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物权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动产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Ⅱ 法院立案后驳回第二回上诉能驳回吗物权保护法院立案后协调没成功马上驳回,给了材定书,第\二次有上诉
1、如果法院已经立案受理的,未经审理无权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2、如果经审理后,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而当事人对判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判决书第二日起十五日期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重新审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Ⅲ 起诉案由返还原物,判决时按物权保护纠纷判,法院这样作对吗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民事案由的规定,第五大类是物权保护纠纷,其中第33项是返还原物纠纷,立案庭写的是正确的,应该是返还原物纠纷,主审法官不应该按大类案由认定,不应该写物权保护纠纷。
Ⅳ 法院判决书可以产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吗
如果是生效判决的话,就可以的,即使对于需要变更登记的不动产或者动内产也是产生物权变动的效容力的,属于原始取得的一种。
当然,如果是要出卖的话,比如房子就要先过户到自己名下,再去出卖过户,否则不产生物权变动的效力,这是对于处分行为的要求而已,对于拥有的物权则毫无影响。
Ⅳ 民事判决房子产权《确权纠纷判决书》是否永久受法律保保护
被告辩称,洛阳市老城区民主街59号院房产原为被告伯父韩云鹏于年8月从林符静宜手中购买,195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给韩云鹏颁发了房产契约,这充分证明该房产所有权人是韩云鹏。本案原、被告均不是韩云鹏的法定继承人,都没有继承该房产的资格。1988年12月,韩云鹏将该房产分为三份,韩云鹏占一份,把其余的两份分别赠与给弟弟韩明尧、侄子韩世柱(被告),洛阳市房管局给韩云鹏颁发了房产证,给韩明尧、韩世柱分别颁发了共有证,因此,韩世柱所持有的洛市证第01690号房产共有证所载房屋应为韩世柱所有。自1988年韩云鹏将其房产赠予韩世柱至今已超过20年,原告现要求确权已超法定诉讼时效期间,其请求不应受法律保护。另外,双方所争执的房屋于2000年、2003年由韩世柱全部拆除并单独出资进行了重建,原房产已不存在。综上,请人民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诉、辩意见,对本案争议焦点确认为:韩世柱所持有的01690号共有证所载明的民主街59号房产中的三分之一为韩世柱一人所有还是原、被告共同所有。
审理中,原告提交的证据材料及被告的质证意见如下:
1、2009年6月30日,洛阳市房产局答复1份。证明:被告是代表李新芝一门进行房产登记的,因此房产不应该登记在被告一个人名下。
2、01690号共有证(复印件)1份。证明被告将该房产登记在其一人名下。
3、1990年5月2日,李新芝出具的委托书1份。证明被告是代表李新芝一门进行房产登记的,因此房产不应该登记在被告一个人名下。
4、2009年9月16日,李XX、韩XX出具的证明1份,2009年10月28日王新华出具的证明1份。证明:原、被告共同对民主街59号部分房屋进行过扩建。
经质证,被告对证1真实性无异议,对证明方向有异议,答复意见上注明由被告代表李新芝一门,但房管局没有韩世柱代表一门的相关证据。对证2真实性无异议,房产权归三共有人所有;对证3有异议,认为该房产不是韩来祥的房产,李新芝不具备委托资格,该房产是韩云鹏的,韩云鹏有房产处分权,李新芝无权作为委托人对韩云鹏的房产进行处分;另外,委托书上委托事项不明确,委托人签名不是李新芝本人所签,而是私章,也没有捺指印;并且该委托书与本案无关;对证4不予质证,因为证人没有出庭作证。
审理中,被告提交的证据材料及原告的质证意见如下:
1、房产契约1份。证明契约上载明的老城区59号房产是韩云鹏的房产,房产所有人是韩云鹏。
2、1990年10月17日洛阳市房管局给韩世柱颁发的01690房屋共有权证1份。证明洛阳市民主街59号房屋为韩云鹏、韩明尧、韩世柱共有。
3、东南隅办事处证明1份。证明本案所涉房产2000年前属于危房,无法住人,办事处多次催促被告进行拆除。
4、拆迁通知书1份。证明老城区拆迁办曾向被告之子韩晓鹏下发了通知书,被告的房产属于规划拆迁范围,拆迁的房产与六原告无关。
5、居民建房许可证1份。证明老城区房屋拆迁事务所和洛阳市土地规划管理局给共有人韩云鹏、韩明尧、韩世柱下发的居民建房许可证,对韩世柱的房产进行了进一步确认。
6、洛阳市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整治保护工程指挥部批准其改建临街房、南厦房手续1份。
7、改建临街房、厦房建房协议1份,支出建房费用票据若干张。
证据6-7证明经有关部门批准,被告一人出资对临街房、厦房进行了重建。
经质证,原告对证1提出异议,认为该房产契约将民主街59号房产登记为韩云鹏一个人与事实不符,该房产是韩云鹏弟兄三人所买,对登记为其一人有异议;对证2有异议,认为韩世柱名下的房产应为原、被告共有;对证3有异议,2000年前该房一直有人在住,证明人说房屋属危房与事实不符,要求证人出庭作证;对证4有异议,认为拆迁通知书被严重涂改,签名也不是其本人所签。对证5有异议,该证是发给三共有人的,并不是发给韩世柱一人;对证6无异议;对证7有异议,认为协议书上没有立协议人的捺印,对被告支出的建房费票据有异议,并提出建房费是原告韩世生、韩世建支出的,因被告是大哥,所以将票据交由被告保存。
审理中,应原告的申请,本院到洛阳市房地产产权产籍监理处调取了韩云鹏申领房产证时的房屋所有权登记申请书,该申请书载明“申请人与原产权人一致,产权由兄弟三门共有(二门去世有长子代理,委托有效)等字样”。原被告对该房屋所有权登记申请书真实性无异议。
本院根据各方当事人的陈述、举证及诉辩意见,对本案事实确认如下:
本区民主街59号院(原16号)房产系韩云鹏1950年8月从林符静宜手中购买,195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给韩云鹏颁发了房产契约。1988年12月洛阳市人民政府开展“土地清查房产发证”工作期间,韩云鹏申请将民主街59号院房产登记为韩云鹏、韩来祥、韩明尧兄弟三人共同共有,因当时韩来祥已死亡,其配偶李新枝出具委托书,委托其长子韩世柱代表韩来祥一门对共有的房产代为登记。经报“洛阳市双发证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1990年10月17日洛阳市人民政府为韩云鹏颁发28986号《房屋所有权证》,给韩世柱、韩明尧分别加发了01690、01691号《房屋共有权保持证》,房屋共有关系存续至今。韩云鹏、韩来祥、韩明尧持有的房产证和共有证仅明确该三人对民主街59号院房产各享有三分之一产权,但房屋没有具体分割。2009年4月,原告发现上述情况后要求和被告一起到房管局进行变更登记,被告拒不配合,原告诉至本院。
本院认为:韩云鹏持有195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给颁发的房产契约,故本区民主街59号院房产产权应属韩云鹏所有。1988年12月洛阳市人民政府开展“土地清查房产发证”工作期间,韩云鹏申请将民主街59号院房产登记为韩云鹏、韩来祥、韩明尧兄弟三人共同共有,属韩云鹏对其房产权的处分行为,该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因当时韩来祥已死亡,被告韩世柱持其母李新枝出具的委托书代表韩来祥一门对共有的房产代为登记,故登记在韩世柱名下的本区民主街59号院三分之一房产即老城字第01690号《房屋共有权保持证》载明的房产产权应属本案原、被告共同共有,原告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韩世柱称韩云鹏将本区民主街59号院房产中的三分之一产权赠予给本人的辩解理由证据不足,本院不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韩世柱所持有的老城字第01690号《房屋共有权保持证》载明的民主街59号房产中的三分之一房产产权为原告李新芝、韩仙娥、韩巧娥、韩世建、韩丽娥、韩世生、韩巧英与被告韩世柱共同共有。
Ⅵ 物权期待权与抵押权同时存在如何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判决书
抵押人以正在建设的预售期房向银行设定抵押借款应为合法有效。
抵押人以版正在建权设的预售期房向银行设定抵押借款,符合《担保法》司法解释第47条规定,应当认定为合法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某银行与某房产公司等抵押合同纠纷案”,见《上海方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华东三峡经济发展公司、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虹口支行抵押合同纠纷案——预售期房设定〈抵押合同〉效力的认定》(张雅芬,最高人民法院),载《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最高人民法院二审案件解析》(200204/12:305)。
Ⅶ 北京市房改房物权保护纠纷
本文系房产律师靳双权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安全,本文当事人姓名均使用化名。
案件介绍:
王银与甄美丽于1978年12月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再婚。甄美丽与王焕焕系母子关系,王银与王焕焕系继父子关系。王银共有三女,即王1王2王3。
诉争房屋原为北京市建筑材料公司所有的公房。
1998年5月27日,北京市石景山退休干部安置办公室出具申报户主工龄的证明一份,载明:我单位职工甄美丽,1934年6月出生,1950年12月参加工作。1988年12月退休。直至1988年12月连续工龄为37年。我单位职工王银,1928年7月出生,1949年5月参加工作。1983年5月离休。到1983年5月连续工龄35年。
1998年6月9日,甄和建筑公司签订房屋买卖合同,该合同约定:建筑公司(出卖方),甄(买受方),两方根据1997年5月1日房改文件批复,就下列房屋订立本合同,共同遵守。一、公司将诉争房屋出售给甄,房价款2.9万元。二、单位根据上述文件规定,同意甄享受如下优惠:1、工龄优惠;2、住房折旧优惠;三、双方协商付款方式为一次性付清房款2.9万元。
1999年1月28日,甄美丽取得房屋产权证,诉争房屋登记在其名下。
2001年6月26日,北京某房地产公司出具住房换名申请,其中载明:建筑公司:经我单位决定将甄美丽所有的房屋挑换给我单位王焕焕同志,关于过户等手续,敬请贵公司予以配合办理。
2001年7月4日,北京市房地产公司出具购房人工龄证明,载明:王焕焕同志系我单位职工,76年参加工作,工龄26年。该同志在97年简历住房公积金。2001年7月7日,北京市石景山医院为王焕焕配偶出具购房人配偶工龄证明,载明:张震神同志系我单位职工,88年7月参加工作,工龄13年,93年建立公积金。
2001年7月7日,建筑公司向石景山房管部门发出请示,其内容为:根据相关方管文件规定,我公司拟调已经依照97年成本价购房2户:将诉争房屋甄美丽调为王焕焕,新调两户均依照2001年每平米1560元成本价办理购房手续。两户依照97成本价购房的办理相应退房手续,请房改办予以批准。
2001年7月9日,某房地产公司向该单位集团发出文件,载明:集团关于建筑公司2001年向职工出售公房的请批复:北京建筑公司,你单位的请示经研究后,同意你单位请求,请尽快和地区房管部门联系,落实实施。你单位收缴的售房款及维修基金统一交到,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北京某集团分中心。特此批复。
2001年7月16日,卖方建筑公司和买方王焕焕签订房屋买卖合同,载明:双方根据2001年7月9日文件批复就下列房屋的买卖订立本契约,共同遵守。一、建筑公司将诉争房屋出售给王焕焕,房价款5.2万元。二、根据文件规定,公司同意王焕焕享受优惠条件。……双方签订合同后,由公司到房屋所在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过户手续,领取《北京市房产所有证》。待王焕焕交付全部购房款后,公司再将产权证交付王焕焕。
2001年7月16日,建筑公司和甄签订调房协议,载明:经双方协商,建筑公司同意甄由现住的诉争房屋办理退房手续。由单位调给王焕焕居住,并办理有关购房手续。双方没有协议之外的任何纠纷,互不补偿。建筑公司退给甄购房款2.9万元。后甄将诉争房屋退还给建筑公司。
2001年9月19日,王焕焕取得诉争房屋产权证,诉争房屋登记在王焕焕名下。
2009年12月16日,北京某物业管理中心出具证明,载明:经查98年年供暖收费变更通知证实甄于98年3月17日与王焕焕兑换住房。
甄曾在2012年起诉王离婚。法院在2013年12月作出判决,其中该判决中写有:“诉争房屋原系墙体公司所有,曾经被原告的父亲承租。99年1月28日,原告依照相关政策取得房产证,并将该房屋登记在自己名下。2001年7月16日,因将盖房那个屋退还给建筑公司,售房单位将该房屋收回,房款退还给甄,并将该房屋专售给王焕焕。2001年7月16日,王焕焕和售房单位签订售房合同,并在2001年9月19日取得房产证,现在诉争房屋登记在王焕焕名下。”该民事判决书判决王和甄离婚。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2015年,王银去世。
王去世后,王的子女将王焕焕和公司起诉至法院,诉求法院判令:被告连带赔偿原告房屋折价款66万元。
庭审过程:
庭审中,建筑公司提供了关于购房职工调整住房等有关问题的试行规定、关于出售共有住宅楼房取消标准价后有关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及其他有关房改的政策文件的,以证实当时过户符合政策规定。此外,建筑公司还提供了2000年11月28日的相关函件等,以此证明依照当时政策不需要王银签字即可将该房屋自甄美丽变更为王焕焕。
庭审中法院另查明,王焕焕为证实其为原承租人的事实,提供了97年9月29日、98年3月17日加盖房管单位97——98年度供暖收费变动通知单位依据,对此各原告予以否认。王焕焕自认控制房屋。
王银曾于2011年起诉甄美丽,请求确认诉争房屋的过户行为无效。法院经审理后于2011年9月13日做出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了王金财的起诉,王银不服上诉,中院维持了原裁定。
审判结果:
石景山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
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安居房产律师网首席靳双权案件点评:
安居房产律师网首席靳双权认为,本案中原被告双方的争议焦点在于:各原告主王的赔偿是否存在事实及法律依据。
首先,并无直接证据证实诉争房屋的原承租人、居住使用人的情况和历史沿革,以及单位分配房屋的情况。但根据当时的政策参考物业公司出具的证明和供暖变动单及王焕焕单位出具的换名申请、工龄证明,并结合产权单位和甄、王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及调房协议,依据建筑公司和其他被告公司作出的针对该房屋的申请等,可以认定各方当事人提供的相应证据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正式诉争房屋原权利人为王焕焕。对比建筑公司提供的当时其他房屋调整变更情况,也能为此事实佐证。
其次,依照当时政策,甄将该房屋交回单位,由单位再次分配给王焕焕的行为,符合相关政策规定,且符合单位分配房屋一般做法。此行为也符合一般社会经验。甄与单位、王焕焕进行上述行为,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申请和批复等相关材料,因此不能认定王焕焕和甄存在恶意串通的行为,且根据生肖民事裁定书,诉争房屋原产权单位为建筑公司,而该公司和甄已经办理了诉争房屋退房手续,并将该房屋调配、出售给王焕焕,现王焕焕为房屋所有权人。而王银并未提供证据证实甄取得诉争房屋所有全系有权处分的合法行为。
最后,王银和甄结婚多年,王银作为甄和王焕焕的亲属,按照一般社会常理,对于上述房屋调整变更的行为应当知晓。而其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对此并未主王,应当视为王继承乃对此事实的认可。
综上,原告作为王银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主王连带赔偿房屋升值损失折价款无事实依据和法律根据,法院未予支持是正确的。
综上,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Ⅷ 张剑案的张剑案 物权保护
不过在美国加里森敢死队没有法律依据绝对不敢迈入民宅半步,否则枪杆子伺候,你还没处告去。而我们的强力拆敢死队,对老百姓都敢玩真刀真枪,事后则理直气壮,拆民房建别墅是“公共事业、惠民工程”,你真没处讲理。这种彪悍的做派,不能不让我拎出毛主席的几句有关河南强拆民房建机场的话以示警醒。“你拿根长棍子去拨树上雀儿的巢,把它搞下来,雀儿也要叫几声。现在,有这样一些人,好像得了天下,就高枕无忧,可以横行霸道了。这样的人,群众反对他,打石头,打锄头,我看是该当,我最欢迎。而且有些时候,只有打才能解决问题”。
当然,现代社会提倡暴力有悖法治精神。更何况,很多暴力拆迁。强拆者也是受害者,一个打手为一时失手或“被失手”,换来了几个家庭的不幸和痛苦。所以,如何强有力保护好人,严惩指使好人干坏事的背后坏人,这才是张剑案现在的关键。保护私权、依法拆迁,靠暴力的尚方宝剑靠不住,要靠政府有公心、企业有仁心,老百姓将心比心。
Ⅸ 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的判决结果怎么填
给你一个模板
百分网 > 范文 > 书信函范文 > 担保书 > 《申请实现担保物权书》正文
申请实现担保物权书
百分网【担保书】 编辑:卫晴晴
发布时间:2017-03-24 15:12:16
申请人:**,性别:*,**年**月**日生,住**市**区**路**号**幢***室。身份证号码: 。
被申请人:**,性别:*,**年**月**日生,住**市**区**路**号**幢***室。身份证号码: 。
申请事项:
请求对被申请人****名下的抵押财产(位于**市**区**路**号**幢***室,面积***平米,房产证号:**)进行拍卖、变卖以偿还申请人的债权合计
元(其中本金***元;利息 元,按**%年计算,暂从****年**月**日暂计算至***年**月**日直至被申请人实际清偿之日止)。
事实与理由:
****年**月**日被申请人**与申请人**签订了抵押借款合同一份,约定:被申请人作为借款人以涉案房产抵押给申请人即贷款人,抵押借款合计**万元,利息为年**%,期限到****年**月**日。逾期不依约归还,按贷款本金的**%支付收取违约金。抵押担保的范围包括本息、利息、违约金及申请人实现债权的所有费用。
上述协议签订后,按照上述协议的约定申请人**依约支付了案涉**万元的借款。但该笔借款到期后被申请人未及时清偿该借款的本息。
综上,申请人认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受国家法律保护,被告在合同签订后,未及时根据合同约定清偿申请人**的借款本息,已构成违约,依法应承担偿还借款本息、违约金以及支付申请人实现的债权费用等法律责任。为维护申请人的合
法权益,在涉案抵押房屋位于******的前提下,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特向贵院提出上述申请,请予支持。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 月 日
Ⅹ 何种判决能够引起物权变动
从诉的类型看,可以分为三种,即给付之诉、确认之诉、形成之诉,与其对应的裁判则分为给付判决、确认判决、形成判决。给付之诉,是指当事人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为一定行为之诉,其主要特征是,双方当事人对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及履行存在争议,法院在确认当事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判令义务人履行义务。确认之诉,是指原告请求法院确认其与被告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民事法律关系之诉,其主要特征是,法院对双方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民事法律关系以及存在的范围进行确认,并不判令另一方履行一定的民事义务
。形成之诉,又称为变更之诉,是指当事人请求法院改变或消灭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现存的民事法律关系之诉。形成之诉具有如下特征:(1)双方当事人对现存的法律关系无争议,只是对这一法律关系是否变更或如何变更有争议。(2)双方当事人只要求法院对某一法律关系加以变更,不要求解决权利的承受或义务的承担问题。(3)在法院的变更判决生效之前,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仍然保持不变。
根据上述分析可见,由给付之诉、确认之诉而作出的给付判决、确认判决不涉及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的变更,只有形成之诉导致的形成判决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进言之,形成判决是对原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内容予以变更的判决。当客体为现存的物时,形成判决则是基于一定的原因明确物的归属权以及确定物权内容的设立和变更后的新状态。因此,法院的裁判文书中只有具有形成判决性质的判决书才能适用《物权法》第二十八条,由此直接引起物权的变动而无需登记或交付。
此外,法院的裁定书如果具有明确的对需要登记的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因拍卖成交或以物抵债之裁决内容的,也应适用《物权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关于具有物权变动内容的法院调解书能否适用《物权法》第二十八条而无需登记或交付问题,笔者持否定意见。因为,调解协议签订的过程中,法院只充当中间人,对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协议内容是否合法作出肯定与否的判断,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并不作出具有法律评价性质的意见,其公权力的介入仅体现在确认协议的合法性上,不具备物权应当登记或交付的公示作用。至于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一效力,乃是指调解书对当事人的羁束力和执行力而言。