“;二是外因:因为有外部的竞争者,所以我才会想这么做。
无论是什么原因,“独家”都意味着内容的“稀缺”,并在商业上生成等价交换的价值。如果你需要我的“独家”内容,那就得拿东西来交换:对于消费者来说,意味着“消费”(时间或货币);对于竞争者而已,“独家”意味着壁垒。它如果想要参与竞争,就得付出更多成本去完成资源获取或产品开发。
作为“独家”的受益者,“我”在这个过程中将获得更多的“收益”,也许是交换过来的货币,也许是在时间成本上的优势,总之,拥有“独家”的一定是具有相对优势的。
所以,大家才会那么喜欢“独家”。

Ⅳ 如何正确看待音乐独家版权

在中国音乐正版化进程中,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数字音乐平台青睐独家购买版权内容形成版权库,再通过分销的方式将内容转授权给第三方平台,即“独家版权+转授权”的中国转授权模式。
10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段玉萍接受采访的内容“音乐版权不应搞独家授权”引起热议。

国家版权局提出网络音乐作品应全面授权、避免采购独家版权,是为了中国网络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着眼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独家”。
如何看待“独家版权+转授权”的中国版权模式?
与欧美音乐市场成熟的行业环境不同,中国音乐行业长期处于不完善不健全的版权环境下,比如监管缺位、用户版权意识不强,意味着中国难以像欧美那样采取全平台授权方式,实际上,几年前中国音乐市场某种程度上正处在这种方式下,然而尴尬的是,“每个平台所有的歌都能听,但很多却是无授权的盗版音乐”。
因此,在中国音乐正版化进程中,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数字音乐平台青睐独家购买版权内容形成版权库,再通过分销的方式将内容转授权给第三方平台,即“独家版权+转授权”的中国转授权模式。
一方面,独家版权模式,解决了音乐权利人授权和收取版权费用渠道分散的问题,通过授权一家信誉较好、市场影响力较大的平台独家使用、进而通过该平台的分销渠道来扩大市场,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也有助于提高权利人获得版权费用的可能性,授权主体唯一让其维权更加容易也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另一方面,良性的竞争能够促进音乐市场的有序发展,独家版权+转授权模式使各音乐平台自身竞争力不断提高,优质资源得到合理分配,用户得到高品质的音乐享受,付费习惯慢慢养成,音乐人也有了如今的价值体现。
在中国数字音乐行业,如今转授权已经是行业常态,获得优质音乐作品独家授权的平台,往往都会考虑通过合理价格向其他平台开放授权,而不是只会紧紧攥在自己手中,也没有任何一家版权公司希望自己辛苦打造的音乐内容封闭在某单一平台中,分享、传播才是最好的结果。自从2015年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达成版权转授之后,已经有多起行业转授案例,比如今年初滚石唱片的版权也转授给了网络音乐、以及9月份腾讯音乐与阿里音乐的相互转授权。另外,虽然没有新闻,但网易云音乐、太合音乐的独家音乐内容也都有转授。
在阿里应用分发平台的调查中,96.7%的用户会因为尊重音乐版权而愿意付费下载版权音乐。国内音乐市场逐渐形成良性发展趋势,音乐付费时代已经来临。在“独家版权+转授权”模式的推动下,开启了中国音乐版权开放共享的新时代。

Ⅵ 如何看待音乐的”版权独家“

“独家”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每当我做了一个独家的内容,也会在标题上内标上“容独家”两个。
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内因: 1.这个内容只有我有,如果你还想看,需要关注我;2.我能做到“独家“,证明了我的”实力“;二是外因:因为有外部的竞争者,所以我才会想这么做。
无论是什么原因,“独家”都意味着内容的“稀缺”,并在商业上生成等价交换的价值。如果你需要我的“独家”内容,那就得拿东西来交换:对于消费者来说,意味着“消费”(时间或货币);对于竞争者而已,“独家”意味着壁垒。它如果想要参与竞争,就得付出更多成本去完成资源获取或产品开发。
作为“独家”的受益者,“我”在这个过程中将获得更多的“收益”,也许是交换过来的货币,也许是在时间成本上的优势,总之,拥有“独家”的一定是具有相对优势的。
所以,大家才会那么喜欢“独家”。

Ⅶ 你如何看待音乐软件之间的版权问题

我觉得要尊重音乐软件之间的版权问题,有些音乐软件会垄断一些音乐版权从而进行独家版权,音乐版权正在进程中。

Ⅷ 为什么现在的音乐版权非得要搞独家

加入曲投投共享歌曲收益
有利有弊,不少音乐人在通过商演赚钱的时候,也多数疲版于奔命。不权少乐队或者歌手一年中有大半年是在全国巡演,用于创作的时间其实很少。

如果音乐人能通过音乐付费提高自己的收入的话,那么他们将有更多的时间用于音乐创作,这对于整个中国音乐环境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而且目前国内侵权现象严重,很多歌曲明明音乐人没有授权,但却被莫名冒用。

Ⅸ 如何看待国家版权局约谈音乐服务商叫停音乐独家版权

可以使用,前提是你有相对的专利。 实用新型到授权的时候才会公开(授权公告)提交申请资料离广大人民获悉还早据说一般是9个月?实用新型的保护力度是比较弱如果要去做侵权诉讼很多时候法院还会让你提交专利权评价报告可以先检索一下看看相关专利的情况如果不急着得到授权(创造发明比较先进啦一时半会不会出现模仿者啦神马的)还是考虑发明专利比较好也可以同日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然后等到准备给你发明专利授权的时候放弃已经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就行了其实实用新型是无辜的主要是实用新型的授权过程只有初步审查(大概看看格式神马的符合不符合要求)木有实质审查(根据权利要求和国内外现有技术及其结合逐条对比)之所以保护力度弱是因为很多如果经过实审的话根本不能通过的申请也得到了授权仅此而已(但是一般申请人发明人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关于公开了别人更容易抄袭其实也不一定比如你一个通用的基本方案和一个在此基础上实现功能效果更好的优选方案你先检索一下看看如果基本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已经足够有新颖性创造性那个优选的方案就不要写出来了闷声发大财这样就算别人不知道通过神马途径采用了你的优选方案一样落入通用基本方案的范围你也可以获得保护的这个在化学领域比较常用说明书只告诉你某配方含量是50%-99%然后你一做发现做出来能用比较渣不像专利权人说的那么好其实它的含量用的是比如70%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就不~缟素腻~但是缺点是一旦检索做的不充分被审查员驳回让你修改或者得到授权后被人无效没有可以退守的余地(因为从你最一开始提交了材料开始有很多次修改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的时机但是专利权保护范围只能越改越小不能往大了改)专利嘛就是鼓励你把发明创造拿出来让别人知道继续创造价值造福人类相应的保障你一定的经济利益要是你觉得保护的力度和你的贡献不成比例继续当商业秘密守着也挺好哒·~~ 以上由八戒知识产权小编提供

阅读全文

与如何看待音乐的版权独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